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安陸照顧老人一個月多少錢

安陸照顧老人一個月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5-05-06 06:44:54

A. 關於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

孝心話題
導語
孝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撫養、送終等等,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文明的一個標准。動物都懂得「反哺」,人更應該孝順自己的父母,這不僅僅是個人的道德行為,不僅僅是個人家事,也是為人應對社會承擔的一份責任。。
然而在當今的社會中,「孝心」似乎已經是一個「過氣」的詞語,它在年輕人中已經引不起強烈的感情。人們似乎已經淡漠了。
一、現在很多人不懂得孝順
1、2005年11月初,南京大學校園的公告欄里貼出了一封信,署名為「一位辛酸父親的來信」。
親愛的兒子:
盡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里出的唯一一個大學生之後,心裡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從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到掛蚊帳縫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的確,你考上大學,你爸媽確實為你驕傲。雖然現今的大學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這畢竟是你爸媽幾十年的夢想。我們那陣鬧文革,家裡又窮,上不了大學。這也就是我們以你為榮的原因。然而,你的驕傲卻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你說你學習很忙,沒時間寫信,但咱們院子里你高中的女同學,卻能收到你洋洋灑灑幾十頁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從收發室門口過,我和你媽看著你熟悉的字,卻不能認領。那種痛苦是什麼樣子的,你知道嗎?
後來,隨著你讀二年級,這種痛苦煎熬逐漸少了,據你那位高中同學說,是因為你談戀愛了。其實,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畢業大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當時,你媽剛剛下崗,而你爸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每天出入酒吧網吧,KTV餐廳。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一刀,還撒了一把鹽。最令我傷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之前,我在報紙上已看到這種事情。沒想你也同時看到這則新聞,一時間相見恨晚,及時嫻熟地運用這一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雖然,得知真相後我並沒發作,但從開學到今天,兩個月里,我一想到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經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增長一丁點感恩的心?
看完這封信,我就覺得心酸呀!真的很心酸!不懂得知恩圖報,只知伸手要錢,不懂得體貼父母,只把父母當做搖錢樹,已是當今青少年乃至被稱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我不知道這樣的事在石家莊的大學里有多少,但我知道一點,每天晚上7點以後,您可以到咱們石家莊大學附近的網吧去看看,看能不能定上一個空位。您就可以知道現在石家莊有多少大學生在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每天上網聊天玩游戲?
2、2006-09-11 出售孝心
淘寶網上一則帖子引起了社會的轟動。上海一個署名為「田明」的人發了這樣一個帖子:「假如您的兒女對您不孝順的話,假如您想感受一下孝順的話,不妨租個孝順的兒子試試……最好是在同個城市,可以給您倒茶陪您聊天,說順心的話給您聽,還可以給您捏捏背揉揉腿。一天100元。」雖然已有超過幾十位網友瀏覽了該男子的信息,但並無出價記錄。
