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江西如皋有多少百歲老人

江西如皋有多少百歲老人

發布時間:2023-04-16 20:40:02

⑴ 你知道如皋有多少百歲老人嗎

是的。有很多,大概是如皋的生活方式比較接近自然,百歲的老人比較多。如皋被譽為長壽之鄉!

⑵ 2022年如皋百歲壽星數量

如皋是世界長壽養生福地,如皋市民政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1日,該市百歲老人總數達到525位。在這些百歲老人中,105歲以上的達16位,其中最年長者為109歲。在江蘇南通如皋召開的2022如皋經濟洽談會·中國長壽文化旅遊節上,台灣太平洋集團、太平洋大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如皋市人民政府合作的太平洋康養文旅項目簽約,台灣太平洋集團、太平洋大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大陸區總裁梁曉暄表示,在上海周邊為新項目選址時首先考慮南通如皋,是基於長壽跟健康大IP這么好的資源稟賦。

⑶ 如皋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如皋十大好玩的景點推薦:

1、金島生態園,位於世界長壽之鄉的如皋市長青沙旅遊度假區。

⑷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為什麼被稱為長壽之鄉

長江北岸江海平原上的江蘇省如皋市(南通市轄下的一個縣級市),是新近出現的一個長壽縣市,總人口145萬,有百歲老人172人;90歲以上老人4000人;80歲以上老人40000人;60歲以上老人275000人,人均壽命已超過75.5歲。

專家們認皮粗困為,如皋的長壽現象與當地的環境、水質、飲食結構及生活起居等有關。

就食品而言,當地的銀杏、蘿卜、長生果,茶干、潮糕、蕎麥餅,無一不具益燃念壽之效。

就器用而言,草席、木屐、蕎殼枕,瓦罐、鐵鍋、杉木盆,無一不具健身之妙。

就藝術而言,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中國風箏四大產地、中國篆刻凳鏈三大流派,如皋皆居其一,其養年之功盡可意會言傳。

目前,當地還保留著百歲巷、萬壽堂、水繪園等與長壽、養生有關的歷史文化遺址,以及百歲碗、過百路、千家米等壽文化民俗。

老人的長壽因素雖然涉及各個方面,但飲食習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主導因素,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是一個永恆的真理。

