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形容老頭的詞語有什麼
阿媽 阿母 艾孀 安車 尊老 自老
尊宿 燭武 致仕官 諸公 諸君 育鞫
鬻駱 遺棄罪 遺叟 憂葵 引老 引年
堯禪 燕骨 一鶴 養老 養老金 朽衰
延英殿 朽邁 秀頂 休致 鄉杖 西夕
西傾 兀首 五更 翁媼 晩耄 晩年
娭毑 晩暮 頭黑 晩謬 頭童 駘背
歲除 田舍翁 韜樹 歲衰 禿翁 宿昔
退田 宿德 退養 衰耄 衰遲 衰親
衰齒 衰謬 衰鬢 授田 鮐顏 詩叟
太公望 社長 奢香 傷暮 三老 上年紀
日秩 白首 白首郎 白鼠 媼嫗 八法
白頭 白頭親 斑鬢 朝馬 便秘 補唇
巢父 禪讓 陳情表 齒宿 齒豁 齒殲
齒窮 齒邁 吃新節 齒暮 齒耄 齒盡
齒耋 齒衰 辭老 到歲數 垂白 賜香
道嫗 賜杖 待年 耋老 釣文鉤 耳雨
伏老 防老 法定刑 二疏 房老 伏枕
奉祠 告退 服老 負圖 公公 告老
國叟 孤老 皓髯 皓發 皓皤 皓首
皓然 官養 好好兒 胡耇 寒晩 鶴老
黑花 華皓 惛眊 華顛 黃耇 還受
黃鵠 黃發 黃馘 諱老 驥伏櫪 舊儒
鳩形 九老圖 倦勤 老媼 老巴巴 老死
老無知 老頭 老頭子 老相公 老頭皮 老衰
老夫 老疾 老休 老太爺 老太太 老弊
老狗 老人婆 老臣 老婆兒 老婢 老不死
老婦 老者 老驥 老視眼 老邁 老盡
老劣 老悴 老翁 老色 老頭兒 老生兒
老軍 老僧 老漢 老校 老丈 老歸
老背悔 老母 老學 老大 老不著 老大娘
老旦 老爹 老將 老來 老病 老奶奶
老昧 老婆子 老聵 老癃 老復丁 老糊塗
老大人 老弱 老憊 老臞 老慵 老口
老來俏 老儒 老嫗 老悖 老大爺 老郎
老臉 老怯 老成人 老牛 老僕 老親
老佣 老鈍 老伙計 老人家 老民 老公公
老爺子 老爺爺 老衲 老農 老患 老窮
老健 老婆婆 老羸 老謬 兩疏 呂望
耄聵 埋年 耄昏 髦蔽 耄荒 耄亂
耄勤 耄耋 耄夫 髦昏 耄學 耄倦
謬耄 暮老 暮耋 暮古 年耆 年高
年衰 耆英會 年邁 年禮 耆指 年艾
僻老 疲癃 婆子 皤皤 婆兒 耆老
耆俊 耆紳 乞骸骨 耆宿 牽鹽 泣杖
窮老 窮人 秋扇 秋娘 日制
Ⅱ 描述百歲老人的詞語有哪些
一、老人的別稱: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
108歲:茶壽: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二、形容老人的漢字
公 倪 華 叟 龐 宿 嫗 姁 姥 娭 婆 孤 旄 老 耄 耆 耋 柭
眲 矍 癃
三、形容老人的詞語
阿媽 阿母 艾孀 安車 尊老 自老 尊宿 燭武 致仕官 諸公 諸君 育鞫
鬻駱 遺棄罪 遺叟 憂葵 引老 引年 堯禪 燕骨 一鶴 養老 養老金 朽衰 延英殿 朽邁 秀頂 休致 鄉杖 西夕 西傾 兀首 五更 翁媼 晩耄 晩年 娭毑 晩暮 頭黑 晩謬 頭童 駘背 歲除 田舍翁 韜樹 歲衰 禿翁 宿昔
退田 宿德 退養 衰耄 衰遲 衰親 衰齒 衰謬 衰鬢 授田 鮐顏 詩叟 太公望 社長 奢香 傷暮 三老 上年紀 日秩 白首 白首郎 白鼠 媼嫗 八法 白頭 白頭親 斑鬢 朝馬 便秘 補唇 巢父 禪讓 陳情表 齒宿 齒豁 齒殲 齒窮 齒邁 吃新節 齒暮 齒耄 齒盡 齒耋 齒衰 辭老 到歲數 垂白 賜香 道嫗 賜杖 待年 耋老 釣文鉤 耳雨 伏老 防老 法定刑 二疏 房老 伏枕 奉祠 告退 服老 負圖 公公 告老 國叟 孤老 皓髯 皓發 皓皤 皓首 皓然 官養 好好兒 胡耇 寒晩 鶴老 黑花 華皓 惛眊 華顛 黃耇 還受
