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人要土葬怎麼勸說

老人要土葬怎麼勸說

發布時間:2023-07-18 17:37:29

『壹』 農村老人過世無人抬棺,有沒有好的建議

謝謝你的邀請,關於農村老人過世,無人抬棺,這個可能與地方風俗有關,首先我來談談我們家鄉風俗,我們村,老人過世,是要十六人抬棺,這十六人中,有八人是專業抬棺人,每人一天工資,本隊也來八人參與抬棺,以前是不用開工資,互相幫忙的,後來由於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只有小數人在家幫忙,時間久了,在外務工人員家,老人過世就會開工資,後來慢慢變成一種習慣,來幫忙者,都開工資,這樣也好,不欠人情,

在農村,白事不請自到。誰家遇上白事鄉鄰們都會自動前來幫忙料理。就是打墳、抬棺這些忌諱、講究比較多的事鄉鄰們也會爭先恐後。不過,情是換來的,你不來,他不往,沒人挖墳、抬棺的事也不是沒有。

與我同姓某人,不能不說他碰上了好運氣。八十年代「招干」,那時還重看出身,是貧農還是富農。再看文化程度是初中還是高中。復退軍人總有絕對的優勢。而最初的篩選,當的公社書記的權利不可小覷。我們公社書記內定了一名復員軍人,將參加縣上的統一「招干」考試森首枯。哪裡知道,書記物色的這位對象直接棄考。這讓書記左右為難,明天就是考試日,去哪裡再找人選。

正在公社書記無計可施之時,給公社大灶做飯,某人的大嫂向書記引薦了自己的小叔子。還好,是貧農出身,高考剛落選。某人也立馬補辦了報名手續,第二天就參加了「招干」考試。

是人才總不會埋沒的,某人被錄用了。斗轉星移,某人從公社辦事員作起,當過公社副書記,鎮長,民政局長,司法局長等,如今是縣殘聯理事。

某人是從農村走出去的,他只是與親門本家有人情往來,對於村裡其他人,見了芹慧面問聲好還是要在心情好的時候。至於鄉鄰的紅事、白事很少隨個份子錢,更別說前去幫忙了。也難為了在家的大哥、二哥,總給弟弟,某人打「掩護」,總是說弟弟公務忙,沒空。

一來二去,時間長了,鄉鄰們也習慣了,接受了。人家是干公事的,當官人,咱們高攀不起。其實,鄉鄰們心裡早有了「小九九」。老母親可是跟著某人生活著,待老人家過世了,某人一定會難堪的。

去年年三十,某人92歲的母親去世了。葉落歸根,母親的喪事在大哥家操辦。大哥、二哥也沒少給鄉鄰們幫忙,特別是挖墳、抬棺這檔子事。按理鄉鄰也會有人自願挖墳、抬棺的。誰知道,偌大的村子還就是湊不起挖墳、抬棺的一班人。

是村裡人記仇,還是覺得這家門檻高。本來要在出殯前一天需要八人挖墳,且完全完工。盡管總管一再安排,也只有四人願意去挖墳。沒辦法某人拿出600元請了4名僱工,總算將母親的墳挖好。挖墳都如此艱難,抬棺更需要有體力的人。某人乾脆請來了專業的抬棺人。母親總算入土為安了,某人的母親沒人挖墳、抬棺卻成了鄉間的話柄。

在農村,一般都是人工抬棺木,沒有一家孝子是自己抬著棺木去墳地的。村裡沒人來抬棺,主要的原因是現在村裡外出打工的人特別多,「空心村」的出現造成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主事的一家人平時為人不受歡迎,此洞也不與鄉鄰有互幫互助的行為所導致的。

如果真的出現無人抬棺的異常現象,也不得不採取這些方法去應急:

掏錢僱人。 抬棺的講究比較多,忌孝子抬棺、忌未婚青年抬棺、忌逝者的長輩抬棺等等。出殯是有時分的,要在前一晚將抬棺人確定下來,一旦八人組抬棺人湊不夠,便要由族長或總管出面協商,按照當地人工價付給相應的報酬。

請喪葬「一條龍」服務的公司。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很多農村地區,喪事有下請自到的風俗,左鄰右舍,就是鄰村的人也過來幫忙打理。有的地方,喪事只是本家人份內的事。而喪事的操辦流程復雜,用人的地方多,還少不了辦酒席宴請鄉鄰。這便是喪葬服務業應運而生,在農村人日子比以前好多了,面子作祟的時下,可以花錢請來喪葬「一條龍」服務的,沒人抬棺的問題也不用考慮。

