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適合老人的運動方式
如果想擁有健康的生活,就必須堅持鍛煉。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適合老人的運動方式,歡迎閱讀參考!
適合老人的4大運動方式
老人鍛煉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將焦點集中在運動量和運動次數上,最好先從最小運動量做起,並注意把握運動時間和次數,循序漸進,逐步加大強度。老人運動的方式有很多,散步、打太極拳或者跳廣場舞等都不錯。
散步
對於身體條件稍差的老人來說,劇烈點的運動有可能無法去做,那就去散步吧,最容易了,在馬路上,公園上隨便走走,走的時候前後甩甩雙手,抖擻一下腿,也是可以讓身體放鬆下來達到運動的目的的。
氣功、理療
鍛煉要循序漸進,運動強度及量要適當。如果運動時感到發熱、微汗,運動後輕松、舒暢,說明運動適當。運動時出現頭昏、胸悶、心悸,運動後食慾減退、睡眠不好、明顯疲勞,說明運動量過大,需及時調整運動量。
廣場舞
廣場舞適合身體靈巧有體力的老人。隨著音樂,身體舞起來,全身都動起來,身體全部的細胞都得到運動,大汗淋漓一場,是運動後的暢快。廣場舞還能陶冶情操哦,讓老人們熱愛音樂,重展生活熱情。
太極拳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的健身運動項目,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壽的'功效,對防治慢性疾病有較好的效果,是非常適合於老年人的一種鍛煉項目。首先,打太極拳時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隨手轉,步隨身換,動作圓滑、連貫、穩健、協調,動中取靜,有利於大腦的休息;其次,有助於延緩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關節運動的靈活性。
老人鍛煉身體的注意事項
第一,鍛煉前的准備
在早晨起床之後,洗漱完畢,最好在吃早餐之前先喝一杯開水,喜歡喝茶的老人也可以喝茶水,這樣能夠補充身體因為睡了一整晚而丟失掉的水分,還能夠使得體內血液的黏度降低,能夠有效的排出體內的毒素,促進新陳代謝。參加晨練衣著要寬松輕軟。冬天不宜穿得太重太厚,但也不能穿太少,以免因寒冷刺激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第二,鍛煉項目的選擇
項目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體質強弱、疾病情況、興趣愛好、客觀條件來選擇。可以選擇散步、慢跑、騎自行車、門球、踢毽子、郊遊、爬山、釣魚、棋類等等。
第三,重量訓練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適度重量訓練對減緩骨質流失,防止肌肉萎縮,維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可起到積極作用。當然,老年人選擇的重量訓練要以安全的重量訓練為主,如舉小啞鈴、小沙袋、握小杠鈴、拉輕型彈簧帶等,但每次時間不宜長。
第四,運動量的掌握
老年人運動要遵循「緩慢輕柔」的原則,時間要選擇在下午或傍晚進行為宜。一般情況下,掌握在40~90分鍾較適宜,運動時應無心慌、明顯氣急感覺,微微出汗即可。如運動後疲勞現象久久不能消失,則說明運動量過大或項目不合適。
第五,維持運動的「平衡」
體能運動的「平衡」應包括肌肉伸展、重量訓練、彈性訓練及心血管運動等多方面的運動。至於如何搭配,則視個人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練的幅度和頻率可由小到大,由慢到快,逐步提高關節肌肉的靈活性、伸展性和彈性,做好運動「平衡」,防止運動損傷。
第六,鍛煉後的整理
整理活動是指體育鍛煉後做的小運動量的輕松練習。整理活動最好選擇與起始活動相銜接的方法為宜,應著重於呼吸運動及較慢的全身運動,使肌肉得到放鬆,呼吸、心跳恢復正常。同時還要注意合理的飲食,運動後及時換衣服,擦洗身體,注意保暖,補充水分。
② 老年人如何選擇運動
老年人如何選擇運動
老年人如何選擇運動,生命在於運動,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提倡要多運動,老年人作為較為特殊的群體,那麼你知道在運動方面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項目嗎,來看一看老年人如何選擇運動吧!