如皋長壽老人們經常食用的食物是:玉米糝、黃豆及豆製品、蘿卜、紅薯、花生等等。

當地百姓及保健機構認為,這些食物同人們的健康長壽密切相關。

⑸ 如皋在什麼地方

問題一:如皋在哪裡?? 如皋,位於長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內,東瀕黃海,南臨長江,面積1477平方公里,人口145.28萬人,現轄23鎮532行政村(居委會)。改革開放以來,如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先後躋身於中國明星縣(市)、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科技百強縣(市)、鄉鎮工業明星縣(市)、郵電百強縣(市)、的行列。
江蘇歷史文化名城。江海平原最早成陸的地區、長江三角洲最早見諸史冊的古邑、民國時期的中華第一大縣、我國沿海最早對外開放的縣(市)之一等四個「之最」是如皋歷史文化的最好寫照。如皋有著悠久而深厚的人文積淀,三國軍事家呂岱、北宋教育家胡瑗,明末文學家冒辟疆、清初戲劇理論家李漁等,是古代如皋星空中一顆顆耀眼的星座。如皋現存大量獨特卓異的人文景觀,如隋代建築定慧寺,山門北向,曲水環寺,群樓抱殿,為中華寺廟一絕;明代建築大成殿為國內罕見的全楠木結構;清代建築水繪園是海內徽派園林孤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靈威觀、法寶寺、濟忠井、集賢里、石合泰等許多具有文史價值的遺跡和民居,富集著豐厚的旅遊文化資源。乾隆年間,如皋曾是蘇北最富的縣,享有「金如皋」之美譽。如皋縣城內外城河外圓內方,形如古錢,自古以來就是貨物集散、商賈雲集的生財之地。
中國花木盆景之都。如派盆景系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之一,與嶺南派、滬派、揚派等各領 *** ,以其「雲頭雨足美人腰」的獨特造型享譽海內外。 *** 、釣魚台、毛主席紀念堂等重要場所以及一些中央國家機關,均可見如皋盆景的身影。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於宋代,興於明清。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如皋先後有600多盆盆景在國際國內比賽中榮獲大獎。今年,在荷蘭舉辦的2002年世界花卉園藝博覽會評比出的9枚金獎中,如皋獨得3枚。目前,如皋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花木盆景種植面積有6萬多畝。
世界長壽養生福地。國家權威部門發布的資料顯示,如皋為全國六大長壽之鄉之一。據最新統計,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172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佔比為1.18/萬,而聯合國確定的長壽之鄉的主要指標為百歲老人佔比0.75/萬,中國確定的長壽之鄉標准為百歲老人佔比0.3/萬,此外,該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如皋平均預期壽命為75.5歲,而世界衛生組織確定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0歲即為長壽國家,發展中國家平均預期壽命僅為63歲。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在偏僻的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已引起國內外新聞傳媒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
投資興業熱土。在上海都市圈中,如皋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富有特色的產業優勢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的新熱點。如果以長江為界將上海都市圈一分為二,那麼包括蘇、錫、常在內的南半圈禪碧已成為金融、商貿、信息等產業中心,北半圈則是呼應南半圈產業梯度轉移的製造業基地和農業產業化基地。在這一戰略性轉移的過程中,如皋起著不可替代的承傳作用。一是緣於如皋的區位優勢。居皋南眺,江陰長江大橋和即將動工的蘇通長江大橋猶如如皋擁抱上海的兩條臂膀;臨江北望,兩橋又如動、靜二脈延伸交匯於九華立交。蘇通大橋一旦通車,如皋到上海的車程僅有尺橡90分鍾。新長、寧啟鐵路和寧通、沿海高速雙雙從如皋境內交匯而過,再加上如皋港、如皋機場、新老204國道,如皋交通可謂四通八達。二是緣於如皋的產業優勢。如皋經濟開發區、如皋港經濟開發區作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和擁有17.2......>>

問題二:如皋市屬於哪裡 如皋(Rugao),江蘇歷史文化名城。江海平原最早成陸的地區、長江三角洲最早見諸史冊的古邑、民國時期的中華第一大縣、我國沿海最早對外開放的縣(市)之一等四個「之最」是如皋歷史文化的最好寫照。如皋有著悠久而深厚的人文積淀,三國軍事家呂岱、北宋教育家胡瑗,明末文學家冒辟疆、清初戲劇理論家李漁等,是古代如皋星空中一顆顆耀眼的星座。

問題三:如皋的市中心在哪 商業中心在中山路,行政中心在解放路和惠政路

問題四:請問南通如皋市有哪幾個鄉鎮 如皋市陵襲旁轄20個鎮以及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如城鎮(如皋市城區)、柴灣鎮、雪岸鎮、東陳鎮、丁堰鎮、白蒲鎮、林梓鎮、下原鎮、九華鎮、郭園鎮、石庄鎮、長江鎮(副縣級管理許可權)、吳窯鎮、江安鎮、高明鎮、常青鎮、搬經鎮、磨頭鎮、桃園鎮、袁橋鎮、如皋經濟開發區。

問題五:江蘇南通市如皋有哪些鎮啊?具體點吧! 如皋市所轄鎮區 ・長江鎮(如皋港區) ・軟體園 ・桃園鎮 ・如皋經濟開發區(柴灣鎮) ・吳窯鎮 ・如城鎮 ・白蒲鎮 ・磨頭鎮 ・石庄鎮 ・江安鎮 ・郭園鎮 ・林梓鎮 ・搬經鎮 ・雪岸鎮 ・九華鎮 ・高明鎮 ・常青鎮 ・下原鎮 ・袁橋鎮 ・東陳鎮 ・丁堰鎮
記得採納啊

問題六:江蘇如皋在中國是屬於哪個地區 江蘇南通和一個縣級市

問題七:如皋有哪裡好玩的地方 著名景點
水繪園、紅十四軍公園、東方大壽星園、顧庄生態園、東風灘等

問題八:如皋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定慧寺 綠園 特產 董糖 蘿卜干 脆餅 黃酒 朝糕

