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人冬季進補吃什麼好
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節,抓住時期調理身體,才能保證一年的身體健康!所以,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和大家介紹老人冬季進補吃的一些食物,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老人冬季進補吃的食物
1、花旗參
花旗參又叫西洋參,它主要產於美國的綠州天脈、加拿大、法國。西洋參與其他參不同,它既有補氣的作用,又有滋陰的作用,服用後不會上火。特別針對中年人,每天吃兩三片,對身體很有益處。
2、蘿卜
都說冬吃蘿卜夏吃薑,蘿卜含水量高達93.4%,是冬季補水的佳品。蘿卜還有補氣的作用。蘿卜的做法很豐富,可以炒菜也可以燉湯。並且,蘿卜中的礦物質含量也很高,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3、枸杞
枸杞子有十大美名:氣可充、血可補、陽可升、陰可漲、目可明、神可安、肝可滋、腎可養、火可降、風濕可祛。它的主要功能是補肝腎、明目、安神。對於老年人,枸杞子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4、紅糖
紅糖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緩解疼痛之功效。對於體寒虛弱、造血功能下降的老年人,特別是大病初癒之人,均有良好保健功效。而且,紅糖是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鐵、鋅、錳等成分,營養價值比較高。但紅糖的每日攝入量建議不要超過25克。
5、黃豆
黃豆性味甘平,歸脾經和胃經,有清熱利尿和解毒的功效,它對於胃中積熱、厭惡油膩有很好的療效。同時,黃豆是蛋白質主要來源。平時多喝點豆漿、吃點豆類食物不但可滋養脾胃,而且有美容養顏的作用。黃豆製成豆漿後,更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和運輸,能排解脾胃中的脹氣、解熱潤肺。
6、魚類
多吃魚類對老年人冬季養生頗有好處。因為魚脂肪里所含的脂肪酸,是促進大腦發育最好的物質。其中,金槍魚、松魚、烏賊等魚類含有量多。多吃魚類可補充這種脂肪酸,從而預防痴呆。它不僅可以保持大腦年輕,且能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肌梗塞。
7、堅果
老人冬季進補吃什麼?平時常吃些含硒元素的花生、核桃、葵花子、板栗等零食,對延緩衰老有積極作用。記憶力減退是老年人普遍現象,因此,可以吃些松子、杏仁、榛子、花生等。這些堅果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有益;板栗能補腎氣,還能抵餓,也是冬季零食好選擇。
冬季進補雖好,也有忌諱,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進補。冬季進補要結合自己的健康狀況而定,切勿亂補、偏補,還有些老人喜歡選擇膏方作為補品,這類人必須到正規醫院,由中醫科的醫師給予配製,千萬不能輕信他人或醫托推薦到民間去配製膏方,以防上當受騙,避免對自己的健康造成不良後果。此外,在進補時,最好不要食生冷,也不能過多地食用油膩的食物,以免妨礙脾胃消化功能、影響補品的吸收。如遇感冒、腹瀉等,應暫時停止進補。
② 老年人冬季養生吃什麼
冬天為老人添置好鞋、襪,以利腳部的保暖。添置鞋襪時,要考慮到老人的腳的皮下脂肪薄、血液循環差的特點,可挑選毛線等保暖性能好的襪子,如不常出門,棉鞋以布底的為宜,著地和軟。2、冬季要多補鐵。鐵在人體內參與含鐵血紅素的合成,提高血液攜氧能力,故缺鐵者外周組織的氧供應就會減少,人體組織的能量代謝就會發生障礙,自然會因產熱不足而感到寒冷。因此,老人平時要注意多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魚、動物肝臟、蛋黃、豆類、芹菜、香菇、黑木耳等。3、可以適當多吃含碘的食物。老年人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引起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環不良,特別是使肢體末梢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導致手腳發涼。而碘元素有助於體內甲狀腺素的合成,提高人體基礎代謝,進而產生熱效應。冬季養生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還可常食安神養心的桂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腸的鯽魚粥等
③ 老年人冬天吃什麼好 老年人冬季適宜的食物
每到冬天,也是老年人最難過的一個季節。冬季的寒冷,容易引發各類疾病,低溫能降低血鈣由於老年人體質機能的退化,對於疾病的抵抗能力就降低了很多。所以冬季老年人特別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注意攝取的多樣化,提高鈣質的補充。以下幾種食物,就非常適宜老年人在冬季作為日常飲食攝取。
