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拆遷賠償樓房,父母如何給子女分配的問題
《物權》規定:物權是支配權,物權是權利人直接支配的權利,即物權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標的物直接行使權利,無須他人的意思或義務人的行為的介入。
父母健在拆遷賠償款是父母的財產,賠償款屬於他們所有,你父母健在。在父母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具體怎麼分配由父母決定,包括所有權。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動產,理應由父母所有,依法享有佔有、使用。
但是如果父母不在了,賠償款作為遺產分配,按法定繼承分配,即兒子與女兒享有同等的繼承份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章法定繼承規定:
第九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老人六十萬塊錢如何分配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條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章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❷ 老人去世後可以領取哪些錢
老人去世後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撫恤金。喪葬補助費是用於安葬退休人員的一筆費用。如果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還有餘額,也可以由繼承人繼承。除了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余額,醫療保險的個人賬戶余額也可以繼承。如果用人單位建立了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相應的余額,也可以繼承。還有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❸ 為什麼老年人喜歡在家放錢而不存入銀行呢
老年人喜歡把錢放在家裡而不存人銀行,原因有以下幾點:
原因一:心裡踏實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年齡越來越大,衰老速度加快,記憶力也在逐漸下降,他們害怕如果把錢存在銀行,萬一自己哪一天忘記了銀行卡密碼怎麼辦,所以為了心裡踏實老年人就喜歡把錢放在家裡,為了晚年身體不好時,自己能有錢看病。
以上:心裡踏實、文化水平低、害怕銀行破產三種原因就是導致老年人喜歡在家放錢而不存人銀行。
❹ 老人拿多少退休金才能在二線城市生活得舒服一點
由於我們國家地域遼闊,面積非常寬廣,在這各個省市之中又有一定的差距。根據網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在2020年我國各省市人均養老金待遇。在2020年超過4300元的養老金只有三個,分別為西藏,上海,北京。如果你的退休金達到4300元,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了,可以說已經超過國家80%以上的退休人員。
農村老人生活處境確實很難,如果說100多元的退休金夠他們生活,那是你不知道他們每天自己做飯糧食是自己地里種出來的,蔬菜是自己地里辛苦耕耘出來的。他們用的食用油是冬天時候種下油菜,春天的時候再收割。一年365天,幾乎有360天,都是在田裡和泥土打交道,這就是真實的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