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跪求1500字的青年志願者去敬老院掃雪後的感言
正值寒冷的冬季,凜冽的風肆意地狂哮,厚厚的積雪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社會福利院的老人們的出行一直牽掛著團委書記的心。大雪剛停,團委書記便積極組織社會各界青年志願者到敬老院掃雪。志願者們冒著嚴寒來到敬老院,立刻展開了清掃積雪的工作,大家不僅把敬老院內外幾條道路上的積雪鏟除,還把敬老院活動鍛煉區域的積雪全部運走,避免融化後結冰給老人們帶來新的不便。異常寒冷的天氣給志願者的工作帶來難以想像的困難,手凍僵了,腳凍麻了,但大家情緒飽滿,干勁十足。一個多小時後,敬老院的積雪被清理干凈了,看著整潔的庭院,老人們的心理暖暖的,不住地誇贊志願者們扶難助困的優秀品德。
志願者活動是助人也是自助,通過志願活動,讓我懂得了如何關愛老人,讓老人感受到我們的關懷與溫暖,老人關心我的學習,給我講了許多道理,使我受益匪淺,看到老人們臉上慈祥的笑容我心裡非常高興。
志願者工作是指志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服務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我院青年志願者一直以行動來踐行我們的志願承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和好評。在服務他人的同時得到自身的提高,完善和發展,同時在精神和心靈上得到滿足。
我覺得自己是在幫助他人又是在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志願者活動給了我一個展示自我、體現自我價值的舞台。我會珍惜並且把握好這個機會。
Ⅱ 學生社區服務活動實踐體會怎麼寫
作業中有一項是寫自己在社區服務時的感受…
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上的那份熱情。正因為如此,我才漸漸地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創造自己的事業,就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憑著一個人對工作的執著、堅定的信念會指引著他走向完美的事業之路。
這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願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記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峰。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里,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體會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這時才發現自己是最幸福的。因為我還在學習的階段,還沒能真正地接觸事業,沒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難處和辛苦。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現在還是不錯的了,能在這么好的環境下讀書,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是這一次社會實踐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同時也給了我一次記憶深刻的經歷。
在實習的過程中,我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該做的事。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一些基礎的知識就夠用了,可到了實習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以後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不能只安於現狀,一定要奮勇直前。人是在不斷前進中成長起來的,雖然會有很多坎坷,但總是會有辦法解決的。做人不怕失敗,最怕失敗後永遠不能站起來。一定要相信自己,因為我總是對自己說「勇敢點,挫折?怕什麼,風雨過後一定會有彩虹的」。於是,我便有著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長中的困難,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奮斗的目標前進。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不要抄襲。。。
Ⅲ 志願者服務主要事跡材料
志願者服務主要事跡材料(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事跡材料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志願者服務主要事跡材料(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昆侖街道天池社區為民服務的志願者人群里,人們經常會看到有這樣一位背影單薄的阿姨,多年來,她默默地為社區工作、為群眾服務。這位阿姨名叫王霞,今年56歲,是昆侖街道天池社區的居民,自1998年單位退休後,她就主動做起了社區義工,12年來以無怨無悔、知足長樂的態度參加社區的義務工作,為居民群眾熱心服務。她樂於助人,關心街坊,不求回報,並加入了社區義務治安聯防隊,每天都按時出隊巡邏,還利用空餘時間主動去幫助孤寡老人。