老年人冬季適宜飲食主要以補充鈣質為主,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日常食物:
狗肉狗肉含有較多的牛磺酸、多肽,而脂肪很少。中醫認為,狗肉性溫,有補氣溫腎、助陽散寒之功效,對腰痛、畏寒、夜間多尿、增添熱量有很好作用。
鱸魚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鱸魚肥腴可人,魚肉細膩,是最好的食用鱸魚季節。
牛奶牛奶是人體營養素的最好來源之一。蛋白質中含有人體9種必需氨基酸;脂肪的顆粒小,呈高度分散狀態,所以消化率高;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它有利於乳酸菌的繁殖,抑制腐敗菌的生長。中醫認為,牛奶味甘平,有補虛養身、生津潤腸、消渴等作用。冬天需要特別注意補鈣,而牛奶中的鈣不僅豐富,而且容易被吸收。
黑木耳黑木耳含較多的微量元素、維生素B1、B2、胡蘿卜素、甘露糖、木糖、卵磷脂、腦磷脂、鈣、鐵等,有防止血液凝結、心腦血管疾病、大便干結的作用。中醫認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補氣、益智、生血功效,對貧血、腰腿酸軟、肢體麻木有效。
香菇香菇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50多種酶及游離氨基酸、膽鹼等,有抑制體內合成膽固醇,促進膽固醇分解和排出,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黑豆黑豆是各種豆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比豬腿肉多一倍還有餘。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佔50%,還有磷脂、大豆黃酮、生物素,所以吃黑豆沒有引起高血脂之虞,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中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有潤腸補血的功能。
黃豆芽黃豆芽是大豆在水中浸泡發芽的產物。在這個過程中,大豆在自身酶的作用下,蛋白質結構變得疏鬆,蛋白質的消化率和生物效價提高,維生素B1、B2、C的含量以及水溶性纖維素量增加,成為理想的高營養蔬菜。
大豆大豆的營養成分比較齊全,其中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質,含賴氨酸較高,能彌補糧食中賴氨酸的不足。它既可當蔬菜,又可代替糧食。冬天吃大豆特別有益。中醫認為,大豆味甘,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功效。
在我國黃河流域,一到秋季,氣候就變得晴朗乾燥,因此主張應當潤燥。怎樣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中醫還認為秋季屬合,萬物收斂,因此又主張「應吃辛以發散」。意思是說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為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對於冬季女性在飲食上不要疏忽什麼這個問題我們要慎重。
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俗話叫「長秋膘」,這樣不好。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由於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提出「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當寒潮或強冷空氣襲來之時,老年人高血壓、中風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產生心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嚴寒還是傷風感冒、支氣管炎、冠心病、肺氣腫、哮喘的重要誘因。所以,老年人必須隨時注意防寒保暖,要隨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褲,避免著涼,防止感冒。避免寒風直吹,出門要戴上能遮住額頭的帽子,在風大時不要迎風走,應側身走過,並以手或前臂護頭。
起居有常入冬後,晝短夜長,老人要適應變化,適時增添衣服,調節作息時間。在冬季,老人應睡眠充足且要定時,要「早睡晚起」。一般認為,老人冬天睡眠時間7至9小時為宜。起居有常還包括定時解大便。「欲得長生,腸中常清」。冬天由於上廁所不方便,加上活動少,老人往往不能保持天天大便。但長時間不解大便,腸道會吸收糞便中的有害物質,會促使一些老年性疾病的發展。
注意肺部的防護寒冷、乾燥的空氣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加,氣體交換受阻,使病情加重或惡化。外出時戴好圍巾口罩,平時要多喝溫開水,防止呼吸道過於乾燥;早上9點以後家裡要開窗,也可以在家裡煮醋殺菌,減少肺部感染機會。感冒以後鼻塞不通,可以用拇指背沿鼻翼兩側來回搓鼻,搓熱以後,鼻塞立時暢通。練習「吐故納新」呼吸,在空氣新鮮的地方,把嘴張開,用力大聲「哈」出去。把體內濁氣全部吐出。