黃鵠 黃發 黃馘 諱老 驥伏櫪 舊儒 鳩形 九老圖 倦勤 老媼 老巴巴 老死 老無知 老頭 老頭子 老相公 老頭皮 老衰 老夫 老疾 老休 老太爺 老太太 老弊 老人婆 老臣 老婆兒 老婢 老不死 老婦 老者 老驥 老視眼 老邁 老盡 老劣 老悴 老翁 老色 老頭兒 老生兒 老軍 老僧 老漢 老校 老丈 老歸 老背悔 老母 老學 老大 老不著 老大娘 老旦 老爹 老將 老來 老病 老奶奶 老昧 老婆子 老聵 老癃 老復丁 老糊塗 老大人 老弱 老憊 老臞 老慵 老口 老來俏 老儒 老嫗 老悖 老大爺 老郎 老臉 老怯 老成人 老牛 老僕 老親 老佣 老鈍 老伙計 老人家 老民 老公公
老爺子 老爺爺 老衲 老農 老患 老窮 老健 老婆婆 老羸 老謬 兩疏 呂望 耄聵 埋年 耄昏 髦蔽 耄荒 耄亂 耄勤 耄耋 耄夫 髦昏 耄學 耄倦 謬耄 暮老 暮耋 暮古 年耆 年高 年衰 耆英會 年邁 年禮 耆指 年艾
僻老 疲癃 婆子 皤皤 婆兒 耆老 耆俊 耆紳 乞骸骨 耆宿 牽鹽 泣杖
窮老 窮人 秋扇 秋娘
Ⅲ 在漢代,對於多少歲以上老人,可獲官府賜予的鳩枚
漢代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持有國家頒發的鳩枚
河北省博物院《大漢絕唱——— 滿城漢墓》陳列中,展有一件銅鳩首杖。顧名思義,所謂「鳩首杖」就是扶手為一隻鳩鳥的手杖;「鳩杖首」就是「鳩杖」之「首」。滿城漢墓出土的這件鳩杖首為青銅質地,造型簡潔,立體感極強。鳩鳥嘴巴緊閉,上下尖啄部相合,凸起的雙眼炯炯有神,似在翹首昂視,望之頗有威儀。在古代,鳩首杖為尊老敬老之物,漢代更是以擁有皇帝所賜的鳩杖為榮,故鳩首杖又稱「王杖」。
據《禮記·王制》記載,漢代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持有國家頒發的鳩枚,可以享受特別優待:出入官府衙門,不受限制;行走王土,食宿均有照應;做小本營生,一律免稅務;且身份地位受國家保護,有膽敢欺凌拄鳩杖老人者,以蔑視皇帝罪論處,嚴重者處以死刑等等。可見,古代的鳩杖就是老人受優待的「老人證」。
關於以鳩飾杖首的來歷,自古以來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一是鳩是「不噎之鳥」,用鳩鳥作飾物,寓意「老人不噎」,古語「鳩鳥熙春」就有祝福老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之意;二是相傳楚漢戰爭中,高祖劉邦曾於兵敗之際,被項羽軍隊緊追不舍之時,藏身林木,因鳩鳥啼鳴避護而得以脫險,得天下後,劉邦給鳩鳥很高的禮遇;三是東漢學者應劭根據《周禮》中羅氏「獻鳩養老」的記載,認為「漢無羅氏,故作鳩杖以扶老。」其實,考古發現證明,早在距今3500年前的青海湟源卡約文化遺存中就發現青銅鳩杖。所以,鳩首杖最初應為遠古時期原始部落的權杖,與遠古先民的鳥圖騰崇拜有著密切關系。後來,隨著社會的演變與文化發展,鳩首杖的權杖功能逐漸淡化,幫助老人行走的功能逐漸凸顯,鳩首杖尊老敬老的象徵意義逐漸衍生。
王杖制度在漢高祖劉邦統治時就已實行。根據《續漢書·禮儀志》「仲秋八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的記載,漢代一般是在八月授予老人王杖。八月賜杖的緣由是「諸物老成,故順其時氣助養育之也」。另外,在「八月賜杖」之前,地方政府要對本郡的老年人口進行統計,由此上報老年人口數。關於這一點,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各地方政府在統計老年人數時都有做假行為,皇帝卻對此持以默許態度。這其中原因倒也不難理解:一方面,高齡人口的虛增,並不影響國家的賦稅與徭役;另一方面,社會上多有高壽者,不僅表明皇帝聖明、地方官吏政績卓著,更是國祚長久的吉兆。民間給老人做壽時,有「坐看溪雲忘歲月,笑扶鳩杖話桑麻」的壽聯。
鳩首杖禮制一直延續到了明清。大清乾隆皇帝八旬壽誕時,有大臣給乾隆皇帝獻的壽聯這樣寫道:「鳩杖作朋春宴飫,鶯衣呈舞嘏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