為了使小區內能有良好的治安環境,她長期進行義務巡邏,值班,她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在巡邏過程中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發現可疑情況就立即通知社區民警。從早到晚,人們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替鄰居鎖上沒鎖好的門;領著居民清潔打掃樓道;義務幫助子女不在身邊的生病老人,帶他們到醫院去看病;熱心為不識路的群眾指路、帶路;不計報酬,每晚義務看管天池社區活動室4年;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各項工作……等等。這里發生的大小事情似乎都逃不過她那雙小小的眼睛,經常深入居民群眾中,了解群眾的心聲,並將群眾的心聲反映到居委會。在克拉瑪依市「創建衛生文明城市」期間,她義不容辭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及社會公益活動,挨家挨戶派發宣傳資料,協助舉辦各種宣傳活動,她還經常組織發動樓內的居民洗樓梯,看到有人隨手丟垃圾就前去提醒人家要講文明,創文明城市人人有責等。發現社區里有垃圾和衛生死角就主動去清理,難以清理的就上報給社區居委會。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刮風下雨,在天池社區內總會有她帶上紅袖章,彎著腰用手撿垃圾的身影。
「5.12」四川汶川和「4.14」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社區內又出現了她忙碌的身影。她與居委會工作人員在社區內逐家逐戶進行宣傳,號召大家為災區捐款,全力支援災區人民,以實際行動為抗震救災出一份力發一分光。在她的宣感測染下,社區內的居民紛紛前來捐款,就連小朋友也拿出零花錢獻上自己的愛心,積極響應支援災區抗震救災的號召。
王阿姨患有腎結石並伴有嚴重的腎積水等疾病,老伴也體弱多病,她的子女們都擔心她的身體。不過,她從來沒有把這份「責任」看成是包袱,而把它當成了一種被大夥信任的「幸福」,多年來,她始終以自己的熱心回報著鄰居們的信任。每次社區給轄區居民免費發放防蟑螂葯和防螞蟻葯,王阿姨作為社區的樓宇理事會和居民代表,為了不影哪信旦響居民的日常工作,都是根據社區居民的個人實際情況,發動義工利用休息日和下班時間以打電話、上門派發葯物等方式聯系居民。天氣酷熱,有的居民住在6樓或高層住宅,有些居民還要多次上門聯系才能落實,工作相當辛苦。但王阿姨毫無怨言,克服困難,犧牲個人時間,按時保質地完成了組織布置的工作。她在社區義工志願者服務中的表現,得到了社區群眾一致好評,同時她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了社區義工服務的開展,為社區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有人問她:你退休了不在家享天倫之樂,為什麼要去做義工?她的回答很簡單:「我們不只是為活著而活著,我們要為更多的人快樂地活著而活著」。12年來,她服務於社會,滋潤、溫暖人心,促進社會和諧,受到天池社區居民的稱贊,12年來,以她初衷不改的默默奉獻精神,感召著周圍的人們。
她還熱心於街道及坦判社區的老年工作,積極促進老年工作的進展。自從成為天池社區老年義務工作者後,盡了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老人。在天池社區有好幾位鰥寡孤獨老人已經80-90歲高齡,在平時接觸中,發現他們身患重病,王阿姨經常到其家中問候與其談心,幫助他們解除恐懼感之後,他們對生存提高了信心,病人得到鼓勵,精神面貌有極大好轉,胃口、睡眠都提高了,家屬都表示多謝政府、街道和黨組織的關心。王阿姨還堅持每天給老人送報紙、教老人的保姆做新疆口味的飯菜,相處時間長了,感情也加深了。老人們都感動地說「王霞你真好」。看到老人們歡笑,王阿姨也很開心。
為了義工這份事業,王阿姨傾李擾注了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王阿姨只是昆侖街道天池社區許許多多義工中的普通一員,她沒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特殊才能,只是用一顆博大的愛心,溫暖了一個又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服務他人;她沒有獲得豐厚的物質回報,但每天卻過得充實而快樂。
王阿姨不但是個行事低調的人,更是富有愛心的人,面對他人的苦難,她永遠不會無動於衷。2008年初,南方遭受雪災,5月份四川遭遇特大地震災害,2010年,青海玉樹遭遇特大地震災害,她都囑咐子女分別通過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紅十字會網上捐款。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優秀的義工·志願者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平凡的王阿姨以一顆朴實無華的愛心,書寫著自己的精彩人生,演繹著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她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愛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來表達,也不需要做出驚人的壯舉,只要義務工作者真心付出,真誠奉獻,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愛心、散播愛心,就會使義務工作者的人生更加快樂,就能使生活更加美好。
「花從春走過,留下縷縷芳香;葉從夏走過,留下片片蔭涼。我從青春里走過,將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什麼?綻放青春之花,讓每一天充滿縷縷芬芳;撐起愛的枝葉,讓每一天撒下片片蔭涼。我要用無悔的青春耕耘精彩,把愛播撒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我是潛江市第二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當學校要選用一批青年志願者來幫助學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榮幸被選中,成為二實小志願者當中的一員。在志願工作中,我牢記自己的誓詞,遵守各項紀律,工作周到細致,服務積極熱情。這使我在贏得了同行的尊敬的同時,也得到了學校領導的一致認可。而這些又匯集為巨大的動力,激勵著我努力把志願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一、服從安排,遵守紀律
