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父母身體不好為他們念什麼經
一般來說,最簡單而且很有效的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南無觀世音菩薩",每天給自己安排一個定課,必須念1000聲之類,堅持下去,按時完成,然後把功德迴向給你母親就可以了。
經文,可以念《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本經本身在佛門裡面就被稱為「孝經」,地藏菩薩示現婆羅門女、光目女,孝親度親的事跡,地藏菩薩正是以一念孝親之心,而發展為「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偉誓願。再加上你對你母親這一顆真誠的孝心來念誦的話,一定可以讓你母親增福增壽的。
除此以外,多多為你母親放生,發願吃素等,佛法是因果法,你給其他眾生活命的機會,種下長壽健康的因,到時候果報成熟,自然感得你或者你母親長壽健康的果報了。
同時去醫院看看也比較好。
⑵ 為老人增壽念什麼經好
念《地藏菩薩本願經》迴向,也可以念《普門品》跟觀世音菩薩聖號迴向。
印祖開示:
誠念觀音
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凡怨業病,醫不能治者,及犯鬼犯孤,念著即可解消遣散.凡刀兵水火,惡獸惡人等危險,若至誠念之,即有大轉折.若心不至誠,兼有疑惑不信之心,及心存惡念,欲成就惡事者,則無效驗.
修凈兼念
觀音聖號,乃現金之大依估,當勸一切人念,若修凈業者,念佛之外兼念.未發心人即專念,以彼志在蒙大士覆被而消禍耳.待其信心已生,則便再以念佛為主念觀音為助.然念觀音求生西方極樂,亦能如願耳.
代佛垂救
念佛念觀音均能消災免難,平時宜多念佛少念觀音,遇患難專念觀音,以觀音悲心深甚切,與此方眾生宿緣深故.不可見作此說,便謂佛之慈悲不如觀音,須知觀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即釋尊在世時,亦嘗令苦難眾生念觀音,況我輩凡夫乎?
印祖開示
兼念觀音
現今乃患難之世,須於念佛外,加念觀音聖號.冥冥之中有不可思議的轉回.庶不至宿業現前,無法逃脫耳.
觀世音菩薩,誓願弘深,慈悲廣大,隨類化現,尋聲救苦.世人凡遇疾病患難,若能以改過遷善恭敬至誠之心,常念菩薩名號,莫不隨彼誠之大小,而垂加被.小之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大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以迄超凡入聖了脫生死也.
阿彌陀佛!
還有放生比較好,都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其他生物也是增壽增福
祝願:
合家平安
⑶ 咒王解脫塔可以解救垂死的病人么,老人年紀大了,什麼可以延長他的壽命,和大家開心的過個年。
想要延長老人壽命,您可以幫他恭念《地藏經》和放生。
若想長壽,則應放生,《放生贊》雲:「汝欲延生聽我語,凡是惺惺須求己,汝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真道理,他若死時你救他,你若死時天救你,延生生子無別方,戒殺放生而已矣。」又彌勒菩薩偈雲:「勸君勤放生,終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天須救。」
佛經中說人天七德:「種姓高貴、形色端嚴、長壽、無病、緣分優異、財勢富足和智慧廣大。」其中長壽和無病的根本因即是放生,放生也是其餘五德之助緣。世親論師說:「釋放遭殺眾,如是賜生命,斷除害有情,獲得長壽命,護士醫師者,施葯不損眾,即成無病者。」