問題九:南通市如皋的傳統市中心在哪裡,是指哪幾條街 南通市如皋的傳統市中心歷經幾次拆遷,早已不復存在,目前的商業中心應該是以步行街為中軸線的一塊非字形區域,不知是否滿意。

問題十:如皋有幾個高速公路路口,都在哪裡? 瀋海高速入口 位於東陳 中山路向東直走過大拱橋約200米可以到
寧通高速入口 石庄有一個 在如港公路
九華 新老耿04交叉口

⑹ 如皋百歲老人的如皋百歲老人介紹

不到如皋不知自己年齡小。根據2008年統計,長壽之鄉江蘇省如皋市生活的百歲老人為251人,在總人口數中的佔比達1.73人/萬人,比聯合國確定的長壽之鄉標准0.75人/萬人高出1倍多。
據如皋市民政局統計,如皋現有95歲以上老人2097人,90歲以上老人58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4.9萬人。百歲老人中年齡最大的張田氏2014年已109歲。 如皋的壽星眾多,這是如皋成為中國六大長壽縣市之一的重要原因,而如皋歷史上的壽星更是大有人在,筆者前不久無意間翻閱了《如皋縣志》,了解到《如皋縣志》將歷年來的長壽之人辟了專目進行了記載,其中,《如皋縣志.嘉慶志》還記載了如皋有兩位壽星參加朝隆年間的「千叟宴」一段史實,為此,現將有關「千叟宴」及如皋壽星赴會的盛況略加介紹以餉讀者。
「千叟宴」是清朝皇帝為慶賀壽辰而舉行的盛大的慶祝活動,屆時,各省官員、士紳、老人進京赴會祝壽,這項活動在當時被稱為「千叟宴」。關於「千叟宴」,史料記載,有清一代,康熙、乾隆兩帝共舉行過6次,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宏揚敬老和優待老人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表明:「國家重熙累洽,景運昌明」,這6次「千叟宴」中,康熙帝主持了4次,乾隆帝主持了2次。而猶以嘉慶元年正月初四由太上皇乾隆帝主持的8000老人的「千叟宴」最為盛曠空前,曠古未有。乾隆帝於六十年十月二十六日決定於翌年正月春節舉行將帝位向兒子 琰授受大典並在此期間舉行「千叟宴」。此後,在十月二十八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十二月十六日先後3次諭令中說明舉行「千叟宴」的原因及入宴年齡要求等。根據諭令要求:全國「六十歲經以上者俱令預宴……七十歲以上者准其入宴」。諭令發出後,各省官員迅速原原本本層層照轉通知下去。於是,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凡是身體條件和經濟條件可以且老人願意、家中支持老人進京預宴的,在地方官府的組織下紛紛進京。因此,如皋壽星吳際昌(時年81歲)、施景禹就此成為這8000名進京老人中的成員。《如皋縣志.嘉慶志》記載:「吳際昌,字韋亭,年八十一歲,遇純皇帝千叟宴,以八品冠帶匍匐丹墀,蒙恩賜鳩杖,銀牌,千載曠典也……」。而施景禹也「恭逢曠典,得覲天顏,蒙恩賜鳩杖、銀牌、絹帛、真異數也……」。這兩位老人不僅進京赴會,而且被准其入席,皇帝接見,這在當時是多麼榮耀的事情!
「千叟宴」於正月初四在寧壽宮舉行,參加宴會的有皇室的親王,王子,蒙古、四部的王、王子、公,皇室的女婿、大臣、官員年齡在60歲以上及兵民年齡70歲以上3000人。如皋進京的兩位老人,根據諭令的內容和《如皋縣志》的記載來判斷,他們正是這3000人中的成員。另外,還有5000名60—70歲的老人因寧壽宮無法容納未能入席,但均一一分發給食品並與入席者的3000人一樣,被各賞給詩章、如意壽杖、銀章等物以紀念。這次由乾隆帝主持的8000人「千叟宴」,實為空前獨有的大盛會。「千叟宴」之所以確定在嘉慶元年正月過之時舉行,一是因為距上次「千叟宴」迄今已經10年,乾隆帝也已為帝60年,尤為「曠古未有」,舉行「千叟宴」,表明「國家重熙累洽,景運昌明」,高壽老人之眾且共聚京城,實為史冊所罕見。二是因為乾隆帝在授受帝位大典期間舉行「千叟宴」還包含著效法皇祖康熙皇帝,昭示自己在位60年期間「夙夜孜孜,勤求治理」。
