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騙老人買保健品怎麼舉報
可以向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商家為了提高銷量,通常會將自己的保健品包裝為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神奇物品,但是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應當真實,與注冊或者備案的內容相一致,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並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如果商家有虛假宣傳的行為,欺騙消費者,那麼消費者可以向上述舉報,請求追回被騙錢財。如果商家誇大事實,虛假宣傳,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則有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消費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商家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騙取老人數額較大的錢財,還可能構成詐騙罪,消費者可以報警,由法律追究商家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八條 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產品質量監督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工作。 法律對產品質量的監督部門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貳』 老人被騙怎麼舉報
1、老人買東西被騙可以選擇向網路警察報警或當地派出所報警、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向工商部門舉報、向媒體求助、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或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等多種途徑。
2、老人買東西被騙可以向食葯監管部門舉報,利用會議、網路非法營銷保健食品,給食品、保健品變換包裝、塗改生產日期以次充好,消費者一旦發現這些違法行為,可撥打12331電話舉報。
3、老人買東西被騙可以依法要求賠償。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老人被騙買保健品該怎麼辦
1、可加強與商家協商,要求退回所購產品,返還錢財。
子女發現老人上當受騙後,應該保留購買票據和產品,及時找到保健品公司,要求退還產品和返還錢財。
2、可向衛生局、食葯監局及工商局舉報,請求追回被騙錢財。
3、收集、固定好相關證據,向人民法院起訴商家,也可以將商家及保健品推銷員列為共同被告。
如果協商、舉報無果,消費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一般情況下,都是保健品推銷員上門推銷,此時也可以將保健品推銷員列為共同被告。
4、可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追究商家的法律責任。
如果商家誇大事實,虛假宣傳,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則有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消費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叄』 老年人買保健品被騙怎麼投訴
法律分析:老年人買保健品被騙,可以到公安局報案。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保健產品是能當葯品使用的,而有些不法分子對保健品進行虛假的宣傳,誤導一些老人購買,那麼老人被騙買保健品可以去公安局舉報。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老人被騙購買保健品的,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並不屬於消費糾紛,可以直接到公安機關報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一)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二)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三)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四)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
(五)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六)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