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臨終前幫助亡者消除恐懼呢
臨終關懷與如何送往生 ----果緣法師齊魯居士林開示
一、 臨終關懷:
在亡者未斷氣前3天—5天時間內,念佛團的人就要分期分批的守在亡者身邊。觀察亡者的心態並與他/她溝通,將他/她心裡放不下的、不願意放下的事、害怕的事、擔憂的事。一一的記在心裡。要協調他/她家裡的子女滿父母的願力。將這些工作準確無誤的在他/她斷氣之前做好。
要有熟悉他/她的人或和他/她相處得非常融洽的2--3個人,開示他/她說「你一生堅定信念慎吵學習佛法,發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 願再來。也承諾要報答父母的恩德,我們要報上父母的恩只有自己成就,如若不然是報不上父母恩的。現在你就要到人生的終點了,要把你這一生圓滿的畫上句號,那麼你一定堅定不移的斷疑生信。下定決心隨阿彌陀佛去西方極樂世界。你才作了大孝,也報了父母的恩德。你一定要努力不要擔憂也不要害怕。有我這些和你同修了很多年的老蓮友在你身邊,你盡管放心。我們一定能將你的一切,滿願、做好。我們將盡全力護持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盡管放心。如果你有什麼擔憂的、放不下的、不便說的你盡可跟我們說。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給你調和。」
1、一般亡者臨終的顧慮:
(1)、亡者有很多財務,如何處理。放不下
(2)、亡者有很多思戀放不下,臨終前還需要見些什麼人。盡量 滿足他/她的要求。
不要動他/她。寢室里的床、傢具以及一切都不要動,不要更改原來的樣子(包括死後的百天之內都不要動,因為他/她走後還會回來看看的,若是改變了他/她回來時發現變了樣子,會起嗔恨心。而墮入地獄。)
要善解人意,了解亡者的處境、了解他液棗/她的身體情況,
小聲的陪他/她念佛、提醒他/她要提起正念和我們一起念佛。
2、念佛的注意方式:
要根據他/她現有的身體狀況、呼吸情況。
考慮亡者正是上氣不接下氣時,念佛應小聲、節奏慢一點,讓亡者可以跟上,一起念佛。要用溫和、適當的佛號陪著他/她。在亡者未斷氣前不可以用引罄。每隔一段時間要喂他/她一點水。問他/她需要什麼。
不可以把家屬拒之門外。要讓亡者見到家屬。這樣才會讓亡者感到幸福、安詳、不害怕。但要提前提醒家屬情緒不要太激動。
要了解他/她的一些事情,因為只有對亡者有了些了解才會知道他/她心裡所放不下的事,還牽掛著什麼。利於斷氣後的開示。
二、 准備用品:
1、 設立佛像
2、 將他/她的衣物都准備好,疊好放在身邊。海青、曼衣、陀羅尼被、金剛砂、戒諜、皈依證、以及各種物件都准備好。放在一邊。
3、 認真的觀察他/她,看看他/她的脈搏(這時不適宜太多人)。
三、 送往生:
1. 開示:
斷氣後若助念的人還沒有那麼多,先打開念佛機。決定不要動他/她。馬上開示他/她說「XXX居士大德菩薩,今天是你壽終正寢的時候,也是你神識轉法界的非常時期。你一定要有定力。見到你的親人來迎接你不要去,見到各種景象你都不要害怕,雷聲、雨聲、風聲以及各種向你襲擊過來的動物,你都不要害怕。那都是幻聲幻覺。只要你提起正念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它們都不會把你怎麼樣的,只能默默的退去。你一定要有定力。以往你認真修持,戒、定、慧三學勇猛精進。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有正知正見聽我們大家的話和我們一起念佛。」
再開示家親眷屬及冤親債主:「XXX居士大德無史劫來的父母、師長、歷代先亡、家親眷屬往昔XXX居士與你們有家親眷屬之緣,今天是他/她往生極樂世界的關鍵時刻。希望你們站在一邊和我們一起念佛,不要干擾他/她往生極樂世界。他/她花開見佛之時便是你們解脫之日。XXX居士大德無史劫來的冤親債主你們聽著,往昔他/她和你結下了怨,那是由於他/她迷惑顛倒沒有學佛。現在他/她通過學佛已經知道了往昔的過失、懺悔了業障、皈依了三寶。你們就要化干戈為玉帛以博大的胸懷原諒他/她,將過去的一切冤緣、業緣、孽緣都能通過念佛化解成為殊勝的法緣。復仇、討債解決不了你們之間的恩恩怨怨。只有你們今天老老實實的隨我們一起念佛作他/她的增鬧孝拆上緣,將他/她送往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之時,你們隨之也往生西方(或他/她生往西方之後再來救度你們)」
