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國孫權的妹妹是誰
孫權的妹妹是孫夫人。
孫夫人,相傳名為孫尚香,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曾為左將軍劉備之妻。《三國志》稱之為孫夫人。
為鞏固孫劉聯盟,孫夫人嫁給劉備三年,後來大歸回吳,之後事跡不詳。史料並無生育記載。夾在兩國之間,有著與傳統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驁不馴的個性。孫夫人在許多小說,戲劇和影視里被不斷描繪。
(1)武昌哪裡養生的妹妹漂亮擴展閱讀:
在小說中孫夫人身世大致與正史一致,乃孫權之妹,在赤壁之後嫁給劉備,後被接回東吳,然而細節與結局多有所不同。
在被稱為《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周瑜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權妹予劉備為孫夫人,打算讓孫夫人刺殺劉備。然而孫夫人看見了神跡,於是放棄了東吳的暗殺計劃。
助劉備返回。後來劉備入蜀,孫權遣舟船以迎孫夫人,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並被張飛辱罵,於是羞慚投江而死。
孫尚香與劉備的故事:
劉備與孫尚香的結婚,是純粹的政治婚姻,雙方各取所需。若是孫權在劉備奪取荊州之初,傾全力攻打劉備,劉備必定無法抵擋。當然如果那樣的話,孫權也必然被曹操抄後路給幹掉。
在娶了孫夫人之後,孫權得以穩定住局面,還可以把劉備留在東吳境內,而劉備也有了喘息之機,可以發展自己。
公元211年,劉備入川幫助劉璋打擊張魯,實際上也是入川奪取地盤。214年,劉璋投降,劉備正式入主益州。也就在同一年,孫權派人來荊州接孫夫人回家。
孫夫人當時想把阿斗也帶走,消息傳來,諸葛亮大吃一驚,急忙命令趙雲和趙飛快船追趕,趙雲單騎躍入江中攔截孫夫人,留下阿斗。
之後孫夫人就下落不明,據說歸吳之後不久,孫夫人就鬱郁而終。劉備比孫夫人大,大的還不是一歲兩歲,二十多歲,當時劉備已年過半百,孫尚香還不到二十歲。
兩人之間在結婚之前也沒有什麼交集,見沒見過彼此都是未知數。可見這場婚姻純粹是為了達到孫劉兩家的政治目的,而孫尚香也就很可憐的成為了孫氏家族的犧牲品。
從演義中看,劉備和孫尚香最初的日子可能是幸福的,孫尚香甚至幫助劉備逃到荊州,孫尚香用自己的身份幫助劉備成功脫身,這種事若非劉備超高的個人魅力,是不可能發生的。
劉備對孫尚香的感情,可能是利用大於喜歡,當孫權要把劉禪接回去,充當人質時,劉禪被趙雲張飛接走,孫夫人一個人回到娘家,餘生都沒有和劉備再見的機會。
孫尚香嫁給劉備時,年紀不到二十歲,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卻成了守活寡的人,即便是回到江東也沒有改嫁。
劉備死後,據說孫夫人也自殺了。據演義記載:夫人在吳聞猇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兵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
⑵ 武漢市哪裡的美女多
美女最多肯定是市區的,大力資源材料。翻我個人中心,一切在你掌握之中。
⑶ 妹妹開養生店我該送啥禮物好呢
送個永生花不錯。能按自己要求定製。相信女生都很喜歡花的。
⑷ 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是什麼特殊句式
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是介賓短語後置句式。正常語序應該是,尋程氏妹於武昌喪。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出自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歸去來兮辭》。
介詞「以」「於」「乎」「自」等後面帶上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短語。這種介賓短語在現代漢語中一般放在動詞或者形容詞前邊充當狀語,在古代漢語中,卻多數放在動詞或者形容詞後邊充當補語。
介賓短語後置句一定是狀語後置句,而狀語後置句不一定是介賓短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在句中常作狀語,所以常說的都是狀語後置。
(4)武昌哪裡養生的妹妹漂亮擴展閱讀:
通常出現「於」都是介賓短語後置,當然這是通常,有一兩種情況不是,不過不用考慮。從現代漢語的角度說,古代漢語介賓短語的這種位置,就叫做介賓短語後置。例如: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譯文:譬如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里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
2、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
