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老年人如何保護膝關節
骨關節炎是困擾中老年朋友的常見疾病。人體的膝關節股骨和脛骨關節面上,均覆蓋有非常光滑的軟骨,當隨著年齡的增長,軟骨會磨損。左側為健康的關節軟骨,右側為病變的軟骨;當然大部分患者朋友沒那麼嚴重。這就是所謂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最基本的原理。
懂得了膝關節骨關節的基本原理,就很容易理解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膝關節了。加強膝關節的運動鍛煉
平時應常做下蹲、起立等交替運動,以使膝關節得到充分的旋轉和伸展,防止膝關節過早地出現僵硬強直。此外,平時還可採用下列鍛煉方法:①取仰卧位,在膝關節腘窩處放一高約10厘米的枕頭,先抬小腿至膝關節伸直,然後放下,反復做20~30次;②跪坐床上,保持上身直立,臀部盡量向下坐,盡可能接近腳跟。那就是盡量的避免負重、避免它進一步的磨損。
具體該怎樣保護好自己的膝關節呢?
1、注意保暖
2、行動支持: 主要減少受累關節負重,可採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改變負重力角線,根據畸形情況,採用相應的矯形支具或矯形鞋;
3、功能訓練:如膝關節在非負重位下屈伸活動,以保持關節最大活動度;
4、有氧鍛煉:如游泳、自行車等
5、減肥:肥胖可通過代謝過程的中間產物誘發膝骨關節炎的發生;
6、自我保護:勿經常蹲下或跪下取物、坐低凳子、睡低床,增加關節的磨擦和負重
7、減少不合理的運動,如膝關節炎患者喜歡用打太極(反復蹲起)、爬山等運動來鍛煉關節,這只會增加關節扭力或使關節面負荷過大,致關節磨損更厲害適量活動,避免不良姿勢,避免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
㈡ 中老年人最怕膝關節疼痛8個保健方法和4個訓練,護關節遠離疼痛
人到中年以後,膝關節很容易出問題,活動時會發生"咔嗒"的彈響聲或摩擦聲,在受涼或過度活動時會誘發疼痛,腫脹,關節腔積液,嚴重的還會使老年人關節畸形,形成殘疾。
因為膝關節的肌腱,韌帶開始發生退行性改變,關節腔的滑液分泌減少,關節骨面長期摩擦形成骨質磨損,關節周圍組織由於炎症等原因易發生纖維粘連,所以老年人常會感到膝關節發僵。
1、路不要走太久,當膝蓋覺得不舒服時就應立即休息。
2、不做大運動量的鍛煉,如跑步,跳高,跳遠。
3、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勢,防止半板損傷。
4、保持理想體重以減輕膝蓋負擔。
5、注意膝蓋的保暖,可以穿長褲,護膝來保護膝蓋。
6、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
7、避免外傷及過度勞動。
8、鞋子最好選擇重量輕,鞋底帶防滑紋的鞋子。
1、側躺訓練
左側卧,膝蓋微彎,腳後跟並攏。頭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視前方。左手持約1-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側。然後腹部緊綳,臀部綳緊,盡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時身體不動,堅持幾秒鍾,放下。重復練習15次,換腿。
2、抬腿訓練
站在一個穩固的台階上面,右腳踏上(腳後跟不要懸空)並將重量集中在右腳,身體抬高,左腳腳趾接觸台階,堅持1-5秒鍾。然後放低左腳,輕叩地面。重復8-10次,換腿。
3、架橋訓練
平躺於地,膝蓋彎屈,雙腳分開,於臀部同寬,手臂放在兩側。緩慢抬起髖部,平穩離開地面。然後緩緩放下。重復15次。
4、伸腿運動
平躺,膝蓋彎屈,腳平放於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縮拉帶或毛巾,雙手抓住拉帶兩端。用拉帶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將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鍛煉小腿肌肉和腳筋。重復該動作3至5次,然後換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