有些病人,以前世或今生殺業報應,醫生也無法治療,若立即放生,便有痊癒者。杭州有一個打鳥為業的人,背上突然長瘡,大夫無能為力,此時自己知道是今生殺生果報,於是發誓不再殺生,並作放生,此後診治便有了效力而逐漸痊癒了。在藏地也有很多被醫生診斷為必定死亡的病人,若家人去放生、念經,就有逐漸恢復生命的希望。尤其是醫生不能診斷的怪病,均是自己前世或今世殺害眾生的業感現前,此時,惟有放生為好。
佛經雲:「雖有殺百人百馬之罪,若放一眾生,清凈彼罪障。若放十三眾生,凈除萬劫之罪障。若有眾生盡壽命,為彼作放生,延長其壽命。若三日內必定死亡,即放十三眾生,此人能延壽三年。若殺害已經放生過之眾生,則有殺百人之過失也。」
在清朝道光年間有一位太守,身患重病,正在生命垂危之際,他發誓願:從今之後,饒益一切有情,懺悔自己的業障,舍棄一切世間俗事。當夜,觀世音在夢中示現對他說:「你昔日殺業重,今得短命報,幸好此時,能發堅固誓願,惟有放生可以延壽,且可增福祿。」他醒後大有感悟,於是全家戒殺,常常放生,其病體終於痊癒了。確實放生者現見其延壽,最近藏地爐霍縣有一位牧民,多年患疾,十分痛苦,去過很多醫院,皆無效益,後來有一位僧人打卦說她前世殺生極多,若不放生,則短命多病。此後她發心放生,便成無病無苦,如今她特別相信因果,每年皆捐款放生。
若遭遇嚴重之疾病而接近死亡壽盡之時,只有放生,才能延壽無病。從前蘇州有一位王大林,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常常放生,每當看見村中的小孩們捕捉玩弄魚鳥等動物時,他就致力勸止並給錢以放生,他平時勸人說:「少年時,必須培養愛惜仁慈物命的美德,不可令他養成殘忍好殺的壞習氣。」他如是於一生中勸人行善斷惡,後來得重病將死時,於自己覺知的境界中聖尊告訴曰:「你平生放生,有極大功德,將可增福延壽三十六年。」因而得以復活,九十七歲時無病善逝。
同樣近有一位叫果才的藏族人,由很多空行母等具神通者說,他只能活三十一歲,若能放生誦咒,尚可延壽,他立即放生甚多,每年放生護生,今已五十歲。還有相同的實事,從前有一位屈師,到市鎮去買一條赤色鯉魚放生,後來屈師生病時夢見龍王,邀請他到龍宮,並對他說:「先生本來壽命已盡,因救龍子一命,增延福壽十二年。」他救鯉魚時四十八歲,後來活到六十歲。所以,在人間壽命不長的人,應當發心放生,才能增福長壽。
在佛教徒中,深信因果是十分的重要,感應也是非常發奇妙,目前有很多出名醫師亦依放生而治病。四川遂寧市有一位醫生,她在海內外影響極大,她的家裡掛滿了省市中央、及國外經其治療而痊癒的病人敬獻的錦旗,以感謝表彰其醫術的高明,現在她已是成千上萬人的救命恩人。我問過經她治癒的那些人,他們都說,經醫療無效時,這位醫生就勸我們放生、念經等,遵照囑咐,廣行放生等善行後,身體就痊癒了。當我聽到此語時,對佛語更加生起定解。所以放生也是一種特異功能的治病方法。
相反,殺生則是短命多病的唯一直接之因,本來能活久時的人,若喜歡殺生,則成短命,藏地阿闍梨阿旺扎巴雲:「若行救命放生者,短命亦成延壽命,若殺魚蛇等含生,長壽者亦成短命。」自古以來,放生轉短命為長壽者,不勝枚舉。
我們若能時時以慈心推及物類,自己做到戒殺放生,又廣勸他人戒殺放生,則一切事必能吉祥如意,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吉神佑之,福祿隨之。」全知華智仁波切亦雲:「恆時行善放生者,護法地神常佑彼。」《護生的故事》雲:「如影隨形,古今善惡報應,昭昭分明,感應事跡,歷歷在目,尚有何疑?」...
⑷ 老母親八十八歲了,身體有病,怎麼樣能增加母親的陽壽
有時間多陪陪她,和她聊天,讓她快樂,不要讓她生氣,一日三餐營養均衡,這樣會讓母親長壽的
⑸ 老年人增壽秘訣
老年人增壽秘訣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告訴你帶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歡!