譯文: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
3、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譯文:比我早出生的,他懂得的道理自然比我深。
4、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
譯文:到處亂叫狂喊,到處騷擾毀環,氣勢洶洶。
5、皆朝於齊 。(《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6、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勝了敵國。
7、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譯文:用(兩個)將尉的頭祭天。
8、咨臣以當世之事。(《出師表》)
譯文: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
以上諸例的「以尉首」「以當世之事」「於長勺」「乎東西」與「乎南北」都是介賓短語,在原文中分別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後作補語。
譯成現代漢語時,則要提到謂語之前作狀語。如「祭以尉首」,要理解成「以尉首祭」,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用軍尉的人頭來祭奠」。
⑸ 我妹妹到底怎麼了
| 我的知道 | 我的消息(0/0) | 網路首頁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知識掌門人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幫助
網路知道 > 社會/文化 > 現當代人物 相關問題添加到搜藏已解決
有關孫權、魯肅、呂蒙的故事(只要名字)
懸賞分:50 - 解決時間:2007-4-15 12:56
只要名字
提問者: 水櫻寶貝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最佳答案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東漢末,繼其兄孫策據有江東六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和劉備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後在吳蜀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公元229年)稱帝於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旋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孫權非常喜歡喝酒,酒喝多了,往往會耽誤大事。不過,他有個特點,能虛心聽取別人勸說,改正錯誤。這里介紹他能聽諷納諫的兩則小故事。
孫權當了吳王之後,就大擺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將要結束的時候,他親自起身,向大臣們行酒。走到騎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裝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孫權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於是孫權大怒,手持利劍要殺他。當時在座的大臣都嚇得不敢上前勸阻,只有大司農劉基上前抱住了孫權,不讓他去殺虞翻,並勸說:大王在飲酒之後,殺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當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誰知道呢?正是因為大王能廣招人才,容納賢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風而至,現在一下子廢棄了自己的好名聲,這樣做值嗎?孫權說:曹操尚且殺掉孔融,我為何不能殺虞翻呢?劉基說:曹操輕易害死賢人,天下人都反對他。而大王施行仁義,與堯舜這樣的賢君相比,怎麼可以與曹操相提並論呢?孫權聽了劉基的一番話後,怒氣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於死罪。酒席後,孫權對手下人說:從今以後,我酒後說要殺人,你們都不要去殺。
又有一次,孫權在武昌臨釣台飲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後他叫人用水灑席上的大臣,並對大家說:今天飲酒,一定要醉倒在這里不可。當時,任綏遠將軍的張昭,板起臉孔,一言不發地離開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車內。孫權派人叫他回去,說:今天只不過是共同飲酒,取樂罷了,你為什麼要發怒?張昭回答說:過去紂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長夜之飲,也是為了快樂,不認為是壞事。孫權聽了,一句話也不說,臉上露出慚愧的神色,於是立即撤了宴席。
