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人低燒是怎麼回事,腿軟
一般來說復,不論老人和制小孩,只要是每天持續性地發低燒,就是預示身體的某個部位有炎症,建議觀察除了頭暈,腿軟,全身無力之外,是否還有其它症狀,建議到醫院檢查,可以先驗血,看看白血球是否超高,結合不舒服部位進行檢查,確診病因,及早治療。
B. 老年人老是低燒,是怎麼回事
您好,低燒是指體溫在37.3℃~38℃。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導致持續低燒。關鍵是需要查明病因,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
C. 我家有個老人,一到晚上就低燒
首先要確定量體溫的方法是否正確
以測腋窩溫度為例:測量方法 1.假如體溫計不是自己單獨使用的,量之前用酒精棉(無酒精棉可用冷水清洗)擦過後擦乾. 2.將傳統水銀體溫計內的水銀甩到35度以下. 3.體溫計置於腋下夾緊,注重水銀需在腋窩中間. 4.夾緊勿松開手臂,也勿走動. 5.量畢拿出看結果,再做清潔.
其次確定溫度是否屬於低熱:
37.2-38度為低熱
最後,常見引起低熱的疾病有以下:
結核(肺結核、骨結核、消化系統結核),除了有得結合部位相關問題外,常伴有乏力、消瘦、盜汗等。
慢性炎症,很多器官系統都有慢性炎症。
風濕性疾病。
腫瘤。
如果患者有咳嗽、咳痰等,考慮肺部病變,肺結核可能性大,需要正規抗結核治療;
如果患者早晨起有手僵,關節有畸形,考慮風濕、類風濕病變;
如果患者尿頻、尿急、尿痛、血尿、膿尿,考慮泌尿系慢性感染,或結核,或腫瘤需系統檢查。
如果有便秘、腹瀉、便血,考慮慢性炎症或結核腫瘤。
......
總之,要去醫院系統檢查。
D. 老人 低燒不退 怎麼辦
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 在家護理方面,保持安靜是最重要的.發燒時體力消耗極大,因此必須使身體保持暖和,流汗,燒才會退.此時,水分流失較多,必須補足水分,並補充失去的營養.食用以能保溫,易於消化有營養價值高的食品較為理想. 退燒葯主要作用是刺激中樞神經,迫使發汗.原則上,要在了解病因後,經醫生指導,才能服用.情況惡化,高燒不退時,須盡早就醫,接受治療. 低燒,需要考慮的原因較多,一般都是由於炎症的感染、惡性腫瘤,或者系統性疾病的可能,建議最好是可以到醫院做個全面檢查
E. 大人發低燒應該怎麼辦
很多孩子的抵抗能力非常的低,所以往往在出現低燒的現象的時候也總是不退,嘗試過很多的方法但是都不能解決低燒不退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來為大家科普下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第一:對於這種低燒不退怎麼辦,其實在社會上的做法也是比較多種多樣的,所以大家的選擇也是比較多的,而下面就是一些有關這種低燒不退的怎麼辦的資料的。
第二:如果孩子只是發燒,不超過38度5,沒有別的不適,就不用太擔心。可以先給孩子採取物理降溫措施,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和消炎葯(最好是兒童專用葯),多喝水,少量多飲。一般發燒3至5天不退是正常的,沒有哪個孩子發燒一天就好,都會有個過程的。
第三:如果孩子發燒超過38度5,喝了退燒葯(美琳、尼美舒顆粒等之類的)幾次之後(一般隔4小時吃一次)仍不退燒。就要去醫院最檢查了,如果孩子沒有其它不適,化驗血會顯示血象高,一般為細菌性感染。
低燒比高燒還危險
一般人都覺得高燒比較嚇人,39度40度的,低燒確實沒像高燒那麼讓人重視,它似乎來的比較溫和,沒想到卻是溫柔一刀,刀刀見血,很多大病都是從持續低燒開始的……
人的正常體溫是36.5-37度,低燒就比正常體溫高一點,37-38度之間。
我們說的低燒跟感冒發燒不是一回事,感冒發燒,上呼吸道感染,溫度一般在38-39度,醫學上叫中燒,不會是37-38度之間的低燒。
另外,那種持續一段時間的低燒,比如一周了都是37度幾,不到38度,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要確定低燒,需要先量體溫,因為低燒度數不高,所以一定要學會正確的量體溫方法:
1、腋下不能有汗;
2、要把溫度計水銀頭真正插在腋中間,插深了插淺了都不準。
3、距離用餐時間半小時以上。
4、每次測量5分鍾。
5、最好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低燒是癌症的信號
所有的癌症,惡性腫瘤,它的最早期症狀就有低熱。當然不是癌症病人不是100%都低熱,但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很多癌症早期除了低熱,沒有任何其它症狀。
所以,這個時候,低燒就成了唯一的發現早期腫瘤的蛛絲馬跡。但如果你遲遲不幹預,持續低熱,甚至常年低熱,慢慢的,就發展成中晚期了,就不可逆了。
癌症為啥會低燒
因為發熱就是人體通過燃燒垃圾的方法清除垃圾,就產生了熱,所以只要是發燒就一定代表身體里產生了多餘的垃圾。
垃圾少就低熱,垃圾多就高熱。垃圾燃燒光了,溫度就降下來了。
如果多餘的垃圾總是持續產生就會一直發熱不退。
所以,不難理解,癌症發熱,就說明身體里的癌細胞不斷產生死了的細胞,身體要把它清除出去,就持續低熱了。
女性持續低熱要排查盆腔炎
除了癌症,還有很多情況身體也會持續的產生垃圾,如果是成年女性,低燒的排查有一個重點。
這是由女性的生理構造決定的,女性的尿道短,外界病原體容易通過尿道進入身體。
所以成年女性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症狀,只有持續低燒的症狀,首先要排查盆腔——慢性盆腔炎。