二、古人孝心故事
1、「代父從軍」花木蘭
2、「鹿乳奉親。」說的是古時候的郯(tán)子,非常孝順。他的父母年紀大了,都患有眼病,聽說鹿乳可以治眼病,便有了吃鹿乳的念頭。郯子知道後,就披了一張鹿皮,來到深山老林里,混入鹿群,趁機擠取母鹿的乳汁,拿回來供雙親享用。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3、「卧冰求鯉。」說的是古時候有個叫王祥的,天寒地凍的時節,繼母想吃活魚。王祥來到河邊,脫掉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身體來融化堅冰。忽然,河面上的堅冰自動裂開了,從裂口處蹦出兩條活鯉魚。王祥拿著活鯉魚回家孝敬繼母。
4、「扇枕溫席」說的是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三、現代孝心故事
1、田世國換腎救母:山東漢子田世國在瞞著母親的情況下,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身患尿毒症的母親。手術很成功,但老母親至今不知道捐腎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上海中山醫院接受的幾百例捐腎手術中,子女給父母捐腎的這是唯一一例,多數都是父母給子女腎臟。
2、張尚昀背母求學:2001年7月,張尚昀在長春稅務學院申請休學,背著患病的媽媽打工。邊打工邊自學,其間,張尚昀參加長春稅務學院6個學期的考試,5次拿到獎學金。2005年6月,張尚昀參加河南省稅務系統公務員招考考試,在數千名考生中,取得了稅務稽查崗位筆試第一名的成績。
四、百善孝為先
1、沒有孝心就沒有愛心
孝心是一個人具有愛心的前提條件。沒有孝心的人,就沒有愛心。如此之徒,人人盡可得而誅之。沒有孝心的凡人會遭到世俗的鄙視,沒有孝心的「偉人」更會遭到歷史的唾罵。
李鬼欺騙李逵,「弱者、強者都被他的謊言欺騙」。
漢高祖劉邦與項羽爭天下,其父母為項羽所擒,當項羽威脅要蒸其父母時,劉邦卻無恥地說:「願分得一杯羹。」如此不孝之徒,隨時漢王朝的開國元勛,卻依然遭到歷史的鞭撻。孝是天下的大義,無孝之人不論是凡人還是所謂的偉人,都會遭到歷史的遺棄。
正面例子:《地震中的父與子》
2、沒有孝心就沒有責任心
陳毅元帥不僅僅是我們黨的好乾部,而且也是一個「孝子」的楷模。他在「忠孝兩難全」的情況下,始終感到心中內疚。1962年陳毅出訪,途經成都探望重病的父親,他親手給母親洗尿布。母親有難色。他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洗上十條,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啊!」一個好乾部,好的企業負責人,他應該是孝敬父母的楷模。一個沒有「孝心」的領導,不可能愛民、愛員工。
原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平時滿口「人道」,然而他卻是一個不教的逆子,一個月只給母親100元生活費,自己花天酒地,卻對鄉下的母親不管不問,令人所不齒。所以後來因貪污被槍斃。
3、孝心是檢驗人格的標准——孝心是一場「考試」
「孝心」是一種能夠以小見大看到這個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質的試金石。這樣說來「孝心」對每個人本身就是一次「考試」。
①近日,甘肅一民營企業招聘一名集團公司副經理,把「孝敬父母」作為招聘條件之一
②曾經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交提案,建議把幹部的「孝心」納入考核幹部的條件之一,
③2004年11月14日,由浙江省嵊州團市委、教體局、少工委主辦,嵊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承辦的「孝心考場」正式開考。總之,「孝心」是一次「考試」,是對一個人人格的測驗。
4、孝心是社會賦予的責任
試想,一個沒有「孝心」的社會,是不可能和諧的社會,一個沒有孝心的兒女,不可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不孝敬父母的人,也不可能「孝敬」社會。
五、如何孝順?
1、孝順從現在做起 [劉墉做客「實話實說」]
