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肚子脹痛,胸口悶痛,一天也吃不下什麼東西,請達人解釋
人體缺血和氣血水平低的表現;
告訴你外婆幾個方法:
1.每天早6--8時前喝一碗大棗小米粥和生薑紅糖雞蛋湯。【生薑帶皮煎】
2.應該保證一日三餐吃熱、吃飽、吃好,三餐不合理,健康遠離你。物無美惡,過則為災;滿足食物「金字塔結構」,即百分之五十谷類豆類食品,百分之三十新鮮應季蔬菜類食品,百分之十五魚、肉、蛋類食品,百分之五油脂類食品。 注意細嚼慢咽;
3.飲水之道:晨勿多飲,飲必溫熱,不渴不飲,飲必三口,慎選水源;
堅決反對不分青紅皂白「每天8杯水」的大忽悠;
4.一定要穿暖和,手足溫熱為標准。防止空調病;停止一切啤酒冷飲、生冷硬食物 ;
5.不要喝牛奶、咖啡;慎吃西葯、不打點滴,因為都性酸。不要喝飲料,有防腐劑甜蜜素等等的,導致白血病;
6.睡前熱水泡腳20分鍾,同時趁熱喝一碗當歸紅糖米酒雞蛋湯。
7.必須保證21時--凌晨5時有效睡眠。建議用硬板床。夜裡是人們長氣血的時間,也是肝肺臟工作的時間,對人體的健康極為重要。最好中午11-13時能夠抽30分鍾時間睡午覺;
8.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適當運動鍛煉。堅持每天敲膽經穴位【立正時,大腿外側手中指處;】10分鍾。按壓「足三里」,拒絕sy;
詳細情況可以看看我的空間。
這是你外婆的防病治病、固本培元要方。花錢少,見效快;
2. 中老年人經常胸口痛,穿心的痛是什麼原因
您好!
首先想說下.建議老人家最好還是去看看。
心口痛泛指胸骨後疼痛,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疼痛,引起心口痛常見的疾病有:
心絞痛:突然發生在胸骨後、心前區的一種疼痛,疼痛時有明顯的重壓、悶脹、窒息、緊縮或壓榨感,並向左肩、左臂部放射,歷時1~5分鍾,很少超過15分鍾,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緩解。患者表現為面色蒼白、表情焦慮,出冷汗、氣短或有瀕死恐懼感。
潰瘍病:十二指潰瘍主要為飢餓痛,常半夜痛醒;而胃潰瘍主要在餐後痛。用鹼性物、熱敷可減輕疼痛症狀。
食管癌:早期僅有食物通過時悶脹或刺痛、燒灼痛,或食物在某一部位有停滯感。漸而出現經常性的吞咽困難、食物返流與嘔粘液,到後來連水都難以通過。
食管憩室與憩室炎:初期無症狀或偶有咽部不適感或口涎增多。憩室逐漸增大後,進食時常覺有食物進入襄內,並有食物返流現象,飲水時有氣過水聲。憩室繼發炎症與潰瘍時,可出現胸骨後疼痛。
食管裂孔疝:多見於50歲以上的肥胖者。主要有胸骨下段或上腹部灼痛、噯氣、反胃等症狀,多在飯後或平卧時出現,以睡前飽食為著,食後散步可緩解症狀。
賁門癌:早期僅有上腹部及胸骨後疼痛,伴惡心、嘔吐、呃逆,繼之出現食慾減退、乏力、嘔血、黑便等。胃管插入時在賁門部受阻,並有明顯疼痛者,應考慮本病。
返流性食管炎與食管潰瘍:多在餐後一小時內,胸骨後有燒灼或疼痛感,同時有泛酸苦味的液體。並有吞咽困難,間歇性梗阻。上述症狀平卧或彎腰時發生,站立或服抗酸劑後緩解或消失是其特點。
慢性胃炎:多在進食後上腹部隱痛、脹痛,空腹時減輕。胃竇炎時腹痛較明顯,常伴噯氣、食慾減退及消化不良症狀;胃體胃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缺鐵性貧血;少數胃萎縮者可有惡性貧血傾向。
胃粘膜脫垂症:表現為上腹部無規律的間歇性疼痛。進食或服抗酸劑不能緩解,右側卧位可使疼痛加劇,左側卧位則相反,並伴有噯氣、噯酸、腹脹等症狀。
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常有上腹部悶脹、隱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進油膩食物後疼痛加劇,病史可長達數年。急性發作時右上腹疼痛持續,並陣發性加劇,右上腹有壓痛和肌緊張。
膽道蛔蟲症:多見於青少年,女性較多,為劍突下或右上腹發作性劇烈絞痛,並放射至右肩胛部及腰背部,常伴劇烈惡心嘔吐,可吐出膽汁或蛔蟲。疼痛發作時腹部往往無明顯壓痛及肌緊張。
急性胰腺炎:突然出現上腹或左上腹持續性劇烈疼痛,陣發性加劇,並向左背肩部(呈左腰帶狀)放射,伴惡心,嘔吐,發熱。
最後想提醒下老人家歲數大了..建議定時去做個檢查!!
祝您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