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人突然走路走不快是什麼病啊

老人突然走路走不快是什麼病啊

發布時間:2025-09-08 15:40:00

Ⅰ 老人走路突然瘸腿是什麼原因

昨天,小王原本帶著山東來的老母親逛西湖,可是老人家走著走著突然腿就瘸了。她只要坐下休息會兒,腿就好了,但時間一長又會一瘸一拐,如此一再反復。小王一急,拉著母親來到省新華醫院。名中醫館的王新昌博士一追問才知道,這種情況在老人家身上已持續兩年,原來她是得了一種叫做「間歇性跛行綜合征」的毛病。 「間歇性跛行 」的元兇竟然是高血壓 經過拍片等檢查,王新昌博士發現小王母親是下肢血管出了問題。再仔細詢問,原來老人家患有高血壓多年,降壓葯一直是吃吃停停,很不規律。然而這高血壓,就是引起「間歇性跛行」的元兇。
王新昌博士說,「間歇性跛行」這種病很少有人聽說,患者即使覺得不對勁,也往往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實際上,引起該病的元兇卻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慢性病,最主要的就是糖尿病和高血壓。 高血壓導致了小王母親下肢肌肉血供不足,時間久了,動脈因缺氧而引起痙攣,就會加重下肢的動脈狹窄,出現腿腳的麻木、抽搐和疼痛。繼續行走,症狀加重,患者走路就會一瘸一拐。而休息後,缺氧狀況減輕,症狀就減輕或消失了。 隨著病情發展,患者的行走距離將越來越短,需要休息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由於老年人的血管已開始老化,血管彈性差,更容易得這種病。同樣的道理,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也容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下肢血管閉塞,引起下肢供血不足。並且,隨著症狀越來越重,導致肢體將逐漸壞死。 治療慢性疾病不可抱僥幸心理 「年紀大了,腿腳自然不便了。」這是我們經常聽到並認為理所當然的說法。王新昌認為,就是這個想當然,讓很多老人在「間歇性跛行」發作初期沒有控制好。同時,這個病也非常容易被誤診,一些沒有經驗的醫生根本不會把它與高血壓等疾病聯系在一起。
王博士曾經在門診里看過一個老年病人,也是腿腳不便,以為是風濕病,結果一檢查,血糖已經很高了。而糖尿病和高血壓這些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葯,但很多老人往往心疼錢,抱著僥幸心理,兩三天才吃一次葯,結果反倒使下肢肌肉血供波動大,更容易得病。「間歇性跛行綜合征」發病率很高,且最終將造成患者肢體壞死、長期卧床等嚴重後果。但是,目前在我國還沒有得到重視。在國外,近幾年該病已經引起重視。據調查,美國65歲以上人群中,間歇性跛行患者超過了3。在蘇格蘭,55―74歲的人群中,間歇性跛行患者佔4.6,而且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明顯增加。
王博士提醒,若中老年朋友發現有以下症狀,應警惕可能得了「間歇性跛行綜合征」。盡早就醫,需通過溶栓治療和同時控制原發疾病。 症狀一:走路時腿部會有脹痛,不舒適。但站著或坐著的時候,卻不會發生脹痛。 症狀二:上斜路或快步走時,腿部會有脹痛,不舒適。但是,如果站著不動,脹痛或不舒適的感覺通常在10分鍾之內消失。

Ⅱ 老人突然感到頭暈渾身輕飄飄的沒勁走路不穩

問題分析:
這樣的情況可能是腦血管問題,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或者腦梗塞患者都有此類表現,您盡快去醫院就診神經內科,做相關檢查,確診疾病後才能做出及時治療。

意見建議:
希望您及時去醫院就診,確診相關疾病後,盡快治療。希望能幫助您!~

60歲雙腿走路無力、發軟怎麼回事

首先來講是一種老年性質的改變,這個是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只是有的人可能會在60歲出現,而有的人則有可能會是在80歲左右出現,比如說一些骨性關節炎是非常常見的,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人老了之後,尤其是膝關節處於一個承重的狀態,很容易膝蓋的軟骨半月板出現磨損破壞,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表現出一種雙下肢無力的症狀。而且有的人他本來就有一定的骨質異常結構,這樣呢更容易加速軟骨的破壞,從而造成活動不利的狀態。

