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用葯的注意事項
老年人由於基礎疾病較多,肝腎功能退化,在用葯時更容易出現葯物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因此老年人在用葯時應特別注意控制劑量和臟器功能的保護。比如老年人在使用頭孢等抗生素抗感染時應根據體重和肌酐清除率計算具體用量,否則容易造成肝腎功能損害以及過敏、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還有一些葯物在老年中使用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並發症,應特別注意。比如喹諾酮類葯物在老年人中誘發癲癇的發病率明顯高於青壯年和兒童,有時甚至會形成嚴重的癲癇持續狀態而造成生命危險。比如老年人在使用白蛋白、血漿等膠體時容易誘發急性心衰,因此老年人不管使用任何葯物都應綜合考慮葯物劑量、副作用、不良反應以及機體自身的身體狀況,否則易造成嚴重的後果。
㈡ 老年人用葯的注意事項
老年人用葯的注意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控制葯物劑量:
考慮臟器功能:
注意葯物副作用:
避免誘發並發症:
綜合考慮身體狀況:
綜上所述,老年人在用葯時應特別注意控制劑量、考慮臟器功能、注意葯物副作用、避免誘發並發症以及綜合考慮身體狀況,以確保用葯的安全和有效。
㈢ 老年人吃葯注意事項
老年人由於一些抵抗力漸漸地衰弱,因此特別容易生病。可是生病的時候,一些葯物的副作用之大,也是老人所不能夠承受的,因此老人們吃葯的時候要注意很多的方面。那麼,老年人吃葯注意事項是什麼呢?小編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多數老人愛囤葯
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病,體質衰弱,本著有備無患的心態,常常會去葯店或醫院買一些感冒葯、消炎葯、止痛葯、降壓葯、降糖葯等。據調查,90%以上有老人的家庭都有備葯。通常這些葯是整盒、整瓶買回來的,有時候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都用不上一次,這些葯就一直存放在葯箱里,甚至過期了也沒開封。
由於葯品外包裝上印的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的字體相對較小,很多老人很難看清楚,因而無法及時發現葯品過期。服用過期的葯物非但不能治病,還有可能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自己每天必須服用的葯物(像降壓葯、降糖葯等)外,一些不常使用的葯物不必大量囤在家裡。現在小區里基本都有葯店,有的甚至是24小時營業的,可以說用葯也是「隨手可得」的,在家中大量囤葯實在沒有必要。除了急救葯以外,退燒葯、止瀉葯、消炎葯、抗過敏葯,以及創可貼、碘酒等外用葯,少量備用即可。
「分享」葯物危害大
有的慢性病患者為了最大限度使用醫保統籌,往往會一開就是一個月的葯,家裡的葯越囤越多,有的老年人乾脆就把自己的葯分給同樣有高血壓的老伴吃。
治療高血壓病的葯物種類繁多,每種葯物的降壓機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適應症,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一定要先經醫生做必要的檢查,兼顧到患者的血壓水平、並存的其他危險因素、伴隨的靶器官損害等情況,選擇能有效降壓、且能保護靶器官的葯物,千萬別以為「別人吃了好,我也能吃」。
另外,有一些人生病後,葯沒吃完,病已經痊癒了,剩下的葯大多會存在家庭葯箱里,以備家人「不時之需」。專家指出,葯物不能隨意分享,使用不當會給健康帶來損害,尤其是成年人的葯物不能隨便給孩子吃。例如,感冒常用的噴鼻葯水——麻黃素,成人用量是不能供小孩使用的。醫生說起曾在門診遇過一個病例,外婆用醫生開的麻黃素噴鼻後,感冒鼻塞很快好了,於是把剩餘的葯存在家裡,結果小外孫感冒鼻塞時,外婆想到這個葯效果明顯,就給小外孫用了。結果造成了小孩鼻黏膜的損害,引起了葯物性鼻炎。
「救命葯」需要常備
有老年人的家庭,最需要「備」的是急救葯,例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方面的救命葯都應該在家裡儲備一些。
有冠心病和心絞痛的老年人,應常備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急救葯,並放在床頭等伸手可得的地方。病情發作時,迅速取1片放在舌下含服。有哮喘的老人,則應備好預防哮喘急性發作的氣管擴張氣霧劑。
急救用葯更要定期檢查,過期的要及時處理並更新,還要檢查葯物的性狀有沒有發生變化。比如硝酸甘油,其揮發性強,若把該葯放在過熱、見光的地方,會使其分解失效。而該葯一旦失效就不能再用,否則會誤事。因此,在保存該葯時應把它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內,擰緊瓶蓋,密閉保存。硝酸甘油的有效期一般為一年,但如果患者反復開蓋取葯,葯物受溫度、濕度和光線的影響,其有效期會縮短至3-6個月。因此,使用硝酸甘油時要注意其失效期,及時更換。
老人由於是很特殊的人群,因此很多事情不能夠再像年輕的時候一樣魯莽處理,特別是用葯方面,一定要多注意以上文章提到的這些點,遵守了這些注意事項才能夠讓自己更加地健康。
相信大家現在對老年人吃葯注意事項有所了解了吧。更多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識,請關注倍領安全網,小編帶你了解哪些葯品是老年人家中常備的相關生活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