老年人鍛煉原則
1、鍛煉要符合科學性和整體性
中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要使整個身體各個部分都參與活動,不宜採用局限於某一肢體或器官、局部負擔過重的運動。
2、鍛煉要注意做到舒適自然,循序漸進
為了健康而進行的鍛煉,應當是輕松愉快的、容易做到和豐富多彩的。運動的速度、力度、力量要適宜。
3、性質有素、持之以恆
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不但會使鍛煉的效果得而復失,而且還會因為身體不能適應突然地運動,造成意外損傷。中老年人需要每次運動30分鍾,每周堅持3-5次。
4、自我監護,注意適度
中老年人運動後的心率大概100-140次/分,如果運動量太小,心率加快達不到效果,反之則會過量。適度的運動後,應當察覺不到肌肉酸痛或疲乏,反而會覺得全身爽快。
5、准備和放鬆
每次運動前應作準備活動,運動後不要立即停止。忌做過於突然的活動;忌做憋氣的運動;忌做速度太快的運動;忌做舉重或負重運動;忌參加運動競賽活動。
老年人如何選擇運動
一、老年人適合於打太極
太極是一項放鬆身心的一項比較高雅的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不僅適合於老年人,也同樣的適合其他年齡段的人,同時,太極拳也是一種比較的柔和的運動,這點就很適合於老年人,動作的緩慢,不劇烈,老年人本來骨質就不好,跑步或者其他比較劇烈的運動不適合於老年態行人並且容易引起骨折等的不良後果。另外,太極拳還能夠增加人的精氣神,調養身心的作用,並且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所以廣大的老年朋友可以行動氣來了哦!塊塊加入到打太極的隊列中去吧!
二、練習做體操
體操的動作相對來說比較的容易,並且也比較的緩慢,簡單易做的動作是很適合老年人的,基本上老年的身體的四肢、腰部、以及關節都會得到鍛煉,就是這些簡單的扭扭腰、動動腿、活動活動胳膊,對老年人才是最有效的,老年人也可以做專門的老年體操,這些的老年體操是專門為老年朋友們專門打造的。非常的適合老年朋友們鍛煉身體,所以,為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老年人不妨迎著清晨的太陽做體操吧,益處多多呢!三、經常的'慢跑。慢跑被認為是現在很好的有氧運動的方式。慢跑最近在多個國家被推廣,並且很多人也很喜歡慢跑的這種方式,漸漸的在世界上開始流行開來。慢跑可以很好地鍛煉心肺的功能,以及鍛煉肌肉的力量,但是慢跑的時間要有所控制,一般是在十五分鍾到半個小時之間,不能蔽磨超過半個小時為好。
四、老年朋友可以適當的做一些球類的運動
比如說高爾夫、羽毛球、檯球等等,這些運動除了能夠鍛煉肌肉,增強體質以外,還可以在活動中得到快樂、變得更加的樂觀,另外還可以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的精神,在游戲中的鍛煉還可以使得自己變得更加的靈敏。但是我要說的是,老年人友們可不要去踢足球,打籃球,這種容易碰撞又比較激烈的運動,老年朋友們還是不要嘗試為好。
五、老年朋友可以去跳廣場舞
廣場舞宏閉斗是非常的大眾化的運動,深受很多的老年女性朋友的喜愛,但是老年男性朋友也可以去跳,這種舞蹈非常的熱鬧,大家聚在一起,不但有益於身體的健康也有益於心理的健康,同樣,使得老年人結交更多的好友,大家在一起會感到心情愉悅,所以可以使得老年人在運動中得到快樂。好了,老年朋友適合於那些比較柔和的運動,我認為,如果家裡有老人的話,最好能陪著他們一起去運動,不要讓家裡的老人感到孤獨,老年朋友更加需要關愛。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點個贊吧!
③ 老年人適合做的運動有什麼
老年人運動是值得提倡的,新的健康理念就是吃動兩平衡,為了維持身體健康,建議廣大老年朋友們在管住嘴的同時要邁開腿,走出舒適圈積極參加身體鍛煉,健康從運動做起。
老年人適合做什麼運動?你知道的有哪些?