康乾二帝舉行「千叟宴」以尊敬老人、優待老人,客觀上對提高、鞏固清王朝在廣大群眾中的威信,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雖然在當時交通、物質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將全國老人召集到京城,舉行「千叟宴」並非是尊敬與優待老人的上策,但時至今日,特別是如今我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之際,尊敬與優待老人仍然不失其現實意義,因此,我們更應大力提倡和宏揚尊敬老人、優待老人的社會風氣。 2012年,復旦大學遺傳和人類學教授金力率課題組,啟動「如皋長壽人群健康跟蹤調查」,對705名95歲以上長壽老人進行DNA檢測,發現3種人體基因線粒體DNA與長壽顯著相關。金力教授認為,遺傳因素對壽命的貢獻佔25%左右,而心理健康、生活方式、飲食、水質、空氣環境等綜合因素,才是如皋人除基因以外的「長壽秘訣」。據了解,聞名世界的長壽之鄉,如秘魯的維爾卡旺巴、日本的立花等,大多是地處高寒地帶或遠離塵囂、遠離污染的「世外桃源」。
我國歷次的人口普查結果也表明,長壽者大都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山谷、人煙稀少的邊疆,我國「六大長壽之鄉」中的其他五個——廣西的巴馬、湖北的鍾祥、四川的樂山、遼寧的興隆、新疆的克拉瑪依,莫不如是。惟有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臨近工業發達地區的如皋,是個例外。然而,也正因為沒佔到多少「先天優勢」,如皋人的飲食習慣、生活規律、養生心得等,才得以成為大多數都市人可以借鑒的「長壽模板」。
早晚喝粥,食物新鮮多樣
據如皋長壽研究所2002年對120位長壽老人所做的抽樣問卷調查,60%的老人既吃粗糧也吃細糧;大多數老人吃菜葷素搭配、以素為主,但只吃素的僅1人。其中,58%的老人葷菜攝入以魚和蛋類為主。調查顯示,如皋百歲壽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白面等細糧,又吃玉米、大麥、元麥等粗糧。主食之外,還搭配蔬菜、水果、乾果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零食,相當豐富和多元化。 金力教授所率的課題組在調研中也發現,長壽老人攝入雞蛋和牛奶較多,其中牛奶攝入量每人每月平均超過2.5公斤,同時肉類蛋白攝入很低;愛喝蜂蜜的人超過30%,常吃紅棗的超過40%,平時蔬菜和水果也攝入較多。 如皋人飲食有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即早晚喝粥,中午吃飯。 調查顯示,74%的長壽老人一生早晚吃粥、中飯吃米飯。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人也有這樣的習慣。早晨喝粥的好處是調節脾胃,胃經過一夜的蠕動,存食基本排空,此時處於空虛狀態的胃,正需要補充水分和吸收營養。 中醫有「年過半百而陰氣自半」之說,意思是老年人身上不同程度存在著腎精不足的問題,經常喝粥可以起到補益腎精、益壽延年的作用。在如皋,一般家庭早晚主要是一鍋熱騰騰的大米粥或玉米糝兒粥,外加包子等主食。那些因為趕早班在點心店裡吃了豆漿、油條的年輕人,晚上回到家裡,也要在吃上一碗米飯後,再喝一碗玉米糝兒粥。