洗澡不宜多老年人冬季頻頻沐浴,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水熱所迫,汗出淋漓,很易感寒生病。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較合適的。臨睡前用溫水洗足,能活血通絡,宣通陽氣,並可安神寧心,促使入眠。但感寒後不宜在火上烘烤手足,以免皮膚皸裂。
飲食宜溫熱勿燥冬季寒冷,人們喜食溫熱鹹味之物,如我國北方冬季愛吃羊肉,南方愛吃狗肉,皆為合於時令溫補之品。但不可過食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這些食物燥熱有餘,易傷津液,有礙於血液循環,尤對心腦血管不利。對於老年人來說,脂肪攝入量不能過多,以免誘發其它疾病,但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供給量以占總熱量的15%~17%為好,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製品等,不僅便於人體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較高,可增加耐寒和抗病能力。
寧靜為本,保精養神冬季主蟄伏閉藏,所以冬季養生的核心就是「伏藏」二字。為了保證人體陰陽精氣之伏藏,就需要保持精神的安寧和情緒的穩定,以保護人體的精氣和精神。冬季之時,寒風凜冽,萬物凋零,易引起人的悲傷之感。所以,人們應該盡量避免各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刺激,多到室外曬曬太陽和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使自己的心情始終處於淡泊寧靜的狀態,並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讓內心世界充滿樂觀和喜悅。
忌活動過劇冬季晝短夜長,陽光微弱,應多在室外鍛煉,以補陽光照射不足。在冷空氣中活動可增強神經調節機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鍛煉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風、大霧、雨雪等惡劣天氣中鍛煉。
適當的體育運動是強身健體、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劇烈運動,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如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若運動後頭暈、頭疼、四肢乏力、胸悶氣短、失眠多夢,那就說明運動量過大,要注意減少運動量,甚至暫時停止運動。
避免外邪外邪泛指外界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老人正氣相對較虛,隨著臟腑組織的老化,其功能日益衰退,如再感受外邪,發病後病情就會較重。如在傳染病流行時,老人不但感染率高,而且發生並發症的比例也高。尤其在冬季,老年人極易感冒,且常誘發肺炎等。所以,冬天老人不僅要做好禦寒保暖,還要盡量避免到公共場所,外出要戴口罩等。
蒙頭睡覺不可取有些老人冬季喜歡捂頭睡覺,以為這樣可以暖和些,殊不知這樣一來被窩內的氧氣含量會逐漸減少,而二氧化碳等廢氣逐漸增加,使正常的呼吸運動受到影響,甚至造成窒息,或因缺氧誘發心腦血管病。因此正確的睡眠方法是:右側卧位,低枕,頭露被外,雙腿屈伸。
④ 冬季家裡的老人吃什麼養生補品比較好呢
冬季天氣寒冷,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老年人若想安安穩穩度過冬天,最好吃一些滋補食品。滋補食品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免疫力提高了,病痛自然就減少了。
一、多吃紅肉,暖和又有力
冬天最大的問題就是溫度太低,老人會感到寒冷。如果老人的身體虛弱,火力不足,溫度稍微下降一點就受不了,一直抖抖嗖嗖,只能多穿幾件衣服。其實,除了從體外保暖,還可以從體內開始。身體內部有火力了,自然就能大大抵抗外界的寒冷。紅肉對提高人體火力很有幫助,多吃紅肉,老人的身體會變得更有力量,火力十足。我們平常經常吃的紅肉有牛肉、羊肉等。這些食材都很容易買到。大家都知道冬天喝上一碗羊肉湯,身體會變得暖乎乎的,就是這個原因。所以,老人可以多喝一點羊肉湯,吃點火鍋里的羊肉、牛肉。身體暖和了,自然就不怕冷,不容易生病了。
四、食用蜂蜜,預防疾病
老年人在冬天可以喝一點蜂蜜水。冬天天氣比較乾燥,尤其是待在空調房中的老人,經常喉嚨干澀,蜂蜜水具有潤喉的功效,能夠預防咳嗽。其次,經常喝蜂蜜水還可以潤腸通便,防止便秘。不過,蜂蜜的含糖量非常高,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量。尤其是血糖偏高或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食用蜂蜜,因為血糖升高會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