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季養生應吃什麼
秋季養生的話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然後可以多吃一些梨子,這是潤肺的。秋季的話吃比較好。
2. 秋季養生吃什麼食物好呢
秋季是肺經的旺盛時期,因此秋季要注意養肺,應該保持肺的宣發和速降功能暢通,就可達到養生的目的。蔬菜、水果等要吃當令的,就是秋季收獲的東西可以吃。
3. 秋季養生吃什麼水果合適
秋季養生水果一:蘋果
蘋果果汁可止瀉,空腹吃可治便秘,飯後吃能助消化。但是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攝入過多不利於心、腎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腎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
此外,鮮棗表皮堅硬,比較難消化,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糖分較多,含糖量超過20%,因此,腹部脹氣者、經期女性、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都不適宜多吃。
選購貼士:不要光挑個兒大的,而要挑形狀規則,聞起來有清香味的。顏色也要注意:好棗棗身主要是綠色,上面有1/3的面積是紅色。這樣的棗糖分相對來說比較高。
養生水果:柚子
每100克柚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為9.5克。這對於肥胖者而言,無疑是好消息。醫學認為,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食物會使人體血糖和胰島素激增,從而引起肥胖,甚至導致糖尿病和心臟病。
養生小貼士:一般人每天食用量最好別超過200克,一天一大瓣即可。中醫認為,柚子性寒,因此,身體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選購小貼士:買柚子要一看二聞三叩。看,最好選上尖下寬的標准型,表皮必須薄而光潤,色澤呈淡綠或淡黃,看起來柔軟、多汁的樣子;聞,熟透了的柚子,味道芳香濃郁;叩,即按壓叩打果實外皮,看它是否下陷,下陷沒彈性的柚子質量較差。剛採下來的柚子,味道不是最佳,最好在室內放置幾天。一般兩周以後,等柚子中的水分逐漸蒸發,味道就會變得越來越甜。
4. 秋季養生吃什麼好 多吃7種食物
適宜秋季養生的食物有:
第一水果:梨
梨因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就被尊為「百果之宗」。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若能每天堅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
最佳吃法: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干、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對痛風病、風濕病及關節炎有防治功效,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
最好搭配:蜂蜜。聞名中外的梨膏糖,就是用梨加蜂蜜熬制的,對患肺熱久咳的病人有明顯療效。
最好搭配:杏仁。杏仁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搭配百合熬粥適用於病後虛弱、乾咳患者。
第一堅果:花生
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以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症。
最佳吃法: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後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層紅衣的醫療保健作用。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血小板新生,可治療血小板減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殼有降低血壓、調整膽固醇的作用。
最好搭配:紅棗。搭配紅棗,能補脾益血、止血。對脾虛血少、貧血有一定療效,對女性尤為有益。
第一粥:百合粥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其營養成分豐富,有蛋白質、維生素、胡蘿卜素及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澱粉、多糖、果膠以及多種生物鹼,對抑制癌細胞增生有一定的療效。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成為秋季食用之上品。
最佳吃法:煮粥。百合可當菜餚吃,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也可煮粥吃,如百合與糯米製成百合粥,放上一點冰糖,不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於睡眠。
第一補:山葯
山葯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葯」的功效。山葯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山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如果不單獨吃山葯,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葯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
第一飲:黃酒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含有18種氨基酸,這在世界營養類酒中是少見的。黃酒還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無法比擬的。中醫認為,黃酒性熱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潤皮膚、散濕氣等治療作用。
最佳飲用方法:黃酒溫飲,暖胃驅寒。溫度以35℃~45℃為佳。
最好搭配:烏梅。秋季講究飲食以「收」主,搭配烏梅恰恰符合「收」的理念,有養陰生津、潤肺護肝的作用。
第一肉:墨魚
關於吃肉,民間一直有「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說法。墨魚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僅0.7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及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
最佳吃法:紅燒、爆炒、熘、燉、涼拌,做湯均可,但為防秋燥,墨魚做湯是比較合適的。
最好搭配:豆腐,也屬於養陰生津的食物,一起吃還能起到蛋白互補的作用。
第一菜:蓮藕
上榜理由:民間早有"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的說法。
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蓮藕,毫無疑問地成為時下的"當家菜"。
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澱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銀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則可以滋補腎陰。
5. 秋季養生 各種人群吃什麼最補身體
秋季進補,要有所講究,男女老少,吃的東西要有所區別,這樣才能更好的補身體。那麼不同的人群應該吃什麼滋補呢?秋季養生有哪些食譜適合我們吃?下面小編告訴大家秋季不同的人群應該吃什麼最好!