本村沒人外村的也行。 一般來說,抬棺的人都是在本村物色人選,但是,本村的人也未必會領這份情。一個人在本村的信譽不好,也不一定鄰村人也反感。況且鄰村居住著,或許是同學、朋友,事主可以帶上禮品去邀請一下,不會不給你這個面子,也讓本村人刮目相看,不至於讓人當成笑話。

其實,在一些還是土葬方式的農村地區,出殯時非要有抬棺人這已經是舊俗。在我們當地多年來已經不用抬棺出殯了。大部分是用架子車拉著棺木,只須用兩根方木支在架子車箱上沿,用繩子捆綁結實,再准備兩根下葬用的長椽,由幾個人拉著架子車、按著棺木就行。也有一些人家,用小貨車拉上棺木去墳地。就是挖墳,也有人用了鉤機挖出墳墓的大樣,再由幾人修整一番,還有人用鉤機下葬的。也就是說,只要有錢,這些都不是大事。沒人抬棺還能是啥大事嗎?

沒有哪家的老父老母是孝子自己背上山的,都需要一個屋場的人幫忙,這是肯定的。如果一個村子裡連抬棺的人都召集不起來,那這個村子裡的人,是應該想想,今後用什麼辦法把老人抬到山上去。


現在抬棺沒有以前那麼吃力,以前棺材裡有亡人的屍體,還放入了許多吸收水份和殺菌的石灰,所有份量加起來有好幾百斤,如果路程遠,抬棺的八仙是很累的。



現在抬棺很輕的了,殯葬改革,亡人屍體經過火化,沒有重量了,棺內沒有液體流出,也不用放進那麼多石灰了。八仙的肩上並沒有多少重量。即使大一點年齡的人也能勝任。


現在的親戚朋友族鄰都講面子,時興擺路祭,一個路祭有一條香煙另外一箱奶和糕點之類,這些路祭的祭品我們這里全部歸八仙所得,一般人家差不多有20 40不等路祭,喪夫每人起碼可以分到200元以上的物品。


所以我們這里有許多人願意做喪夫,有些人沒有做到喪夫甚至有點不高興呢。


現在年輕人都外出謀生,許多人開年出門,要到臘月底才能回家,來匆匆去忙忙,中途回家或因難以請假,或因路途遙遠,或因其他原因可能很難。


目前我們這里有喪事一條龍服務,喪事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提供服務,從小物品到車輛、到人員可以全方位提供服務。而且從事喪一條龍服務的人很多。



你們那裡老人過世,無人抬棺,可能是村子不大,人口不多,也或許是抬棺的人待遇太少。


基於各種實際困難,最後可能朝商業化發展的趨勢比較明顯。這樣既不影響外出人員的正常工作,也不影響豋仙老者的入土為安。


費用按道講是由孝子承擔,當然孝子以前肯定為別人家做過喪夫,所以就有費用要別人出的情理。然而,這種情理賬,終究是無法算清的。

農村老人過世無人抬棺,我的建議是;政府出面。農村專門成立一隻治喪委員隊…

農村老人過世了無人抬棺,這種現象在四川農村真的是太常見了,具體原因就是因為現在的農村裡全是老年人,小孩子,年輕力壯的都出去打工了,老人過世後其親屬就是走遍方圓幾里地都湊不夠抬棺的8個人,這種事我是親眼目睹過的!

四川是全國有名的勞動力輸出大省,如今的四川農村,十里八鄉找不到幾個年輕力壯的勞力,基本上的常駐居民要不就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要不就是還在上學的小孩子,年輕人不可能一直待在家裡,這就是四川農村當今的現狀,村裡有什麼需要出勞力的活真的很難找到幾個青壯年!

四川農村的喪葬習俗跟其他地方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那裡都是自己管自己,沒有相鄰必須出面幫忙的規矩,關系好的會買點紙錢鞭炮,再隨點小禮什麼的,關系一般的人家都巴不得躲得遠遠的,所以遇到白事基本上都是主人家自己一家人以及親戚在忙活,鄉里鄉鄰的都是坐等吃飯然後走人,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

2018年時,我就親眼看到過這樣的事情發生,隔壁村裡一個老人走了,他家裡有3個兒子,從老人去世第一天開始,3個兒子就開始到處尋找出殯抬棺的人,五里八鄉走遍了都沒湊夠抬棺的8個人,老一輩抬棺人已經老了,體力根本不能支持他們抬著幾百斤的棺材上山,而僅有的幾個年輕人誰也不願意去做這些事,畢竟老人過世抬棺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抬棺時一路上有許多忌諱和規矩,年輕人根本不懂,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幾個兒子自己也加入抬棺隊伍,才勉強湊夠了人數,這種事情在我們家鄉不是個例,已經是一個老大難的 社會 問題!

