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立冬老年人易得哪些病

立冬老年人易得哪些病

發布時間:2025-09-30 08:09:30

『壹』 關於立冬的小知識飲食上有什麼注意的

導語:立冬到來之後,我國的冬季也就開始了,雖然有些地區冬季跡象不是很明顯,但在養生方面也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了。那麼,一般立冬養生小知識及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2019立冬節氣養生常識。
2019立冬節氣養生常識 立冬養生小知識及注意事項

立冬節氣養生
1、起居
立冬後太陽升起較晚,落下偏早,因此要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睡眠。立冬後是感冒高發季節,老年人常因此引發老慢支、肺心病、心衰等疾病,尤其是對於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而早睡晚起可避免寒氣侵襲,預防感冒。
2、飲食
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食補在立冬調養中尤為重要。立冬一到,就代表了初冬的到來,早晚溫差也比較大,此時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就必須增加體內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以產生更多的能量,所以必須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要多吃蔬菜,適當增加動物內臟、瘦肉類、魚類、蛋類等食品的攝入量,還可多吃雞、甲魚、羊肉、桂圓、木耳等食品,這些食品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不僅能補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熱量,還能益氣養血補虛,對身體虛弱的人尤為適宜。
3、適當運動
進行戶外活動,可增加熱量、調節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而運動時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一定不要穿過厚衣服,以微微汗出為宜,避免大汗淋漓,有選擇地做一些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習劍等適宜冬季鍛煉的項目。
4、調攝情志
從「立冬」開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雖然一些南方地區還不冷,但還是要順應自然的變化,入冬以後起居調養都應該以「養藏」為主。情志方面,中醫講究入冬後,情志要恬淡安靜、寡慾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於養藏。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鬱郁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如跳舞、弈棋、畫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立冬之後注意事項

立冬注意事項
1、飲食增加熱能為主
從立冬開始。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以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立冬時節的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2、少食咸
冬季在飲食養生方面,中醫學認為應少食咸,多吃點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從祖國醫學五行理論來說,咸勝苦、腎水克心火。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正如《四時調攝箋》里所說:「冬月腎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養心。」
3、少食生冷,不宜燥熱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卜、青菜、豆腐、木耳、銀杏果等。
4、飲食因人和地域而異
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屬冬令,西北地區於東南沿海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冬季的西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
除此之外,還要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其他注意事項:
1、多「點」水: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3、防「點」病: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葯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貳』 為什麼很多老人熬不過冬天

民間有句俗語叫「老人難過冬」,意思是很多老人會在寒冷的冬季去世,尤其是高齡老人。而老人若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可以平安過一年。

老人難過冬的原因,首先與氣候因素有關。冬季天氣寒冷、空氣乾燥,為了禦寒,機體調節功能也在同步發生變化,比如汗液分泌減少、毛細血管收縮、皮下脂肪增多、組織代謝加強等,而由於年齡增大,老年人主要臟器逐步老化且功能減退,皮下脂肪減少,機體代謝功能低下,適應性及抵抗力都比較弱,抗寒和抗病能力都不如青年人。

其次,很多疾病會在冬季高發:

·呼吸系統疾病。由於氣溫下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若沒有及時添衣,便很容易受涼,引起支氣管動脈血循環障礙,纖毛運動減弱,呼吸道分泌物難以排出,氣道平滑肌痙攣和機體抵抗力下降,便易誘發呼吸道病毒感染。

·心腦血管疾病。氣溫低的環境常會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縮等變化,從而導致血壓上升、心臟負荷加大,當這些變化疊加,老年人出現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梗死的幾率會顯著上升。比起健康人,老年人在冬季更易出現心血管意外。·骨折。由於冬季氣候寒冷,日照時間短,老人戶外活動減少,紫外線照射不足、維生素D合成不足,骨骼缺乏血循環,骨骼的鈣易析出,加上很多老年人本身骨骼強度和剛度比較低,稍有碰摔就可能骨折。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心理因素。