老年人增壽秘訣——1、笑
增壽:10歲
幽默可以使你更健康、更長壽、更快樂,這是挪威科學技術大學發表於2006年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的。另據他們證實,具有幽默感的人當患上重大疾病時被治癒或好轉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出30%。笑可以使人產生更多的保護性荷爾蒙,調節血壓,減小壓力,增強免疫系統。鑒於笑能給你帶來這么多的好處,讓自己多一些笑聲,可以使你的壽命增加8歲。所以,從現在開始多看喜劇電影,多聽相聲,也講笑話給別人聽吧。
老年人增壽秘訣——2、買一隻狗陪你
增壽:11.4歲
有一隻貓或狗在身邊陪你,可以使你降低心臟病、中風發作的風險,還可以使正身患重症的人盡快好起來。對此你還在懷疑嗎?讓我們來告訴你——根據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韋爾斯博士的一項研究顯示,養狗往往可以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養狗的人和那些沒有狗的人比起來,養狗的人簡直太幸運了。而且,養狗比養貓更有好處,因為狗可以“強迫”你每天早晚必須出去散步,這是《寵物的治療功效》一書的作者醫學博士貝克爾說的。
老年人增壽秘訣——3、為自己找一個伴侶
增壽:9.5歲
離婚,而且讓你的另一半房子是空的,這真的不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你的生活會更加孤寂。紐約洛克菲勒大學200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離婚會加速白細胞的老化。另一方面,長壽真的需要靠兩個人來維系。“長期的愛的關系可以使你年輕6.5歲,”羅森博士說。固定的性關系可以讓你進入一種平衡的穩定的生活狀態中去。誠然,那種有規律的性關系和長期忠誠的相守並不一定真的就能在你身上發生,但如果你連試都不試一下,你怎麼知道你沒有這種好運呢?
老年人增壽秘訣——4、喝奶
增壽:7.2歲
牛奶,不用多說,在現在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人們剛剛開始重新拿起杯子在考慮是否可以喝奶。而MH想說的是,不要因噎廢食。其實,如果沒有三聚氰胺之類的東西,牛奶是非常好的東西。它是一種純天然的最有營養的抗衰老和補給身體的食品。已經有很多臨床實驗證實,牛奶有非常多的功效,比如提供能量,使肌膚更有活力,減少疼痛,使過敏體質得到改善,加速身體復原,振奮情緒。
老年人增壽秘訣——5、檢查前列腺
增壽:12歲
預防勝於治療,早期治療勝於當時治療,這些都是我們很早很早以前就聽熟的話。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會有很多人忽略掉種種可能患病的跡象,而直到這些跡象成為事實時,已經很難治癒了,這對於前列腺疾病這種生殖病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去檢查前列腺疾病這種生殖病之前其實已經患病很久了,而事實上,這種病和糖尿病、ED一樣,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治癒應該都不是一件難事,但現在已經有數以百萬的人得上了前列腺疾病,”班克斯博士說,他是《男人手冊》的作者。“積極主動尋求那種高質量的醫療保健和慢性病護理的人往往可以比不採取任何防範 措施 的人多活12年,”魯森博士說。趕快行動吧,早檢查早治療,讓前列腺疾病躲得遠遠的。
老年人增壽秘訣——6、到海邊去曬太陽
增壽:3.3歲
經常見不到陽光的人可能會發生很多危險。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系的一項情感障礙研究顯示,缺少光亮可能導致抑鬱症或其他相關問題出現,比如酗酒、自殺等等。去海邊曬一個星期的太陽,會讓你走出這種陰暗的情緒。有研究顯示,連續5天,每天30分鍾的海邊日光,可以治好一半以上的抑鬱症患者。