或許正是看到了這個難題,我們家鄉如今有人開辦起了喪葬一條龍服務公司,跟四川獨具特色的「家宴下鄉」一個道理,只要主人家出錢,喪葬公司會負責從守靈到安葬一切的具體程序工作,由於都是本地人,喪葬公司的工作流程都是符合本地的安葬習俗和規矩,這確實是為當地老百姓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喪葬公司招聘的專業的抬棺人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他們以此為職業,各方面都可以讓事主家人感到安全放心!

如今的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 社會 ,老年人的人口基數已經上億,每年不可避免的會有許多老年人「駕鶴西去」,農村老人過世找不到抬棺人的窘境必須得到改善,而專業的喪葬一條龍服務公司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個 社會 問題,方便了老百姓的同時也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工作就業問題,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這個應該不成問題呀,可以這么說,只要能付得起錢,有專門吃這碗的人啊?

記得我劉姓同學的父親去世時,請的一位總執事。他手下可全乎了,白事上所有用品的經營、縫孝衣的女執事、打墓穴的、專門抬棺的一應俱全。抬棺的人還有專門的拖拉機、吊車、天杠等全套工具。當然,這需要付錢。記得當時同學花了1萬多元。

像題主說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了,所以村裡沒有幫助抬棺的了。其實既使都在家,這個活也幹不了。甭看只是個力氣活。

首先這幾十個人一齊捧起棺來,是非常吃力的,人員必須高低搭配好,而且喊號子者很有經驗,過去都是風水先生專司這個,他喊一聲起時,如果誰慢1秒,或這邊人個矮,對面人個高,高者先抬起了,低者稍慢,立刻就會努傷。過去老嶧縣有個姓種的就因為抬棺時努傷吐血,得了一輩子的癆病。

至於題主說的讓大家湊份子花錢請抬棺的人,我看還是拿的好。一個莊上的老親四鄰,應該相幫。就算是人家有白事,總還要上份喪儀吧?無非多少是了。

大家說對不對?

農村老人過世無人抬棺,好的建議是

這種情況很少,即使發生也是現代年青人外出打工,在外買房子,家中老人去世,一年到頭根本不回家。由此家中的青壯年少之又少,湊不起抬棺的八個人,無法抬棺,例如本地就有一個灣家中只住有四五個老,對於老去的人灣里約定,凡在外面的人都得回家辦後事,不計報酬,到時電話一打都自覺回家,這就解決了無人抬棺的問題。

另建議,找那些專門奔喪的樂隊,付工資,也可以解決。三是在附近灣找人付工資肯定不會誤事。現代 社會 好,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農村老人過世無人抬棺?確實是個封建遺留問題!我們是世界客都的邊遠農村,一貫以生產隊為單位男丁為輪流對象,第一次抽簽為准,一個寨8個隊,剛好民俗稱為8個壯男為「八仙」本人在農村16歲算起歷時27年,其實人死了,是不能有靈魂,世界上更沒有「神」或「鬼」!我們大部份人都是唯物主義者,父母死後越簡單越好!時代在前進,改革開放要創新,一般近公路的抬老人遺體的錢直接補給縣火葬場的工作人員最簡捷與方便!這叫雙贏!避免農村故弄玄虛的封建迷信!老人逝世開個簡單的追悼會,講一講去世老人平生對 社會 、大眾、家庭作出過大、中、小貢獻值得學習!我們客家歌手的口頭唱:大聲應娘都有罪!在生吃四兩,當得死哩祭獵羊。又說、言語勝過人參湯。所以雖然是遺體火化,其中細節還是可改革簡化的。

現在都是機械化了,哪裡還用人抬棺材?我們這里從裝棺出殯,到下葬都用吊車,再說現在的棺材都出奇的大,光個棺帽(棺材蓋)就有幾百斤,用人根本就抬不動

問:農村老人過世無人抬棺,有沒有好的建議?

