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為什麼老年人易發火

為什麼老年人易發火

發布時間:2025-09-23 00:02:35

Ⅰ 為什麼有的人越老脾氣越古怪

人到老年,脾氣會變得古怪,下面六種不良心理會加速老年人的衰老:

一、抑鬱:

有一些老年人心理比較脆弱,面對衰老的客觀事實既無奈又懼怕,這種心態假如不及時調整,很容易引起抑鬱。這種抑鬱比較頑固,極容易人喪失生活的興趣,令人感到疲乏。因此這種人極容易情緒激動,動不動就發火,經常自卑自責、自怨自嘆,嚴重者可有自殺的傾向和行為。

二、怕死:

他們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懼死亡。懼怕談論死亡,不敢探視患者,怕經過墓地和聽到哀樂,甚至看見一隻死亡的動物也備受刺激,不敢正視。

三、偏激:

這種情緒可表現為兩個相反的趨向。一種趨向是因衰老以點帶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無用之人,常常自責、自卑、自憐和自貶。另一種趨向是因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別人,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關心和照顧,卻不考慮他人及社會的實際條件和能力。當這種希望得不到滿足時,又加劇了其心理上的偏激,並因而而自暴自棄。

四、多疑:

有一些老人因身體有病而多疑,常表現為無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便自己有些輕傷小恙也自以為是無可救葯、無葯可救。間或談病色變,問病又止,求醫換葯不斷。這種疑病可令其對衰退的機能極度敏感,對一般人感覺不到的體內變化或體驗不到的痛苦也都會有所感覺,如對心臟的跳動、腸胃的蠕動等方面的變化也能感覺到。這些過度的敏感更易加重其疑心病。

五、幻想:

受身體漸漸衰老的影響,有一些老年人盼望長壽的願望會越發強烈。於是,他們會經常用幻想來欺騙自己,以獲得一時的心理寬慰,如愛聽他人關於自己健康的恭維話等。

六、怕孤單:

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異常,其主要表現是自我評價過低、生存意識消極、常常對他人不滿及報怨。久而久之,有此情況的老人就會加強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強化自我內心的封閉,漸漸地疏遠社會,最終會形成孤單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並將默默地承受孤單帶來的痛苦。此類老人既害怕由於過分期望而出現過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又希望別人關心照顧,於是經常拒絕與他人交往,因此會變得行為孤單、性情孤僻,與周圍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Ⅱ 為什麼年齡越大脾氣越怪

年紀大了,好多人都像老小孩兒,就會變得沒有耐心,一丁點小事就容易發火,就連一些比較簡單的事情做起來,都會認為覺得很麻煩,所以才會發火。

而且大部分老年人價值已經缺失,在生活當中找不到可以樹立自己形象的環境或者場景,經常用想當年來麻痹自己,比如年輕的時候有多威風,總喜歡講一些過去的事例給晚輩們聽,這就是在尋求一種價值感。

而且大部分的老年人退休之後,對生活的把控力會變得很差,不像年輕的時候或者退休前,仍然每天充實的生活。而老年之後,還要面臨更多的問題,比如說依靠子女的需求,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了子女不願意回來探望的對象?或者說在和兒女有觀念沖突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原本記憶中的權威和控制,而現在呢,老態龍鍾又無能為力,所以就會變得愛發火和固執...

所以,我也在這里呼籲能看到這篇文章的所有朋友們,年邁的父母也許正在尋找一個生活的支點,而這時候恰恰需要我們給予那些應該享受的愛與關懷...

Ⅲ 老人突然變得不講理是什麼原因

老人突然變得不講理是什麼原因

老人突然變得不講理是什麼原因,老人突然變得暴躁易怒是怎麼了呢,是孩子做了什麼不讓老人順心的事嗎? 孩子可能只知道老人脾氣越來越差,不講理了,卻意識不到其實他是生病了。老人突然變得不講理是什麼原因。

老人突然變得不講理是什麼原因1

老年痴呆

90%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會出現一系列行為和心理紊亂的症狀,包括無端發火、喜怒無常、變得很執拗挑剔,通常在發病後的幾年內出現。並不只是大家通常知道的健忘、語言表達出現困難等症狀才算老年痴呆。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潘小平主任醫師解釋,老年人脾氣不會無緣無故變差,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且持續3個月以上,在排除生活事件刺激之後,就很有可能屬於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現,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如果能及早就診,通過其他輔助檢查手段確診,那通常都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老年痴呆是一種與年齡密切相關的疾病,「只要活得夠老,就有機會得病。」隨著我國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老年抑鬱

這是來自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一個老年抑鬱病例。

62歲的鄧阿姨患有高血壓(十幾年)、糖尿病,4個月前無緣無故出現心情差,什麼事情都不想干,心煩意亂,聽到一些響聲或家人看電視即使將音量調到很低,都會覺得很吵,經常發脾氣,常獨自一人長時間發呆。家人剛開始以為老人只是脾氣不好,過一段時間就沒事了,誰知道她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還想一死了之,甚至在胸悶、難受時想拿刀割胸部來減輕「疼痛感」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潘集陽教授提醒,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抑鬱不一定都表現為情緒低落,往往更多表現為易怒、焦慮或身體不適等症狀。

若老人平時脾氣挺好,突然一陣子經常發脾氣,怎麼都不高興,一時說這里痛一時說那裡不舒服,但檢查又無問題,就要警惕是抑鬱等精神疾病「作亂」。特別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或常年患病的老人,更容易在個別因素的影響下,誘發抑鬱。

