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人的尿液中有血為什麼
血
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挾雜血塊。《素問》稱「溺血」、「溲血」。
尿血與血淋相似而有別,若小便時不痛者為尿血,小便時點滴澀痛,痛苦難忍者即為血淋。《類證治裁·溺》:「溺血與血淋異,痛為血淋,出精竅,不痛為溺血,出溺竅。」
尿血之症,多因熱擾血分,熱蓄腎與膀胱,損傷脈絡,致營血妄行,血從尿出而致尿血,發病部位在腎和膀胱,但與心、小腸、肝、脾有密切聯系,並有虛實之別。常見的有心火亢盛,膀胱濕熱,肝膽濕熱,腎虛火旺,脾腎兩虧等證。
【常見證候】
心火亢盛:尿血色鮮紅,小便灼熱,短澀,面赤身熱,口舌糜爛或生瘡,心悸,心煩,失眠,大便燥結,舌尖紅,苔黃,脈數。
膀胱濕熱:尿血,尿頻,尿急,尿道灼痛,腰痛,少腹脹滿。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肝膽濕熱:尿血,小便短赤,兼見發熱口苦,渴不欲飲,納減腹脹,惡心欲嘔,脅肋疼痛,或身目發黃,舌邊紅,苔黃膩,脈弦數。
腎虛火旺:尿血,血色鮮紅,反復不止,兼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兩顴紅赤,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虛煩不寐,舌鮮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脾腎兩虧:小便頻數帶血,血色淡紅,反復不愈,神疲倦怠,納減腹脹,便溏,腰膝酸軟,耳鳴,頭暈,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潤,脈細弱。
另附:
尿血宜忌原則
尿血古代又稱溺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塊夾雜而下,多無疼痛之苦,所謂「痛為血淋,不痛為尿血」。尿血一證,西醫認為,正常人的離心尿沉渣中鏡檢每高倍視野≥3個紅細胞時,即稱為血尿。凡泌尿系統疾病、尿路鄰近器官疾病,全身性或其他器官疾病,都能引起尿血。中國傳統醫學則認為,無論何種疾病引起的尿血,都是因為熱擾血分所致,熱蓄腎與膀胱是尿血的主要病理機制,但又與心火、小腸火、肝火下迫以及陰虛內熱,損傷脈絡有關,致使營血受熱而妄行,血從尿出。
宜忌原則
尿血多因火旺,但有實火與虛火之分。實者多屬暴起,尿血鮮紅,尿時一般都有尿道灼熱感覺;虛者多屬病久不愈的慢性尿血之人,尿血淡紅,尿時亦無灼熱之感。前者宜吃具有清心瀉火、涼血止血作用的清淡食物;後者宜吃具有滋陰降火,益氣攝血作用的食品。凡是尿血之人,無論虛實,均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肥甘油膩、葷腥溫熱性食品,忌吃海魚蝦蟹發物
『貳』 天氣炎熱中老年人經常頭痛怎麼回事 吃什麼葯好
給您多個參考
肝火:目赤腫痛肝火也,虛火多由情緒引起,症狀舌苔少而紅,頭暈耳鳴,嗓干不喜飲水。失火為面紅目赤,口苦咽干,總想喝水。失火可用決明子麥冬泡水或以龍膽草瀉火。虛火可以吃甲魚。
胃火:主以牙齦腫痛,胃中實火讓人舌苔發黃,口臭,口乾,總想喝冷水,牙齦腫痛大便乾燥,尿黃。虛火舌苔較少,口乾,不想多喝水。去實火可用黃連,梔子,木瓜。去虛火可用生地和知母。(瘦人多火)
心火:口舌生瘡,實火為面色發紅,總覺身上發熱。另覺,心煩,失眠,口渴,口舌潰爛,舌尖發紅,舌苔發黃。虛火為心悸,心跳不適,平日盜汗,舌紅少津。實火可吃點蘆根和帶心的蓮子,清心瀉火。虛火可用金銀花泡水,服用安神丸。
肺火:咳嗽且聲音洪亮。實火之人氣喘,呼吸聲粗吐痰又稠又黃。虛火的人痰少,但帶其血絲,聲音嘶啞,睡覺盜汗,人會更瘦。實火多吃苦瓜,薄荷,菊花泡水。虛火可以百合,梨,冰糖燉水。(肺火:咳嗽且聲音洪亮。實火之人氣喘,呼吸聲粗吐痰又稠又黃。虛火的人痰少,但帶其血絲,聲音嘶啞,睡覺盜汗,人會更瘦。實火多吃苦瓜,薄荷,菊花泡水。虛火可以百合,梨,冰糖燉水。)
腎火:都為虛火,眩暈耳鳴,失眠健忘,脫發,腰酸背痛,咽干舌燥,男性易遺精,女子可導致閉經。可以食用甲魚,或用太子參進補,也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
脾火小腸火:與胃火相似,小便短,赤,澀,痛。(較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