農村老人過世無人抬棺,那是現在和過去不一樣,過去村裡閑人多,誰家有事,前來幫忙的人都使不了,能開幾十桌,打坑的,抬棺的,人多的可以輪換,不愁沒人幫忙。

現在,人們都知道掙錢發財,在家待著種那點地就是耗窮,所以都出去打工,村裡就沒有閑人了。誰家再有事,沒有幫忙的,就顯得冷清,遇到白事,抬棺打坑的都沒人了。

問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其實,也用不著什麼建議,車到山前必有路,你出去掙錢,有人早就想到掙這個錢了。

現在,農村到處都有紅白理事會,紅白事的一切用物應有盡有,一個電話全到齊,有棚,有桌橙盤碗,打坑有挖掘機,抬棺有起吊車,連壽材壽衣花圈紙馬香鶴童男童女都賣。

只需一個電話,就全到齊,來到之後就全都交由紅白理事會辦理,自己會哭就行。

『貳』 怎樣安慰老人面對死亡的心情

『叄』 中國農村的喪葬風俗

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兄弟民族有五十六個,不但「一方一俗」,而且由於民族的不同,喪葬習俗因此各異,我的一支禿筆,無法一一呈現解答,僅限於我個人的了解,回答農村漢民族的一些 「禁忌」 「風俗」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將喪葬看作家庭中的一件大事。 「喪葬禮儀」 在周朝已經初具規模,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一系列龐大而繁雜的禮儀。葬禮體現出人們對死亡的理解和所持態度,也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徵。

位於山西省南部黃河與汾河交界處的農村(我查找地圖,應該是禹門口河津一帶),這里的農村葬禮在十幾年前還是很講究,並且頗有「古風」格調的。

(在墓地痛哭的亡者家屬)

包括我上述提到的地方,廣大農村對老人去世有以下 「禁忌:」

一,選擇「風水寶地」和「擇吉安葬。

用四川的風俗習慣,應該請 「陰陽先生」, 花錢不多,我為先父選擇骨殖安葬的方位,均是採用「子午向」,這個可以用羅盤,也可以使用手機勘定。

陰宅風水一說,傳承千年,源遠流長,在一個 「虛空的法界」尤其重要。 希望認真處理,不可草率從之。

(位於某市的公墓)

二,先人故去,禁忌「熱死熱埋」。

應該停放12小時至72小時內妥善安葬。當然,特殊情況不在此例。

在先人故去後,如非特殊情況,建議不要馬上放入「冰棺」,因為這個時候故去的先人屬於「中陰身期」,某些思維意識猶在,貿然將遺體放入冰棺,容易導致先人墜入寒冰地獄及餓鬼道。

三,先人故去,宜早「入土為安」。

我的看法是,應該遵從當地的「公序良俗」即大家公認的「入土為安」,同時,可以減少一些費用和精力。

四,在移動遺體時(如從醫院到太平間)均應「打傘遮陽」,個別地方還要「喊山引魂」。

先人的遺體或者骨灰等,不應該直接被陽光照見,需要後人打傘遮陽或者搭棚遮陽。

「喊山引魂」是在下葬前,後人要高喊先人的姓名、生辰,以助先人「魂兮歸來。」

五,墓穴「暖坑「。

墓穴內務必暖坑,不可冷穴,不要被日光、月光、星光照見。挖好墓穴後,就要在穴內焚化紙錢,待燃盡後,方可下葬。墓穴上方應該用棚或者大傘遮住日、月、星辰。

(晉南農村孝女舉行葬禮時的發飾)

六,先人下葬前,墓穴內不可以留有任何活人的腳印、手印、身影等,如果不小心留下,可以用紙錢將印記抹平,再下葬。

七,在下葬現場,孕婦、產婦、生肖犯沖者必須廻避大吉。具體說就是與逝去先人的生肖相同者。

八,給先人下葬後,所有人在返回家中時,均不要回頭,免得你看見不該看見的東西。尤其是體弱者,或者具有靈異體質的後人。

九,給先人下葬回家後,務必洗手,照鏡、除穢。

四川農村就是在山上折幾枝柏樹枝,放在歸家路上,待白煙冒出時,從後面跨過去,消除墳場的氣息。(但是,應該切記管理好火源,完畢後用水或者泥土掩埋,確定無火星後,方可離開。)

關於(葬禮)風俗問題,簡單回答如下:

以晉南黃河與汾河交界處的農村為例

他們的喪葬禮儀大致可以分為「小殮」、「報喪」、「封棺」、守靈、降香、沖靈、出殯、安葬等環節。

在以前,整個喪葬過程莊重肅穆,隆重氣派。

我們應該看到,喪禮過程中,文化的影子浸入其中,葬禮不是獨立形成的,是多種文化交織而成的產物。

晉南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可能至今還是保留了一些喪葬禮儀文化,如,在停喪期叢讓間表演了當地在「沖靈」時的「 響板」 表演余侍。

結束語

喪葬習俗各處不同,你的家鄉是什麼禮儀呢?你有什麼不同看法,請你老指點!