這個是最常見的,同樣也是最難治療的,因為軟骨一旦損傷則無法修復,除非進行外科手術治療,所以有很多人病重的話,需要進行雙側膝關節的置換,或者有的人還要進行髖關節的置換。

其次就是有可能是腰椎管狹窄而造成的,腰椎管狹窄,壓迫了腰部的相關神經,從而造成了雙下肢麻木無力等相關的狀態,或者是有的人可能會出現間歇性破行。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才能最終明確一般要進行腰椎的CT或者是腰椎的核磁,掛號的科室,一般來講都是脊柱外科或者是骨科。

再一個也要警惕是不是出現了腦血管疾病,比如說腦出血腦梗死等等,而出現腦梗死的概率相對比較更好,如果懷疑這方面的基因,也一定要去醫院進行頭部CT,頭部核磁檢測,而且腦梗死很多時候都是半身出現問題,很少會出現同時雙側影響。所以這個也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判,雖然數量較少,但是也千萬不要忽略。

再一個也要警惕是不是出現了一定的低蛋白血症,營養不良而造成的,這個主要是吃飯不好,進食差,或者是身體有一些其他的高消耗形式的疾病而造成的。有的時候身體有腫瘤這種狀態,那麼同樣也會使得全身出現一些麻木無力的症狀。

同樣也有可能是低鉀而造成的,這個也是因為進食差或者是消耗比較大而面臨的。

所以一定要先完善相關的檢查,明確具體的情況變化,這樣才能夠最終有一個明確的診斷,如果確實有些比較危重的情況,及時進行相關的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有很多時候病會越來越重。

祝福大家都能夠身體 健康 !

我48歲的時候頭暈走路無力雙腿發軟,搖搖晃晃,有兩個多月不敢出單位的大門,後來有個同事說你天天在家裡躺著,沒有病也要躺出病來,走,和我們散步去,我看他們誠心誠意是想陪伴照顧我,就和他們去了,散了接近三公里的步,雖然感覺頭暈搖晃,雙腿無力,但是也沒有發生心跳快血壓升高的現象,也沒有中間感覺特別勞累,需要休息的現象,散完步以後反而覺得沒有以前暈了晚上睡覺也好了,從那一天起,我就開始步行鍛煉了,剛開始的時候是沿著有公交車的線路走,走到縣城中心約五公里的地方,花一塊錢坐車回來,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我竟然能走來回了,十公里呀,慢慢的頭也不大暈了,雙腿的力量也增加了,吃飯多了睡眠質量也提高了,後來我又調整了工作,幾乎天天到野外施工現場,全是土路,來回三四百公里,日本的牛頭越野車,還有尼桑車,顛簸的渾身骨頭疼啊!有時候車輛進不去了,還需要步行進施工現場,夏天的酷暑,冬天的冰雪,都挺過來了,現在老朋友老熟人見了我都說我身體這么好哦,後來的十幾年加班熬夜喝酒抽煙吃肥肉,一直到正式退休,生命在於運動,好好走路,好好鍛煉吧,朋友!

乏力發軟和雙腿無力可不是一個概念!

乏力發軟可能是全身性的,而雙腿的無力則是表示的雙下肢的功能障礙,這是兩個概念!

如果你表現的雙腿的無力和發軟,小美醫生想要告訴你首先要考慮可能有一下幾種原因:

綜上,其實我們首先要明確我們的主要症狀是否是表現為「雙下肢的功能障礙」?