人生短短幾十載,能和生我們養我們、疼我們愛我們的父母一起度過的時光又有多少?我親眼見過自己的一位堂哥掙了一大筆錢後,准備孝敬父母時,卻見到了母親的靈柩。那悲痛,是一種迷茫、一種懊悔、一種欲哭無淚。「子欲養,而親不在」啊!
朋友們,珍惜這僅有的時光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2、孝順從小事做起
每天主動給媽媽倒水,捶背,母親節給媽媽買朵花。少頂嘴。
父母是最容易得到滿足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樣:「常回家看看,幫爸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足以讓老人家得到安慰。
純潔真摯的孝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平分生命》 《風雨中的萬壽菊》 《女兒的綠瓶子》
3、孝順從心靈做起
「每月給父母寄點錢花花,就敬到孝心了」。這是一些人的「常規做法」。其實,這也是對「孝心」的曲解。孔子在論孝道時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如果只注重物的供養,那和養狗養馬有什麼區別?
有人作過調查,假如有100塊錢,美國人會花99元買保健品,1塊錢買葯;我們則相反。
不要把孝順父母當作一種責任,「孝敬父母是兒女的福氣」。——孝順父母是我們一生的作業。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這篇文章之後眼圈是紅紅的……這是一個真看過實的發生在德國感人故事。9歲的孤兒德比為了尋找母親,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愛,他每幫助一個人,就請求他去幫助另外的10個人。他想以這種愛心傳遞的方式,總有一天自己的母親也會成為被幫助的對象。他對母親深沉的愛感動了整個德國,人們掀起了「十件好事」的行動,德比成了德國的小名人。然而不幸的是,德比卻遇刺身亡。在他彌留之際,無數的德國母親假扮德比的母親來陪伴他。愛如潮水,涌動在每個人的心房……
1994年2月,德國北部城市科部侖茲還是一片冰天雪地。伊特洛孤兒院就坐落在萊茵河畔,高大的院落肅立在風雪中顯得格外寂靜。這天早晨,孤兒院50歲的特麗婭修女外出辦事,走到大門口時突然隱約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她循聲找去,在門口的樹叢中找到了一個有著金色頭發的男嬰。修女將他留下了,並給他取名德比。
轉眼7年過去,德比在孤兒院里健康長大,他心地善良,但性格卻有些憂郁。天氣晴朗的時候,修女們帶著孩子們,穿過樹林,到河邊的青草地上散步。樹林邊鎮子里的人們指著他們對自己孩子說:「這些孩子都是被父母拋棄的,如果你不聽話,也把你送進孤兒院!」
聽了這些話,德比非常傷心,他忍不住問修女:「嬤嬤,我的父母為什麼不要我,他們是不是不愛我?」德比的聲音里充滿了一種與年齡不相稱的迷惘。修女吃驚地問:「你怎麼會這么想呢?」
「大家都這么說,我們都是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德比答道。修女安慰他:「雖然我沒有見過你的媽媽,但我相信她一定是愛你的,世界上沒有不愛孩子的母親。當年你母親之所以拋棄你,一定是很無奈的。」德比沒有說話,但是從此他彷彿突然長大了許多,經常獨自站在孤兒院的窗口,眺望窗外的萊茵河,靜靜流淌的河水帶走了德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2003年母親節,節日的溫馨氣氛再次燃起了德比對母親的強烈渴望。那天每個電視台都在熱播慶賀母親節的節目,他們拍攝了孩子們在母親節里為媽媽奉獻愛心的鏡頭。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在汗流浹背地幫父母修剪草坪,他的母親在一旁看著兒子,激動得熱淚盈眶。德比對修女說:「我也想幫我父母幹活!你知道他們在哪裡嗎?」
修女沉默了,幾年來,沒有任何關於德比父母的消息。德比傷心地跑到街上,街上有那麼多母親,可沒有一個母親是他的。望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德比哭了。
幾個月後,9歲的德比離開孤兒院,到附近一所小學讀書。一次課上,老師給學生們講了一個故事:「古時有個皇帝,愛上圍棋游戲,決定嘉獎游戲的發明者。結果發明者的願望是讓皇帝賞他幾粒米,在棋盤上的第一格放上一粒米,在第二格上放上兩粒米,在第三格上加倍至四粒……依此類推,直到放滿棋盤。結果最後是18000萬億粒米,總數相當於全世界米粒總數的10倍。」