作為志願者,遵守紀律、服從安排是最起碼的要求。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都嚴格遵守紀律,欣然服從安排。學校有個網站,我所負責的是在校園文化欄里更新學校教師的原創文章。志願工作的艱巨性可想而知。而且,這個工作必需是在每天上完班後回家才能做,白天上一天班,又是上課又是批改作業,花費了很多精力,晚上再在電腦上更新文章,工作的枯燥和乏味也是可以想見的。但是,我絲毫沒有不滿和懈怠,反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因為我知道,奉獻,是志願者最好的獎賞。
二、熱情服務,細致工作
到了學期未,就會對老師們在新教育實驗上上傳的文章進行統計。做為青年志願者,我的工作就是把老師們所統計的文章一一進行核對。文章是教師們辛勤的果實,我們在核對的時候當然不能馬虎,當有教師們發的地方不對時,我也會熱情地幫助改正過來。長時間的面對電腦,工作下來,往往是腰酸背痛,只想躺著睡一覺,恢復損失的體力。我想憑著自己的這爹媽毅力,會為志願者工作撐起一片天。
三、以身作則,言行典範
做為志願者,是學校對我的信任。這個自願者的頭銜並不意味著我可以凌駕於其他教師之上,享受某種優待,而是意味著我需要以更大的付出,肩負責任。除了承擔自己的工作之外,我需要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積極地開通博客,寫好教學文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積極認真地上傳新教育在線的文章,並且輔導好學生上傳文章,爭當學校新教育實驗的典範,做好帶頭作用。
我是一名志願者,我的奉獻正是我驕傲的所在。而志願工作留給我的東西,更多,也更為厚重!今後我將一如既往的做好志願者工作。
鄭喜,漢族,1952年10月出生,金陵小區業主委員會成員,現居住金陵社區。多年來,她孝敬公婆二十年如一日,善待鄰里親如一家人,熱心公益事業助人為樂,贏得了廣大居民的贊譽。她的家庭連續二年被延北街道評為「平安家庭」示範戶,她本人連續三年被評為金陵社區物業管理先進個人。
小時候鄭喜的父母孝敬雙親,與兄弟姊妹和睦相處給她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著她。當鄭喜成為別人的兒媳,成為一名母親時,她暗下決心自己也要像父母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自己的父母公婆,為孩子做好表率。結婚前,母親叮囑她:身為人妻之後,可不能像在家這樣嬌慣自己。在婆婆家要勤快,家務活要多做,要孝敬公婆。她把母親的話牢記心間並身體力行。1976年,鄭喜在阿克蘇結婚。由於早年家庭比較困難,婆婆積勞成疾,很早就落下了一身病。鄭喜結婚後,她一直把公婆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孝順,給他們梳頭理發、洗腳、修剪指甲,給婆婆洗澡、擦背,幾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當時家庭生活很困難,鄭喜要一邊工作,一邊料理家務,還要精心照顧婆婆。婆婆常年心臟不好,鄭喜就自己省吃儉用省下錢來調理好婆婆的飲食,常常是婆婆吃過後她再吃。婆婆去世後,公公天天愁眉不展,鄭喜就時刻守在他的身邊,並安慰公公說:一定會照顧好他的晚年生活。為了讓公公轉換心情,她每天想著法子給公公變換花樣,做可口的飯菜。買了骨頭,她自己都捨不得吃,讓丈夫和公公多吃點。每當公公有個頭疼腦熱,她都比自己生病還要急,拿葯喂葯,一趟趟跑診所、上醫院。經過鄭喜的細心照料,公公的情緒終於開始好轉,能經常出去散散步。街坊鄰居們對鄭喜是既贊嘆又佩服。很多人都對鄭喜的公公說:「即使親閨女,也不會這樣孝順啊!」
退休後,鄭喜全家搬到了昌吉,但是她經常回去照看公公,有一次,她坐車回家,看到公公慌忙將床單往床底下塞,她擔心公公生了什麼病,就在公公不在的時候,去公公床底下拿出了床單,這才發現公公大小便失禁了。床單臭烘烘的,她二話不說,趕緊拿出去將床單洗的乾乾凈凈。公公回來發現自己的床單被兒媳婦洗了,坐在板凳上哭了起來,鄭喜安慰公公說:「爸,這是我應該做的,我會好好孝敬您的。」如今,在兒媳婦鄭喜的悉心照料下,老人身體依然健康,鄰居們都知道老人家有個孝敬公婆的好兒媳。現在要是有人問老人長壽的秘絕是什麼,老人肯定會很自豪的說:「得有個像俺這樣的好兒媳婦才行。」
鄭喜常說對「孝順」她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孝順不僅僅是讓老人吃好穿好,還要給予老人更多的精神關懷,讓老人氣順,心情好比什麼都重要。作為媳婦,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收獲的。
在小區里,為使群眾能過上舒心的日子,鄭喜做出了無私地奉獻。剛剛60歲的她,因操勞過度,皺紋過早地爬上了她的臉龐,頭發也全變的花白了。
鄰居的大小事情都喜歡找她幫忙,而她都能盡心盡力一幫到底,受到鄰里的愛戴。她經常去社區一些老人家中探望,這些老人也把她視為親人,有事便向她訴說。
鄭喜所居住的小區里有一位叫趙桂芬的老人,因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加上年事已高,身體也患有不少病,時而還卧床不起,無人照顧,鄭喜把老人的困難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經常都會去看望趙桂芬老人,幫她收拾房間,晾曬被褥,每月還幫助老人買糧油。
有幾次居民區里停水,鄭喜就從遠處為老人提來生活用水,她還常年為老人代買水電氣,代繳物業費。每次家裡做了好吃的她總是第一個想到老人,親自將飯菜送到老人家裡,就別說老人家裡的日用品、做飯的調料等等,她都會用心為老人購置,早早為老人妥善安排好,比老人的親人還貼心。