此外,我們還需要明確我們是否還合並其他有助於疾病鑒別診斷的其他「伴隨症狀」?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這種情況可能是某一種疾病,下面簡單介紹幾個病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風濕痹證


單從《玉龍歌》來看,膝腿無力身立難,原因風濕致傷殘,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漸安,可能是風濕症。



曾經有一個患者,59歲,主訴膝腿無力一月,加重一周。患者於一月前出現左下肢膝腿酸軟無力,並伴膝關節疼痛,近一周來病情加重,走平路只能緩慢而行,上下樓梯均需要人攙扶,服葯後未見明顯效果,故門診就診。,經過診斷,確定為痹證。


二、心血管疾病


對於下肢無力首先要考慮的是單肢還是雙側,如果是突發的單肢無力且不伴有疼痛,則要排除有無腦血管疾病,因為腦血管疾病可能出現偏癱;雙下肢無力也可能出現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等,一定要及時診治。


三、庫欣綜合征


手足皮疹、四肢無力、雙手遇冷變色反復發作,初步診斷為庫欣綜合征。病程中有脫發、光過敏反應,查體可見滿月臉,作性意識喪失伴肢體抽抽搐8年,反應遲鈍、全身無力面部、雙手足部浮腫,可見散在紅色皮疹,四肢遠端皮3年膚菲薄、發緊、發硬,皮紋消失,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少許爆裂音,四肢關節無腫脹或壓痛,四肢肌肉萎縮。

五、帕金森


患者60歲,查出帕金森。如果走路遲緩無力,邁不開步,也可能是帕金森。帕金森出現的僵硬感,肌張力增高,走路不靈活。通常是開始活動時覺得邁不開步子,這需要去醫院檢查就診。


六、漸進性四肢無力

患者30歲,患漸進性四肢無力20年。運動能力較同齡人差,跳躍不佳,易於跌倒,伴雙下肢肌肉消瘦,四肢無力伴飲水嗆咳狀進展緩慢。家族史父親有雙下肢無力、萎縮病史。

七、下肢血管病


患者56歲,下肢冰涼,行走後下肢無力甚至疼痛,需要休息後才能繼續行走,甚至需要隨身帶著板凳,這是下肢缺血的典型症狀。下肢血管病一直是個沉默殺手。一旦有以上症狀,先去查查是不是下肢血管缺血或栓塞的問題。

我是骨科胡醫生,訪美學者。我主要從骨科的角度回答問題。

走路無力,發軟。首先要考慮膝蓋的問題,膝關節早期關節炎的重要變現:走路無力,打軟腿,絞索感。這是因為在60歲左右,有的女性甚至提前到50歲,隨著激素水平的改變,供應膝關節的營養發生改變,你不給我營養了,我處於一個缺營養狀態。膝關節炎早期關節退變增生。半月板磨損,部分關節積液產生,韌帶受損。整體力線發生改變,從而出現關節不穩,行走無力,打軟腿的現象。

到醫院掛號:骨科,關節科,運動醫學科。醫生會做幾個實驗:髕骨摩擦實驗,側方應力實驗,研磨實驗等體格檢查。輔助的檢查:拍攝X光片,主要看膝關節退變增生等情況,膝關節核磁共振主要查看膝關節內韌帶,以及半月板的問題。明確診斷。

第二個要考慮的疾病是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有,雙下肢無力,麻木,胸前有束帶感。走路不穩,吃飯掉筷子,寫字困難等,通過頸椎核磁共振檢查可以排除。

60歲並不算高齡,當今 社會 里,有很多依然處於工作崗位的60歲人群,因此我們不能將這種腿軟、活動能力下降視為正常現象。

除了無力,還有沒有其他症狀或異常?