金力教授的調研發現,長壽老人的血常規指數均偏低,體形偏瘦,肝功能都比較好。他們普遍沒得過腫瘤、糖尿病、中風等方面的疾病。現代都市裡,生活節奏加快,很多年輕人喜歡每周集中采購1次,把一周所需的蔬菜瓜果、肉類雞蛋等都買齊塞到冰箱里。而據《如皋長壽方案》一書的作者發現,如皋人吃東西特別講究新鮮,當地人稱為「出水鮮」。如皋人的冰箱里很少儲存蔬菜,基本都是當天趕早市買來的。 資料表明,新鮮的蘿卜、青菜、豆芽和絲瓜等普通蔬菜的提取物,具有明顯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因為它們中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能抑制腫瘤,但放置兩天後,這些蔬菜所含的抗病毒素和抗癌物質就會所剩無幾。
曬背防病,少洗澡多泡腳
除了飲食外,如皋人還保持著不少特殊的生活習慣和保健方法,並代代相傳,儼然當地人的「長壽秘笈」。如皋人喜愛通過曬太陽來預防疾病,其中又以「曬背」最受歡迎。如皋人認為,正常的肺腑功能都靠陽氣來支持,陽氣充盈,身體就能抵禦疾病的侵入。因此,如皋老人普遍愛曬太陽。與眾不同的是,他們曬太陽的重點是「曬背」,讓充足的陽氣趕走盤踞在背部的陰氣,身體一年四季都感到暖意融融。當地人常調侃,自己是通過太陽這一「免費補葯」來改善陽虛體質、增強機體免疫力。此類「免費」的保健方法還有搓手、搓臉、搓腳等。如皋老人搓臉前通常先搓熱雙手,然後用搓熱的雙手去搓臉,把下頜、嘴巴、鼻子、眼睛、額頭、雙耳、兩鬢、面頰全部搓到。如皋老人也注重搓腳,一般早晚進行,先將雙手搓熱,再搓熱腳心。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兩個腳心相向置於床上,左手搓右腳心,右手搓左腳心;另一種是用中指或食指指端由腳心向腳趾方向按摩,每次100-200下,每隔幾天加按一次,最後可至500-1000下。冬天少洗澡多泡腳。如皋人認為,冬天陽氣蟄伏,而老年人本就氣血兩虧,如果老年人在冬天洗澡過度、頻率過高,會造成皮膚鬆弛、津液大出、精神元氣隨之外泄,耗損了精血。因此,如皋老年人冬天少洗澡,也不提倡背部按摩,因為背部藏陽,按摩會擾動陽氣,致使陽氣外泄。作為替代方式,如皋人比較偏愛通過熱水泡腳來調節全身。這是因為足部有反射區和眾多穴位,用熱水泡腳能刺激反射區和穴位,促進腳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
心情樂觀,幾代和睦同堂
金力教授和他的調研小組發現,90%的長壽老人保持樂觀的心情,家庭關系非常和睦,絕大多數都是多代同堂。2004年,如皋市政府組織了一次為五世同堂家庭拍全家福的活動,就吸引了158個家庭參加。據了解,如皋歷來有尊老、愛老、養老的傳統。許多如皋人認為,傳統的孝道文化深入人心,不能盡孝的人受到良心譴責,久而久之,不安和焦灼充斥心間,臟腑不調,則疾病接踵而來;而孝敬老人的子女因恪盡孝職,心氣平和、臟腑和諧,有利於健康長壽。研究表明,對於習慣於群居的人類而言,長期獨處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心理壓力,甚至有可能引起人體內分泌系統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幾代同堂、受到兒女孝敬的老人,生活起居、衣食住行被照料得井井有條,更重要的是,幾代同堂的老人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免於孤獨之苦,能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內心滿足感,有利於延年益壽。