鄭喜幫助過很多像趙桂芬這樣的老人。雖然也有家人不理解的時候,但她卻總是一如既往的忙個不停,看到別人家夫妻吵架,她就上去勸和。看到小區里有垃圾、小廣告,她就隨手清理。社區搞活動她也是積極參與到其中,社區里十字綉、編織手工藝室總是不乏她的身影。每年社區大年三十開展「紅紅火火過大年」活動時,她總是騰出自己辦年貨、陪家人吃團圓飯的時間,在社區為空巢老人包餃子,陪老人們一起吃團圓飯。
幾年來,鄭喜從點滴做起,幫助了無數人,做了無數件好事,她總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在今後的道路中多做一些善事,多幫助有困難的人,她無時無刻用自己的拳拳愛心譜寫著自己的平凡人生,用她的一言一行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錢強,男,漢族,共青團員,現就讀於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測繪工程專業,現為太原理工大學學生會常委、青年志願者中心負責人,中國扶貧基金會「善行100·愛心包裹溫暖行動」項目山西地區高校負責人。
從加入太原理工大學青年志願者中心成為志願者以來,三年中,他始終熱心於校園志願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從勸募愛心包裹關愛貧困兒童到走進敬老院關懷孤寡老人,從為農民工募捐衣物到幫護殘障人士,從火車站春運志願者到城鄉社區掛職,在青海、在廣西、在北京,也都能看見他志願服務的身影。他曾被評為「校優秀志願者」、「校優秀共青團幹部」、「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志願者」、「太原中博會優秀志願者」、「太原能博會優秀志願者」、「太原鐵路局春運優秀志願者」、「中國扶貧基金會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在太原理工大學團委老師指導下,他在校內外積極策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志願者活動,並親身參與其中,走在學校志願者工作一線,在學生中起到了良好帶頭作用,為營造文明和諧、團結進步的社會氛圍貢獻了他自己的一份力量。
利用假期和課余時間組織開展志願者活動,給人的感覺是忙碌的`,但他卻又是快樂的。奉獻愛心,溫暖他人是他的工作準則,他將以實際行動,繼續履行志願者義務與職責,努力實現志願者價值。
我叫趙德虎,是中文系的一名學生。現在中文系擔任宣傳部部長一職,同時也是本校白鷺原文學聯合會的會長。我的志願服務事跡可追溯到很小的時候,孩提時的我就樂於服務別人。而真正參與系統的志願服務活動應該從12月份開始。那時我還不是學生會的成員,但在學生會組織同學為校區掃雪的活動中,我毅然便參加了。因為我覺得,學校就是我們自己的家園,要想營造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就必須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共同為之努力。雖然校區不是很大,但由於人力不是很多,我們乾的都很辛苦,但看到每個同學能夠安全的在校園里行走,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大一下學期,學生會舉行了換屆,我懷著一種能夠服務於同學同時又能鍛煉自己的想法積極去參與了新一屆學生會的選舉,由於平時的工作比較積極,我幸運的進入了中文系學生會,成為了一名能夠為同學們服務的志願者。新的學生會剛剛成立便迎來了校運動會,在運動會期間,我主要擔任帶隊的任務,每當我把隊員們帶到比賽場地心裡便有一種安慰;當看到我們的隊員取得了好的成績心裡便有一種喜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中文系最終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清明節掃墓活動中,我也積極主動的去參加了進去。 在參加掃墓活動時,我感覺到了一種責任,對烈士而言保衛祖國是他們的責任,而對我現在而言,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我的責任;他們用生命服務於人民,我們就應用辛勤的勞動服務於社會。此時此刻更讓我感覺到一個志願者的責任所在,同時也堅定了我在支援者的崗位上信心,鼓勵我更好的做下去。
從大一到大二上學期,我一直擔任中文系的宣傳部副部長,在職期間,我始終以盡自己所能,做最好的宣傳為宗旨,作出了很多宣傳版面都取得了不錯的評價,當然這也是我們宣傳部所有人員的功勞和榮譽。也正是有自己的辛勤工作為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在大一獲得了「優秀團員」和「優秀學生幹部」稱號。現在我依然在學生會工作,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依然會盡自己所能作好自己的工作,把我們系的宣傳工作作到最好。
不僅僅是我在學生會的工作上經常參加志願活動,在我擔任白鷺原文學社的工作是我也經常走入志願者的行列。我們社團本著為同學服務的宗旨,經常也搞一些公益活動。10月1日,我們社團組織新生參加游老頂山的活動,但這次活動更有意義的是我們將與一群智障兒童一起遊玩。說實話,爬山已經就很累了,還要帶一群有智障的孩子一起的確更加辛苦了。但一路上,我和我的社員們沒有一個人有一句怨言,陪著孩子們一直走下來。孩子們走不動了,我們背著;餓了,我們把自己的食物給他們;哭了,鬧了,我們不停的哄著。那天大家都很累,但那天大家又都是開心的。孩子們因為玩好了而高興,我們因為看到他們開心而開心,我想這就是作為一名志願者最好的收獲。
在我們的社團工作中,我們還不定時的去做一些公益活動,比如每隔兩個星期我會組織我的會員去養老院給那些失去關愛的老人送去快樂,幫他們打掃房間,擦擦玻璃,給老人們表演節目,在他們的微笑中我們也看到了幸福。