1、散步:散步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散步是一種陶冶情志、舒暢情懷的活動。在空氣新鮮、環境幽雅的場地上慢步行走,會使人神情氣爽,心曠神怡。散步能調節大腦皮質的功能,緊張的`腦力勞動後,散步可消除疲勞、健腦益智,有助睡眠。
散步是一種和緩輕松的健身運動。步行時,兩足交替移動,能鍛煉肌肉、活動筋骨、強健腿足、促進血液循環,使心跳加快,心排血量增加,這對心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2、慢跑:慢跑又稱健身跑,其作為強身健體的手段已風靡世界,成為獲得智慧、健美、長葆青春的法寶,也成為現代生活中防治疾病的一種手段,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用。
慢跑對鍛煉心肺功能頗有好處。可加強和改善心臟的泵功能,提高心肌的興奮性,使心臟收縮力增強,心跳變慢,心排血量增加,並可擴張冠狀動脈和促進冠狀動脈的側支循環,增加冠脈血流,改善心肌營養。
3、廣場舞:廣場舞適合身體靈巧有體力的老人。隨著音樂,身體舞起來,全身都動起來,身體全部的細胞都得到運動,大汗淋漓一場,是運動後的暢快。廣場舞還能陶冶情操哦,讓老人們熱愛音樂,重展生活熱情。
做體操:做體操也是全身能得到鍛煉的項目。舒展四肢,讓身體每根神經都得到放鬆,可以舒緩老人們僵硬的四肢。
4、打太極:太極是斯文的運動,很適合用一句「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來形容。太極可以幫助老人們協調平衡能力,對身體的柔軟度也很有幫助,它更容易能成為老人的一項愛好,不僅僅只是運動。
5、氣功、理療:鍛煉要循序漸進,運動強度及量要適當。如果運動時感到發熱、微汗,運動後輕松、舒暢,說明運動適當。運動時出現頭昏、胸悶、心悸,運動後食慾減退、睡眠不好、明顯疲勞,說明運動量過大,需及時調整運動量。
6、適當的跳躍動作:簡單跳躍運動:很多老年人懼怕做跳躍動作,因為他們覺得這個動作會傷害到膝蓋或臀部。但是老年人需要做一些跳躍動作,因為他們需要這樣的沖擊力來增強骨密度。
老人運動雖好,但也不能盲目進行
1.戒負重練習:
由於老年人的肌肉有所萎縮,肌肉力量明顯減退;神經系統反應較慢,協調能力差,對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因此老年人運動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鬆、全身得到活動的練習,如太極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適。
2.戒屏氣使勁:
平時我們的胸腔內壓力低於大氣壓,稱胸腔負壓,這有利於靜脈血液流回心臟。而屏氣時胸腔內壓力驟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暢,心輸出量減少,因而腦的血液供應也減少,故易發生頭暈、目眩,嚴重者可發生昏厥。
3.戒激烈競賽:
一些比較激烈的運動競賽對老年人不適宜,一方面,由於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體力運動減慢,協調反應能力差,易發生運動損傷;另一方面,激烈的競賽易使情緒過分激動,誘發意外。
老年人適合做什麼運動?通過我的簡單介紹,你應該知道了吧。
④ 老年人怎麼運動好
1、太極拳
太極是一項放鬆身心的一項比較高雅的運動,不僅可以起到強身健體。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漢族傳統拳術,是比較柔和的運動,很適合老指螞年人,太極拳動作緩慢柔和,無劇烈的運動量,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快跑或者其他劇烈的運動並不適合老年人,且容易引起骨折等。在客廳、陽台、公園都可以打,很適合。
2.慢跑
慢跑也被稱之為健身跑,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相對於快跑而言,慢跑更適合老年人。老年人在慢跑的同時消耗能量,促進血液循環,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等都很有幫助。但在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情況,有任何不適感都要停下來,避免意外發生,時間上也不要太長,半個小時即可,最好是和夥伴一起運動。
3.廣場舞
廣場舞對於老年人來說一點不陌生,是中老年人必備運動,深受喜愛,中老年男性朋友都可以跳這種非常熱鬧的舞蹈,很多老人聚在一起,可益於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同樣,老年人可以認識更多的好友,也不會感到孤獨,大家在一起聊聊天、運動、都會心情愉悅,所以老年人在運動中得到快樂和健康。也可以讓老人們熱愛音樂,重展生活熱情。