⑺ 如皋市屬於哪個市 如皋市的介紹

1、如皋市,江蘇省轄縣級市,由南通市代管,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位於南通、泰州、蘇州三市交界處,南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北與海安市、東與如東戚前縣連接、東南與物褲通州區毗鄰,西與泰興市、西南與靖江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477平方公里(不含長江水面),長江水面99平方千米。如皋長江岸線全長48千米,可直接利用長江深水岸線18.6千米罩仔簡。

2、如皋市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如皋市戶籍人口約142萬。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1日,全市百歲老人為524位,比2019年新增84位。百歲老人中,105歲以上的16位。

⑻ 如皋市怎麼讀 如皋市怎樣讀

1. 拼音:Rú Gāo xiàn。

2. 如皋縣是民國最大的縣,轄今如皋、如東及海安部分地區。1937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宣布如皋為中國最大的縣。當時如皋北叢培至李堡(合李堡、栟茶),南到長江,東到黃海,西到駱馬河。它東西寬110公里,南北長90公里。轄15個區,241個鄉,41個鎮,3078保,30891甲,總人口148304人。它在中國所有縣中排名第一

3.如皋市是江蘇省的縣級市,隸屬於南通市。是一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位於長江三角洲北滾鄭毀翼,與蘇州隔河相望;東接如東縣,南接通州區,西接台州市,北接海安市。全市總面積1477平方公里(不包括長江水面),人口125萬(2016年)

4. 如皋市被國際天然葯物協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截至2011年底,如皋市145.28萬人中有270多名百歲老人,居全國縣(市)之首大備。此外,如皋市還有4000多名90歲以上老人,4萬多名80歲以上老人

⑼ 關於如皋的資料和歷史有哪些

如皋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北緯32°00′~32°30′、東經120°20′~120°50′,南臨長江,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北與海安縣、東與如東縣、東南與南通市通州區毗鄰,西與泰興市、西南與靖江市接壤。

全市總面積1477平方公里(不含長江水面),人口142.26萬人(2012年)[1]

;其中市區面積80平方公里,港區城市面積30平方公里。

境內擁有長江岸線48公里,通揚運河、如海運河、如泰運河、焦港船閘等主要河流縱橫全境,總長180.8公里。

[2]

如皋市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

截至2011年底,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中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地名來源

「如皋」之名可追溯到《禮記》的木牘和《左傳》的竹簡。

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

如皋港、如皋村的得名取自《春秋左傳》:「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襪梁,御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

」《十三經註疏》:「是皋為澤也,如,往也,為妻御車以往澤也。

」西晉潘岳、唐代杜甫、北宋蘇軾等曾以此為題材吟詩作賦。

「如皋」的意思是:到水邊的高地。

「如」:往也,「皋」:水邊的高地。

如皋別稱雉皋、雉水、東皋,前兩名源於射雉說,後者出自西晉潘岳《秋興賦》「耕東皋沃壤兮」句。

簡稱別稱

「如皋」之名源於春秋時期。

歷史上如皋還有一些別稱、簡稱,茲一並輯考如下:

「如」,如皋的簡稱之一,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史料中不乏「如棠」、「如齊」、「如莒」等辭,戰國列禦寇《列子、夭瑞》中也有「望其壙,皋如也」之句。

如,古作「往」訓,是動詞,今用作如皋的簡稱已是名詞。

[5]

「皋」,如皋的簡稱之一,最早亦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

戰國荀況《荀子大略》中有「望其壙,皋如也」之句。

據1990年新版《辭海》釋義:皋:通「高」,指沼澤,亦指近水處的高地。

如皋的地理為「鍋背形」,據史載:「1931年黃淮大水,泛濫成災,蘇北里下河各縣一片汪洋,唯如皋憑借地勢較高而安然無恙」。

「皋」作為如皋的簡稱亦常見於本邑的地名、單位和產品名稱中,如「新皋橋」等,解放前如皋曾出版過《皋報》、《皋鳴報》等。

「皋」也是該市機關團體行文的約定簡稱。

[5]

「雉皋」,源出《左氏春秋》所載「賈大夫如皋射雉」的傳說。

明《嘉靖維揚志》載:「春秋傳賈大夫娶妻三年不言不笑,御從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即此地,故名如皋、雉皋。

」「雉皋」作為如皋的別稱常見於本邑歷代文人的書畫作品的落款中,如皋才子冒襄,在其詩詞書畫上都署以「雉皋冒襄辟疆」,與冒辟疆同時代的吳偉業等人在和冒的詩書往來中亦稱其為「雉皋公子」。

[5]

