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遇到摳門的公婆怎麼辦
遇到摳門的公婆可以採取以下5個辦法,具體如下:
1、通過老公和婆婆溝通
婆婆對媳婦太摳門,原因會有很多,可一旦遇到這種情況,不少的媳婦會選擇和婆婆冷戰甚至撕破臉,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是極不合適的。畢竟生活還是你和你老公來過,婆婆掌管你們的經濟。
如果不是老公完全贊成的,都可以由老公去跟婆婆溝通想法,這樣遠比你直接溝通或冷戰要減少很多矛盾,相信婆婆在聽完自己兒子的建議後,多少會注意自己的行為的。
2、要學會忍耐
當發現婆婆很小氣的時候,我們肯定是非常生氣的。小氣的人,走到哪裡都不受歡迎。可是這里小氣的人是你的婆婆,那麼你的心態一定要保持好,千萬不要因為這種事情生悶氣。身體是自己的,能忍耐的就要忍耐。
3、提高自身的賺錢能力
要想不在婆婆的「雷峰塔」下委屈自己,不如嘗試提升自己賺錢的能力。有些婆婆因為看不慣媳婦不做事而兒子忙著賺錢,從而認為自己的兒子吃虧,固摳門就是她表達憤怒的一種方式。
既然是現代社會,做媳婦的大可不要繼承舊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和老公一樣擁有自己的事業也未嘗不可,當你有能力賺錢,而且心安理得的花自己的錢時,婆婆還能對你如此摳門嗎。
4、多跟婆婆交流
閑來無事的時候,可以和婆婆談談心。有些兒媳婦,不喜歡和婆婆說話,甚至看見婆婆就覺得煩心。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歡婆婆,又怎麼去奢求婆婆對你大方。
5、自己要比婆婆大方
婆婆對你小氣,你可以對婆婆大方。婆婆不捨得花錢,將來老了以後,剩下的錢財還不都是你老公的,現在的社會,大多數婆婆的子女也不多。你平時多給婆婆買東西,久而久之,婆婆就知道你的心意了,就會覺得你是個孝順的孩子。
2. 農村六十歲後的老人,把一生的積蓄交給子女還是自己存著為什麼
在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有心把自己存下的錢給孩子,又怕自己以後不能動彈了沒有保障,但不給的話,看著孩子們為錢發愁時,老人心裡又不舒服。
那麼,究竟是給了好還是不給好呢?咱們分別說一下,原來總結一下究竟是給還是不給。
這是不應該的,急著用錢能夠理解,可老人也有老人的想法,不能夠去逼迫他們,更不能因此記恨,畢竟他們是自己的父母。
3. 老人到死都不肯交出錢財,小輩很麻煩,你怎麼看
這個問題的重點不在於老人為什麼到死都不肯交出錢財,也不在於小輩對此感到很棘手,而是為什麼要找老人要錢。每個人都有對自身財產的支配權力,即便是作為子女,也要聽從父母對於遺產的安排。當然如果沒來及交代的,那法律也給予了子女繼承權。但老人到死之前都沒有跟孩子提錢的事,這就足以反映一些問題。首先他可能不想把這個錢給孩子,其次他不想讓孩子輕易拿到這筆錢。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其實都佐證了老人對子女其實是有怨氣的,他想通過這種方式報復對方。
當然拋開子女行為,單看老人態度也非常值得玩味。他到死都不肯把錢給孩子,這就說明對子女有怨氣,這就為“不孝”添了一筆實證,當然具體緣由就無從猜測了。而這筆錢要麼被贈與了別人,要麼被老人藏在一個隱秘位置,需要子女花更多時間找到,也算是臨終前老人給子女的一點小小報復。這個例子我們,任何時候做事都不能昧著良心,否則再深的血緣也拉不近親子距離。
4. 「以錢養老,完全不靠子女」靠譜嗎
03
天有不測風雲,張阿姨一向身體康健的丈夫突然病倒,在治療了兩個多月無果後,帶著遺憾離開了。