2、呂蒙(178-219):字子明,東吳四英將第三位。孫權繼位後前來投奔,在剿滅吳郡城外的山賊的戰斗中初顯鋒芒。呂蒙早年沒有上過學,是個大老粗。但呂蒙並非無謀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時還向呂蒙請教過戰術。後來孫權看出呂蒙的能力,便勸他多看些兵書,這就是著名的「孫權勸學」。呂蒙立即請假在家,認真苦讀兵書。後來魯肅回吳郡時與呂蒙交談,感嘆「昔日吳下阿蒙,如今竟是這般模樣」。呂蒙說「士別三日,更當刮目相看」。217年,魯肅病逝。呂蒙不久後代魯肅之職,成為了東吳的第三位水軍都督。然後,關羽攻打樊城,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成功襲取荊州,使關羽敗走麥城。呂蒙再作為主將四面圍住麥城,終於活捉了關羽。219年,呂蒙病逝,臨死前將孫權賞給他的所有東西就歸還孫權,使孫權大受感動。
3、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魯肅少年看出世道將亂,便苦練箭術。其後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前里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就借了一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後來向孫權推薦了魯肅。魯肅見了孫權,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權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主和兩派。魯肅立主一戰,並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權看到了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赤壁之戰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總領三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赤壁之戰後,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寫字的筆嚇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任都督後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於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斗爭。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權也主張讓呂蒙迎敵。魯肅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並非關羽,而是魯肅。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掛孝。孫權稱帝時感慨的說道:「昔日魯子敬就說過會有這一天,看來子敬真是有遠見呀!」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5937439.html?si=1
回答者: 蘇偌慧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1 18:16
我來評論>>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5 個人評價
好
60% (3) 不好
40% (2)
相關內容
• 孫權 呂蒙 魯肅的小故事
• 有關孫權、魯肅或呂蒙的故事(最好有內容)
• 關於孫權.呂蒙.魯肅的個一個故事
• 有關孫權、呂蒙和魯肅的故事各一個
• 孫權、呂蒙、魯肅個2個故事,請幫忙
更多相關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魯肅 呂蒙 呂蒙 故事 孫權
其他回答 共 15 條
刮目相看
回答者: yangchaojie123 - 試用期 一級 4-1 19:17
三人一起的:孫權勸學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5937439.html?si=1
回答者: j吧外交組Tinny - 門吏 二級 4-2 09:31
字 仲謀 終屬 吳
籍貫 [揚州]吳郡富春 [今浙江富陽]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吳國皇帝 謚曰大
生卒 181 — 252(72歲)
家族
資料 父親 孫堅 母親 吳氏
配偶 謝氏 徐氏 步練師 王氏 潘氏