對他擔心、放不下的事情進行開示:比如亡者有錢,在斷氣後要開示他/她說「你不要擔憂,也不要掛礙。你所剩下的財務,經我們協調你的子女已經同意將你的財務廣修供養、布施三寶、放生。」若是有牽掛的人沒有見到的。斷氣後要開示他/她說「請放心的走,你希望見到的人已經來到你的身邊,正在和我們一起念佛。祝願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了脫生死、圓成佛道。」
最好是他/她非常熟悉的人為做開示,會讓亡者感到更親切、更溫暖。更願意相信。
2、助念:
領眾的應當把參加助念的人分成幾班。輪流助念。開示的人每一個班都要在。可以不參加念佛。
要有兩把引罄,助念的一把引罄。開示人一把引罄。
斷氣後十二個小時內,前六個小時。這個時候是他/她最害怕的時候,會見到很多親人以及可怕的景象。需要半個小時開示一次。後六個小時就可以一個小時開示一次。
一般情況下是十二個小時後驗證
3、 穿衣服:
用溫毛巾擦好、將海青為他/她穿好,將曼衣疊好蓋在胸前。用陀羅尼被蒙上。把他/她的戒牒、皈依證放在枕邊。
若是十二個小時後決定亡者已經走了,可以停下來打開念佛機給他/她助念。並與家人協商是送到此結束或是繼續送到殯儀館。(可根據當時情況來調和)。
4、驗證:
十二個小時時若是亡者頭頂溫熱,可以決定他/她往生西方了。若是頭頂不熱腦門溫熱,這個人在天道。需要繼續念佛,堅決不要放棄。若是上半身只有心口窩溫熱,則在人道。若是小腹溫熱,則在餓鬼道。膝蓋及腿肚子溫熱為畜牲道。腳部溫熱則在地獄。
若是墮入畜牲道,看他/她臨終前的模樣,可知道變成何種動物。
若是很兇狠的模樣(齜牙咧嘴),因為這個人生前脾氣暴躁,而投胎為獅子或老虎類。這個時候我們應當全力以赴將他/她在畜牲道救出,最少也要保證送到人道。堅決不可以放棄,
四、 起靈前開光:
(1)、先誦《阿彌陀經》一遍,說「XXX居士大德菩薩,今天是你陽壽已盡、壽終正寢神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非常時刻,由我XXX居士領眾為你誦經做開光儀式」。打開杉單。大悲水倒在盤內用棉簽給他/她進行開光。
(2)、說「開眼光望西方,聖賢雲集好道場。
開口光飲瓊漿,口念彌陀去西方。
開心光立志向,了去塵緣化皮囊。
開腳光現神足,金台之上回西方。」
將他/她的屍體送到靈車上,讓他/她的家親眷屬、子女、到他/她的靈車前站好。其他大眾趕快上車。在靈車啟動之前讓他/她的兒女向來送別的大眾頂禮三拜。為亡者謝罪。說「靈車載著善人行,一路飄揚佛號聲。車輪碾去往昔業,信佛法門得安寧。」
再起靈。
五、臨終告別:
在告別廳時,誦《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二十一遍。主法(領眾)致道別詞。這是度人的關鍵,所以十分重要。不應當把贊嘆著重在贊嘆諸佛菩薩上!想要度人,就要著重贊嘆他/她的家人,也為後來提出要求作鋪墊。(如:「他/她能有今天殊勝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因為他/她有賢孝的子孫,他/她有一個像善財童子一樣的好姑爺、有一個像大悲觀世音菩薩一樣的好兒媳婦,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努力和關愛將這位老人殊勝的送到極樂世界,因此他/她的子孫增福增慧,他/她所有的家人都是我們學佛人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更精進的修行,來報答佛恩」)若是做不到的人,這時心裡會起愧疚,這時應當提出今天用餐茹素的要求,(如說「為了讓老人走得更好,品位更高,我在這里真誠的對他/她的家人說謝謝你們,希望今天可以遵照您親人的信仰、聽我們的勸解今天用餐最好素食」)這個時候把這個事情決定要定下來,因為被食用的眾生因亡者而被殺,所以這個罪業要計算在亡者身上,即使往生也會被拽來下的。最好能四十九天都吃素!迴向功德。
六、下葬:
火化:把屍體放進爐口時,拿下陀羅尼被、曼衣,疊好說「這把無情的火,凡盛無處躲。化掉塵緣去,還歸本來我。」
再送進火化爐,然後念佛等待他/她的骨灰出來。
骨灰出來後,安置到指定的地方去,才算圓滿結束。
若是土葬:開土之前說「手把金杴向空揚,此處寶地最吉祥。三寶放光多加持,子孫後世外代昌。」領長子或長孫開土。埋好後誦一遍《阿彌陀經》、往生咒二十一遍。圓滿結束。
註:此開示為果緣法師在齊魯居士林打佛七時所講,
『貳』 佛教網 臨終老人怎樣做才能減輕痛苦
先說一下減輕痛苦的基本原理:
苦受是名法,是心與心所的共同作用,如果心連續升起不中斷,那苦受就會非常強烈,如果心升起的過程中間被打斷,那苦受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基於佛陀所教導的心運作的原理,臨終關懷有如下方法:
用極大所緣轉移老人注意力