首先,寒冷會影響情緒,廣東省社會醫學研究會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委馬健文表示,冬季日照時間短,褪黑激素(負責控制睡眠和清醒節奏)分泌紊亂,會導致產生「愉悅感」的血清素含量也出現變化,此時人容易出現抑鬱心理。

加上春節前後,空巢老人多要面臨兒女子孫的分別,心理失衡,情緒波動大,如果本身體弱多病,也擔心給子女添麻煩,心理負擔也會隨之加重。

『叄』 冬季老人出門遊玩該預防哪些突發疾病發生呢

冬天是許多疾病的多發期,那麼老人們在冬天應當防止什麼疾病發病呢?冬天老人必須當心的三種疾病。

起居有常

立冬後,晝短夜長,老人要融入轉變,適度增加衣服褲子,調整作息時間表。在冬天,老人應睡眠質量充裕且要按時,要「早睡晚起」。一般覺得,老人冬季睡覺時間7至9鍾頭為宜。起居有常還包含按時解大便。「欲得延年,腸中常會清」。冬季因為尿尿不方便,再加上主題活動少,老人通常不可以維持每天排便。但長期不解大便,腸胃會消化吸收排泄物中的有害物,會驅使一些老年疾病的發展趨勢。

留意肺里的安全防護

嚴寒、乾躁的氣體可造成呼吸系統粘膜分泌物增多提升,氣體交換遇阻,使病況加深或惡變。出門時戴好圍脖防護口罩,平常要多喝溫水,避免呼吸系統過度乾躁;早晨9點之後家中要開窗通風,還可以在家裡煮醋殺菌,降低肺部感染機遇。發燒感冒之後鼻子堵堵塞,可以用大拇指背沿鼻翼兩側往返搓鼻,搓熱之後,鼻子堵立能通暢。訓練「推陳出新」吸氣,在氣體新鮮的地區,把嘴伸開,用勁高聲「哈」出來。把身體內郁氣所有吐出來。

飲食搭配宜濕熱勿燥

冬天嚴寒,大家愛吃濕熱鹽味的東西,如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天愛吃牛肉,南方地區愛吃狗肉,皆為合於當季清補之品。但不能多食辛辣食物肥甘、烤串油炸食物,這種食材躁熱多,易傷體液,有礙於血液循環系統,尤對心血管不好。針對老年人而言,人體脂肪供給量不可以太頃鬧多,以防引發其他疾病,但應攝取充裕的蛋白。蛋白質的供應量以占總熱能的15%~17%為好,應以蛋白質食物為主導,如豬瘦肉、生雞蛋、魚種、奶類、豆類食品以及其產品等,不但有利於身體消化,並且含有必需氨基酸,營養成分較高,可提升耐低溫和抵抗工作能力。學習培訓老年人普遍疾病防止及治療方法。

閱讀全文

與立冬老年人易得哪些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人對你父母孝順說明 瀏覽:60
南北方養老金為什麼不一樣 瀏覽:6
子女送給父母親的書畫如何落款 瀏覽:558
孩子無論如何想起父母都是溫暖的 瀏覽:46
6歲小孩跑步60米用時 瀏覽:19
對於農村老人養老院 瀏覽:954
老人在自己兒女家拘束怎麼辦 瀏覽:74
給父母的卡片怎麼畫 瀏覽:731
在上海退休金1萬 瀏覽:905
關於孝敬父母的句子的名言的名言 瀏覽:29
愛心父母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22
江蘇省過渡養老金比其他省低多少 瀏覽:153
老年人感冒吃什麼最好 瀏覽:516
常州老年大學民樂團 瀏覽:629
80斤160cm35歲的女人 瀏覽:337
安陽養老保險繳費比例2018 瀏覽:994
貴州廣電父母樂怎麼搜台 瀏覽:644
70歲老人可以學剪發 瀏覽:239
為敬老院老人送福字 瀏覽:503
養生會所怎麼做業務經理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