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人口乾吃什麼葯
很多老年人經常會感到口乾,晨起可能加重,嚴重的時候吃饅頭不喝水也很難下咽,平時也感覺唾液發粘。即使吃很多去火的葯,注意多喝水,好轉也不明顯。老年人口乾吃什麼葯呢?倍領安全網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老年人常常感到口乾,有些老人甚至夜間睡眠中因口乾難忍需要起床飲水。引起老年人口乾的原因主要為涎腺生理功能的衰退,使唾液的分泌量不斷減少,從而不能滋潤口腔而引起口乾。有的老年人在睡眠時習慣張口呼吸,致使口中津液易於耗散,口腔失其滋潤而引起口乾。口乾可使食慾及味覺減退,口腔粘膜疼痛,反復出現口腔潰瘍及黴菌性口腔炎、口角炎等。因此,積極的治療不可忽視。
對口乾症的治療西葯目前尚無一定的特效葯,中葯在這方面卻有獨特的優勢,如用中成葯六味地黃丸。中醫學認為人到老年,主要為腎陰不足,氣血虧虛,津不上承,故而口乾舌燥。治則滋陰補腎。六味地黃丸主治陰虛火旺症,對陰虛引起的老年口乾療效甚好。
另外,老年人平時要多食含維生素豐富的水果及蔬菜,如蘋果、鮮橙、大豆、肉辣椒等。同時,還可配伍胖大海6克、麥冬10克、甘草3克,泡茶飲,療效更好。
上述就是小編為您提供的關於老年人口乾吃什麼葯的解答,希望我的文章會讓您對這個問題有更清楚的了解!要了解更多關於老人安全的相關知識,請您多多關注倍領安全網吧!
B. 老年人如何正確使用中成葯
在葯物市場中,中成葯也是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的,相信很多人在生病的時候,會優先的考慮購買中成葯的,因為中成葯是中葯做的,毒性也比較小的,那麼,老年人如何正確使用中成葯?老年人服用中成葯注意什麼?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
1、老年人用葯指導
老年人一直都是需要關注的特殊人群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等各個方面都沒有年輕的時候那麼好了,病痛自然會比年輕的時候要增多,所以老年人的用葯幾率也自然較年輕人要頻繁。而且對於中國的老年人,由於中醫中葯文化的影響,使得不少的老年人在選擇用葯的時候會比較偏向於中成葯。鑒於老年人的疾病特點的特殊性,針對老年人的中成葯使用,特歸納出以下使用指導原則。
一、老年人的疾病特點
(1)老年人疾病的起病多隱匿。
(2)老年人的疾病常常是多病症共存的。
(3)老年人的疾病一般都是多種病理變化同存的。
(4)老年人的疾病常常易反復且病程比較長。
二、老年人中成葯使用指導原則
【使用原則1】對症下葯
中成葯的組成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而「辨證論治」則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原則,也是應用中成葯的前提。大多數老年患者在就診時往往根據葯物廣告或病友的推薦,向醫生要求開具某種中成葯,他們只注意葯品名稱和自己的疾病,而對葯物的組成、功效和適應證是否適合自己的病症表現則了解不透。殊不知中成葯是由不同的中草葯製成,有寒、熱、溫、涼性能不同,表現出不同的功效,而病情又有寒、熱、虛、實、表、里的不同,若葯雖對病卻不對症,不僅起不到好的療效,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使用原則2】正確掌握用法用量,確保安全用葯
對於一些含有毒性或葯性猛烈的葯物,如劑量過大,葯力過猛,會傷人體的正氣,嚴重的還會威脅到生命。如膽石通膠囊如果超劑量服用,會造成胃黏膜損傷。含烏頭類葯物的正天丸、金匱腎氣丸等,因烏頭類中葯含有烏頭鹼等毒性成分,過量服用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及全身發麻,繼而瞳孔放大、呼吸困難、視覺模糊、血壓及體溫下降,重者可引起死亡。老年人由於各種器官功能的衰退,對葯物耐受力差,個體差異較大,半衰期延長,過量服用易加重肝臟受損,易致葯物在休內蓄積,造成毒副反應。
【使用原則3】高度重視中成葯的不良反應
如山海丹膠囊可引起瘙癢、皮疹,霍香正氣水致過敏性紫癜,銀黃口服液引起葯疹等。由於老年患者發生的不良反應高於普通成年人,其表現又往往不典型,容易延誤治序,所以一些有不良反應報道的中成葯品種應慎重選擇。
【使用原則4】中成葯與西葯聯合應用要適當
如中成葯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保和丸、山楂丸和西葯胃舒平、小蘇打、蓋胃平、氨茶鹼合用,可造成酸鹼失調而失去作用。中成葯防風通聖丸、麻杏石甘片、甘草合劑、咳停片等不能與西葯降壓0號、復方降壓片、心痛定、絡活喜等同用,以免抵消西葯的降壓作用。中葯山楂丸、保和丸與西葯抗生素類合用,可降低酶的活性而喪失葯效。香連丸、小活絡丹、川貝枇杷露(膏)與西葯阿托品、顛茄、咖啡因同用,會增強後者的生物鹼的毒性;中成葯冠心蘇合丸和西葯硝酸鹽類同用,能生成含汞離子的有毒沉澱物,使人中毒。中成葯五味子糖漿和西葯磺胺類合用,容易引起尿閉或血尿。由於老年患者往往一人患有多種疾病,治療時更應該注意各種葯物間的相互影響,選用葯品的種類宜少不宜多。
綜上所述,老年人在使用中成葯的時候是有很多需要多加留心的,除了參考以上老年人中成葯使用指導原則之外,在老年人使用中成葯或者其他葯物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細節都應該多留一份心,只有每個小地方都注意到了,老年人的用葯才會更加科學合理安全。
2、中葯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葯物之間有相反的關系,不能相互配伍,否則就會降低葯效或產生毒性反應。前人將其概括為「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即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及;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葯。十九畏即硫黃畏朴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子,丁香畏鬱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參畏五靈脂。我們應採取審慎的態度,本著用葯有效安全的原則,凡十八反、十九畏所包含的相反葯物,若無充分根據和應用經驗,應避免盲目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