老年聾

中老年人患上聽力障礙的比例高達73。58%。

很多社會學研究證實,聽覺障礙必然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社會孤立、以及老年抑鬱,從而誘發認知能力的加速下降。這種情況久了,就會造成老人脾氣暴躁,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因此,老年人發現自己聽力減退,別想當然地覺得「年紀大了聽不見很正常,買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太浪費錢」,應盡早到正規的門診診斷,選擇佩戴助聽器,如果嚴重,還可以做人工耳蝸治療。

老人突然變得不講理是什麼原因2

甲亢

如果你總是無緣無故地發火,也有可能是由於甲狀腺功能亢進所致。這種內分泌疾病多發於女性,發病率約為1%。

甲亢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增高,除影響人體新陳代謝功能以外,也會影響到神經精神系統,導致患者情緒不穩、易怒易激惹,還包括體重減輕、顫抖和出汗。

糖尿病低血糖

糖尿病病人由於服用降糖葯物,常會出現低血糖現象。低血糖會使人在幾分鍾內出現發怒、攻擊性增強、意識混亂、坐立不安和驚恐等情緒。此時,立即飲用含糖的飲料或食物,一般在20分鍾內就能得到緩解。

肝臟受損

肝臟與情緒相關,中醫常說「怒傷肝」。有很多疾病會影響肝臟的健康狀況,如肝硬化和肝炎,最終都可能發展為肝性腦病,會導致人的性格發生變化,如壞脾氣、行為不友好和攻擊性增強等。

另外,肝臟擔負著解毒的重任,它能將體內的有毒物質進行分解,變為無毒的物質;當肝臟受損後,這些有毒物質就會在血液中逐漸堆積起來,影響大腦的情緒功能。

中風後遺症

中風之後勃然大怒的情況較為常見。這是因為中風使大腦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如果受損部位正好是負責情緒控制的額葉(負責情緒的感覺和控制),就會出現攻擊性增強的現象。

其它慢性病

一些嚴重的慢性疾病,在病情進展過程中,可出現性格改變,這是病情加重的徵兆。常見和主要的有肺心病合並肺性腦病、肝硬化合並昏迷、高血壓合並高血壓腦病等。

此外,一些葯物的副作用也會導致人們易受刺激、經常發怒。包括安眠葯、他汀類葯物。

Ⅳ 老年人易發怒,易與老伴吵嘴是何原因

是更年期的原因
生氣後,最好的方法是不採取任何措施,任其不了了之,慢慢淡忘。保持專沉默,就會變得冷靜。屬在易怒時,應冷靜分析發怒的因果,使自己不過分激動。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學家建議,對易發怒的人宜採取「幽默療法」,因為誰也不會一邊縱情大笑,一邊悶悶不樂。

Ⅳ 為什麼老年夫妻容易經常吵架

老人夫妻總吵架,大多是因為雙方或是一方容易發脾氣導致的。而一些老人總愛發脾氣,究其原因大多存在以下一些情況:1、是心胸比較狹窄這類老人凡事喜歡斤斤計較,別人稍微觸犯了他,如無意中踩了他的腳,或不慎把臟水弄到他身上,他就不肯原諒,要大發脾氣,甚至大罵一通。有的則對別人過於苛求,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要發火。2、虛榮心過強有些老年人常常以「長者」、「老者」、「過來人」自居,在生活中處處要設法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威,一旦有誰冒犯了他,傷了他的面子,就會大動肝火,發起脾氣來。3、性格變異老年人經常性地發脾氣,實際上是心理衰老、性格變異的反映。這些老年人進入老年期後,社交能力逐漸減弱,自我封閉性增強,遇事固執過敏,急躁易怒,情緒波動大。人格彈性明顯減退,變得固執己見,自信自己經驗,不易接受新鮮事物。以自我為中心,難以正確認識生活現狀。愛沉緬往事回憶,常悔恨無法挽回過去的美好情景。對過去成就嘮叨不休。少數有成就者變得傲慢自尊,難以傾聽逆耳良言。4、疾病徵兆有些老人脾氣暴躁,可能與身患某種疾病有關。如肝病患者,虛火亢盛,心情煩躁,平時容易發脾氣。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老年人易發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的有哪些養老保險 瀏覽:35
在敬老院的表現 瀏覽:672
現代農村孤獨老人如何安置 瀏覽:712
老人的上衣到什麼地方去買 瀏覽:268
老人養生之道有哪些 瀏覽:372
老人家吃飯吃著睡著叫不醒 瀏覽:119
父母為了孩子什麼都能做的的視頻 瀏覽:768
孝順植物人 瀏覽:228
老人家手臂脂肪瘤 瀏覽:341
老年人虛汗頭暈渾身無力吃什麼葯 瀏覽:891
失眠如何中醫養生 瀏覽:437
多少家庭敗在父母的嘴上 瀏覽:865
浦東日月星養老院地址 瀏覽:151
怎麼保養生長激素 瀏覽:788
養老院當 瀏覽:245
老人家一天多次間接頭暈 瀏覽:383
今年80歲了誰能拿走她們的回憶 瀏覽:12
弟弟指責哥哥不養父母如何反駁 瀏覽:283
農村女兒孝順 瀏覽:796
胸痛體檢哪裡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