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關愛老人 怎樣做才是關愛老年人
1、我們要做到的就是要多回家看看老人,人到老年,希望多和自己的子女在一起呆一會,並不奢求多麼榮華富貴,只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多陪陪,因此,我們要沒事的時候就要多回去看看老年人。
2、給父母買東西的時候,吃的穿的這個買的要適合他們,不追求是多麼貴的,但是要保暖,對他們的身體有好處,人到老年,體質會變老,我們要給父母買一起保健的產品,讓父母身體好起來。
3、辛苦了一輩子了,人到老年,也沒有多少的生活享受,我們可以帶著我們的父母一起去外面旅遊旅遊,然後和他們一起吃吃好吃的,帶著父母出去轉轉。讓父母學會享受一下生活。
4、給他們找到生活的樂趣,因為他們和我們的差距比較大,因此我們現在的一些運動並不是適合他們,要給他們找一些適合他們的樂趣所在。像練練拳,養個小動物。豐富一下老年人的生活情調。
5、讓他們多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他們到這個年齡的時候,我們就要讓他們和一樣的朋友多在一起說說話,他們和我們沒有話說的時候,和他們一樣年齡的人可能會有更多的興趣所在,對他們的生活態度,生活質量也會提高的。
6、幫助老年人去調整一下他們的心態,他們很多的時候都是獨自生活,要面對很多的問題,我們要學會讓他們自己找到事情去做,找到自己的興趣,學會面對孤獨,寂寞。不至於讓老人們太空虛。
B. 面對日漸年老的父母,作為子女要如何去關愛他們
百善孝為先,面對日益衰老的父母,誰也不知道會在哪一天突然離我們而去。誰的父母都有老的那一天,不要說你沒有想過。
為人子女面對日漸年老的父母,我們該如何去關愛他們?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不要說工作有多忙,也不要說事業有多重要,你能陪伴父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不要等到:子欲孝親不在時,才後悔不已。因為,他們心裡最牽掛、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兒女。
C. 如何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
網上流傳著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一位老教授招待客人,飯畢,教授將碗筷收到水池,走到老母親耳邊對她說:「媽,洗碗咯。」
只見老太太一改餐桌上的萎靡,精神煥發地走到水池邊,慢騰騰地洗起碗來,花了半個小時才洗完。攙母親回房後,教授自己又把碗重洗了一遍。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無法考究,但是從老年人心理層面來分析,孝敬老人,除了衣食住行的照顧外,還需要給他們一個機會實現自我。教授讓母親刷碗的行為,並非為了自己偷懶,故意增加老人的家務負擔,而是幫助老人找到自我認同感,幫助他們在適當的「付出」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老年人心理問題】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在如此龐大的老齡人口基數壓力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成為一個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亟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目前老年人面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1
身體衰老和疾病:
隨著年齡增大,人的身體會發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變化,體力和記憶力都會逐步下降。這種變化會使老年人有不舒服的感受,並且伴隨著身體的不適,可能會心生恐懼,甚至誘發其它疾病的發生。年老體邁以後,老年人活動能力變弱,導致活動范圍變小,交際圈變小。
2
精神心理創傷:
老年人年齡越來越大,可能會面臨各種變故,如老伴、老友去世,身體衰老、健康狀態每況愈下,從工作崗位上退居二線,心理難免會有失落感等。精神創傷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療效有重要影響,有些老年人甚至陷入痛苦和悲傷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將有損健康。
3
心理孤獨寂寞:
許多老年人退休後在家休閑養老,沒有了原來的忙碌工作,心理會感到孤獨空虛。而兒女們也因為各自的工作,無法滿足父母的陪伴需要。
4
各種環境的變化:
最多見的是周圍環境的突然變化,以及社會和家庭人際關系的影響,包括生活住宿環境的變化。老年人對此往往不易適應,從而加速了衰老過程。
【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們理應擁有一個健康、快樂、幸福的晚年,這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更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身心健康應當受到每個家庭的關注,受到各個基層單位的關注,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如何保障老年人心理健康,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一)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多種興趣愛好
事實證明大多數長壽者心胸開闊,樂觀豁達,有廣泛的業余愛好,如垂釣、種花、養鳥、聽音樂、跳舞、繪畫、棋類等,這些都是有益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理想項目。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現,長壽老人往往都性格開朗,處事熱情,善解人意,他們與世無爭,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實,對現狀很滿足。老年人應端正心態,接受現實,不論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對生活抱有積極態度,自己關心自己,寬慰自己,設法保持心理平衡。培養多種興趣愛好。
(二)發揮機構的作用,提供心理咨詢支持服務。
養老機構中應當開設心理健康咨詢服務項目,及時幫助解決問題,老人們來到這里有說有笑,訴苦解愁,互相安慰,互相勸解,排解了苦悶和煩惱,心理咨詢室可以作為了解決老年人心理問題的「醫院」。要配備相關專業的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為老年人做好心理支持服務。