對於我個人而言,我也經常去參加一些資助活動,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給於我力所能及的幫助,希望我的幫助能給他們帶來幸福,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參與到志願者的行列,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生命需要關愛,社會需要奉獻,青年志願者就是不為名譽,不為金錢,無私無畏,無怨無悔,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唯願真愛常伴人間。我們參加的這些活動,正是青年志願者用實際行動來證實「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對社會主義建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精神,新的精神營造新的氣象。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需要在新氣象所營造的新舞台上去盡己所能地體現自我的價值。學校和社會為我提供了這個舞台,提供了發展自我的空間,我一定會在這個空間里,在這個時代發展的趨勢中去實現自我的價值,實現人生的意義,展現自我的風貌,用行動證明自己,為新的世紀做出自己的貢獻。
;Ⅳ 志願者的事跡材料
關於志願者的事跡材料(精選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肯定對各類事跡材料都很熟悉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事跡材料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志願者的事跡材料(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昆侖街道天池社區為民服務的志願者人群里,人們經常會看到有這樣一位背影單薄的阿姨,多年來,她默默地為社區工作、為群眾服務。這位阿姨名叫王霞,今年56歲,是昆侖街道天池社區的居民,自1998年單位退休後,她就主動做起了社區義工,12年來以無怨無悔、知足長樂的態度參加社區的義務工作,為居民群眾熱心服務。她樂於助人,關心街坊,不求回報,並加入了社區義務治安聯防隊,每天都按時出隊巡邏,還利用空餘時間主動去幫助孤寡老人。
為了使小區內能有良好的治安環境,她長期進行義務巡邏,值班,她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在巡邏過程中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發現可疑情況就立即通知社區民警。從早到晚,人們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替鄰居鎖上沒鎖好的門;領著居民清潔打掃樓道;義務幫助子女不在身邊的生病老人,帶他們到醫院去看病;熱心為不識路的群眾指路、帶路;不計報酬,每晚義務看管天池社區活動室4年;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各項工作……等等。這里發生的大小事情似乎都逃不過她那雙小小的眼睛,經常深入居民群眾中,了解群眾的心聲,並將群眾的心聲反映到居委會。在克拉瑪依市「創建衛生文明城市」期間,她義不容辭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及社會公益活動,挨家挨戶派發宣傳資料,協助舉辦各種宣傳活動,她還經常組織發動樓內的居民洗樓梯,看到有人隨手丟垃圾就前去提醒人家要講文明,創文明城市人人有責等。發現社區里有垃圾和衛生死角就主動去清理,難以清理的就上報給社區居委會。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刮風下雨,在天池社區內總會有她帶上紅袖章,彎著腰用手撿垃圾的身影。
「5.12」四川汶川和「4.14」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社區內又出現了她忙碌的身影。她與居委會工作人員在社區內逐家逐戶進行宣傳,號召大家為災區捐款,全力支援災區人民,以實際行動為抗震救災出一份力發一分光。在她的宣感測染下,社區內的居民紛紛前來捐款,就連小朋友也拿出零花錢獻上自己的愛心,積極響應支援災區抗震救災的號召。
王阿姨患有腎結石並伴有嚴重的腎積水等疾病,老伴也體弱多病,她的子女們都擔心她的身體。不過,她從來沒有把這份「責任」看成是包袱,而把它當成了一種被大夥信任的「幸福」,多年來,她始終以自己的熱心回報著鄰居們的信任。每次社區給轄區居民免費發放防蟑螂葯和防螞蟻葯,王阿姨作為社區的樓宇理事會和居民代表,為了不影響居民的日常工作,都是根據社區居民的個人實際情況,發動義工利用休息日和下班時間以打電話、上門派發葯物等方式聯系居民。天氣酷熱,有的居民住在6樓或高層住宅,有些居民還要多次上門聯系才能落實,工作相當辛苦。但王阿姨毫無怨言,克服困難,犧牲個人時間,按時保質地完成了組織布置的工作。她在社區義工志願者服務中的表現,得到了社區群眾一致好評,同時她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了社區義工服務的開展,為社區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有人問她:你退休了不在家享天倫之樂,為什麼要去做義工?她的回答很簡單:「我們不只是為活著而活著,我們要為更多的人快樂地活著而活著」。12年來,她服務於社會,滋潤、溫暖人心,促進社會和諧,受到天池社區居民的稱贊,12年來,以她初衷不改的默默奉獻精神,感召著周圍的人們。
她還熱心於街道及社區的老年工作,積極促進老年工作的進展。自從成為天池社區老年義務工作者後,盡了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老人。在天池社區有好幾位鰥寡孤獨老人已經80-90歲高齡,在平時接觸中,發現他們身患重病,王阿姨經常到其家中問候與其談心,幫助他們解除恐懼感之後,他們對生存提高了信心,病人得到鼓勵,精神面貌有極大好轉,胃口、睡眠都提高了,家屬都表示多謝政府、街道和黨組織的關心。王阿姨還堅持每天給老人送報紙、教老人的保姆做新疆口味的飯菜,相處時間長了,感情也加深了。老人們都感動地說「王霞你真好」。看到老人們歡笑,王阿姨也很開心。
