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補鉀口服什麼葯
考慮缺鉀,臨床上可選用口服10%的氯化鉀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鉀食品,特別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葯,毛豆,莧菜,大蔥等蔬菜中含鉀也比較豐富,黃豆,綠豆,蠶豆,海帶,紫菜,黃魚,雞肉,牛奶,玉米面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鉀.各種果汁,特別是橙汁,也含有豐富的鉀,而且能補充水分和能量.
㈡ 老年人缺鉀怎樣補
富鉀的食品
鉀的功能常與鈉相聯系,對維持體內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細胞的新陳代謝,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起著十分重要作用。血鉀過低或過高,都會引起嚴重後果。
鉀在天然食物中分布很廣,日常膳食中一般不會缺乏,如果膳食不平衡,偏食肉、蛋、多糖、多鹽,而糧食、豆類、蔬菜、水果吃得少,就會發生鉀的攝入量減少。烹調不合理,做菜餡去菜汁,吃菜時弄去菜湯,那就等於吃「低鉀菜」,無形中丟失大量的鉀。慢性疾病可能使鉀的吸收不好,腹瀉嘔吐,有些利尿劑都可使鉀丟失過多。糖元的生成需要鉀,食用大量糖時,血中鉀的濃度很快下降,未控制的糖尿病病人往往大量鉀從尿中丟失,所以需要補鉀。
含鉀高的食物有鮮蠶豆、馬鈴署、山葯、菠菜、莧菜、海帶、紫菜、黑棗、杏、杏仁、香蕉、核桃、花生、青豆、黃豆、綠豆、毛豆、羊腰、豬腰等。高鉀飲食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尿少或無尿,鉀不能及時被排出;休克或腎上腺功能不全等不僅不能補鉀,而且要控制鉀的攝入量。(上海助醫網)
什麽是鉀?
人體若缺乏電解質,許多生理機能都會停擺,人體水份與酸鹼質的平衡也會被破壞。
鉀能幫助心臟維持規律的心跳,並協助血壓的穩定。
鉀的功用:
鉀是身體中數量較大的物質,多數存在於各細胞內,與細胞外的內互相協調,
以維持血液和體液的酸鹼平衡,以及維持體內水分平衡與滲透壓的穩定。
其他的鉀則分散儲存在於神經、血球與肌肉當中。
鈉、鉀、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持體內水份與酸鹼度的平衡。
缺乏鉀時對身體的影響:
長期缺鉀者,會有心律不整、神經傳導不正常、嘔吐等症狀。
流失大量的水份時(如腹瀉與非常大量的出汗),除了補充水份,
還要補充電解質,若只大量補充水份而未補充電解質,就會產生無力、痙攣、
嘔吐腹瀉等「衰竭」的症狀。
吸收來源:
肉類、牛奶、乳酪
新鮮蔬果、橘子、葡萄乾、馬鈴薯、香蕉、冬瓜
以香蕉的含鉀量最多。
鉀建議攝取量:
鉀的攝取不宜過量否則會造成鈉的流失與不足。
長期服用抗生素、利尿劑者、鹽分攝取過高者,都必須多攝取鉀。
夏季「抗汗」當補鉀 健康報
夏季,城裡很多人出門都習慣於帶一瓶純凈水;而在農村,人們外出勞動時喜歡喝的卻是茶水。雖然兩者都能補充因大量出汗而丟失的水分,但是它們的作用卻不盡相同。飲茶不僅能解渴而且能消除疲乏。為什麼飲茶能消除疲乏呢?原因是夏季人體容易缺鉀,缺鉀會使人感到倦怠疲乏,而茶葉中剛好含有豐富的鉀。
夏季人體缺鉀原因有三,一是人體在夏季大量出汗,汗液中除了水分和鈉以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鉀離子。二是夏季人們的食慾減退,從食物中攝取的鉀離子相應減少,這樣會造成鉀的攝入不足。其三,天氣炎熱,人體消耗能量增多,而能量代謝需要鉀的參與。
人體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L,但它卻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鉀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鹼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此外,低鉀會使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腸麻痹,加重厭食,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症狀。臨床醫學資料還證明,中暑者均有血鉀降低現象。