有無疼痛是很重要的一點,下肢異常很容易與腰椎疾病聯系起來,但實際上腰椎疾病只是可能之一,像是腰椎病變壓迫刺激神經導致的下肢無力,多是麻木的副產物,往往還會出現疼痛症狀,而且麻木和乏力在表現上也會有所區別,因此我不認為患者是腰椎疾病。

如果患者的下肢無力是單側切沒有疼痛感,那麼需要懷疑顱內疾病,60歲正處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顱內血管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狹窄堵塞,一旦腦區域組織長期缺乏血氧灌注就會發生壞死,根據壞死區域的不同,患者會發生各類異常,而偏癱就是其中一種。

如果患者的是雙下肢無力,那麼需要考慮頸椎病的可能,像這類患者或多或少會有一些頸部症狀,其臨床表現除了腿軟沒勁以外,還有點長短腳的感覺(腳踩棉花),頸椎病不僅多發類型也非常復雜,這種下肢受到影響是脊髓型的幾率較高,必須盡早治療,否則有癱瘓的危險。

注意患者的體態,如果患者走路時有僵硬、笨拙感,重心難以保持,需要警惕帕金森的可能,帕金森多發在60歲及以上人群,患者大腦黑質紋狀體中的多巴胺水平降低,除了下肢症狀以外,還會有陣發性手抖。


我一直強調:症狀無法確診疾病,想要通過簡單的症狀來確定自身疾病不太現實,因為除了我上述補充的這些伴隨症狀以外,很多疾病都有著時期劃分,同一種疾病的不同時期,表現的症狀會有所區別,很容易對患者進行誤導。


正常!人過三十天過午,六十歲人已步入老年,走路腿發軟無力是正常現象。過去的老年人,特別是農村六十歲的老年人,一到冬季,都蹲牆跟了。特別是山東河北一帶的老頭,在五十年代初,身穿粗布大棉襖,扣在右面,腰間扎一大布腰代,懷中放一蟈蟈葫蘆,牆跟下面曬太陽,蟈蟈在懷中發出陣陣叫聲。百姓常說:人老先老腿,人老了走路必然腿發軟,無力。解放前,中國人均壽命不足四十歲,那時六十歲就高壽了,所以才有六十大壽一說。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壽命提高到了七十六歲(平均壽命),活八九十歲不稀奇。要遵重自然規律,人老要服老!

謝謝醫生們的解答。三年前我也出現過這樣的現象,突然間覺得走路困難,雙腿無力發軟,得息一會兒才能繼續往前走。走到家自己摸一摸雙腿,發現腿腫得厲害,用手指壓一下一個窩窩。

我立馬停止一切運動,(在此前,每天到小區健身區練健身器材)在家休息。約一月余,單位通知體檢,時間沒過多久,大概十來天,單位領導要求我立急到醫院檢查腎功能,原因是檢查單上顯示肌酐高了。

我等到了體檢報告,立馬找了中西醫結合專家,要求吃中葯治療。

專家為我把脈開葯,七副中葯花了二百多元錢。

慢慢地腿不腫了,走路也慢慢有勁了。

吃葯不到一個月,再次化驗腎功能,化驗單上的數字讓我高興,又正常了。

醫生說腿腫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下肢靜脈血栓,腎功能障礙,心功能不全等。要求患者應盡早盡快到醫院就診。

希望我的回答給病友有一點點幫助,並祝早日康復!

60歲雙腿走路無力、發軟有很多種原因,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長期老年性高血壓患者,服用保鉀利尿劑來降血壓,導致血鉀偏低,引起下肢無力,這是很多都沒有注意的。

2、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會引起雙腿乏力,伴有麻痹不適。

3、單純性血壓增高,會造成頭重腳輕,雙腿無力。

4、腦血管意外,如腦梗死、腦出血、短暫性腦出血發作等,會引起頭暈、下肢無力等。


5、風濕性疾病,如多發性肌炎、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會累及下肢關節及肌肉,造成下肢肌無力。

6、下肢動靜脈曲張、下肢血栓等,引起下肢血運障礙,循環不良,進而引起下肢無力。

7、 心力衰竭、腎衰等引起的下肢水腫,壓迫局部組織,造成循環障礙,會引起下肢乏力。

8、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容易破壞末梢神經及血管,通常伴有四肢神經麻痹及雙腿無力。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情況會引起雙腿無力,臨床上要完善相關輔助檢查才能加以判斷,所以還是需要去醫院做系統的檢查並加以治療。

我是中西醫結合王醫師,歡迎文末評論交流。

雙腿走路無力發軟是一種症狀表現,有可能是以下幾種疾病:

第一是血管類疾病,比如說靜脈曲張或者靜脈炎,由於血液循環障礙,營養供給不足,導致無力發軟。

第二是腰椎管狹窄病,這種情況是整條腿無力發軟,往往還伴隨麻木,越來越嚴重,彎腰或者下蹲休息可緩解症狀。

第三是脊髓型頸椎病,這是頸椎病里最為嚴重的一種,是頸椎脊髓受壓迫引起。引起的症狀除了無力和發軟外,還會有站立或者走路時有踩棉花感,邁不開步,或者突然摔倒的症狀。

第四是膝關節病,比如說膝骨關節炎,關節周圍的肌肉和力量萎縮粘連,力量下降,也會出現走路無力發軟,這種情況往往膝關節功能受限,比如說下蹲困難,上下樓時症狀加重。

第五是腓腸肌炎,當小腿的腓腸肌有無菌性炎症時,力量減弱,也會出現雙腿無力發軟。

第六是腦血管病變,輕微的腦梗也會引起雙腿無力發軟。

Ⅳ 為什麼老人走路越走越慢怎麼做到人老腿不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會慢慢減退,身體上的各種組織器官都在不同程度的慢慢退化。腿也一樣,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功能下降,就會出現走路變慢的情況。只不過,腿的變化更容易被人們所看見,也更容易正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人老腿先老”。

適當鍛煉。中老年人不要因為腿部功能下降而不鍛煉,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當進行鍛煉。同時,要量力而行,不要運動過度。走路時的速度,要根據身體的狀況來決定。不管哪種情況,一般每天控制在1小時的走路時間為最宜。

每天走1小時只針對腿部關節健康的中老年人適用。如果腿部關節本身就有病變,一定要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的情況慢慢增加自己走路的時間,而不要一開始就走滿1小時。

註:圖片來自網路

Ⅳ 走路不穩是什麼病

在神經系統解剖結構中,與走路不穩關系密切的部位有前庭,小腦,脊髓後索,基底節,大腦皮層等等,當這些部位有病變的時候就會出現走路不穩的症狀。如果老年患者突然出現走路不穩,伴頭暈和肢體無力,應該考慮是腦血管疾病的可能。如果患者逐漸出現走路不穩症狀,伴隨著身體發焦,運動減少並進行加重,應該考慮是帕金森病的可能。還有如果患者逐漸出現走路不穩症狀,伴有痴呆表現,那麼考慮老年性痴呆腦萎縮的可能。

一旦出現走路不穩的現象,應該積極的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在檢查結果明確的時候進行相對應的治療。而且對於這個疾病,長期服用某些葯物,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引起這種症狀,所以說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必須明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然後再進行相對應的治療。

Ⅵ 老年人雙腿無力是什麼原因

急性發作——腦血管病變
對於下肢無力首先要考慮的是單肢還是雙側,如果是突發的單肢無力且不伴有疼痛,則要排除是否由腦血管疾病引起,因為腦血管疾病可能出現偏癱。
另外,雙下肢無力也可能出現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等,一定要及時診治。
伴腰腿疼——腰椎管狹窄
有些老年人,下肢無力且伴有腰腿疼,要考慮腰椎的問題。因為腰椎管狹窄有可能壓迫脊髓。
老年人腰腿病是常見病,腰椎病也可能是慢慢突出的腰椎壓迫到神經,伴有肢體麻木,最後也出現疼痛。建議先到醫院做個檢查再配合適量鍛煉,尤其不可輕易做按摩,以免加重腰椎損傷。
踩棉花感——頸椎脊髓病變
有的老人感覺雙下肢沒勁,走路像踩棉花,深一步淺一步的。坐時間長了或站的時間長一點,就會覺得吃不消,好像隨時都可能癱倒。這時候要留意是不是頸椎的問題,需要到醫院做一個霍夫曼征檢查