為了義工這份事業,王阿姨傾注了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王阿姨只是昆侖街道天池社區許許多多義工中的普通一員,她沒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特殊才能,只是用一顆博大的愛心,溫暖了一個又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服務他人;她沒有獲得豐厚的物質回報,但每天卻過得充實而快樂。
王阿姨不但是個行事低調的人,更是富有愛心的人,面對他人的苦難,她永遠不會無動於衷。20xx年初,南方遭受雪災,5月份四川遭遇特大地震災害,20xx年,青海玉樹遭遇特大地震災害,她都囑咐子女分別通過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紅十字會網上捐款。從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優秀的義工·志願者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平凡的王阿姨以一顆朴實無華的愛心,書寫著自己的精彩人生,演繹著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她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愛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來表達,也不需要做出驚人的壯舉,只要義務工作者真心付出,真誠奉獻,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愛心、散播愛心,就會使義務工作者的人生更加快樂,就能使生活更加美好。
「花從春走過,留下縷縷芳香;葉從夏走過,留下片片蔭涼。我從青春里走過,將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什麼?綻放青春之花,讓每一天充滿縷縷芬芳;撐起愛的枝葉,讓每一天撒下片片蔭涼。我要用無悔的青春耕耘精彩,把愛播撒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我是潛江市第二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當學校要選用一批青年志願者來幫助學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榮幸被選中,成為二實小志願者當中的一員。在志願工作中,我牢記自己的誓詞,遵守各項紀律,工作周到細致,服務積極熱情。這使我在贏得了同行的尊敬的同時,也得到了學校領導的一致認可。而這些又匯集為巨大的動力,激勵著我努力把志願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一、服從安排,遵守紀律
作為志願者,遵守紀律、服從安排是最起碼的要求。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都嚴格遵守紀律,欣然服從安排。學校有個網站,我所負責的是在校園文化欄里更新學校教師的原創文章。志願工作的艱巨性可想而知。而且,這個工作必需是在每天上完班後回家才能做,白天上一天班,又是上課又是批改作業,花費了很多精力,晚上再在電腦上更新文章,工作的枯燥和乏味也是可以想見的。但是,我絲毫沒有不滿和懈怠,反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因為我知道,奉獻,是志願者最好的獎賞。
二、熱情服務,細致工作
到了學期未,就會對老師們在新教育實驗上上傳的文章進行統計。做為青年志願者,我的工作就是把老師們所統計的文章一一進行核對。文章是教師們辛勤的果實,我們在核對的時候當然不能馬虎,當有教師們發的地方不對時,我也會熱情地幫助改正過來。長時間的.面對電腦,工作下來,往往是腰酸背痛,只想躺著睡一覺,恢復損失的體力。我想憑著自己的這爹媽毅力,會為志願者工作撐起一片天。
三、以身作則,言行典範
做為志願者,是學校對我的信任。這個自願者的頭銜並不意味著我可以凌駕於其他教師之上,享受某種優待,而是意味著我需要以更大的付出,肩負責任。除了承擔自己的工作之外,我需要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積極地開通博客,寫好教學文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積極認真地上傳新教育在線的文章,並且輔導好學生上傳文章,爭當學校新教育實驗的典範,做好帶頭作用。
我是一名志願者,我的奉獻正是我驕傲的所在。而志願工作留給我的東西,更多,也更為厚重!今後我將一如既往的做好志願者工作。
鄭喜,漢族,1952年10月出生,金陵小區業主委員會成員,現居住金陵社區。多年來,她孝敬公婆二十年如一日,善待鄰里親如一家人,熱心公益事業助人為樂,贏得了廣大居民的贊譽。她的家庭連續二年被延北街道評為「平安家庭」示範戶,她本人連續三年被評為金陵社區物業管理先進個人。
小時候鄭喜的父母孝敬雙親,與兄弟姊妹和睦相處給她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著她。當鄭喜成為別人的兒媳,成為一名母親時,她暗下決心自己也要像父母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自己的父母公婆,為孩子做好表率。結婚前,母親叮囑她:身為人妻之後,可不能像在家這樣嬌慣自己。在婆婆家要勤快,家務活要多做,要孝敬公婆。她把母親的話牢記心間並身體力行。1976年,鄭喜在阿克蘇結婚。由於早年家庭比較困難,婆婆積勞成疾,很早就落下了一身病。鄭喜結婚後,她一直把公婆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孝順,給他們梳頭理發、洗腳、修剪指甲,給婆婆洗澡、擦背,幾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當時家庭生活很困難,鄭喜要一邊工作,一邊料理家務,還要精心照顧婆婆。婆婆常年心臟不好,鄭喜就自己省吃儉用省下錢來調理好婆婆的飲食,常常是婆婆吃過後她再吃。婆婆去世後,公公天天愁眉不展,鄭喜就時刻守在他的身邊,並安慰公公說:一定會照顧好他的晚年生活。為了讓公公轉換心情,她每天想著法子給公公變換花樣,做可口的飯菜。買了骨頭,她自己都捨不得吃,讓丈夫和公公多吃點。每當公公有個頭疼腦熱,她都比自己生病還要急,拿葯喂葯,一趟趟跑診所、上醫院。經過鄭喜的細心照料,公公的情緒終於開始好轉,能經常出去散散步。街坊鄰居們對鄭喜是既贊嘆又佩服。很多人都對鄭喜的公公說:「即使親閨女,也不會這樣孝順啊!」