「雉水」,與「雉皋」同源。

《太平寰宇記》載:「縣西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今易名為秀水港矣。

」如皋歷史上告帶運曾是一片沼澤地,河湖港汊密布,其中著名的如龍遊河、車馬湖、牟尼湖、芹湖、秀水港、高陽盪等。

名水出名雉,如皋的雉雞在歷史上是頗有名氣的,常見於古典文學作品中,如在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女秀才移花接木》一文中有詩雲:「聞得羅敷未有夫,支機肯許問津無?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僕射姑。

」「雉水」通常被用於書畫作品的落款中,有時也用作地名和學校名,清邑人劉鍾愉《王學士宅碑記略》中有「在雉水之東阡,有龍圖之舊宅」句,又如舊時如城太邑同仁堂的堂聯為「情聯雉水,誼篤仙源。

」今如城安定小學的前身即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知縣趙廷健創辦的「雉水書院」,清邑人劉枝芬專門作有《雉水書院賦》。

[5]

「澤雉」,是由「雉水」演變面來的,偶見於詩文書畫中,例1926年曾任民國江蘇省長的韓國鈞(紫石)在《五月丁堰道中書感》一詩中雲:「竟叫澤雉畜樊中」。

當然這個別稱有點貶意。

[5]

「東皋」,源出西晉潘岳《秋興賦》中「耕東皋之沃壤兮」之句。

唐江都人李善《文選注》註:「水田曰皋,東者取其春意。

」《辭海》釋義:「東皋,泛指田野或高地。

」故潘岳的這句詩是描寫春行帶天在肥沃的水田中耕作的春耕景象,意境當然是十分優美的。

又唐代如皋與江都同屬揚州所轄,而如皋在江都之東,因此,如皋的歷代文人,就借用帶有詩意且方位明確的「東皋」一詞來比喻美好的家鄉。

一說春秋時長江以北屬吳地淮夷(古代的東方人),如皋地處其東南隅故別名「東皋」。

「東皋」常見於本邑的地名、商號、流派名、住宅名。

[5]

「金城」,源出蘇北民謠:「金如皋,銀泰興。

」1984年9月14日原揚州地委宣傳部長鄭鐸同志在《游如皋》一詩中雲:「古說如皋一片金,相鄰泰興只稱銀。

」如皋是江海平原上最早成陸的地區之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如皋人民在長江「金三角」上辛勤耕耘,贏得了「金如皋」的美稱。

「金城」常見於商號中。

[5]

「海陽」,為如皋古縣名之沿襲,源於本縣地理位置。

如皋稱海陽最早始於西周,當時如皋為海陽地,隸揚州。

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傳》載:「楚東有夏州海陽。

」後來戰國、秦時如皋亦為海陽地。

晉武帝泰康元年(公元280年)正式定名為海陽縣,至東晉安帝義熙七年改置如皋縣止,凡一百三十一年。

[5]

「寧海」,為如皋古縣名之沿襲,今海安。

古代既曾領轄如皋,又曾為如皋的一部分。

如城的寧海路即源於此。

「鄖」,源於如皋古地名。

春秋時國內有三處地方名「鄖」,分別位於鄖、衛、吳三國,其中屬吳國的鄖地即在今天的如皋東。

杜預註:「鄖,發陽也。

」《羅泌路史》:「海陵東南有陽口,今皋北四十五里力乏橋即其地。

」《如皋力發橋石碑》碑雲:「日惟立發,古稱發陽,魯衛今鄖,雲是斯地,春秋時有也。

」據清乾隆《一統志》記載:「力乏橋即立發橋,又稱發繇口,發繇亭,立發口等。

今已劃屬海安縣。

」[5]

「海陵」,為如皋古縣名之沿襲。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206年),封其侄劉濞為吳王,如皋屬吳王所轄,改海陽名為海陵。

清嘉慶《維揚志》載:「因其地並海而高,故名海陵。

」《辭海》載:「海陵,古縣名,西漢置,以其地高阜而又傍海得名,治今江蘇泰州市。

」漢武帝元狩六年,正式設置臨淮郡海陵縣。

東漢、三國(時海陵縣曾幾經興廢,最終由吳國大司馬邑人呂岱重置)、南北朝、唐、宋、元等朝代,如皋都曾屬海陵地域。

明太祖洪武元年,省海陵縣入州,領如皋一縣。

[5]