4.練習做體操
體操容易,也比較的緩慢,很適合老年人的運動,簡單的動作也會讓身體各個關節都會得到鍛煉,就是這些簡單的有效動作,可以唯野埋活動筋脊豎骨,可以做專門的老年體操,專門為老年朋友們專門量身打造的。所以老年人不妨迎著清晨的太陽做體操吧,益處多多呢
5、散步
對於身體條件稍差的老人來說,劇烈的運動就不適合去做,那最好就是散步了,在公園里走走,走的時候做些簡單的動作:前後甩甩雙手,抖擻一下腿,也可以放鬆身體達到運動的目的。
⑤ 老年人應該運動嗎怎樣運動好呢
老年人如何運動
許斌
主任醫師
東部戰區總醫院 骨科 三甲
老年人應根據其生理特點、體能情況與心理狀態進行合理運動。
老年群體通過適量的運動能夠強身健體、延長壽命,但是應對其運動科學性、合理性進行有效指導,就生理特點而言,人體生理特點從進入老年階段,開始各個系統的器官功能隨之退化。
一般而言,肌肉在45歲左右開始退化,尤其在爆發力、耐力方面下降比例較高,這與老年群體,自身情況具有密切關系。骨骼退化一般在女性絕經期、男性55周歲左右開始,因此老年人不應進行劇烈運動,應根據其自身心理生理特點,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由於老年人肌肉、骨骼退化,因此長時間劇烈運動對其關節造成的影響較大,尤其是膝關節與肩關節而言,在運動中極易發生損傷。因此,推薦老年群體運動頻率在每周3~5次左右,每次運動時間最好在一小時以內,不要造成機體過度疲勞。
推薦選擇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廣場舞、太極拳、柔力球等對於骨骼和肌肉要求不高的運動方式。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對於老人來說,最好的運動是運動強度較低的有氧運動,例如步行、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跳繩等。具體的運動方式及運動強度應該咨詢專業醫生。
人的身體機能到達某個「最佳」的頂點後,會逐步退化,對於老人來說,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各種各樣的老年病。
有氧運動優點包括由氧氣參與供能、全身主要肌群參與、提高心、肺功能等。通過有規律的有氧運動鍛煉,肌肉長時間收縮,心肺供氧能力增加,進而提高心肺的耐力。
例如游泳不易損傷肌肉和關節,能有效保護膝關節;慢跑可以提高睡眠質量,使安靜心率減慢、血管壁的彈性增加、緩解緊張和焦慮。騎自行車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鍛煉下肢肌力和增強全身耐力等。
但任何運動都要適度適量。大運動量的健身運動有可能會對機體骨骼肌運動系統、心肺系統產生損傷。適合老年人的體育鍛煉有走路、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廣場舞等。
1.飯後半小時適量進行運動,如慢走,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還有預防便秘的作用。
2.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老年人可以適當騎腳踏車。騎腳踏車對腿部肌肉和關節,能起到鍛煉的作用,可以預防關節炎、四肢僵硬。
3.會游泳的老年人可以進行游泳運動,游泳可以使肌肉更發達,還能幫助減少腹部脂肪、增強心肺功能。
4.長期堅持鍛煉太極拳,可以改善身體內部循環,還能緩解老年人的某些慢性疾病,有助於心腦血管系統健康。
5.喜歡跳廣場舞的老年人,經常進行廣場舞運動,有增強記憶力、改善身體協調性的作用,對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有益。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有很多,方便、易學的有散步、打太極拳、打乒乓球、跳廣場舞等。
1.散步:散步運動不劇烈,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散步過程中可以消耗能量、鍛煉心肺功能、活絡關節、增強體質。
2.打太極拳:太極拳柔和、緩慢、清靈、剛柔相濟,無劇烈動作,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
3.打哪鎮悄乒乓球:打乒乓球運動幅度不大,能鍛煉老年人的手眼協調性,還能鍛煉大腦的反應能力,也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
4.跳廣場舞:跳廣場舞能鍛煉老年人身體的協調性,音樂還能讓人心情舒暢,也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運動。