農村老人去逝後的禁忌:

不能說死了,七八十歲的說「老了」,年輕一點的要說「走了」。

子女一百天之內不能剪頭發,等過了百日後才能理發。

去逝第一年大年初一不能串門拜年,否則人家會不高興,感滲毀局覺很晦氣。

第一年過年不能貼對聯,第二年貼藍對聯,等三年就可以貼紅對聯了。

老人去逝後的風俗:

在最短的時間內先「指路」,就是用谷秸綁一個像馬駒形狀的「羅馬子」,上面搭上一件老人穿的上衣,到大門外的路口上,由長子手拿一根高梁桔,站在高凳子上,面朝西南方向,高梁桔指向西南方向,嘴裡喊:(爹或娘)你上西南,連喊三遍,其他子女隨聲咐合:你上西南。然後長子跳下凳子的同時,並將凳子用力蹄倒在地,所有子女跪地磕頭,幫忙辦喪事的人將「羅馬子」燒掉,子女哭著回家,「指路」的儀式就算結束了。

第二天即二日,出嫁的女兒一路哭著回家,給婆婆磕頭,名曰「謝婆婆」,也是給爹娘「哭路」,讓老人去陰間的路上走得順暢。

二日,早、中、晚送三趟「江水」,就是去村頭的路口上給閻王爺燒紙潑湯,希望能讓老人過關。晚上「燒馬子」,就燒一個紙馬,讓老人騎馬去西天佛爺殿或老母殿報到,名曰「發盤纏」。

第三天出殯下葬,中午,老人的女兒媳婦及侄女要到墳地「煎糕」,就是把墓穴燒熱,免得老人去「新家」感到冷。出殯前,子女要在靈杦前陪老人吃最後一頓團圓飯,一生的親緣就此了斷。

下葬後第三天大清早圓墳,中午上三日墳,燒五七,燒百日,燒忌日。

現在的年輕人對這些習俗已經越來越陌生了。

在農村來說,辦祭祀比城市辦的要講究的很多,在喪事的現場,不能說笑,不能穿紅戴綠,特別是晚輩們更要遵守這祭祀方式。有來弔唁的,要跪拜叩頭還禮,靈棚前有晚輩一直在那等候,前來弔唁的時候去叩頭迎接,然後別人祭拜的時候要跪在兩邊叩頭謝禮,現在在城市裡邊,南來的北往的,有很多規矩,就沒有從前講究了,喪事的規矩,也隨著主持人的不同,禮節上也有變化。

其實人去世以後,不管葬禮舉辦的有多麼豐富,其實去世的人,也不知道,只是給活人看著熱鬧的,我們家有多孝順,老人去世了,我們辦的有多隆重,互相攀比,搭戲台吹喇叭,其實我覺得還是應該厚養薄葬,活著的時候給他吃的好一點,穿的暖一點,那是一種享受死了的花個一百萬兩百萬十是一點都不知道,沒有必要這么鋪張,浪費有這個孝心,就應該在活著的時候讓他活得瀟灑,活得快樂,活得有尊嚴,這是真正的孝順。

我們這老人去世了,不許吃面條、粉絲,說吃這些東西與死者牽連不斷,對活著的人不好,怕被死人帶走。在吃飯的時候,盤子和碗不能摞起來,說碗碟摞起來就會喪事不斷,沒有科學根據,只是想討個吉利而已,總之很多禁忌都是想,希望家人不要遇到這樣的事,寓意著家裡面的人都健 健康 康,快快樂樂,每個人都能長命百歲。

說歸說,做歸做,每家的喪事辦都不是太相同,每一個禁忌都是考慮到對活人好一點,現在這個 社會 了,迷信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大家也都明白,不管別人家怎麼辦,都是對。

首先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一般農村不管是喜事,有老人去世,還是生孩子,講究的細節特別多。像家裡有老人的去世的話。

禁忌

第一,家裡的老人去世的話,子女,親戚悼念之後,不可以去串門,因為別人會忌諱。

第二,家裡老人去世,子女禁穿鮮艷的衣服。

第三,三年不可以貼對聯。過年了不可以起早。

習俗

第一,老人去世後女兒要回婆家討孝,不管長輩,還是小孩,見面不說話就要磕頭。

第二,老人去世,三天要圓墳。

第三,去世五七,一百天,一年,兩年,三年,都要上貢品。還要每年的大年三十去墳上送飯。

「領羊」是甘肅人祭祀祖先的一種方式,是各種祭祀活動中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種儀式。

