㈠ 三伏天喝什麼湯 7款養生湯推薦
綠豆粳米粥: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
苦瓜菊花粥: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於中暑煩渴、下痢等症的輔助食療。
西瓜皮粥: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薏米小豆粥:健脾滲濕、清熱消暑。
冬瓜黃豆排骨湯:冬瓜性寒,清降胃火,養胃生津,清熱解暑、健脾利濕。
苦瓜黃豆百合排骨湯:清熱又清補,健脾利濕,益血補虛,清熱解毒
苦瓜黃豆排骨湯:解毒,預防壞血病,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應激能力,保護心臟。
黃豆苦瓜排骨湯:清潤,清暑除熱、明目解毒。
干貝苦瓜排骨湯:促進糖分解,改善人體內脂肪平衡,有明顯降血糖的作用
苦瓜黃豆煲豬排骨:清暑祛熱、明日解毒
㈡ 三伏天怎樣養生
1、防中暑
三伏天最易發生的疾病就是中暑。據中醫葯康博會調查和介紹,除了暴曬高溫的室外環境導致人中暑外,悶熱潮濕的室內也是多發地。另外,中暑與個人體質、營養狀況等都有關聯,三伏天應保持室內通風順暢、散發濕氣,合理安排出行。
2、勿貪涼
夏天人體陽氣最重,中醫養生講究的原則之一就是順應自然規律,夏季切勿貪涼,用冷飲解暑降溫、食用冷盤未嘗不可,但不知節制則對身體有害無益了。至於是否要趁三伏天喝熱水逼出體內累積的寒氣,專家也認為要視個人體質而行,不必非要遵循所謂的養生教條。另外,空調溫度不宜過低,最好根據體質調溫,老人、體虛者、幼兒最好將室溫控制在28℃左右。
3、多補水
補水養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冬為陰,夏為陽,夏季陽盛陰衰,陽氣欲升欲旺,體內寒氣易解,三伏天稍動就大量出汗,繼而產生強烈的口渴感,按出汗量飲水,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而要定時喝水,白開水、茶水等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4、作息規律
中醫倡導「子午覺」,午時(11:00-13:00)選擇合適的環境午睡20-30分鍾;子時(22:00-24:00)應准備入睡,至遲也最好在晚上12點之前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5、適度運動
夏季鍛煉容易大量出汗,甚至有人希望藉助高強度運動達到運動健身或者減肥的效果。但世界健康博覽會專家提醒,夏季不能總是貪涼待在空調房,健身值得提倡,但運動過度則會損傷身體機能。
㈢ 三伏天吃什麼養生
1、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餃子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3、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黃鱔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最近一段時間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4、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河蚌
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
5、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姜
盛夏來臨,不少人會食慾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夏日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喝點薑糖水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6、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苦瓜
苦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鈣、鐵等,苦瓜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苦瓜最好的吃法還是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7、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蓮子
入伏後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8、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綠豆
夏季三伏天高溫,人易出汗,使機體因丟失大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而導致內環境紊亂,而綠豆中含有豐富無機鹽、維生素。在高溫環境中以綠豆湯為飲料,可以及時補充丟失的營養物質,以達到「清熱解暑」的治療效果。
㈣ 三伏天吃什麼養生
三伏天吃蓮子、綠豆、生薑、河蚌、苦瓜養生。
1、夏季三伏天吃什麼:蓮子
入伏後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2、夏季三伏天吃什麼:綠豆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的功效。對於因三伏日曬導致的皮膚瘙癢皮膚瘙癢或出現紅疹的人,吃綠豆可緩解症狀。但需注意的是,有四肢乏力、腹瀉等症狀的老人、兒童則不宜食用。
3、夏季三伏天吃什麼:生薑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三伏天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三伏天喝薑茶的最佳時機也來到了。
生薑4片,大棗4枚,紅糖適量,同放入杯中沸水沖泡,一杯溫胃散寒的姜棗茶就沏好了。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現在也似乎越來越流行。薑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4、夏季三伏天吃什麼:河蚌
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
5、夏季三伏天吃什麼:苦瓜
苦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鈣、鐵等,苦瓜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苦瓜最好的吃法還是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㈤ 三伏天吃什麼養生 三伏天養生食譜
三伏天吃山葯,薏米,蔬菜,綠豆,絲瓜,西瓜等養生。
不能因貪圖涼快就吃太多冰冷的東西,這樣會損壞脾胃。這時候應適當多吃一些味甘、宜脾的食物,如山葯、薏米、菠蘿、西瓜等。
夏季飲食調養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為主。此外,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損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綠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三伏天還要多吃蔬菜。吃一些涼性的蔬菜,可以清熱解暑,並且也可以排毒清便,如: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
此外,瓜類的蔬菜是最佳的選擇,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眾菜之冠,高達96%,其次是黃瓜、金瓜、絲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還可以吃一些殺菌的蔬菜,夏季的溫度是很高的,並且細菌會很容易滋生的,所以可以吃一些殺菌的蔬菜,這樣可以維持好自己的健康。能殺菌的蔬菜主要有:大蒜、洋蔥、韭菜、大蔥、香蔥等。
㈥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吃什麼養生
2015年入伏是7月13日,末伏最後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乾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乾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
西歷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
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
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
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
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中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
三伏天飲食
。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
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
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
吃些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在夏季人們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盡量不吃辛辣溫燥食物。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導致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慾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於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著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溫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於冷茶。
㈦ 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 8種食物最養生
1、酸梅湯
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老北京人很喜歡喝的就是酸梅湯了,它可以有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2、綠豆粥
綠豆水是三伏天養生防中暑的重要食物,綠豆亦食亦葯,可用以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熱煩渴、水腫等。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葯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否則會致虛火旺盛而出現口角糜爛、牙齦腫痛等症狀。
3、茯苓鮮荷粥
荷葉1張(鮮、干均可),鮮紫蘇10片,茯苓50克,鮮淮山100克,薏米3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先將荷葉、紫蘇煎湯去渣,把茯苓、淮山、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根據口味下適量糖或鹽入鍋。茯苓鮮荷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神經內科 心理咨詢)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㈧ 三伏天如何養生
1、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2、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3、熱水泡腳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後,會感到四肢乏力、全身發困、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吃下去難以消化,整天肚子脹脹的。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濕邪,而對付濕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進入伏天後,大部分人就會把熱水泡腳這個好習慣給忽略了。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
4、喝羊肉湯
很多人認為,牛羊肉僅是冬天進補的佳品,在夏天吃容易上火。中實際上這種觀點是對牛羊肉滋補性的一個認識誤區。中國養生講究「三因原則」(即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無論食物、葯物的使用,關鍵是在於針對體質、氣候、地域來受用的。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湯,強身健體,滋陰補氣。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葯方」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