適合李渣老年人的運動很多,主要以動作舒緩、運動強度較低為主。老年人切勿運動過於激烈,若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及時就醫。缺乏身體活動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全球約有31%的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並且每年約有320萬例死亡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對於老年人來說,身體活動有助於預防跌倒和跌倒相關傷害以及骨骼健康和功能性旅凱能力的衰退。
說到身體活動,大家可能想到的更多是運動鍛煉方面。但實際上,身體活動不僅包括運動鍛煉,也包括涉及身體動作的其他活動,例如工作、出行、家務和娛樂等。WHO針對老年人的身體活動給出了如下建議:所有老年人應定期進行身體活動;老年人應該每周進行至少150~300分鍾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或至少75~150分鍾的劇烈強度有氧活動;或等量的中等強度和劇烈強度組合活動,可以獲得巨大健康收益。老年人也可以將每周中等強度有氧活動增加到300分鍾以上;或者進行150分鍾以上劇烈強度的有氧活動;或者等量的中等強度和劇烈強度組合活動,可獲得額外健康收益。在每周身體活動中,老年人應該進行多樣化身體活動,側重於中等或更高強度的平衡和力量訓練,以增強運動能力和防止跌倒。說到身體活動,大家想到更多的是運動鍛煉方面。但實際上,身體活動不僅包括運動鍛煉,也包括涉及身體動作的其他活動,例如工作、出行、家務和娛樂等。
WHO針對老年人的身體活動給出了如下建議:所有老年人應定期進行身體活動;老年人應該每周進行至少150~300分鍾的中等強度的有氧活動;或至少75~150分鍾的劇烈強度有氧活動。
老年人也可以將每周中等強度有氧活動增加到300分鍾以上;或者進行150分鍾以上劇烈強度的有氧活動;或者等量的中等強度和劇烈強度組合活動,可獲得額外健康收益。在每周身體活動中,老年人應該進行多樣化身體活動,側重於中等或更高強度的平衡和力量訓練,以增強運動能力和防止跌倒。
⑥ 老年人如何鍛煉效果最好
老年人如何鍛煉效果最好
老年人如何鍛煉效果最好,身體適當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好處很多。在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過程中都能發揮積極的作用,也是促進老年人長壽的重要手段之一。那麼老年人如何鍛煉效果最好?
1、現代耐力體育活動:散步、健身跑、游泳、各種球類和騎自行車等。
散步對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項隨時隨地都可鍛煉的活動。選擇空氣清新,林木幽靜環境,輕松舒展,不緊不慢地信步而來,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周身舒爽。
參加約會和社會活動,如果路程不遠,時間充裕,那末以步當車,及時到達目的地,也是鍛煉機體耐力的良好機會。步行欲達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鍾達80~90步為中速,100步以上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離(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體力強的可達1萬步)。
每天走路1小時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覺良好,沒有心悸氣促,全身溫暖舒適或微微有汗。利用「計步器」測定運動量則是更為可靠的科學方法。
健身跑(即慢跑)的運動量比散步走路大,受到許多中老年人的喜愛,是風靡國內外的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健身跑在開始時應舒展活動一下肢體,放鬆肌肉,作好准備活動。然後展開雙臂前後擺動,協調而又節奏,深而均勻地呼吸。
鍛煉應從慢至快,時間從短而長,開始初練時慢跑5~10分鍾而不覺胸悶氣短,然後每天逐漸增加至15~20分鍾,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後甚至可增到30~40分鍾。慢慢結束後,應緩慢步行或原地踏步,不要馬上停下,做好放鬆整理活動,漸漸恢復到安靜狀態。
騎自行車是我國大多數人的主要出行方法,也是一項鍛煉肌肉(特別是腿部肌肉和關節)的全身性運動。很多中老年人仍將騎自行車作為交通和鍛煉身體的兩重功能。騎車的速度、距離和次數可根據各人體力酌情而定。
但老年人究竟年事逐漸增高,應盡量不在刮風、下雨、嚴寒或酷暑時鍛煉。在交通擁擠地區更要特別注意交通安全和意外。