子女 未知
兄弟姐妹 孫策 孫翊 孫匡 孫朗 孫尚香
相關人物 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
曾效力過的勢力 吳
孫權 - 簡明歷史傳記
吳國大帝。孫權19歲就繼承了其兄孫策之位,力據江東,擊敗了黃祖。後東吳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戰擊潰了曹操軍。東吳後來又和曹操軍在合肥附近鏖戰,並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曹丕稱帝後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後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他重視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發展造船業、連通台灣、積極和印度等國外交、多次減免賦稅,促進了東南地區經濟的發展。
孫權 - 簡明演義傳記
孫權19歲就繼承了其兄孫策之位,力據江東,擊敗了黃祖。後東吳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戰擊潰了曹操軍。東吳後來又和曹操軍在合肥附近鏖戰,並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曹丕稱帝後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後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
魯肅(172—217年),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人,三國時期吳國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軍有方,名聞遐邇,而且慮深思遠,見解超人。三國演義將其塑造成一個忠厚老實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這是錯的。
魯肅出生時其父就去世了,和祖母共同生活。魯肅家中異常富有,但由於祖輩無人出仕為官,魯肅的家庭雖然資財豐足,但並不屬於士族階層,只是那種在地方上有些勢力的豪族。據考,魯肅體魁貌奇,少時就胸有壯志,好出奇計,且愛擊劍騎射。魯肅性格好施捨別人。由於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講兵習武。晴天,偕眾往南山(今江蘇盱眙諸山的古稱)射獵,陰雨,則聚眾講習兵法,以此練習武藝。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橫征暴斂,豪族大地主瘋狂兼並土地,農民大量逃亡,成為流民。在這民不聊生的情況下,中平元年(184)爆發了黃巾起義,東漢王朝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東漢王朝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封建割據勢力不斷擴大,群雄四起,天下大亂。此時的魯肅不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捨錢財,出賣土地,以周濟困窮,結交賢者。為此,深受鄉民擁戴。
時周瑜任居巢長,聞魯肅之名,帶數百人來拜訪,請他資助一些糧食。當時,魯肅家裡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周瑜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毫不猶豫,立即手指其中一倉,贈給了他。經此一事,周瑜確信魯肅是與眾不同的人物,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時公孫僑和季札那樣牢不可破的朋友關系。
當群雄相互爭奪的混戰將要擴展到魯肅家鄉時,為了避害,魯肅舉家遷居東城。當時的東城,為袁術的轄地。袁術聞其名,請他出任東城長。但魯肅發現袁術部下法度廢弛,不足與成大事,率百餘人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南遷時,他讓老弱之人在前,自率敏捷強悍的青年在後。袁術得知魯肅遷居,急速趕來阻攔。魯肅排開精壯人等,張弓搭箭,對追兵說:「你們都是男子漢,應該明白大勢。方今天下紛紛離亂,有功,得不到賞賜,無功,也受不到責罰,為何要逼迫我呢?」說著,命人將盾牌立在地上,遠遠開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一方面覺得魯肅的話有道理,一方面估計憑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魯肅順利到達居巢。
不久,周瑜東渡長江,投奔孫策,魯肅與他同行,把家留在了曲阿。見到孫策後,孫策很賞識魯肅。後來,魯肅的祖母去世,他回東城去辦理喪事。