老年人增壽秘訣——7、經常在家測血壓
增壽:25.2歲
不要等身體真的出問題了才想起來去測血壓。現在,人們通常是買個血壓儀在家自測血壓,而不再像從前那樣跑到醫院里讓醫生測。就買那種最常見的腕式測壓儀,然後每月測一次。一個能擁有相對較低血壓(115/75)的人通常比那種血壓相對較高(140/90)的人多活25年。根據你的實際年齡,如果你的血壓過高,那就一定要想辦法降下來。通常的 方法 是:經常鍛煉,減少脂肪、鹽、酒的攝入量,而且不要玩那些過於驚險的游戲,比如過山車。
老年人增壽秘訣——8、讓腦子高速運轉
增壽:4.6歲
保持頭腦清晰敏捷的重要法則是:永遠在使用它。研究顯示,有效的保護和加強神經系統的運動可以使你延遲衰老和痴呆。大腦始終處於活躍和忙碌狀態的人比那些整天對著牆發呆的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幾率要小得多。經常做游戲、看書、上網,或是學習,都可以使你的腦子高速運轉。
老年人增壽秘訣——9、唱贊歌
增壽:2歲
早晨睜開眼,對你身邊的人大聲說,“你真美。”如果你是一個人睡覺,那就睜開眼時想一想外面的雲、草地和正等著你happy的一群朋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永遠在心底里對所有的人和事都抱著一顆感恩的心,都在無時無刻不在贊美著別人的人能把每一天都過得快樂充實,也活得更健康。
老年人增壽秘訣——10、用牙線
增壽:6.4歲
當你用牙線的時候,你不光把昨晚剩在牙縫間的魚肉渣剔了出來,而且可以讓你的牙齒不再生垢。威斯康星州的美容牙科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有近80%的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疾病,而剩下的20%的人的牙齒也長得非常難看,而這些,我們當中的大多數都不知道。當然,事情也不是特別的糟,通常來說,我們只要去看看牙科醫生就可以了。不過,根據醫學博士克里斯的一項研究顯示,有牙病歷史的男人患上胰腺癌的機率比普通人要高出63%。所以,他建議一年看兩到四次牙醫。沒錯兒,看牙醫非常貴,但總比得上癌症強,而且防患於未然還可以使你活得更長。
老年人增壽秘訣——11、換個國家生活
增壽:6.4歲
如果你認為國內的生態環境不太適宜生活,那就換個國家住住,比如歐洲。當然,從整體來說,歐洲的環境也不是非常理想,一項由歐盟委員會做出的研究顯示,由空氣污染而導致的死亡率幾乎等同於交通事故的死亡率。一般人總認為,在英國的環境會好些,但事實上,英國每年會有超過32,000的人死於大氣污染,而且會使人的壽命平均減少一年。而愛爾蘭的空氣就會好很多,在歐洲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芬蘭。不過,如果你真的想活得更長,那就去歐洲的安道爾共和國吧。那裡才是一個真的幾乎沒有污染的國家,那裡人的平均壽命達到了83歲。
老年人增壽秘訣——12、加入 足球 隊
增壽:11歲
加入一個足球隊,可以解壓,並對生理產生影響,還可以防止身體過早老化。這種類似小社團的組織是使你有效減壓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澳大利亞的一項對1,400名老年男人和女人的研究顯示,這些有著親密夥伴的老年人可以活得比普通人更長。一個相對固定的社交圈可以讓你年輕3.5歲。當然,經常鍛煉還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好處,比如保持肌肉有力、關節靈活、心功能增強,以及肺活量增大等等。那麼,為什麼不多花點兒時間加入一個小足球隊,既有了和朋友交流的機會,又讓自己身體更強壯呢?
由此,以上這些長壽方法,各個都能叫你長命百歲,你想長壽到極點,老中醫12大有效方法,還不趕緊運用!