B. 養兒子真能防老嗎我身邊的阿姨們都後悔生兒子,因為兒子不養老。

養兒防老這話復是老俗話了,那都制是很久很久己前的話了,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有養兒防老這種說法嗎,如今的年代無論是養兒生女都一樣,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孝順都可以為父母養老,但是有個別不孝順的子女,職位在高而且有很多錢根本不管父母的養老問題,而且覺得自己很有錢把老人送去養老院,每月把費用轉到養老院就算了事,然後連面都見不到了。但是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我家鄰居那老倆口如今近70歲了,女兒在身邊照顧的也很好啊,所以不要老腦子老想法了,如今國家這么富強和發達,兒子和女兒都一樣把自己的身體養好,保持良好的心態快樂過好每一天。

C. 怎樣學會孝敬父母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給了我們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在我們成長的路途中,每一步都包含著父母的心血和辛勞。寒冷時,父母給予我們溫暖;困難時,父母是我們堅實的後盾;生病時,父母不分晝夜地照顧我們。我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在生活中,我們是越來越能幹了,而父母越來越吃力了。子女的成長是以父母的衰老換來的,所以,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一個人一輩子都無法償還的。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可見,孟宗為給母親找竹筍,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正是從點滴做起,去孝敬自己的母親。

目前有很多中學生都對父母抱有很大的依賴思想,其中有大部分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覺得這些都是天經地義,卻忘了原本應該具有的孝敬之心。反而為自己的行為找來不少的理由:「我還沒有立業,等我有錢了我再好好孝順父母!」「我還小,能為父母做什麼呢?」……其實,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孝是發自於內心對父母的情感的外在表現。只要心中有感恩之心,就能以任何形式表現出來。孝心,不分國界,不分年齡,不分貧富,惟一的區分就在於一顆心的投入。所以,中學生們不要為自己找任何的借口,在生活中要經常設身處地的為自己的父母著想,為他們盡一份自己的孝心,讓你的孝心變成一種習慣,一種快樂,真誠地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孝心就在點滴中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孝心,不是幾件漂亮衣服、家電或營養品,是要你給父母帶去溫暖。孝心,不是幾個保姆就能代替的,是要你與父母心與心的溝通,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杯熱水、一頓晚餐、一盆洗腳水……都足以讓父母感到欣慰,孝心就這樣蘊含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二十四孝》概述了我國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其中記錄了一則「戲綵娛親」典故。大致的意思是說:在古時周朝有位叫老萊子的人,天性純真對他的父母也特別孝順。自成年後,就親自照顧父母的日常起居,給父母做飯時,總是選擇甜美適口又易於嚼碎的食物;給父母居住的地方,總是親自查看力爭做到溫暖舒適;給父母穿的衣服,他總是洗干凈後,疊好了放在老人的床頭;在孝順兒子的細心照顧下,兩位老人的身體和心情一直很好,他們快樂地享受著晚年的福壽。

因為有父母在,雖然老萊子已經七十多歲了,但從來都沒有感覺到自己大。有時候,老萊子為了讓父母親享受那種膝下承歡的感覺,還特意穿著五彩斑斕的花衣服,學著小孩子的樣子在父母的周圍故意調皮玩耍,想盡辦法讓父母開心。有一次,老萊子挑著一擔水走到屋裡,看到父母坐在那裡半天不做聲,好像很不高興的樣子。於是,他便假裝腳下不穩,一下子摔倒在地,並且假裝摔疼了,坐在地上哭鬧起來,口裡還說著,父母對他一點都不關心、也不心疼他,於是越發哭得厲害了。父母一看他這個樣子,連忙過來扶他,母親連忙掏出絹帕給他擦淚水,哄他站起來,他也就順勢跳起來告訴父母沒有事情,母親見狀,笑著說:「你這個壞孩子,就知道逗我們開心。」那一刻,他的父母親都感覺回到了幾十年前他們自己年輕的時候。

老萊子對父母的這份孝心,值得每個人學習。故事告訴中學生們:孝心,要從點滴開始。對於你們來說,「孝心」這個詞可謂高深莫測。很多中學生們都誤解了它的含意,一味追求如何給父母買禮物;認為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才是孝心。其實,孝心完全可以身體力行。孝敬父母,不需要你為父母置辦豪宅名車,不需要你為父母做山珍海味……孝心表現在生活的點滴之中,舉手投足之間。中學生同樣可以做到,你對父母的每一個微笑,每一句關心的話,每一個努力得來的成績對表現了對父母的孝心。更多父母在乎的是子女的孝心,而不是子女的具體的孝行。孔子說:「事君,致其身;事父母,竭其力。」事奉父母,盡心竭力而已。也許因你一句誠心誠意的話,或是主動的幫忙做些家務,他們也會暗自高興;晚上給父母打一盆洗腳水,給父母做做按摩,給父母講講身邊發生的事情,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快樂……這些看似很平凡的事情,都足以讓父母在夢里笑了。

從心開始,孝心堪敬

有父母在身邊的人是幸福的,向父母表達一份自己的孝心,那是一種福氣,有多少人想表達對父母的孝心的時候,卻沒有了這樣的機會,一句「樹欲靜時而風不止,子欲養時而親不待」,讓多少人慾哭無淚!孝心,要從心開始。

「天仙配」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相傳董永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因生不逢時,為了避免戰亂於是遷居至安陸(今屬湖北省)。後來,他的父親病故,他沒有錢安葬,就賣身到一個富家為奴,為父親賺取安葬費用。有一天,他在槐蔭下遇到一個貌若天仙的女子,此女子自稱無家可歸,於是二人便以槐樹為媒,共結連理。二人回到富家,女子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織出了三百匹錦緞,為董永贖身。董永換回了自由身,便攜女子返家,走到槐蔭時,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本是玉皇大帝的七公主,奉命下界來幫助董永還債,說完就凌空而去。從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雖是一個傳說,可董永的孝行卻被世世代代的人傳頌。正是這種精神為人們所感動,是啊,他可以為已經亡故的父親賣身為奴,為什麼現代的人就不能對父母多盡一點孝心呢?如果一個人對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喜愛,那他還能愛誰呢?這樣的人就是人渣,只能被人嗤之以鼻,被社會淘汰在一些黑暗的角落。其實父母要的並不多,他們只是希望在晚年的時候老有所養,希望兒女都能生活的幸福。可是有的時候連這么低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