劉子揚是魯肅的好友,寫信給他,信中說:「方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還迎老母,無事滯於東城。近鄭寶者,今在巢湖,擁眾萬余,處地肥饒,廬江間人多依就之,況吾徒乎?觀其形勢,又可博集,時不可失,足下速之」(《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魯肅同意了劉子揚的意見,安葬完祖母,返回曲阿,當即整頓行裝,欲投奔鄭寶。正巧周瑜已經把魯肅的母親接到了吳郡,魯肅去見他,把劉子揚的建議和自己的打算都對他說了。時孫策已經去世,孫權仍住在吳郡。周瑜勸魯肅留下來,他說:「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歷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魯肅從其言。周瑜馬上向孫權推薦魯肅,說他有才幹,可為輔佐之臣。並且建議孫權應該多方搜羅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流散外地。
孫權立即約見魯肅,與其交談,非常高興。等在場賓客起身退出時,魯肅也告辭而出。但不一會兒,魯肅又被孫權悄悄領了回來,合榻對飲。孫權對魯肅說:「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余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魯肅答:「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孫權又說:「今盡力—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張昭認為魯肅不夠謙虛,多次非議詆毀他,說他年少粗疏,不可重用。孫權卻對魯肅另眼相看,非常器重。他厚賜魯肅,使魯家的富有程度達到了舊時的水平。
魯肅盡力輔佐孫權,每遇大事,他都參贊謀畫,且思深慮遠,有過人之明。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命甘寧西攻江夏,斬太守黃祖,然後准備奪取荊州。
曹操本無暇南顧,如今見孫權攻取江夏,唯恐其攻取荊州,養成羽翼。於是在七月份開始南征,集結大軍於南陽。
同年八月,劉表病死。魯肅向孫權進言:「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說完,魯肅提出代表孫權去荊州吊喪,了解情況。孫權批准了他的請求。
魯肅剛到夏口,聞曹操已向荊州進兵。魯肅日夜兼程,等他到了南郡,劉表的兒子劉琮已經獻出荊州降曹,劉備准備南撤渡江。魯肅當機立斷,去找劉備。在當陽長阪(今湖北當陽境內),魯肅與劉備相遇。魯肅說明了孫權派自己來的使命,然後和劉備共論天下形勢,並問劉備准備到哪裡去。劉備說想去投奔蒼梧太守吳巨。魯肅說吳巨是個沒有作為的庸人,勸劉備不要去依靠他。接著,詳細述說孫權的情況和江東的實力,勸劉備與孫權聯合,共拒曹操。劉備聽了魯肅的分析,決定並力抗曹。劉備率部進駐夏口(今湖北漢口),派諸葛亮隨魯肅去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
孫權得知曹操准備渡江東侵,召集眾位將領商議,將領們都勸孫權降曹。唯魯肅不發一言。
孫權起身入廁,魯肅跟到屋檐之下。孫權知他要單獨表述意見,就拉著他的手說:「卿欲何言?」魯肅回答說:「魯肅說:「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孫權聽完,嘆息道:「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時周瑜正在外地,魯肅勸孫權將他召回。周瑜歸來,更堅定了孫權的抗曹決心。孫權授權周瑜,讓他主持戰事,任命魯肅為贊軍校尉,幫助周瑜運謀畫策。終於在赤壁大敗曹兵。
大戰結束,魯肅先行歸來。孫權聚集眾將,大張旗鼓地迎接他。魯肅進殿拜見孫權,孫權起身向他示敬,並對他說:「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魯肅趨前幾步,搖頭說:「未也。」眾人聞之,無不愕然。魯肅就座後,才徐徐舉鞭說:「願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軟輪征肅,始當顯耳」(《三國志·吳書·魯肅傳》)。孫權聽後,開懷大笑。此後愈加倚重魯肅,把他稱作自己的鄧禹。
赤壁戰後,劉備派人謁見孫權,請求借荊州。呂范等將領勸孫權扣留劉備,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陳說此意。唯魯肅從全局考慮,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以孫劉聯合,共同抗曹。魯肅說:「您(孫權)固然神武蓋世,但曹操的勢力太大了。我們剛剛佔有荊州,恩德信義尚未廣行於民眾。如果把荊州借給劉備,讓他去安撫百姓,實是上策。因為這樣一來,曹操多了一個敵人,我們多了一個朋友。」孫權同意了魯肅的主張。曹操聞孫權借荊州給劉備的消息時,正在寫信,震驚之下,落筆於地。