退休後,鄭喜全家搬到了昌吉,但是她經常回去照看公公,有一次,她坐車回家,看到公公慌忙將床單往床底下塞,她擔心公公生了什麼病,就在公公不在的時候,去公公床底下拿出了床單,這才發現公公大小便失禁了。床單臭烘烘的,她二話不說,趕緊拿出去將床單洗的乾乾凈凈。公公回來發現自己的床單被兒媳婦洗了,坐在板凳上哭了起來,鄭喜安慰公公說:「爸,這是我應該做的,我會好好孝敬您的。」如今,在兒媳婦鄭喜的悉心照料下,老人身體依然健康,鄰居們都知道老人家有個孝敬公婆的好兒媳。現在要是有人問老人長壽的秘絕是什麼,老人肯定會很自豪的說:「得有個像俺這樣的好兒媳婦才行。」
鄭喜常說對「孝順」她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孝順不僅僅是讓老人吃好穿好,還要給予老人更多的精神關懷,讓老人氣順,心情好比什麼都重要。作為媳婦,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收獲的。
在小區里,為使群眾能過上舒心的日子,鄭喜做出了無私地奉獻。剛剛60歲的她,因操勞過度,皺紋過早地爬上了她的臉龐,頭發也全變的花白了。
鄰居的大小事情都喜歡找她幫忙,而她都能盡心盡力一幫到底,受到鄰里的愛戴。她經常去社區一些老人家中探望,這些老人也把她視為親人,有事便向她訴說。
鄭喜所居住的小區里有一位叫趙桂芬的老人,因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加上年事已高,身體也患有不少病,時而還卧床不起,無人照顧,鄭喜把老人的困難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經常都會去看望趙桂芬老人,幫她收拾房間,晾曬被褥,每月還幫助老人買糧油。
有幾次居民區里停水,鄭喜就從遠處為老人提來生活用水,她還常年為老人代買水電氣,代繳物業費。每次家裡做了好吃的她總是第一個想到老人,親自將飯菜送到老人家裡,就別說老人家裡的日用品、做飯的調料等等,她都會用心為老人購置,早早為老人妥善安排好,比老人的親人還貼心。
鄭喜幫助過很多像趙桂芬這樣的老人。雖然也有家人不理解的時候,但她卻總是一如既往的忙個不停,看到別人家夫妻吵架,她就上去勸和。看到小區里有垃圾、小廣告,她就隨手清理。社區搞活動她也是積極參與到其中,社區里十字綉、編織手工藝室總是不乏她的身影。每年社區大年三十開展「紅紅火火過大年」活動時,她總是騰出自己辦年貨、陪家人吃團圓飯的時間,在社區為空巢老人包餃子,陪老人們一起吃團圓飯。
幾年來,鄭喜從點滴做起,幫助了無數人,做了無數件好事,她總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在今後的道路中多做一些善事,多幫助有困難的人,她無時無刻用自己的拳拳愛心譜寫著自己的平凡人生,用她的一言一行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有人說:「有一種生活,只有經歷過,你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只有體會過,你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只有擁有過,你才知道其中的純粹」。的確如此,從這幾年我單位同志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的親身經歷中,志願者們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
近年來,同志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做好青年志願者活動的宣傳工作,在她的帶動下,先後有六名同齡人加入到青年志願者的行列中來。從幫助老人打掃衛生,到大型活動現場維持秩序;從走村串戶發送傳單,到社區綠化植樹;從義務宣傳到現場講解,無論是在有關單位,還是在區鎮社區,總能看到我們單位志願者活躍的身影。在參與志願服務中,青年志願者用愛心、善心去對待每一個需要關心幫助的人,使他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志願者,明白了什麼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體會到了什麼是「快樂義工,快樂奉獻。」他們在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的同時,也收獲了無盡的感動與快樂。
2004年盛夏,因天氣及各種原因導致病人增多,醫院用血量急增。當從新聞媒體上了解到醫院血液緊張和很多病人急需鮮血挽救生命的狀況時,義無反顧地參與到無償獻血活動中來。幾年來,共計無償獻血13次,獻血量2600毫升。2010年7月,她還參加了由省血液中心組織的義務捐獻血小板活動,當場捐獻了400毫升血小板。為讓更多的人了解獻血知識,提高無償獻血的愛心意識和積極性,同志除定期無償獻血外,還積極現身說法,以實際行動告訴別人:獻血不會損害健康,還對健康極為有益。曾很有成就地對別人說:「通過自己的宣傳和動員後,無償獻血者無私奉獻的血液,成功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時候,這就是快樂之本,也就是一次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當一些人還在處心積慮著如何為自己爭取什麼的時候,我們在考慮能為別人,為社會做些什麼,在成就別人中成就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就。