現在的中學生們很容易忽視生活中的小細節,然而正是這些微小的關愛演繹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中學生們要明白孝心並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要把孝心融入到生活的點滴之中,讓父母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如果能一天天持之以恆的堅持下來,將是對父母孝心的最好體現。中學生朋友們,從現在從此刻做起,多為父母做點事,盡孝心。不一定非要等到你有成就了,要知道,或許那個時候他們都已不在。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一個中學生必備的道德品質。願大家都有一份孝心,把關心照顧父母的事記在心上,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讓曹雪芹筆下的「好子歌」千古傳唱:「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D. 有哪些感人的孝心故事可以用報紙等東西粘貼下來

1、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2、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3、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
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5、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感人孝心故事事例1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然而在現在的二十一世紀,不孝的人卻越來越多。他們把老人們送入敬老院,不管不顧,只是把老人們丟給社會。

有一次,我在報紙上看見了這么一則新聞。事情是這樣的:在某地有一對老人,他們沒有孩子,所以沒人贍養。同村的一位大姐,不顧家人的反對,硬是把兩位老人接到家中照顧。有什麼好吃的總是先給老人,老人吃完了再給孩子吃。一眨眼,幾年過去了。兩位老人雖然雙雙去世,但是他們都是笑著離開的。雖然她跟這兩位老人無血緣關系,但是她對待老人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從中我知道了:生活處處有孝心。

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典範,她就是「孝女」 王阿姨。王阿姨只是一位平平凡凡的護士,她在崗位上認真負責 ,回到家中更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她的婆婆 。她的婆婆患有嚴重糖尿病,離不開人。白天婆婆的老公在家照顧她,晚上則是王阿姨照顧她,所以王阿姨很辛苦。在王阿姨的悉心照顧下,她婆婆的病情有所好轉。但好景不長,一天上午,婆婆的病突然惡化,就這樣匆匆離開了人世。王阿姨則是悲痛欲絕。在一次頒發「孝心模範」的時候,我們都推舉她,她卻說: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像王阿姨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積極地向他們學習。

生活處處有孝心,讓我們抓緊時間行動起來,讓世界在愛的旋律中舞動的更精彩。

E. 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1、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今河南沁陽人)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

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2、綵衣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

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5)安陸照顧老人一個月多少錢擴展閱讀: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國元朝成書的一本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蒙養讀物,其中選輯了為封建王朝所稱頌的自上古至宋代的24個孝男孝女的事跡,敘之以文,詠之以詩,繪之以圖,目的在於「用訓童蒙」即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在舊社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歷史上傳承下來的《二十四孝故事》,必須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辨證的歷史的分析。其中確實有值得繼承和弘揚的內容,但也有糟粕。值得繼承和弘揚的是——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發自內心的事奉父母的精神。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幾乎都具有這種精神,這種精神具有它永恆的價值,這就是《二十四孝故事》的核心與精華所在。我們讀《二十四孝故事》,當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們也許並非看重形式,讓後人件件照辦,而是想通過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人世界還有「孝」之一字!

閱讀全文

與安陸照顧老人一個月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保交滿15年為退休金嗎 瀏覽:199
孝敬父母的稿子69個字 瀏覽:33
養老院政府補貼多少錢每人 瀏覽:216
找海淀區上庄鎮附近的康復養老院 瀏覽:171
七十歲增加的養老金從哪個月增加 瀏覽:721
高考體檢前一天吃烤肉怎麼補救 瀏覽:996
男朋友讓我孝順他爸媽 瀏覽:725
文登長壽嗎 瀏覽:668
滿退休年齡怎麼離廠 瀏覽:84
父母如何回答孩子的哲學問題 瀏覽:832
初中體檢說明怎麼寫 瀏覽:486
體檢血檢哪個科目好 瀏覽:673
農村養老保險抵個稅 瀏覽:359
成80歲老人的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904
黨員被雙開退休金 瀏覽:357
為父母犧牲孩子怎麼辦 瀏覽:479
老年人的臉 瀏覽:959
老人聯通電話卡流量如何關閉 瀏覽:522
衡陽市老年大學投票 瀏覽:472
2016漲退休金不合理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