周瑜病危,寫信給孫權,推薦魯肅代替自己。信中說:「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願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隕踣之日,所懷盡矣」(《三國志·吳書·魯肅傳》)。孫權採納了周瑜的建議,當即任命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周瑜統領部隊。周瑜私屬部隊四千多人,以及原來的奉邑四縣,全都轉歸魯肅所有。魯肅開始時駐守江陵,後移兵下駐陸口。威望恩義,大行於眾,部屬增加萬餘人,被任命為漢昌太守、偏將軍。十九年(214年),隨孫權攻破皖城,改任橫江將軍。
在此之前,益州牧劉璋法度綱紀頹敗廢弛,周瑜、甘寧等人曾勸孫權借機攻取蜀地。孫權就此事征詢劉備的意見,劉備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假意對孫權說:「備與璋托為宗室,冀憑英靈,以匡漢朝。今璋得罪左右,備獨竦懼,非所敢聞,願加寬貸。若不獲請,備當放發歸於山林」(《三國志·吳書·魯肅傳》)。孫權答應了劉備的請求。然而,後來劉備卻向西進軍,圖謀吞並劉璋,留關羽鎮守荊州。孫權明白劉備的意圖後,勃然大怒,罵道:「猾虜乃敢挾詐」(《三國志·吳書·魯肅傳》)!對劉備深為不滿。
時魯肅與關羽鄰界統兵,疆土犬牙交錯,多次發生磨擦。魯肅顧全大局,總是以友好的姿態安撫雙方。
劉備平定益州,孫權請劉備歸還荊州中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不肯。孫權派呂蒙率軍進取,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堅守不降。劉備得知,親自引兵五萬從成都趕回公安坐鎮,派關羽率軍三萬爭奪三郡。孫權也從秣陵進駐陸口,派魯肅率領一萬人屯守益陽,和關羽對抗。
魯肅為了大局,邀請關羽相見,提出各自將兵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將軍們各帶單刀赴會。魯肅做出決定後,他部下將領怕出變故,勸魯肅不要輕蹈險地。魯肅毫無畏懼,他說:「事到今日,應該把話說清。劉備辜負國家,是非尚未論定。關羽又能怎麼樣呢?」毅然赴會。
會上,魯肅數次指責關羽:「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魯肅話音未落,荊州方面的一將說:「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魯肅當即大聲喝叱,辭色嚴厲。關羽此時也操刀而起,對那人說道:「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三國志·吳書·魯肅傳》)!用眼光示意那人離去。
單刀會沒有結果,雙方僵持不下,戰爭一觸即發。時曹操進攻漢中,劉備害怕失去益州,派人跟孫權講和。雙方議定,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屬劉備。孫、劉休兵罷戰。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為舉辦喪事,並參加了他的葬禮。諸葛亮也為他舉哀。孫權始終不忘魯肅在東吳政權創立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他稱帝登壇祭天時,他對公卿們說:「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三國志·吳書·魯肅傳》)。
魯墓地至今說法不一,據《帝鄉紀略》、歷代《泗州志》、《泗虹合志》記載:「魯肅臨淮人。《三國志》:『肅卒於臨淮』,明嘉靖中其碑尚存。」歿後歸葬故里,此屬常理。根據舊志推論,魯肅墓已沒於泗洪縣臨淮鎮南境的洪澤湖中。
魯肅故里臨淮鎮糧管所院內現仍保留「子敬泉」井一口,該井位於池塘正中,上置角亭,井水高於井外池水二尺許,為一奇觀。
點評:魯肅死後,孫權評價他有二長一短:「子敬東來,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失二長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孫權肯定了魯肅的榻上策和赤壁戰前的主戰意見,但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對借荊州問題進行了翻案。
其實,孫權的指責是不公正的。在曹、劉、吳三家鼎立紛爭的局勢中,唯獨魯肅始終不渝地堅持孫劉聯盟,這是因為他看到了聯盟的維持與鞏固,關繫到江東生死存亡的長遠利益,這是他目光遠大的過人之處,也是孫權、周瑜、呂蒙、陸遜不如魯肅的地方。魯肅死後,孫權派呂蒙襲取荊州,孫劉聯盟完全破裂,而吳、蜀也最終被各個擊破,隨之滅亡。魯肅一生的活動,證明了他是江東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也只有魯肅才配稱得上戰略家。
裴松之《三國志注》引《吳書》說,魯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嚴整,禁令必行。雖在軍陣,手不釋卷。又善言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現在看來,這評價頗為得體公允。