防治低鉀的關鍵是補鉀。臨床上可選用口服10%的氯化鉀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鉀食品,特別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葯、毛豆、莧菜、大蔥等蔬菜中含鉀也比較豐富,黃豆、綠豆、蠶豆、海帶、紫菜、黃魚、雞肉、牛奶、玉米面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鉀。各種果汁,特別是橙汁,也含有豐富的鉀,而且能補充水分和能量。前面提到的茶葉,據測定含有1。1%~2。3%的鉀,所以茶水是夏季最好的消暑飲品。
多食鉀 少中風
據在聯邦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第24屆內科學會公布的統計資料提示,在中風的病例中,60%是高血壓引起的,30%是動脈硬化引起的,只有10%是因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或出血性疾病等引起的,而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形成和發展都與病人的飲食有關。
美國醫學家在南加州經12年對859名50-79歲的男女追蹤觀察表明,進食低鉀飲食者發生中風所致的死亡率確實高於進食高鉀飲食者。追蹤觀察發現,如果每天的鉀進食量增加10個毫克分子量,即可使發生中風所致死亡的危險性減少40%。因此,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若能多吃些含鉀量較高的食物,將有利於降低血壓,減少中風所致死亡的可能性。
含鉀豐富的食物有豆類、蔬菜、水果。豆類中以黃豆含量最高;蔬菜中含鉀最多的是菠菜、土豆、山葯、萵苣等;水果中以桔子含鉀量最高。
大汗淋漓莫忘補鉀(2001-07-20 09:57:24)
一般情況下,膳食的含鉀量雖然不高,但剛好能滿足人體的需要,無需特別補充。可在炎熱的夏季,特別是今夏持續高溫,大量出汗可導致體內缺鉀,會使人感到倦怠無力、精力和體力下降,同時耐熱能力降低。若鉀嚴重缺乏時,常易導致體內酸鹼平衡的失調、代謝紊亂、心律失常和全身肌肉無力懶動等。因此,夏季在飲食中補充適量的鉀很重要。
含鉀食物分布很廣,幾乎所有的動植物中均含鉀,尤以豆類、蔬菜、水果的含量最高。豆類含鉀量高的主要有黃豆、青豆、綠豆、蠶豆等;蔬菜中含鉀多的是菠菜、山葯、土豆、芹菜、大蔥等。除此之外,玉米面、蕎麥面以及牛奶、雞肉、黃魚等也有一定的含量。要准
缺鉀使人疲乏 茶水能補鉀消暑最佳 (2003年06月14日 09:09)
大洋網訊 夏季,城裡很多人出門都習慣於帶一瓶純凈水;而在農村,人們外出勞動時喜歡喝的卻是茶水。雖然兩者都能補充因大量出汗而丟失的水分,但是它們的作用卻不盡相同。飲茶不僅能解渴而且能消除疲乏。為什麼飲茶能消除疲乏呢?原因是夏季人體容易缺鉀,缺鉀會使人感到倦怠疲乏,而茶葉中剛好含有豐富的鉀。
夏季人體缺鉀原因有三,一是人體在夏季大量出汗,汗液中除了水分和鈉以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鉀離子;二是夏季人們的食慾減退,從食物中攝取的鉀離子相應減少,這樣會造成鉀的攝入不足;其三,天氣炎熱,人體消耗能量增多,而能量代謝需要鉀的參與。
防治低鉀的關鍵是補鉀。臨床上可選用口服10%的氯化鉀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鉀食品,特別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葯、毛豆、莧菜、大蔥等蔬菜中含鉀也比較豐富。各種果汁,特別是橙汁,也含有豐富的鉀,而且能補充水分和能量。前面提到的茶葉,據測定含有1.1%~2.3%的鉀,所以茶水是夏季最好的消暑飲品。
缺鉀有哪些症狀
人體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 /L,但它卻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鉀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鹼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此外,低鉀會使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腸麻痹,加重厭食,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症狀。臨床醫學資料還證明,中暑者均有血鉀降低現象。(健康報)
㈢ 老年人缺鉀缺鋅怎麼補怎麼對老年人進行心裡開導
適當補鉀,一般可經常吃些富鉀食物,如香蕉、橘子汁、黃豆、花生、蘑菇、土豆、白薯等。當出現腹脹、乏力等缺鉀表現時,可加服鉀鹽。
可以服用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的,我們日常吃的食物中含鋅較多的有牡蠣、胰臟、肝臟、血、瘦肉、蛋、粗糧、核桃、花生、西瓜子等,一般蔬菜、水果、糧食均含有鋅,平時只要飲食合理安排好,一般不會造成缺鋅。