最適合的方法是聲音,但是巨大的噪間顯然是不適合的,因為給老人播放寧靜喜歡聽的音樂、念佛經是比較可取的。
引導老人如理作意
讓老人回憶一生所做過的好事,或者開心的日子,讓老人放下心中的執著等
讓老人保持修行的狀態(前提是老人會修行)
比如:修習安般念知道入出息,最少也能保持投生人界,有可能投生天界,如果有能力證入禪定則可能投生梵天界,這當然是非常好的。
總體來說,外力對老人幫助不是特別大,最好還是讓老人在清醒的時候早點開始修習佛法,那樣的話臨終一般都是有保證的。
補充一點投生的法則:
最有可能成熟的有五大重業,比如:殺父殺母,如果這一生有這種業,那臨終沒有什麼辦法的
趣向業,老人特別傾向的業,對於這一點應該勸說老人放下對親人的執著,以避免投生鬼道或者家中的畜生
慣性業,老人如果一直保持修行,那就會有很好的慣性業,這樣投生到那的地方就比較有保證了
其他隨機成熟的業,這種情況就是碰運氣了,無始以來我們的業太多了,善的不善的都有,隨緣吧。
『叄』 怎麼讓老人逝去不受痛苦
有一次我看見一句話,這樣說的:「以指首兄後吧,盡量生兩個孩子,以後躺醫院不能動彈的時候,孩子至少可以有個商量的對象,老大說:把氧氣芹鏈管拔了唯襲吧?老二說:中」
『肆』 如何讓老人臨終時能夠安心地離開這個世界
今天下午,一位高中時候的朋友給我打了一個將近兩個小時的電話,電話那頭,他的語氣中透露著無奈與悲傷。
對於大多數的老人來說,一輩子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們。
不管是什麼時候,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這樣他們才能放心。作為孩子的我們,盡可能多的陪在老人身邊,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即使我們所做的這些沒能減緩他們生命消逝的腳步,但至少在他們最後的一程,有我們所有人的溫暖相伴,至少讓他們沒留太多遺憾,走得安心一些。
最後,願我們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都能有一個好的終點。
『伍』 如何勸慰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長輩
老人走到這步,一定病情沉重,多說話不現實,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喝什麼喝什麼也不現實,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看看他,讓他也多看看你。多給對方拍照、拍視頻,哪怕將來對方走了你也不想看,但是總有想要重溫這份記憶的人。即便看的時候會痛苦,會流淚。我親人是意外離開的,上午病,下午走,快的讓人回不過神來。而我當時在國外,三個半月後才知道,中間覺得不對勁也曾逼問過父母、親戚,結果大家都約好了不肯告訴我真實情況。回國知道以後,很痛苦,痛苦到那天夜裡,我從十一點躺下,早伏缺晨六點多了都無法入睡,痛苦到之後一個月都沒有睡過一個超過五個小時的覺,總覺得這一切是幻覺。有一天忽然想到微信里有幾句語音,還是過年的時候親人通過我媽的手機給我發的。於是翻了二十多分鍾才找出來,然後通過網路,一步步的把這三條語音變成MP3格式。回放重聽的那一刻,淚如雨下。但就這么一邊痛苦著一邊我還要感謝科技困廳嫌的進步,能讓我在他離開以後還能聽到他的聲音,甚至以後跟我的老公、孩子、孫子說起來她的時候,都不至於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但是還是很後悔,早知道,早知道會這樣的和她分別,我應該早點行動,為她錄一些視頻,這樣就這輩子能多看看她汪手,一直看到不那麼想她。
『陸』 人老了很恐懼死亡,如何幫助老人克服和緩解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
人年齡大了很懼怕死亡,該如何緩解這種恐懼和焦慮?
#心理咨詢師說##老周聊心理#
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從事了十幾年的心理咨詢工作。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這樣的問題。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懼怕死亡。甚至都不能提到「死亡」這樣的字眼。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對死亡有了焦慮和恐懼感。那麼如何克服和緩解這種恐懼和焦慮呢?