字 子明 終屬 吳
籍貫 [豫州]汝南富陂 [今安徽阜南]
容貌 未有相關記載
官至 左護軍 虎威將軍 南郡太守 孱陵候
生卒 178 — 219(42歲)
家族
資料 父親 未知 母親 未知
配偶 未知
子女 未知
兄弟姐妹 未知
相關人物 孫權 周瑜 魯肅 陸遜 甘寧 關羽 呂霸
曾效力過的勢力 吳
呂蒙 - 簡明歷史傳記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三國時東吳名將。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並於濡須數御曹軍,屢獻奇計,累功拜廬江太守。在軍旅之時,亦發憤讀書,深為孫權、魯肅所倚賴。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於合淝戰奮勇抵抗魏軍追襲,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又後上代魯肅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然而旋即得病,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
呂蒙 - 簡明演義傳記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三國時東吳名將。於孫權廣納人才時投到東吳麾下,從破黃祖,呂蒙奮勇先登,親斬敵將陳就。後於濡須口從拒曹操,呂蒙獨具戰略眼光,力排眾論,卒破取皖城太守朱光。後來呂蒙接任魯肅之職,鎮守陸口,其名聲之響,連向來驕矜的關羽也不敢有所輕忽。為了成功襲取荊州,呂蒙連同孫權、陸遜一起籌略,設伏用奇,擊敗關羽,擒其父子,立下大功。但在君臣慶功之時,呂蒙卻因被關羽陰魂索命而死。
回答者: 黃豆粒兒 - 魔法學徒 一級 4-2 16:12
孫權勸學,手不釋卷。
回答者: 神秘小李 - 秀才 三級 4-2 20:00
樓主想要的是「事隔三日,當刮目相看吧」
回答者: pan830326 - 魔法學徒 一級 4-5 14:50
手不釋卷,事隔三日,當刮目相看,孫權成帝
回答者: 0105566 - 試用期 一級 4-6 17:35
路過
回答者: 琥珀淚人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7 12:44
孫權勸學
回答者: 小糊兔 - 試用期 一級 4-7 14:15
刮目相看
回答者: 夢幻巴斯帝 - 助理 二級 4-7 18:20
樓主想要的是「事隔三日,當刮目相看吧
回答者: 耙耙色兒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8 10:14
孫權勸學(事隔三日,當刮目相看)
回答者: george7319685 - 初入江湖 二級 4-8 11:41
草船借箭
回答者: 530423549 - 試用期 一級 4-8 13:47
孫權勸學
回答者: 天之劍玄錄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4-11 14:55
孫權勸學
回答者: shiyucheng102 - 試用期 一級 4-13 12:57
無聊
回答者: zop512551651 - 兵卒 一級 4-13 17:13
⑹ 大話西遊2里的牛魔王的妹妹是誰演的
吳珏瑾。
吳珏瑾,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內地女演員。吳珏瑾的父親是個國家幹部,她從小就特別喜愛文藝,讀小學的時候,一直是學校里的文體骨幹,在她14歲的時候,西安易俗社(秦腔藝術表演)招人,吳珏瑾不顧父親的反對考進了易俗社。
在社的時候,秦腔演員全巧民為她排了一出摺子戲《虎口緣》,後來這部戲獲得了西安市的石榴花獎(石榴花是西安的市花),並且在1990年徽班進京200周年的時候,吳珏瑾到北京人民劇場參加演出。
(6)武昌哪裡養生的妹妹漂亮擴展閱讀:
參演電影
1994年《大話西遊-大聖娶妻》飾演牛香香
1993年《將邪神劍》飾:葵姜
《男婚女嫁》飾:劉彩霞
《小村無故事》飾:蟲蟲
《皇陵下的風流娘們》飾:安娜
參演電視劇
《武昌首義》飾隆裕太後
《向農民道歉》飾演王文靜
《親情漩渦》飾演夏天
《浴血警魂》過彤彤過丹丹
《風雨人生》飾演小鈴鐺
《海水苦淚水甜》飾演劉美娥
《西部緣情》飾演七彩
《好想談戀愛》飾演姜紅
《抓住幸福不撒手》飾演映荷《五愛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珏瑾
⑺ 青美澳姿(STA養生十大頂級至尊套裝)這豐胸用的,有哪個妹妹用過,什麼價位,效果好嗎,沒有副作用
超聲波豐胸微創 無痕 手術次數一次 7-15天無需特殊保養 脂肪成活率高達90%~100% 豐胸 美胸一步到位
⑻ 妹妹魅力那麼大,不多鍛煉做好養生這么回
美妹力那麼大,不多鍛煉,做好養生怎麼回吃的?
⑼ 漂亮妹妹們保持美好身材都是吃的什麼呀
漂亮的妹妹們保持好身材吃的都是。健康的素食。少量的肉食,適當的有氧運動。
⑽ 韓國 泡菜 好吃 漂亮 妹妹 美眉 靚 健康 養生 食療 怎麼煮飯 溝通 吵架
什麼亂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