多抽出時間陪來人除去走走,多和老人說說話,耐心的聽她說以往的事。
㈣ 缺鉀的老人吃什麼食物能補鉀
鉀可以調節細胞內適宜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鹼平衡,那缺鉀老人應該吃什麼食物好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缺鉀老人必吃食物
1、水果類:含鉀高的食物有很多,黃綠色水果鉀含量高。以香蕉含鉀元素最豐富。香蕉、蕃茄、硬柿、鮮棗、柑桔、杏子、芭楽、龍眼、香瓜、棗子、橙子、芒果含量最高。
2、谷類:全谷類、小麥肧芽。蕎麥、玉米、紅薯。
3、肉類:鵝肉、沙丁魚、羊肉、牛肉、豬腰、鯉魚、鰱魚、黃鱔、瘦豬、火腿、豬肉鬆、鰻魚等。
4、豆類:紅豆、綠豆、鮮豌豆、毛豆、鮮蠶豆、黃豆、花生、核桃。
5、蔬菜類:深色蔬菜類(尤其是紅莧菜、綠莧菜、空心菜、香菜、油菜含量高)另有胡蘿卜、韭菜、山葯、黃豆芽、香菇,豆腐皮。每百克食品中含鉀量在1000毫克以上。其次是山芋、馬鈴薯、筍、菠菜、黑棗、木耳等,每百克食品中含鉀量在500毫克以上。
6、海藻類:海帶等海藻類食品一般含鉀較多。每百克紫菜含鉀1640毫克,是含鈉的175倍;海帶含鉀是含鈉的22倍,因此,紫菜湯、紫菜蒸魚、紫菜肉丸、涼拌海帶絲、海帶燉肉等都是夏季補鉀菜餚的佳品。
7、紫菜,紫菜含有豐富的鉀,每100克鉀含量為1796毫克,在蔬菜中是非常高的。它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碘等,對人體健康有很好的作用!沒有胃口,不妨做些紫菜蛋湯。紫菜切成絲,溫水浸泡後洗去殘留的沙子和雜質,將水煮沸後加入紫菜、雞精,紫菜本身是鹹的,建議不要放鹽。煮沸後,打入雞蛋,放少許蔬菜出鍋。
8、熟松子,每100克熟松子中鉀的含量為1007毫克,相當於每天鉀所需量的一般。此外,榛子,西瓜子等堅果,鉀的含量也很豐富,全都超過1000毫克/100克。許多人因為堅果含有高脂肪而拒絕吃堅果,但其實只要每天不超過食用10克是可以的。
9、煮毛豆,每100克毛豆中含鉀478毫克。煮毛豆是很多人的最愛。在煮毛豆的時候有一個小竅門,加入花椒大料、蔥姜,直接放在鍋里煮,先不加鹽,讓毛豆保持鮮亮的綠色,能增強食慾。吃的時候加入鹽攪拌均勻即可。還可以用去皮的毛豆粒炒肉丁。
10、大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大豆中含有豐富的鉀,每100克大豆中含鉀含量高達1503毫克,比大部分蔬菜、水果的含鉀量都要高。
老人缺鉀的症狀
1、橫紋肌肉裂解症
正常肌肉收時,橫紋肌中鉀可釋放出,使局部血管擴張以適應能量需要。嚴重缺鉀時,上述作用障礙,肌肉收縮時肌組織相對缺血,嚴重時可以出現橫紋肌裂解,肌球蛋白大量從腎排出,有時可誘發急性腎功能衰竭。
2、泌尿系統症狀
缺鉀時腎臟對水的重吸收能力下降,而出現多尿、夜尿。困尿多而發生口渴腎臟NH產生增加,排酸增加,碳酸氫重吸收增加,從而產生代謝性鹼中毒。
老人缺鉀的原因
1、鉀攝入減少
一般飲食含鉀都比較豐富。故只要能正常進食,機體就不致缺鉀。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後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不能進食。如果給這些患者靜脈內輸入營養時沒有同時補鉀或補鉀不夠,就可導致缺鉀和低鉀血症。然而,如果攝入不足是唯一原因,則在一定時間內缺鉀程度可以因為腎的保鉀功能而不十分嚴重。當鉀攝入不足時,在4~7天內可將尿鉀排泄量減少到20mmol/L以下,在7~10天內則可降至5~10mmol/L(正常時尿鉀排泄量為38~150mmol/L)。
2、鉀排出過多
經胃腸道失鉀:這是小兒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常見於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腹瀉時糞便中K+的濃度可達30~50mmol/L.此時隨糞丟失的鉀可比正常時多10~20倍。糞鉀含量之所以增多。
3、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
原性和繼發懷醛固酮增多時,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Na+-K+交換增加,因而起排鉀保鈉的作用。Cushing綜合征時,糖皮質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大量增多。皮質醇也有一定的鹽皮質激素樣的作用。大量,長期的皮質醇增多也能促進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換而導致腎排鉀增多。
含鉀量高的食物