Ⅶ 為什麼67歲走路走不快呢

老人走路慢,多半是被這種病「盯上」了!6個運動可拯救
帕金森雖然不是一種瞬間致命的病症,但是會使人慢慢喪失行動力,動作越來越遲緩,身體也開始不聽使喚。神經內科專家表示,規律而科學的運動可以使帕金森患者的肌肉相對結實而富有彈性,有效緩解病症帶來的一些不良狀況,改善身體機能。因此,建議帕金森患者每天適當做一些鍛煉。

帕金森最適合這6項鍛煉

1、放鬆、呼吸鍛煉

這可以作為運動前的准備動作和運動後的放鬆動作,主要是防止帕金森患者拉傷或者第二天身體酸痛。

放鬆動作即全身放鬆,慢慢伸開四肢,並深深吸氣。

呼吸鍛煉是指帕金森患者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放鬆身心仰卧,開始慢慢的深呼吸。同時帕金森患者在呼吸時要想像吸進去的氣隨著自己的動作從上往下流動,如此反復進行20分鍾左右。

2、關節運動

帕金森患者會逐漸出現肢體僵硬的情況,因而經常活動關節是非常必要的。

患者在活動關節時,務必保證每個關節都要照顧到,動作做到位的同時也要小心肌肉拉傷。

另外,還要注意帕金森患者因骨質疏鬆等病症造成的骨折等傷害。

3、平衡性鍛煉

這是針對帕金森患者走路時特別容易跌倒而進行的鍛煉。

這個鍛煉需要循序漸進,帕金森患者一開始可以先坐著來進行,逐漸熟悉之後,開始適應站立,進而進行沒有支撐的鍛煉。

在帕金森患者訓練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語言指令、音樂、鏡子、記號等形式來幫助帕金森病人進行鍛煉。

4、步態鍛煉

帕金森患者在走路時通常會出現小碎步往前沖,不易轉彎等情況。針對性的進行步行鍛煉可以緩解這種症狀。

要求兩眼往前看,身體直立,四肢協調,開始走的第一步一定要邁大步,防止出現小步慌張的情況。如果出現慌張步態,則要提醒病人停下來,重新開始行走。

同時轉彎和跨越障礙物的鍛煉也要同步進行,但是必須要有人隨時指導,防止帕金森病人緊張或出現特殊情況。

5、日常生活訓練

在平時生活中,家人要盡量鼓勵帕金森患者自行解決穿衣起床等活動,以鍛煉他們的四肢協調能力。有些帕金森病人病情較重,自己起床困難,可以在床上加一些繩子等外物,來幫助帕金森病人起身。

平時坐的沙發凳子,也盡量選擇較硬且兩側有扶手的,便於起立。

6、體力鍛煉

帕金森患者得病後,體力也會隨之下降,針對性的進行一些自己喜愛的運動,在保證良好心情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肢體功能殘疾。

雖然目前世界上並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來治癒帕金森病,但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好心情,對帕金森病情的緩解是有一定作用的。有計劃、有目的、科學健康的鍛煉方法,能夠較大程度的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品質。

閱讀全文

與老人突然走路走不快是什麼病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的手抄報圖片8開 瀏覽:968
養老保險退休看病怎麼辦 瀏覽:601
老年人神志不清乏力是什麼病 瀏覽:756
北京社保不夠十年退休 瀏覽:615
找東莞敬老院 瀏覽:242
休息時你幫父母做了什麼 瀏覽:778
獨居老人家屬怎麼看管 瀏覽:928
養生堂講眼球腫脹怎麼治 瀏覽:84
靖江老年大學 瀏覽:91
16個月女孩被50歲 瀏覽:696
漢陽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55
養老機構公辦民營審批範文 瀏覽:63
西安老年大學南郊 瀏覽:662
像長壽花的花 瀏覽:375
惠州社保退休能領取多少錢 瀏覽:175
晚上好今天又是重陽節 瀏覽:245
渭南老年大學電話 瀏覽:737
80歲含淚 瀏覽:801
養老補貼金額怎麼填 瀏覽:823
未婚女生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