獻祭開始時,奏樂,亡者的子女或外甥等晚輩,奉獻出一隻活羊(當地人認為羊乃潔凈之物),拉到靈柩前,給羊耳、鼻、尾、蹄等部位灑酒祭奠。民間有說法,此刻羊是通陰陽兩界的。似乎,此時的羊被賦予了某種神性。在這種場合下,這只羊就成為亡者靈魂的附著體,它的舉動就代表了亡者的意願。

據說老人對獻羊的人滿意或走得安詳放心,羊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渾身抖動,毛發蓬鬆,表示亡者已認可通過了。如果不這樣,執事者把羊抓起來,在耳朵里灌些涼水,在朝羊的背上撒上冷水,一放開,那羊如果就地打一個大大的毛顫,就被叫做開毛大領,那羊就算被受祭者領受了。一般領羊的順序是按尊卑順序 。

「領羊」儀式庄嚴、肅穆、古樸,不僅能使喪事辦得比較穩妥,還能流露出兒孫輩的盡孝情結,所以,「領羊」是喪事中的「重頭戲」。

「領羊」一般是逝世者埋葬前一天,親朋聚集齊全的時候進行,由逝者的孝子孝女或娘家人為逝者獻羊,領羊的時候逝者的孝子及族人會圍攏在靈堂前的公羊周圍,用自己話說出死者的未盡之言,如果羊擺耳並抖動身體,則認為逝者已將羊「領走了」。由選定的人主持「領羊」儀式。

獻祭開始時,亡者的子女或外甥等晚輩,會奉獻出一隻活羊(當地人認為羊乃潔凈之物),將羊拉到靈柩前,給羊的耳朵、鼻子、尾巴、羊蹄等部位灑酒祭奠,民間有說法,此刻羊是通陰陽兩界的,此時的羊被賦予了一定的神性。

這時奉獻出來的活羊就成為了亡者靈魂的附著體,它的一舉一動便代表了亡者的意願。

民間認為羊代表亡者靈魂,祈求者述說些讓亡者安心的話,如說家庭及兒孫都好,以後不會有什麼困難,不必掛牽等等。

羊如果仍不領,主持「領羊」的人會把羊抓起來,在羊的耳朵里灌些涼水,或者是朝羊的背上撒上冷水,鬆手時如果那隻羊就地打一個大大的毛顫,就被叫做開毛大領,這樣羊也就算被受祭者領受了。

此習俗在甘肅沿襲已久,此儀式被稱為 「領羊」。「被領的羊」是要被客人吃掉的。過「事」是傳統,吃「席」是禮節,請別人吃「席」是為了應「事」,吃別人的「席」是為了自己以後有「事」也有人來吃。許多時候一些「事」是不得不過,一些「席」是非吃不可。按老人們的話說,這是「下數」。

「領羊」習俗起源於哪個年代誰也說不準,但對「敬老盡孝」的傳統古理卻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一些寓教於理和文化內涵在充分的展示著人們的富裕文明程度在不斷的得以提升。

在皖北這塊,不管誰家的老人死了,都不能說誰誰家誰誰死了,應該說誰誰家的老人老了;年輕一點的人,就說誰誰走了,走的真早,等等,像我們老家,人去世後算上當天,都是在第三天出殯。這段時間里,孝子不能到別人家去;不能隨便借東西,要拿錢買,三毛兩毛都行,意思意思就行了。

死者生前穿的衣服除留幾件做紀念外,都要燒掉;生前睡的床要放到溝塘裡面泡上一段時間,去除晦氣,我們這里只是在燒五七紙的時候待客,也只燒五七紙,其他七則不燒。來的客人一般都是至親,像出嫁的女兒、侄女,還有外甥等。其他人則不需要來了。來燒五七紙的人,不準在上禮金,只能帶食品、飲料、紙炮等。大家中午吃過飯,下午到墳地里去,磕上幾個頭,就行了。燒周年紙和燒五七紙是一樣的,一般人死不能說這人死了,要說這人老了。人死後八到十二個時辰不能碰,不然死者會很痛苦。據說是因為這時死者的靈魂正在脫出體外,有老牛扒皮之痛,一點點碰觸都會使人受極大痛苦。十二個時辰之後裝殮,棺材不能立刻下葬,要在西屋停七天,這叫頭七。頭七那天不能大聲說話,晚上不能出屋,因為頭七這天死者會最後回來一趟,怕驚擾死者。頭七過後就可以下葬,要燒化香蠟紙馬,有的人家兒女子孫多,要抬著供桌去墳地。