張阿姨看上去蒼老了許多,但她心裡依舊有底,雖然丈夫住院花銷不少,但兩個人積攢下來的積蓄足夠她今後挑一家不錯的養老院的了。
日子一天天過,張阿姨雖然不如以前過得快活,但也很輕松,跳跳廣場舞、打打牌、也追趕時髦去網紅場所拍照打卡。有時她會和老姐妹們領著一兜子衣服,到某個心儀的景點,拍上幾百張照片。
月不饒人啊,張阿姨的身體大不如前,她開始把考察養老院提到日程上來。無論是公立的還是私人,她看了許多研究了許多,卻都不太盡如人意。
她這時才知道,有些想法,是自己一廂情願。那種貴族的養老院,自己的積蓄很難維持太長時間;而公立的養老院,排號都要等到猴年馬月;差一些的養老院,各方面真的難以盡如人意。
但在錢面前張阿姨又不得不低頭,選了一家普通的養老院住了進去,張阿姨此時半個身子不太方便,但基本還是可以自理的。
然而去了養老院的第一個月,她就發了高燒,原因是見了那些卧病在床的老人們,在養老院里的真實生活,她突然有些後怕。
後來,日子也就習慣了。張阿姨的兒子到也會來養老院來看望她,兩個人之間明顯透著一絲生疏。張姨看著旁人兒孫繞膝的樣子,心裡也不是滋味。
可是小孫女對張阿姨很陌生,兒子帶女兒過來看望過她,可是小孫女面對著張阿姨伸開的雙手,總是往後退。
其實,對於那種完全奉獻自己的老年人或是完全只為自己著想的張阿姨,這兩種做法我都不贊成,都有些極端主義思想。
04
老年人到底是靠錢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更靠譜?其實是需要根據每一家的自身情況,來度身定製的。
但唯一不變的是,老年人是需要為晚年做些計劃的,至少手裡要盡量掌握著以下三樣東西,心才不慌:
第一,盡量保持健康的體魄
老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人不會永遠不老,也不會一直不生病,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盡量在自己可控的范圍內,將健康的時間延長。
只有身體健康的人,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做自己想法的主人。
養老院固然是可以用錢來支撐的養老之處,但是很多時候如果身體支撐不住,便會身不由己,這時如果兒孫子輩能夠多來看看,生存環境也會好上許多。
第二,有維持自己基本生活的經濟能力
錢在誰的手裡,都不如握在自己手裡花的方便。我們不做守財奴,但也要有基本的維持生活的經濟能力,有一套可供自己作為落腳點的房子。
但是很多事情不要過於苛刻,物極必反。像張阿姨心裡一心只為自己積攢養老錢,讓自己的餘生快活,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對兒子不聞不問,終會傷了後輩人的心。
讓年輕人在社會上拼一拼是好的,否則他們只會坐享其成,把什麼都當做理所當然,但是在他們真的有困難的時候,能夠幫助他們的也只有最親的父母了。
第三,要用心經營和伴侶的感情
老年人最怕的是什麼?一是失去健康,二是晚年凄涼寂寞。在婚姻中去用心經營,可以使你得到一個可以相扶到老,安度過餘生的伴侶。
這樣你的感情上有了寄託,就不會把所有精力和目光放在孩子身上,有些老人在情感上空虛了,甚至裝病也要把孩子叫到身邊來,這樣很容易把關系弄僵。
能有一個能夠陪伴自己的人,心態就會好很多。當然,也不要一味的依賴,畢竟世事無常,總有一方要先離開。
人很多時候的選擇是源於對未知的恐懼,其實大多時候我們不必把人性看的那樣惡,當然也不要一點後路不給自己留。平常心的去對待,不要走極端,兒女的秉性做父母的最了解,你一手帶大的孩子,未來將給你如何的回饋,在你對他的培養與教育中已註定了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