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怎麼給卧床的老人做按摩

怎麼給卧床的老人做按摩

發布時間:2025-09-29 20:37:19

⑴ 護理癱瘓老人

預防並發症
(1) 每日定時 幫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鍾左右。一旦發現病人咳黃痰、發熱、氣促、口唇青紫,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2) 鼓勵病人多飲水,以達到清潔尿路的目的。並注意會陰部的清潔,預防交叉感染。如發現尿液混濁、發熱,是泌尿系感染的徵兆,應及早治療。
(3) 癱瘓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為用力排便致使腦出血再次發生。因此需注意飲食結構,多給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及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等,並給以足夠水分。定時定點給便器排便,必要時應用通便葯物、灌腸。
(4) 病人癱瘓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髖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處易發生褥瘡。應用軟枕或海面墊保護骨隆突處,每2~3小時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動作,床鋪經常保持乾燥清潔,定時溫水擦澡按摩,增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
(5) 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鍾,促進靜脈血迴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的發熱、下肢腫疼,應迅速診治。
3、 保持功能位
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是保證肢體功能順利康復的前提。仰卧或側卧位時,頭抬高15~30度。下肢膝關節略屈曲,足與小腿保持90度,腳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狀態,手握一布卷或圓形物。
4、 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每日3~4次,幅度次數逐漸增加。隨著身體的康復,要鼓勵病人自行功能鍛煉並及時離床活動,應嚴防跌倒踩空。同時配合針灸、理療、按摩加快康復。
(1) 上肢功能鍛煉:護理人員站在病人患側,一手握住患側的手腕;另一手置肘關節略上方,將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轉運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運動。
(2) 下肢功能鍛煉。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的踝關節,另一手握住 膝關節略下方,使髖膝關節伸、屈、內外旋轉、內收外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個趾的活動。
摘自網路,請參考

⑵ 怎樣給老人按摩

老年人容易因病卧床,時間長了,會出現許多並發症,適當按摩就可以預防。但按摩需要選對位置,否則起不到康復的效果,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1.按摩背部防肺炎

老人取半卧位,腰部用枕頭靠住,家屬站在老人背後,一手扶住老人的肩膀,另一手的掌根部來回揉按背部脊柱兩旁的肌肉3--5分鍾,然後輕握拳(注意手掌中空),有節奏地自下而上、由外向內輕輕扣打背部,邊扣邊鼓勵老人咳嗽。如果老人無法坐起,也可以側身用同樣手法拍打按摩。另外,保持房間通風,一般每次通風30分鍾,一日2--3次即可,加強口腔清潔、練習吹氣球等都有助於預防肺炎。

⑶ 怎樣護理長期卧床的病人

根據2016年全國老齡辦發布《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顯示: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或部分失能的老年人約4000萬。而據統計,在澳洲、荷蘭、西班牙與美國等歐美國家,只有 20% 的人在醫院過世,很少有長卧在床的老人。那麼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卧床病人如何護理?

我國卧床病人基數大的深層原因

拋開政策上的差異,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文化和意識層面,中西方老人對保健養生的意識是不同的,西方主張孩子養育成人後便離開家自力更生,老人會有很強的健康保健意識;而我國很多人是「養兒防老」,幾乎所有老人都是為了孩子操勞大半輩子,平時沒有保健和體檢意識,積勞成疾,進而病情逐漸嚴重,導致卧床病人數量增加。


卧床病人如何護理的問題,需要重視起老年病人的肌肉萎縮、肌肉流失現象,才能讓他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保證。通過局部鍛煉、健康飲食、營養補充劑的調理,可以針對性地解決卧床病人肌肉退化、營養不良等問題,老人自身的免疫力也會有所提升,進而更快恢復健康。

閱讀全文

與怎麼給卧床的老人做按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生慰問敬老院四人主持詞 瀏覽:680
老人去世後多久給穿衣服 瀏覽:84
孝順手抄報資料 瀏覽:25
呼市養老保險交多少 瀏覽:366
重陽節圖片電腦背景 瀏覽:875
事業單位聘用退休年齡規定 瀏覽:374
靈活就業人員交養老金什麼時候交 瀏覽:259
為什麼老人家臨終之前會說見到鬼 瀏覽:865
成都父母多少歲可以投靠子女落戶 瀏覽:524
誰用長壽經超度嬰靈過 瀏覽:638
退休人員意外傷害社保報銷比例 瀏覽:695
怎麼給卧床的老人做按摩 瀏覽:663
長壽哪裡有女的耍 瀏覽:841
吉林省老年大學招生報名 瀏覽:396
吳江濱湖樂齡養老院屬於什麼社區 瀏覽:661
如何理解老年人找對象 瀏覽:406
老人家厭食是什麼症狀 瀏覽:410
18年企業漲退休金 瀏覽:336
長壽花葉片扦插長根後 瀏覽:813
重陽節廣場舞大賽發言稿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