秋季養生 男女老少都該吃點什麼
男人吃喝口味別太重
秋天,紅燜羊肉、羊蠍子、肥牛火鍋都是男士們的最愛。盡管男士貧血的比較少,但對於應酬比較多的中年男士來說,控制體重依然很重要,而且首先要控制胃口。飯店的許多青菜都是過油的,比如南瓜做成了油炸的南瓜餅,不僅含油比較高,還含有許多糖,所以男士最好盡可能地在家裡吃飯,而且多吃一些素菜,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虛火上升。
女人吃牛羊肉補點鐵
女性習慣夏天減肥,整個夏天吃素食多,很少吃豬牛羊肉等動物類食物,極易造成缺鐵性貧血。入秋以後,這些脾胃虛寒的陽虛體質女性,「貼秋膘」的重點就在於要適當吃一些溫性的牛羊瘦肉,藉此提升陽氣,溫胃散寒,且有助於補鐵。
在飲食中,還要遵循「以色補血」的原則,適當多吃紅色食物,如紅棗、枸杞、胡蘿卜等。秋天水果大量上市,想吃補血的水果,最好選擇溫性的,如葡萄、蘋果等;甜瓜、哈密瓜等瓜類要少吃。
老人喝茶換點普洱
有的老人特愛喝濃茶提神。需要提醒的是,這些茶在瀉火的同時,也容易傷胃。所以,老人最好在秋天換茶,改喝普洱茶。因為普洱茶屬於發酵茶,口感較平和,屬性也較溫和,有養胃的功效,還有一定的降血脂功效。
另外,老人一般在秋天活動量有所增加,如果吃不好,不但容易秋乏,還會經常生病。建議老人自己做點八寶粥,在粥里放些大棗、小米、紅豆、綠豆、芸豆、花生、桂圓等,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小孩少吃快餐多吃魚
家長給孩子「貼秋膘」,早餐盡量不要選擇漢堡等高熱量食物,這對孩子的胃腸不好。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些蔬菜沙拉或豆製品,以保證早餐營養豐富,避免孩子低血糖,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還可以常給孩子做點海魚吃。海魚能增加血液中的優質膽固醇,有益孩子長身體。海魚最好清蒸,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其營養不被破壞。
秋季養生食譜 5栗子菜譜秋季健腎補脾首選
栗子素有「乾果之王」的美稱。栗子可代糧,與棗、柿子並稱為「鐵桿莊稼」、「木本糧食」,是一種價廉物美、富有營養的滋補品及補養的良葯。 秋季適合吃栗子,栗子不光是炒熟了剝開就吃,還有各種做法哦!
栗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能夠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等,說到栗子的食療功效,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板栗燒土雞
材料:土雞1/2邊,老薑,香蔥,香菜,板栗10多顆,老抽、白糖、油、蒜頭、生抽適量。
做法:1、土雞把內臟清理並沖洗干凈後切塊備用。2、板栗冷水下鍋煮1分鍾,溫水中快速去皮備用。3、蒜頭去皮,老薑去皮切片,香菜、香蔥去頭清洗干凈切小段。4、下油熱鍋,爆香蒜頭,倒入土雞塊大火翻炒至變色,加入適量的老抽、白糖均勻上色,加適量的水沒過雞塊,倒入板栗、薑片加適量的生抽燒開後中火燜30分鍾至板栗粉糯,撒入香蔥、香菜,大火收汁即可。
二、板栗燒菜心
湘西名菜,板栗香甜,菜心清嫩。
材料:板栗肉250克,菜心350克,熟豬油,雞精,精鹽,濕澱粉,芝麻油,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1、將板栗肉洗凈,切薄片。2、炒鍋內放入熟豬油,燒至五成熱,放入板栗炸透,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盛入盤內,上籠蒸10分鍾。3、炒鍋放入熟豬油,燒八成熟,放入菜心,加精鹽煸炒一小會兒,接著放入板栗、雞精,慢火燒透入味,用濕澱粉勾芡,淋入芝麻油,撒上胡椒粉裝盤即成。
提示:板栗必須油炸,不然易爛碎。
三、板栗燒鴨塊
材料:老鴨半隻,生板栗適量,粗鹽、生抽、水、油適量。
做法:1、鴨肉洗凈,斬成方塊;板栗剝殼後,在開水中稍燙幾分鍾,這樣容易剝去內層膜衣。2、油鍋燒熱,先倒入鴨塊,不停翻炒五分鍾左右,至表面略焦。3、在鍋中加入大碗清水,水量以浸過鴨塊表面為宜,燒滾後,改為中小火,加蓋燜煮約四十分鍾。4、當鍋內的湯汁約剩下一半的時候,加入板栗,以及適量粗鹽,攪拌均勻後,繼續中火燜煮。5、待鍋中板栗鴨塊湯汁收干時,加適量生抽上色,即可出鍋。
四、栗子紅薯排骨湯
材料:栗子400克(去殼)、紅薯適量,兩根排骨,400克紅棗,姜、水適量。
做法:1、排骨洗凈,切塊,汆水撈起待用。2、栗子去殼去衣;紅薯去皮,切大塊。3、紅棗洗凈拍扁去核。4、煮沸清水,放入排骨、栗子、紅棗和薑片,武火煮20分鍾,轉小火煲1個小時,放入紅薯塊,再煲20分鍾,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秋季養生小常識
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2.中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3.由夏到秋,氣溫下降,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過於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4.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5.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6.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結的人食用。
7.秋季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8.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9.初秋時節,氣溫還比較高,相對比較乾燥,進補也應以「清」補為主。
總結:看完小編上文的這些介紹,我想大家應該了解了,秋季養生,進補需要根據個人的因素去補充食物,男女老少,吃的食物都不同,希望大家謹記上文所說的,正確進補,才能更好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