游泳是一項比較適於中老年人的全身性健身運動,經常鍛煉對身心健康好處很多。游泳活動需要一定設備和環境,開始前應作一次全身體格檢查(患嚴重心肺疾病和傳染病者不宜)。
游泳時務必做好安全措施,下水前要作準備活動;姿式則各取所好,蛙泳、仰泳或自由泳等均可。運動量妥善掌握,根據各人的自我感覺,遊程一般不宜這長,50米即休息一下,總量不超過500米。如能堅持每天或隔天活動,效果較好。
堅持適度的游泳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促使肌肉發達,減少腹部脂肪,保持勻稱體型。
各項球類活動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檯球、門球等,可根據各自的條件和個人愛好加以選擇鍛煉。目的在於健身而不作劇烈性和競技比賽。
我國古人以圓形核桃置於手掌中運轉,用以鍛煉指、腕關節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按摩掌心的穴位。目前已製成空心金屬球、玉球和石球等,很受廣大中老年人喜愛而適宜推廣介紹。
2、傳統體育健身運動,我國古代傳統的民間保健體育,源遠流長,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中老年保健體育的一大特色。流傳最廣的項目有太極拳、氣功、保健按摩操和八段錦等。
太極拳是人人可參與的健身運動,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的一種鍛煉項目。操練需要全神貫注,精神集中,動作柔和、連貫、穩健、協調、目隨手轉和身隨移,往往一氣呵成。
流派較多,各有優點,但以「簡化太極拳」實用易學,效果較好,便於普及,且室內、外隨處均宜。清晨練拳利於啟動五臟六腑,傍晚練拳不僅風靡全國,是老少皆宜的活動,而且已傳往國外,受到國際友人的重視。
氣功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獨有的強身保健方法。中老年人通過調身(調整姿勢)、調息(調整呼吸)和調心(調整精神)的鍛煉達到協調身體各部的作用,增強體質,增強防病和抗病的能力。
練功時應擺好姿勢,坐、卧、站可按各人習慣選取,均需使身體端正和肌肉放鬆,達到「調身」的姿態要求;然後作均勻、深長的腹式呼吸,周而復始,進入「調息境界。練好氣功的關鍵是練」意志「,有意識地集中思想,排除雜念,將」意志「集中在身體某一部位(如丹田),達到」調心「的目的。」調心「和」調息「要互相配合,做到」意「」息「合一,常對增強身體健康,延緩衰老,防治一些慢性病發揮較好的作用。
採用何種氣功方法,遵循哪個氣功流派,均應採取科學的態度,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必有功效。應避免道聽途說,把氣功說得玄乎和神秘莫測,甚至有一迷信和愚味的宣傳來欺騙大眾,這是在發揮氣功的'保健作用時應要注意避免的問題。
傳統健身法還有八段錦(一套由八套運作組成的保健操)、保健按摩(依次自我推拿、拍打按摩身體各部位)和武術鍛煉等,都有益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的老年人根據本人身體的條件,自己設計出一套保健操,長期堅持鍛煉也能發揮良好的保健作用。
老年人相對於青年人,從身體的機能上來說已經在退化,骨骼在慢慢地疏鬆,肌肉在逐漸地萎縮,力量也在不斷的下降。所以,老年人在身體滿足鍛煉要求的條件下,最好是要多運動來提升我們的身體機能的運行,從而達到增強體質。
運動可以減輕體重,減少肥胖帶來風險,提高新陳代謝功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運動可以加強心肺功能的鍛煉,降低血液粘稠度,讓心臟肺部保持年輕狀態運轉。運動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增強骨髓的代謝能力,讓關節增強靈活度。
合理的、安全的運動方式能讓老年人不斷的提升身體機能,改善身體素質。與年輕人相比,老年朋友的運動方式,需要注意用到三個原則。首先是確定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
沒有絕對正確的運動方式,只有適合的運動方式。首先老年朋友應該通過對自身身體條件的分析來選擇1-2個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就能達到通過運動來增強身體素質的目的。
總之,運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老年朋友在開始准備運動前,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身體和生活環境的一項運動,並且這些運動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身體能滿足其他運動要求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逐步調整運動方式,循序漸進,不追求速度和進度,以活動身體和鍛煉為主,以不受傷為目的。