在墳地燒化紙馬之後,墳頭上載上一顆柳樹或柏樹,為的是安魂。所謂墳地,其實就在莊稼地里。一堆小土丘連成一片,這都是先人墳地。每年清明,中元,忌日,冬至都要上墳,燒完了紙要拿一張紙用土壓在墳頭上,不然過不了幾年這墳就找不到了。一般來說,死去的第一到第三年上墳規模很大,尤其第三年。之後就每年燒點紙就可以,人死後八到十二個時辰不能碰,不然死者會很痛苦。據說是因為這時死者的靈魂正在脫出體外,有老牛扒皮之痛,一點點碰觸都會使人受極大痛苦。十二個時辰之後裝殮,棺材不能立刻下葬,要在西屋停七天,這叫頭七。

頭七那天不能大聲說話,晚上不能出屋,因為頭七這天死者會最後回來一趟,怕驚擾死者。頭七過後就可以下葬,要燒化香蠟紙馬,有的人家兒女子孫多,要抬著供桌去墳地。在墳地燒化紙馬之後,墳頭上載上一顆柳樹或柏樹,為的是安魂。所謂墳地,其實就在莊稼地里。一堆小土丘連成一片,這都是先人墳地。每年清明,中元,忌日,冬至都要上墳,燒完了紙要拿一張紙用土壓在墳頭上,不然過不了幾年這

在農村,老人去世後,禁忌家人穿紅戴綠,要守孝三年後方可,春節三年之內不能貼春聯,老人去世第一年,家人不許外出拜年。還有婚事過三年後才可舉行,我們這里是這樣的,也許別地方更復雜些。

依次類推,共有七個七七祭日。回魂夜的時間,是頭七當天的子時至亥時。

一,頭七回魂夜,是逝者故去後,第一次返陽看望自己的六親眷屬,七七祭日內正是逝者中陰期,亡人陽間意識還沒有徹底斷除,土話一點解釋,就是七七祭日內的逝者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還稱不上所謂的鬼。所以,這頭七回魂夜的第一個注意事項,就是逝者的家屬在這天,一定要緬懷先人,萬不可為了家庭瑣事,口舌紛爭矛盾,讓逝者傷心遺憾,留戀紅塵,不肯離去。

二,頭七當天的子時,會有牛頭馬面,大小二鬼,四位陰差鬼兵,護送逝者的魂魄,返還陽間家中。頭七當天子時從窗戶、煙囪等地入宅;當天亥時,由房門走出。家中後人,頭七當天可以再家中擺放貢品,貢品當中要禁忌牛肉、馬肉和狗肉,葷素搭配,越豐盛越好,以此來犒勞答謝四位鬼差,不讓其難為打壓逝者。同時,貢品中也可以擺放先人生前喜好的食物,受用上路。

三,同時在頭七的當天子時,還要在孝房家門口擺放一碗清水和一碗五穀糧,擺放清水的意思是讓先人洗去塵埃,消免災難,安心上路;擺放五穀糧的意思是,避免煞氣,防治犯呼,辟邪驅霉。這一碗清水和一碗五穀糧,在次日清晨,清水直接灑在門口即可,五穀糧於當天扔於長流水處即可。頭七當晚亥時撤下的貢品,連同燒紙銀票等各路拜金,與十字路口焚化即可,禁食。

四,在薩滿仙門中,先人頭七這天是不允許去墳地祭祀的,原因是各家家廟祖先神這天會正式將逝者的陰宅磁場記錄在案,蒞臨巡查,同時,也是呼氣煞神抓找替身之時,所以,頭七這天冒然去墳地祭祀,一則會讓家廟神及逝者,貪戀紅塵,死等祭祀,壓運活人,二則容易沖撞呼氣煞神,造成犯呼。頭七這天,如果在家中不方便擺供的後人,也應該在當晚燒紙祭祀,祭祀先人。

五,在頭七回魂夜這天,家中若有月子人及四眼人,均應迴避,以免沖撞逝者及各路陰兵。對於那些突然意外辭世的逝者,多會在頭七這天,給自己的親人報夢說事,家人眷屬若是夢到,或是在家中看到,萬不要驚恐,靜心定神詢問逝者,幫其妥善辦理好未完之事,讓其放心西去,光明大道,瑤池之路。過了頭七之後,先人就要登上望鄉台,開始黃泉路之路,一去永不歸。

問題可能是想問在操辦老人喪事時有哪些禁忌和風俗。

俗話說, 一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我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各地的喪葬風俗也就有了各自的不同和特色。

一株吊蘭才疏學淺,出門較少,故而對外地了解不多,僅對本地的喪葬文化略知一二。現一一道來,如有不同高見,懇請多加指點。在此先行謝過!