(三)創造良好條件,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會參與機會。
社會、家庭應積極創造條件讓老年人更多地參與社會活動,多與外界交往,合理安排時間,培養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生活。參與社會活動主要在於自我調適,要善於調適情緒,使自己保持良好心態。老年人仍要有追求的目標,老有所為,體現人生價值。
(四)調動積極因素,發揮老同志互助精神。
老同志們之間有共同語言,比較容易溝通,用現身經歷互相勸說,效果更為顯著,特別對幫助空巢老人更有效。養老機構要充分調動賓客的積極性,發揚互幫互助的精神,促進友誼和團結。一方面,使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增強其克服困難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使幫助他人的人,實現自身價值,得到精神上的快樂和滿足。
(五)家庭作用,處理好老人與子女的關系。
子女和晚輩應重視精神贍養,讓老人感受到天倫之樂。老年人不必過多干涉子女的生活習慣,免得傷了和氣,要大事清楚,小事糊塗,使得家庭人際關系協調、和睦。在生活當中,子女應該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心,尤其是退休的老年人,自己也應該注意及時調整不良的心理情緒。對於老年人的黃昏戀,做好情緒疏導工作。
【日本「上錯菜餐廳」】
日本東京有一家「上錯菜餐廳」。他們請來6位患有認知症的老奶奶來當服務員。認知障礙會帶來記憶喪失,思考能力下降的症狀,所以客人點完菜要確認好幾次才行,而且老奶奶服務員們還是會經常上錯菜。但是客人都非常有耐心,就算上錯了菜也不會抱怨,反而在點餐時還有點小期待自己的菜被弄錯。
這是社會對於老年人的包容和努力,為了幫助她們能夠正常回歸社會、找到自我價值和認同感所做出來的努力與改變。
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出發點首先應該是關愛老年人,一切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為前提。隨著年齡的增大,健康狀況的下降,老年人的自尊心變強、自信心減退,更需要通過有價值的「工作」來平衡自己的心理狀態,如何幫助老人實現自我價值,找到精神寄託,保持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健康。
D. 作為子女的我們,如何關愛中老年人
這些不一定要很多,但是至少也能夠在中等以上,能夠滿足自己中等或上等的生活需求。有了足夠的存款、收入後,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就不用將就過日子,這里的將就,有吃穿上的,保健上的,居住上的,娛樂上的……中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總是容易出一些問題,所以需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這樣便必然會付出一些費用在保健上、醫療上;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也需要營養的、平衡的飲食,這相比那些粗糙的飲食,花費會更高;如果追求時尚品味,服裝上的費用也會更高昂……當然,我覺得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如果有足夠收入和存款的話,當然可以更好地去維護自己的健康,比如做做身體檢查什麼的。
2.有一群可以促膝長談、日常嘮嗑的朋友。事實上中老年人和年輕人一樣,他們也需要知心好友。年輕人喜歡用手機聊天,中老年人們也同樣喜歡和夥伴聊天,只不過他們更喜歡面對面地交流。誰的生活里都少不了朋友,朋友可以讓人多些快樂、少些憂傷。中老年人雖然沒有了像年輕人那麼多的關於婚姻、愛情、工作等等的壓力,但是他們同樣需要與人傾訴自己的煩惱或者分享自己的樂趣。樂趣與人分享後,自己往往會感受到更多的快樂,煩惱悲傷與人分享後,自己的心情也會好很多。事實上,中老年人也會有屬於他們年齡階段的苦惱,關於子女的、整個家庭的、身體健康的等等。那些可以向朋友傾訴煩惱、經常和朋友嘮嗑家常的中老年人往往心情會更好一些,這樣對身體也更有益。而孤僻的、沒有朋友的老人,心情往往沒有那麼開朗,內心堆積的郁悶也容易影響他們身體的健康。
3.有幾個對身心有益的愛好。事實上有了手機,對中老年人而言,生活就增添了不少樂趣,因為通過手機,他們可以知道更多的新聞資訊和世界的各種趣聞。然而除了看手機,也需要其他的有益的愛好。練練書法、作作畫、讀讀著作,既是修身養性的,也是陶冶情操的,同時還能讓自己學到一些技能和知識。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了這些東西,總會有意想不到的的收獲。還有音樂類的愛好,可以唱唱自己喜歡的歌,彈奏下自己喜歡的樂器,讓音樂使自己放鬆。還有偏運動類的愛好,中老年人雖然在年齡上比年輕人疊加得更多了,但是他們依舊可以擁有一個很好的體魄。打羽毛球,籃球,乒乓球,跑步,太極,或者說廣場舞……都是很好的運動,無論哪個年齡階層的人,都需要有自己喜歡的一兩項運動,對於大多數的中老年人而言(身體適合去進行運動的),堅持適度地去運動,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運動能夠增強他們的免疫力,讓他們的身體更健康。
4.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分為很多類,這里列出比較突出的幾類。第一:保證充足的睡眠。事實上對於哪個年齡階層的人來說都一樣,都需要足夠的睡眠來保證第二天的精力充沛。充足的睡眠對身體更有益處,對大腦、對心臟等各個器官的運作更有幫助,能夠很好地提高身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第二:健康的飲食。注意飲食規律、食物的搭配、食物的清潔度等。多吃果蔬,少吃刺激性食物等等。第三:不喝酒不抽煙。這個年齡階段免疫力會相對變弱,不適合再去飲酒抽煙,盡量克制。
E. 作為子女的我們,平時該如何多關注家中的老人
關愛老人的方式有很多種,我覺得只要是盡心盡力了,都是孝順的。
(1)常回家看看還記得小時候每次過年的時候,都會聽到這樣的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其實我覺得吧,不論是過年,還是什麼其他的節日,只要有空閑的時候,都可以回家看看。有時候哪怕是回家給父母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幫父母打掃打掃屋子,其實都是很好的。
所以如果子女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帶父母去一些地方走走轉轉。相信父母內心也是很希望出去見見外面的世界,只是不願意開口說。所以這個時候做子女的,就應該做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