老年人運動的第二個原則是循序漸進。如果您沒有從來就沒有過運動的習慣,那麼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的進行,不能一下子就開始大運動量、激烈的運動方式。建議老年朋友,可以從一些運動量比較小、運動節奏比較緩和的的運動方式開始。
首先讓自己動起來,哪怕之前一直坐著不動,現在每天堅持在家裡床邊站立10分鍾,這都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進步。逐步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讓身體逐步地適應運動節奏,讓自己的身體機能慢慢融入運動中,這才是安全可靠的運動方式。
等身體逐步適應運動節奏後,再逐漸加大運動量讓運動真正安全的進行,這對老年朋友尤其重要。
老年人運動的第三個原則是堅持。通過運動來增強體質,改善身體機能是一個長期持之以恆的過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老年朋友不能期望通過一次兩次的鍛煉就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我們通過每一次身體鍛煉,也會帶來一些小小的改變。比如跑完步測量體重,可能體重會短暫的下降1斤,但是實際上的更多的是身體水分的消耗使體重降低。我們可能通過一周的散步,血壓有所下降,這也是運動帶來的改變。
但是老年朋友要知道,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在逐步退化,我們身體素質的穩定性也在下降。所以我們必須通過長期堅持的運動,才能真正對身體產生長久的影響。一般來說,一周進行四次鍛煉,一周的的鍛煉時間在150分鍾左右是比較合適的。
⑦ 適合老人的運動有哪些
老人年紀增加,適當做些運動有利於身體健康。那麼,適合老人的運動有哪些呢?下面由我帶大家看看哪些是適合老人的運動。
一、適合老人的運動
適合老人的運動還是挺多的,下面就跟我一起看下有哪些適合老人的運動吧。
1、廣場舞
廣場舞適合身體靈巧有體力的`老人。隨著音樂,身體舞起來,伏鎮裂全身都動起來,身體全部的細胞都得到運動,大汗淋漓一場,是運動後的暢快。廣場舞還能陶冶情操哦,讓老人們熱愛音樂,重展生活熱情。
2、做體操
做體操體操可以鍛煉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舒展四肢,讓身體每根神經都得到放鬆,可以舒緩老人們僵硬的四肢。
3、打太極
太極可以幫助老人們協調平衡能力,對身體的柔軟度也很有幫助,它更容易能成為老人的一項愛好,不僅僅只是運動。
4、散步
對於身體條件稍差的老人來說,劇烈點的運動有可能無法去做,那就旅亂去散步吧。在馬路上、公園上隨便走走,走的時候前後甩甩雙手,抖擻缺閉一下腿,也是可以讓身體放鬆下來達到運動的目的的。
5、倒退走路
別小瞧了倒退哦,人倒退的時候身體往後傾,腰部的壓力也順著往後,對於有腰椎盤突出等病狀的老人是非常好的,可以幫助減輕腰椎的壓迫感。
6、氣功
氣功鍛煉人體內部的元氣,通過調整姿勢、調整呼吸、調整精神的鍛煉方法來調整身體內部的能,從而增強體質,提高防病和抗病能力,達到祛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7、球類運動
適合於老年人鍛煉的球類運動有健身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檯球、門球和高爾夫球等,可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加以選擇。
⑧ 老年人適合哪些運動
老年人適合的運動一般是一些運動量比較小的運動,同時可以選擇一些居家的運動。另外就是可以選擇一些戶外公園裡面的一些小型的運動。
首先,對於老年人而言,可以選擇一些舞蹈,因為這樣子運動量比較小。而且能夠有效的鍛煉到全身的力量,能夠讓自己處於一個有一個平和的心態。
第二,老年人盡量不要選擇一些劇烈的運動,比如一些長跑或者是快跑。還有就是一些球類的運動也非常的激烈。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溫和的運動,比如游泳之類的,或者是散步。
第三,也可以選擇一些棋類的運動,因為體內的運動可以鍛煉人的一個大腦。能夠幫助你進行積極的思考,也能夠幫助你交一些朋友,然後大家一起討論一些游戲。
最後也可以選擇去一些地方旅遊,增加自己的見識。但是盡量選擇一些城市的旅遊,比如去一些博物館之類的,或者是去圖書館看書,這樣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項目。