⑹ 念什麼經能給父母增壽
你應該全家吃素,不殺生,同時恭敬誠心為父母念阿彌陀佛佛號或《無量壽經》,多多益善。然後以他的名義大量放生,行善積德,供養三寶,幫父母修福。
【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這個地方大家就明了,所以古人常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一切極重的罪業,所有經咒都消不了,這一句佛號能夠消除。所以佛號是滅罪、消業障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要懷疑,那就不行。你的障礙不能說是佛號沒有效果,殊不知障礙在自己這一邊。你疑惑,對於佛號不產生信心,那麼你念這句佛號當然也能消業障,所消業障很有限。
同修也許要問,我們怎樣念這句佛號才達到真實消業障的效果?我們在大乘經、在凈宗三經裡面知道了這個事實,得到了這個消息,原來效果決定在'信願之有無',蕅益大師在《要解》上告訴我們的。我們對於這一句佛號有堅定的信心,有真實的願心,願見彌陀、願生極樂,隨著你信願力量的大小,消除你的罪障。你的信願力量是無比的強大,那你無始劫所造極重的罪業都消除了。如果對這個佛號沒有信心、沒有願心,人家念我也跟著念,這樣這一句佛號消業障的效果就很小,就不大了。所以你要問為什麼別人念佛能消業障,我念佛念了很久,念了多少年了,業障也沒消除?真正的原因還是在信願。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這里講的是『除五十億劫生死重罪』。
⑺ 佛法怎樣為父母去病增壽
自己好好修行,提升自身功德,並迴向給父母及父母的歷代怨親債主;
勸請父母受三皈依;
勸請父母憶佛念佛;
勸請父母按佛經所說修行,部分佛經摘錄如下:
1.《央掘魔羅經》卷2:「若人過去曾值諸佛,供養奉事聞如來藏,於彈指頃蹔得聽受,緣是善業諸根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是諸眾生今猶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諸佛蹔得聽聞如來藏故,於未來世聞如來藏,當復信樂如說修行,諸根純熟富貴自在,色力具足智慧明達,梵音清凈莫不愛樂,或作轉輪聖王,或為王子,或為大臣,賢德具足離諸慢恣,降伏睡眠精勤修學無諸放逸,及余功德悉皆成就;或為釋梵護世四王,斯由曾聞如來之藏功德所致,身常安隱無病無惱,壽命延長人所愛敬,具足聽聞如來常住大般涅盤甘露之法,堅固安隱久住世間,隨順世間而共娛樂。知諸如來不從欲生,廣為世間開示演說,以此智慧功德利益,在所生處子孫眾多父母長壽,常受人天一切快樂,族姓殊勝悉皆具足,斯由聞知一切眾生悉有如來常住藏故。未來現在天上人中,一切快樂常得具足,由聞如來常住藏故。」(CBETA, T02, no. 120, p. 525, c28-p. 526, a17)
2.《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一者,自不殺生;二者,勸他不殺;三者,贊嘆不殺;四者,見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被殺者,方便救免;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與無畏;八者,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眾生。以是十業得長命報。」(CBETA, T01, no. 80, p. 892, a6-12)
3.《葯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1:「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四弶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無勝,佛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有無量億眾,不退菩薩之所圍遶,安住七寶勝妙庄嚴師子之座,現在說法。曼殊室利!彼佛國土清凈嚴飾,縱廣正等百千逾繕那,以贍部金而為其地,平正柔軟,氣如天香;無諸惡趣及女人名,亦無瓦礫、沙石、棘刺;寶樹行列,花果滋繁;多有浴池,皆以金銀、真珠、雜寶而為砌飾。曼殊室利!彼國菩薩皆於七寶蓮花化生。是故,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皆當願生彼佛國土。
「曼殊室利!彼佛如來、應、正等覺,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八大願。雲何為八?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為諸病苦逼切其身,熱病、諸瘧、蠱道、厭魅、起屍鬼等之所惱害;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病苦悉皆消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盲聾、瘖瘂、白癩、瘨狂,眾病所困;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諸根具足,眾病消滅,乃至菩提。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為貪、瞋、痴之所纏逼,造無間罪及諸惡行,誹謗正法,不修眾善,當墮地獄,受諸苦痛;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令無間罪及諸業障,悉皆消滅,無有眾生墮惡趣者,常受人天殊勝安樂,乃至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少乏衣食、瓔珞、卧具、財貨、珍寶、香花、伎樂;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乏資生皆得充足,乃至菩提。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或被枷鎖系縛其身,及以鞭撻,受諸苦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苦楚皆得解脫,乃至菩提。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於險難處,為諸惡獸,熊羆、師子、虎豹、豺狼、蚖蛇、蝮蠍之所侵惱,欲斷其命,發聲大叫,受大苦時;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恐怖皆得解脫,諸惡獸等悉起慈心,常得安樂,乃至菩提。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鬪諍言訟,因生憂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鬪訟解散,慈心相向,乃至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入於江海,遭大惡風吹其船舫,無有洲渚而作歸依,極生憂怖;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隨心,至安隱處,受諸快樂,乃至菩提。
「曼殊室利!是謂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八種微妙大願。又彼世尊,從初發心,常以定力成就眾生、供養諸佛、嚴凈佛土,菩薩眷屬悉皆圓滿。此之福德,不可思議,一切聲聞及諸獨覺,縱經多劫,說不能盡,唯除如來、補處菩薩。曼殊室利!若有凈信男子、女人,若王、大臣、長者、居士,心悕福德,斷諸煩惱,稱彼佛名,讀斯經典,於彼如來至心尊重,恭敬供養,所有一切罪惡業障及諸病苦,悉皆消滅,諸有願求,無不隨意,得不退轉,乃至菩提。」(CBETA, T14, no. 451, p. 409, b6-p. 410, a11)
4.《葯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1:「【佛告曼殊室利:】「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六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圓滿香積,佛號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應、正等覺,有無量億萬菩薩圍遶,現在說法。