2008年1月,長江中下游流域連續出現雨雪天氣,造成嚴重災情。我區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凍災害天氣。為響應志願號召,與青年志願者一起深入我區偏遠村鎮、山區幫助群眾積極開展抗災自救,指導農戶開展農林作物防寒、防凍自救。志願者們還走上街頭,與聯社工會的同志一道清掃我區主幹道路面積雪。他們一面揮舞著鐵鍬、掃帚、木板清掃道路,一面提醒行人注意安全,他們用志願真情溶化著冰雪嚴寒。「這條路上車多、行人多,把雪清理干凈了,大家出行就安全了,也方便了。」這句朴實的話語,道出了每位志願者的真情。在他們的帶動下,許多單位都紛紛組織本系統志願者成立了「志願者掃雪行動隊」,在做好本單位掃雪工作的基礎上,將掃雪范圍延伸到了單位所在地周邊,為群眾安全出行創造便利條件。在這次活動過程中,志願者們大家幹得積極賣力,他們在義務勞動中享受到了志願服務的快樂。
還踴躍為災區捐款、捐物。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玉樹大地震,每一次的災難都牽動她的心。在積極為災區捐款、捐物的同時,還發動身邊的同事和親戚朋友將家裡舊的圖書、雜志以及不穿的衣服、鞋子和棉被送給災區需要的人。雖然她捐獻的東西不多,價值也不高,但她的舉動已經溫暖了很多人。在她的帶動下,我單位及社會各界都紛紛參與到捐款、捐物行動中來,為災區群眾送去了更多的溫暖,極大地鼓舞了他們重建家園的信心和決心。
每年的重陽節是我單位志願者尊老愛老的日子。與志願者們都會自發來到敬老院幫助老人義務打掃衛生,有的幫助擦玻璃,有的忙著打掃院子內的環境衛生,還有的同學為行走不便的老人燒開水,老人與一見面就聊得特別高興,向她介紹近幾年敬老院發生的巨大變化,居住環境越來越好,院內鮮花盛開,冬天有暖氣,老人們在這生活的非常幸福。平時,他們也經常到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為老人多做好事。
去年11月9日,全國「消防日」宣傳期間,與志願者走上街頭、步入社區、來到田間廣泛宣傳消防知識,全面拉開消防志願者服務活動。經過路口的大伯、大媽,學生、工人雖然步履匆匆,仍不時停下腳步傾聽這些志願者的消防故事,大家認真翻閱著一張張做工精美、知識豐富的傳單,切身感受著消防工作帶給自己的安定與幸福。為了讓更多的群眾了解消防知識,我單位志願者不顧疲勞,多方奔走,利用一天時間,將5000份集趣味性、適用性於一體的消防傳單及掛圖分發到群眾手中,讓群眾廣泛發動身邊的親人、鄰里一起關注消防。
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經常有聽我們身邊的黨員或建黨對象在那說「我沒有機會為同學們服務」之類的話,我覺得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不僅使你服務的人感到非常的開心,你自己也會從中受益匪淺的。以下是我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所做的一些事,雖然是非常少,但我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作為一名醫學生,最渴望的就是能夠利用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去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我積極的報名參加了這次的青年志願活動,經過老師們的培訓之後,我就上崗工作了。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給一些智障的運動員做全身的體檢,我被分配到「check in 」組,並擔任組長,在協調好組員之間的工作的同時,我認真做好「check in」的工作,利用我會溫州話的優勢,跟那些智障的小朋友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得到他們最基本的資料,為我們下一步的檢查做好准備。在與他們的相處中,他們的真誠和童心毫不隱飾的展現在我的面前,同時露出他們那真張笑臉,那時覺得我的服務是有價值的,能感受到做為一名青年志願者的樂趣!我的青年志願者的生涯就此拉開了序幕!
接下來我還參加了兩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一次是在為期八天的暑期社會實踐中,我們一行25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雖然條件比較艱苦,大家都沒有說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此行的目的——為山區的人們送醫送葯。我作為醫療組的組員,作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如分診、給病人發葯、協助醫生的工作,也做過我們團隊的後勤——給組員們准備晚飯。各種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感受。由於大家的一起努力我們團隊被評為當年暑期社會實踐的「省級優秀服務隊」。另一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次活動中我負責視力調研組的工作,我就當地青少年的視力狀況進行了調研,我所寫的《青少年視力調查》獲得了校級優秀論文。在文成期間,我還積極協助醫療組等其他組的工作,正是由於我們大家的努力,我們服務團被評為「市優秀實踐服務團」。
在學校里,我也是報著極大的熱情做工作的。作為我們支部的組織委員,我認真做好我們支部的組織工作的同時,還組織負責了一些我們支部的活動,如在長壽老人院建立了我們支部的服務基地,定期組織我們的黨員、建黨對象去那邊為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事,如打掃衛生、為老人量血壓、跟他們同樂等,使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我們的這個活動收到老人院的熱烈歡迎,還給我們黨支部頒發了錦旗。
以上都屬於我過去做過的一點事,我覺得還是很不夠的。但我會加油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青年志願者的行列里來,特別是我們黨員,我覺得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並不一定說你一定要參加怎麼樣大型的活動,更重要的是你有一顆為人們服務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