如果是女性,沒有其它症狀,持續低熱,原因又找不出來,其它檢查又都正常,高度懷疑慢性盆腔炎。
低燒很可能有慢性炎症
其實排查低燒,只要掌握一條原則,出現低燒,就是有多餘的垃圾在燃燒,就一定得找到這部分垃圾在哪,怎麼產生的,身體所有部位都能產生垃圾。
比如慢性咽喉炎患者、慢性鼻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都會出現低熱的現象。
腎炎也會引起低燒,而且不及時干預,久而久之,可能發展成尿毒症。
一般來說,慢性炎症都會導致發燒,37-38度之間,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中燒和低燒的范疇。
老年低燒不能忽視
老年人的體溫具有特殊性,因為老年人的正常體溫就比年輕人低,再加上對溫度低變化不敏感,所以,
第一、本該表現出發燒症狀的疾病,老年人也許真的就沒發燒,或者發燒溫度很低;
第二、已經發燒了,但自己不覺得;
第三、老年人一旦發燒了,常提示有嚴重的感染或疾病。
有資料顯示,老年人發熱有25%―35%因為感染,其中結核感染的概率遠高於年輕入;
結締組織病佔25%―31%,如類風濕關節炎、顳動脈炎等;惡性腫瘤佔12%―23%。
另外,當老人患心內膜炎、肺炎時,發熱要比年輕人低,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急性膽囊炎、闌尾炎、胃腸穿孔的老年患者,體溫低於37.5℃。
患嚴重感染的老年人中,還有約20%―30%不發熱或發熱反應遲緩,這往往是預後較差的原因。
因此,當老人有發熱或有功能狀態的急劇變化時,必須盡快到醫院治療。
因為大量的臨床觀察發現,老年人感染疾病時,發熱並不明顯或不發熱,容易造成漏診而延誤治療,從而使老年人發生並發症和死亡的危險增高。
老年人要養成習慣,在床頭放一個溫度計,每天起床就量一下體溫,堅持每天記錄,以便了解自己的正常體溫,隨時掌握體溫的變化。
老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溫度為36.7攝氏度,發熱一般指口腔溫度持續為37.2攝氏度。
不論用任何溫度計在任何部位測量,只要溫度比基礎體溫升高1.3度,即表明發熱了。
低燒也可能提示免疫系統出毛病
一個人如果低燒了,他沒有癌症,也沒有慢性炎症,那這多餘的垃圾還有可能出在哪呢?
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腎炎、風濕、類風濕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除了低熱。所以,低熱是非常有價值的早期信號。對於風濕、類風濕,早期干預效果會好很多。
如果發出信號,你不理睬它,不去治療它,發展到嚴重的程度,就不可逆了。
猜你喜歡
1. 大人怎麼物理退燒
2. 成人如何快速退燒的方法
3. 老人物理降溫的方法
4. 發燒老人如何物理降溫
5. 大人發燒的緩解方
F. 老年人低燒吃什麼葯好
你好,發熱常提示體內存在感染,體內感染一天不清除,用了退燒葯把燒壓下去後還是會反跳。
指導意見:
建議盡快明確發熱病因,確定感染部位,加強抗感染治療,必要時可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以指導用葯。發熱急症時可暫時考慮解熱鎮痛葯、物理降溫、抗感染等處理,高熱必要時可適當應用糖皮質激素。
G. 老人體溫低是什麼原因
問題一:老人體溫過低要如何緩解? 【導讀】子女們要時常檢測老人的體溫及其他生命體征,如呼吸、脈搏、肢體活動、意識狀態等。還可拆掘以經常摸摸老人的手和腳,如果老人手腳冰涼,並伴有面色蒼白、活動減少,就需要加以警惕了。對體溫過低的這類老人來說,冬季保暖固然重要,但切忌穿得過於厚重。有些老人里三層外三層,反倒對身體不利。一來過於厚重的衣物會增加老人的「負擔」,導致體力消耗增加、熱量損失增大;二來會「限制」老人的活動,不利於新陳代謝。因此,老人最好選擇羊絨衫之類輕便暖和的衣物。平時老人應多吃些富含蛋白質、電解質的食物DD蛋白質供應能量持久,電解質有助於維持人體的滲透壓。從蠢遲中醫角度說,多吃些牛羊肉、核桃、大棗、生薑等溫性食物,或黨參、黃芪、當歸、肉蓯蓉等溫性葯材,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子女們要時常檢測老人的體溫及其他生命體征,如呼吸、脈搏、肢體活動、意識狀態等。
問題二:病重的老人體溫低意味著接近死亡了嗎? 老年人因為年紀大了,血流速度比年青時候會慢很多,像四肢等遠端的血液供應就相對差了,這是正常的,每一個人都會有。
但你說爺爺感到難受,是體溫低的那種難受嗎?還是說因為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心肌缺血,不舒適?如果不僅僅是體溫問題,建議到正規醫院看看。
祝你的爺爺健康長壽!
祝福你和家人幸福安康!
問題三:老年人體溫經常低於36度正常嗎 病情分析:體溫是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0 ̄37度,口腔溫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 ̄ 0.5度.意見建議: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帶御李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 ̄38度為低熱,38 ̄39度為中度發熱,39 ̄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