1、多吃胡蘿卜和甜菜
經常感到疲倦的人多數血液中缺鐵。胡蘿卜和甜菜一類的蔬菜不僅富含鐵,而且易於被身體吸收。
2、吃蘑菇
吃200克蘑菇對身體產生的影響等於曬兩天太陽。蘑菇富含維生素D,經常食用蘑菇,可起到消除疲倦的作用。
3、吃薑
生薑的辣味能使身體從內部生熱,增強免疫功能。無論是製成蜜餞的姜,還是生薑都有解毒、提神和消除疲倦的作用。
4、吃香蕉、橘子等含鉀食物
新鮮蔬菜中,菌類(如口蘑、鮮蘑等)、豆角、小蘿卜、菜花、黃花菜、苦瓜、南瓜、絲瓜、油菜、菠菜、莧菜、芹菜等鉀含量比較高。在水果中,香蕉的鉀含量最高。此外,現在時令的水果,如櫻桃、杏、荔枝、草莓等含鉀也很豐富。海產品也是補鉀的重要來源,比如海帶、紫菜、海魚、蝦皮等。在夏天,還可適量吃些堅果,如花生、核桃、開心果等,來補充流失的鉀。當然,也可多喝些綠豆湯,一來防暑降溫,二來可以補充鉀元素。此外,人體在大量出汗後,也可補充一些含有鉀、鈉離子的飲料,但不要馬上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防止血鉀過分降低。
5、多吃五穀雜糧
在夏季多吃五穀雜糧可以補充身體中丟失的鉀元素,有效防治夏季犯困、精神不振的現象出現。比如:蕎麥、玉米、山芋等。可以緩解酸鹼平衡失調、新陳代謝紊亂和鉀元素等微量元素的丟失,不僅可以防治夏季犯困,還可以預防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6、吃毛豆
毛豆中含有豐富的鉀,夏季可適當多吃,比如用鹽水煮毛豆或用毛豆燒菜,不僅可以緩解倦怠,還能開胃,補充體力。毛豆是尚未成熟的大豆,其營養更容易吸收利用。毛豆在生長中需要鐵,也儲存鐵,不僅鐵含量比較高,也容易吸收,是 兒童 、老人、婦女補充鐵,預防貧血非常好的食物來源。此外,毛豆中鈣的含量也很高。
7、補充水分要規律
水對於維持體內平衡非常重要。它可以運輸營養成分、礦物鹽和維生素,促進體內交換,保證體內垃圾的排泄……所有缺水的症狀(不僅僅是在酷暑季節),表現為體能削弱、體力恢復能力下降,因而疲勞增加。為此每天至少需要飲用1.5升水,少量多次飲用,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
8、機體必需奶製品
㈤ 如何給老人補鉀
鉀元素是我們身體很重要的一種微量元素,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所以平時要注意鉀的攝取,那麼你知道如何給老人補鉀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怎麼給老人補鉀
補鉀以預防為主,長期服用利尿類降壓葯的老人,或胃腸吸收功能差的老人,除了定期去醫院檢查之外,還可常吃些補鉀食物。茶葉是含鉀較豐富的食物;其次是豆類;蔬菜中含鉀較多的有菠菜、芹菜、莧菜、甘薯、香菇等。另外,玉米面、紅薯、牛奶、雞蛋、鯉魚等食物中,也有一定的鉀含量。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獼猴桃、葡萄、柚子、草莓等。海藻類食物也富含鉀,多食有利心臟。
需要注意的是,補鉀最好是食補,使用補鉀葯物需要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指導。補鉀不當甚至過度補鉀,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意識模糊、呼吸困難,甚至心臟驟停。
老人缺鉀是什麼症狀
鉀是身體一種很重要的元素,雖然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L,但它卻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假如飲食正常,營養結構均衡,就足以滿足身體對鉀元素的吸收需要,不需要額外特別補充。當體內缺鉀時,輕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胃腸蠕動減慢,疲乏、軟弱、乏力;嚴重者會出現全身性肌無力、麻木、疼痛、肢體軟癱,心跳減弱、頭昏眼花,腸麻痹,厭食,呼吸肌麻痹等,甚至危及生命。
老人缺鉀的危害
嚴重缺鉀可以造成各種組織的損傷,其中以腎和心臟受損最為嚴重。
缺鉀時可表現為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嚴重者有腸麻痹,腹瀉和腸道梗塞。
鉀對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有關,當機體缺鉀時可致全身乏力,四肢肌肉最為突出,腱反射遲鈍或消失,嚴重時可發生癱瘓。呼吸肌受累,可引起呼吸緩慢,嚴重時可造成呼吸困難或驟停而死亡。
缺鉀可因心肌興奮增高而導致心律失常,嚴重時可因心室顫動而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