先來說說喪期! 喪期通俗地說也就是治喪的時間。老人去世後一般情況下都是停屍三天的,假如有至親在外地不能及時趕回的話,為了能夠讓他見到老人最後一面,也有多擱幾天的。喪期是這樣算的:去世當天算一天,然後,第二天,在第三天出殯。在這三天裡面事情很多。頭一天家裡面要逐一通知各位親友來燒紙;置辦辦喪事的東西;請鄉間流動辦酒席的大廚;等等。第二天上午一般沒有什麼大事,搭搭靈棚;大廚來到了;如果請了戲班子,戲班子也會來到了;老人的女兒、侄女、外甥、內侄等眾多親友得信也早已來到了。為了出殯當天不太忙亂,多數人家會在第二天下午將逝者火化。火化回來,天也快黑了,執事的大總就會安排潑湯。

第三天上午出殯,或墳地或公墓。安葬回來,主家要宴請前來燒紙、弔唁的賓客,席間,孝子要對眾人磕頭表示感謝,稱為「孝子謝客」!喪事算告一段落。

第四天是燒五七紙的日子。按說,燒五七紙應該在五七期間才行,但因為大家都忙,也有些是在外地務工,要急著回去。從這一點考慮,無論是誰家辦事,也都順應形勢,把日期給改了。近幾年似乎已經約定俗成了,大家都這么做了。

再來說說有啥禁忌! 畢竟是白事,是有著很多禁忌的。 禁忌也叫忌諱, 就是在辦理喪事期間所不能做的事。略舉一二。用於辦理喪事的東西,哪怕是二指長的繩子,也不能借,只能買,不論是誰家的,只要不是主家自己家的。給個三毛兩毛錢的,不能白用。治喪期間,孝子孝婦不能夠串門,要一直守在靈前,需要辦的事有執事的安排人辦。等等。

這個和每個地方的風俗有很大的關系吧,而且差別應該很大。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些風俗就慢慢變淡甚至改變了。

我就簡單說說我當地吧:

1.就拿春節貼對聯來說,當老人去世後第一年會貼白色的對聯,第二年回帖黃色的對聯,第三年回帖綠色的對聯,三年之後就變成正常的紅色。

2.農村好多是土葬,如果兩個夫妻老人一方先去世那麼他(她)是不能入祖墳的,只有另一方去世時才可以拋出來合葬入祖墳。

3.老人去世後,生前一些鋪蓋、衣物會被燒掉。

4.後人為了紀念老人會選擇:頭七、百天、周年、清明……這些日子上墳燒紙錢擺貢品。

5.在老人下葬的當天,主人會准備一隻鐵水桶,水桶下面撒上草木灰,水桶上面會放上剁面刀。每個埋葬老人回來時都會翻動一下剁面刀(正反)。當所有人都回來後會打開鐵桶看看草木灰上面有什麼痕跡,據說能知曉自己老人羽化成什麼。

還有很多講究就不說了,可能有人會說這些都是迷信,但我們中國人講究孝道,這就是我們的信仰。它寄託了我們對祖先深深的哀思之情。

閱讀全文

與老人要土葬怎麼勸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如何同意我去爺爺奶奶家住 瀏覽:103
吉林市養老保險個人編號是什麼 瀏覽:694
做養生產品怎麼找合作夥伴 瀏覽:60
河北省最低退休工資標準是多少 瀏覽:101
農村養老保險每月最低拿400 瀏覽:722
湖南平江安定鎮敬老院地址 瀏覽:132
土豆皮怎麼做長壽花的肥料 瀏覽:438
蘇州養生店招商加盟要多少錢 瀏覽:194
80歲老人肋骨骨折怎辦 瀏覽:360
志願者到老年公寓為老人包元宵 瀏覽:762
福建省集體工轉合同工退休社保補繳多 瀏覽:456
老人去世多久可以養寵物 瀏覽:180
老年人經常頭疼是什麼原因 瀏覽:793
玖姿中老年人短袖上衣 瀏覽:786
哪些東西可用於hiv抗體檢 瀏覽:693
為什麼我不喜歡養父母 瀏覽:203
上海抗議養老金並軌 瀏覽:191
父母無能力交社保怎麼辦 瀏覽:189
天津老年公寓咨詢電話 瀏覽:470
關於孝順的短故事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