像我規劃老年人的運動和生活,就是可以進行一些跳舞或者是唱歌,然後有些時候也可以散散步,做做家務。另外就是也可以交一些新的朋友,拓寬自己的眼界。
⑨ 適合老年人的健身運動有什麼
老年人運動要適度,運動不當就會對人身體有損害。下面介紹五種常見的運動方法以供選擇:
1、體能運動:攀登、游泳、長跑
跑步、游泳是增加體能訓練的運動,適合55歲以下的身體健康、沒有嚴重器質性病變的老年人。如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不適合此類運動。
建議:老年人運動時,心率不能超過100次/分鍾,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不覺疲勞為宜。
2、歌舞熱身運動:蹦迪、民族舞、扭秧歌
這種運動幅度不能太大,要時跳時歇。蹦迪、扭秧歌、老年迪斯科是全身的運動,關節的活動量較大,如果患有骨質疏鬆且韌帶硬,就不適合這種活動,以免加劇關節勞損。進行扭秧歌、老年迪斯科等活動前,可先做一些打太極拳等舒緩活動,讓關節先活動開,減少對骨骼的損傷。
建議:如出現心悸、胸悶、氣促、頭暈等不適時,應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待症狀消失後再繼續進行。
3、特殊運動:擂鼓、勁喊、噓長氣
老年人在心情郁悶或脾胃功能差時,適合打打鼓。但是,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需要控制情緒,激烈的'鼓聲可能刺激情緒,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長時間打鼓,可能造成聽力損傷,還會使心情煩躁、不安,引起失眠。在公園里,經常會見到一些老年人「大喊」,這叫「虎嘯功」,心情抑鬱時可以練練,有助排遣郁悶,還能擴大肺活量。
建議:這兩項運動都能很好地釋放抑鬱,但要掌握好度,注意保護耳朵和嗓子,打鼓時間不要超過30分鍾。
4、柔和運動:太極拳、柔力球
太極拳是我國的傳統鍛煉方法,其好處自不用說。柔力球的套路表演及花樣打法很多,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調節運動量和打法,長期堅持鍛煉可以收到強身健體、祛痛、益壽的保健效果,尤其對關節病、肩周炎等有較好的療效。
建議:對於不適應運動量大的體育項目的老年人,玩柔力球是很有效的鍛煉全身的方法,半小時下來,保准會滿身大汗。
5、室內運動:琴棋書畫
書法、畫畫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還是一種健身活動。老年人手、腦都不如年輕時靈活,書法、畫畫不僅能鍛煉手,練習時需集中注意力,還可以鍛煉大腦,增強記憶力。尤其當老年人練書法時,通常全神貫注,會忘掉許多煩心事,能養神養心,有助延年益壽。
建議:練書法、畫畫半小時至1小時,要休息一會兒,通過眺望遠方,緩解眼疲勞。
延年益壽的方法有哪些?
1、勤交流
離退休老人不再有工作打擾,遠離了應酬。有些人一下子難以適應退休生活,總感到空虛無聊、無所適從。為了避免孤獨,要走出室外,創造條件多與人交流,說新聞、談形勢、聊發展、看未來。不能老是離群寡居,應多交筆友、球友、棋友,書友、舞友、戲友等,特別是單身老人,更不能「深居閏中」,要拾起自己年輕時來不及發展的興趣和愛好,與有相同愛好的朋友切磋交流,使自己的退休生活豐富多彩。
2、勤動腦
「大腦乃生命活動之中樞」,五臟六腑的功能及肢體活動都由大腦控制,只有大腦健康,長壽才有可能實現。人的大腦約有140億個腦神經細胞,成年以後不斷衰減。日本有人對210名各種年齡段人的腦組織進行x線斷層攝影後發現,40歲以下的人腦組織基本沒有什麼變化,40歲以後,人的腦組織開始縮小,空隙部分日益增多,懶於用腦的人比勤於用腦的人萎縮要快。美國有人對180名修道院的修女進行用腦與長壽的研究,結果其中勤於用腦者平均年齡高達88.5歲,而且比不善於用腦者痴呆發生晚10年。
3、勤動腿
心態平和,粗茶淡飯加上每天走路。腳底是人的重要器官,不可忽視。「火從頭上起,寒從足下生」,冬天多行走,有利於產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跳舞也是一種很好的足療方式,在音樂伴奏之下與朋友翩翩起舞,不像散步那樣單調,可欣賞音樂、陶冶情操,更有利於身心健康!
4、勤動手
運動使心血管更具有彈性,還會使大腦釋放類啡肽等有益的活性物質,促進人的思想和智力發揮。特別是運動手指更有利,因為手和手指的運動,能使大腦得到良性刺激。寫字,畫畫、敲擊鍵盤、編織等手工操作都很有益大腦,對延緩衰老功不可沒。另外,生活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自己去做,一方面少麻煩別人,另一方面還增加了自己的動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