其實,在多數人的觀念里,死亡是一個很忌諱、很晦氣的詞。它就像電影哈利波特中的大反派佛地魔一樣,大家絕口不提他的名字,害怕一說出口,哪怕只是提起它都會吸引他的到來。
特別是對很多老年人來說,「死」或與「死」相關的各種字眼,似乎都成了他們最大的忌諱。有的老人身體稍有不適就懷疑自己得了大病,整日提心吊膽;有的老人常因身邊有人離世而感慨人生無常,整日悶悶不樂;有的老人為自己偷偷准備好了悼詞和遺言;有的老人早早為自己准備好了「壽衣「。
這種恐懼和焦慮的心態被稱為「終點焦慮」,即隨著老人面對越來越近的人生「終點」,會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煩惱等負面情緒,使自己和身邊人陷入深深的「陰霾」中。
產生「終點焦慮」的原因,主要是出於對死亡的未知,以及死亡帶來的孤寂感。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我總結出克服和緩解「終點焦慮」,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一、從家庭、子女角度來說
1.親人特別是子女要多抽時間陪陪老人。
作為家屬尤其是子女,應該多抽出時間來看看他們,陪老人出去散步旅遊。減少他們的孤寂感,進而減輕老年人恐懼死亡的心理。許多老年人由於孤獨寂寞,反而容易更加畏懼死亡,孤獨寂寞會加重老年人對死亡的畏懼感,因此子女要盡量陪伴老人,讓他們遠離孤獨寂寞。
2.多給老人存在感。
讓老人明白「我們需要你」,比說一萬句「你不要離開」都有用。當他開始傾訴,說教、嘮叨,家裡成員要盡量配合,讓他相信自己的觀點是被重視和傾聽,自己是受歡迎的,從而體會到更多的支持和親密感,讓老人在與家人的緊密關系中獲得存在的確認。在獲得證明自身存在價值中,老人會慢慢從老友離世的悲傷中解脫出來,並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自己的生活。
3.多給他們創造一些與其他老人交往的時間和機會。
老人之間的共同語言和價值觀念更接近,老人們之間多聊天,多交往,有助於他們減少孤獨和寂寞感,從而減少他們的恐懼和焦慮。
二、從老人角度來說
人總要面臨老去和死亡,除了家庭子女和社會的溫暖和關心,老人們自己也應該有所准備和改變。
1.保持樂觀精神、培養健康的心理。
老年人對生活要充滿信心,盡量做到性情豪爽,心胸開闊,情緒樂觀,盡量發揮自己在知識、經驗、技能、智力及特長上的優勢,尋找新的生活樂趣。
2.活到老學到老。
多看一些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有助於平復心情。心靈寧靜。
傳統的儒釋道文化對生和死都有很多的至理名言。比如五帝之一大禹講過兩句名言:「生者寄也,死者歸也。」,意思是說活著是住旅館,死是回家休息。多看一些,多學習一些儒釋道,甚至佛教的一些。知識和學問有助於老人平復心情,正確面對死亡。
3.培養興趣,拓展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
老年人應當根據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把生活內容安排得充實些,如練書法、學繪畫、種花草、養禽鳥、讀書報、看影視劇等。這樣既可舒展心靈,又能珍惜時光、學習新知識,使生活更有意義。
4.注意飲食營養、加強體育鍛煉。
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身體更能保證心理的健康。老年人平時要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多食用富含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奶類、蛋類、豆製品及蓮子、桂圓等。老年人還應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強度以感覺舒適為宜。
三、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一些老年人一旦患有某種疾病,由於擔心死亡,總是對疾病十分畏懼,甚至產生了忌疾諱醫的心態更加不利於老年人身體的康復。因此,老年人出現畏懼心理時,子女要及時開導,如果老年人恐懼死亡的心理比較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的話,最好咨詢專家,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我們國家心理咨詢行業已經成熟。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對老人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或者是臨終關懷的專業心理方法比如舞蹈疔法、書法療法、音樂療法、意念療法等來幫助老人。緩解和克服恐懼與焦慮狀態。
最後,把一首東漢時期曹操的詩《龜雖壽》獻給我們的父母和老人以及終將會老去的自己:人的一輩子不長,願我們珍惜時光,珍重自己,不悔此生!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東漢•曹操
『柒』 怎樣做才能讓老人臨終不遭罪,安祥的走
看了我更怕老了,老人上插管呼吸機旁清,苟延殘喘,生不如死皮啟薯,心好痛,好怕我老了也這樣。燃者怎麼辦,真想我老到父親這個時候有安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