「曼殊室利!彼佛如來,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四大願。雲何為四?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作種種屠害之業,斷諸生命,由斯惡業,受地獄苦,設得為人,短壽多病,或遭水火、刀毒所傷,當受死苦;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無病、長壽、不遭橫死,乃至菩提。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作諸惡業,盜他財物,當墮惡趣,設得為人,生貧窮家,乏少衣食,常受諸苦;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衣服、飲食無所乏少,乃至菩提。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更相凌慢,共為讎隙;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猶如父母,乃至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貪欲、瞋恚、愚痴所纏,若出家在家男女七眾,毀犯如來所制學處,造諸惡業,當墮地獄,受諸苦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斷諸煩惱,敬奉屍羅,於身、語、心,善能防護,永不退轉,乃至菩提。」(CBETA, T14, no. 451, p. 410, c21-p. 411, a19)
5.《葯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1:「【佛告曼殊室利:】「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凈琉璃,佛號葯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
「曼殊室利!彼佛世尊,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雲何十二?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自身光明照無邊界,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庄嚴其身,令諸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清徹,光明廣大,遍滿諸方,焰網庄嚴,過於日月,鐵圍中間,幽冥之處,互得相見,或於此界,闇夜遊行,斯等眾生見我光明,悉蒙開曉,隨作眾事。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所受用物,皆得無盡。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游履菩提正路,若行聲聞、獨覺乘者,亦令安住大乘法中。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善防三業,無有毀犯、墮惡趣者。設有毀犯,聞我名已,專念受持,至心發露,還得清凈,乃至菩提。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諸根不具、醜陋頑痹、聾盲瘖瘂、攣躄背僂、白癩瘨狂,種種病苦之所纏逼;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皆得端嚴,眾病除愈。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窮困苦,無有歸趣,眾病所逼,無葯無醫;暫聞我名,眾病消散,眷屬增盛,資財無乏,身心安樂,乃至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眾苦之所逼切,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若聞我名,至心稱念,即於現身,轉成男子,具丈夫相,乃至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羂網,復有種種邪見之徒,皆當攝受,令生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乃至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拘,幽禁牢獄,枷鎖鞭撻,乃至極刑,復有眾多苦楚之事,逼切憂惱,無暫樂時;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乃至菩提。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火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若聞我名,至心稱念,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隨意飽滿,後以法味,令住勝樂,乃至菩提。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身無衣服,蚊虻、寒熱之所逼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隨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寶庄嚴具、伎樂香華,皆令滿足,離諸苦惱,乃至菩提。
「曼殊室利!是為葯師瑠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CBETA, T14, no. 451, p. 413, a3-b27)
6.《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卷1:「佛告總持王菩薩言:
「善男子!汝等當知,今此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欲安樂諸眾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佛說是語已。爾時,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呪,今當欲說。為諸眾生得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得富饒故,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離障難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惟願世尊,慈哀聽許!」
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樂眾生。欲說神呪,今正是時,宜應速說。如來隨喜,諸佛亦然。」」(CBETA, T20, no. 1060, p. 106, b14-27)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卷1:「【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
「世尊!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呪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也。其惡死者:一者,不令其飢餓困苦死。二者,不為枷禁杖楚死。三者,不為怨家讎對死。四者,不為軍陣相殺死。五者,不為犲狼惡獸殘害死。六者,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為毒葯所中死。九者,不為蠱毒害死。十者,不為狂亂失念死。十一者,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誦持大悲神呪者,不被如是十五種惡死也。」(CBETA, T20, no. 1060, p. 107, a28-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