此外,如皋歷史上尚有「嵋山」等的別稱,台北市如皋同鄉會出版的《如皋文獻》第一輯中所載的柯新民《全國第一大縣——故鄉如皋》一文中雲:「如皋別稱有三:『曰臏山、曰嵋山、曰雉皋』」。

[5]

建制沿革

如皋已有1600多年建縣史,有文字記載歷史約2500年。

[3]

如皋在夏時屬揚州之域。

周時如皋為海陽地。

春秋時如皋為吳國海陽鄖地,吳亡歸越。

戰國時如皋屬楚,稱九夷海陽。

秦時,如皋先後歸九江郡、東陽郡,漢稱海陵縣。

[2]

東晉時期,屬廣陵郡海陽縣。

義熙七年(411年),分廣陵郡而設置建陵、寧海、臨江、蒲濤、如皋五縣。

北周時,廢蒲濤縣,並臨江縣入寧海縣。

如皋縣隸屬於海陵郡。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如皋縣並入寧海縣,隸屬於揚州總管府(605年改為江都郡)。

唐朝,大和五年(831年)設置如皋場,隸屬於海陵縣。

南唐

如皋市風光(12張)

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升如皋場為如皋縣,隸屬於泰州。

北宋初,如皋縣隸屬於淮南東路泰州軍,為中下縣。

元代,如皋縣隸屬於揚州路泰州府,升為上等縣。

明代,如皋屬於揚州府泰州。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蘇省,如皋屬江蘇省泰州。

清雍正二年(1724)劃歸通州。

民國初年,如皋縣先後隸屬於蘇常道和淮揚道。

1927 年,廢道存縣。

1933年,屬江蘇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民國時如皋為一等縣,與湖南邵陽同被列為全國最大的縣。

[6]

1938 年3 月19 日,日軍占如皋城,如皋縣 *** 先後遷往李堡、豐利、馬塘。

1940年8月,新四軍東進至如皋西鄉,在盧港建立如皋縣 *** 。

10月,縣隨軍繼續東進至如皋東鄉接管 *** 如皋縣 *** 。

11月下旬,於馬塘鎮和平接管國民 *** 如皋縣 *** ,並分縣,東部為如皋縣(如皋東鄉),西部為如皋西南行政公署,1941年3月,在如皋西鄉升為如西縣。

至此,原如皋縣以通揚運河為界劃分為兩個縣。

1941年起,如西縣隸屬蘇中第四行政區專員公署。

1945年9月21日,新四軍收復如皋城,如西縣復名如皋縣,原設於如皋東鄉的如皋縣更名如東縣。

同年12月1日,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於如城成立,轄如皋縣、如東縣、紫石縣(今海安縣)、泰縣(今泰州市區)、泰興縣、東台縣、台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南通縣、海門縣、啟東縣、崇明縣、靖江縣等12縣。

[7]

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

5月12日,第一行政專員公署改稱蘇中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如皋屬其管轄,為一等縣。

[6]

1950年1月,劃歸蘇南南通行政區專員公署,上升為特等縣。

1953 年後,隸屬江蘇省南通專區。

1955年12月,如皋縣人民 *** 改稱如皋縣人民委員會,隸屬江蘇省南通專員公署。

1968 年後,改稱江蘇省南通地區如皋縣,建立如皋縣革命委員會,1981年復名如皋縣人民 *** 。

1983 年,江蘇省南通地區與南通市合並,如皋縣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

1988年3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如皋縣如城地區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後全縣鄉陸續被批准對外開放。

[6]

1991年2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如皋撤縣建市,實行計劃單列,由省直轄,並暫由南通市人民 *** 管理[4]

,同年6月1日舉行建市儀式。

[6]

古城城門

如皋古城分內城和外城,外圓內方,形似古錢。

內城有玉帶河(市河,內城河)無城牆,設六座城門(先春、集賢、宣化、豐樂、北極、拱辰);外城有濠河(城河,外城河)及城牆,設城門四座(靖海門、澄江門、餞日門、拱極門)及二水關(東水關、北水關)。

[8]

如皋古城池(8張)

1951年因城牆多處傾塌、城門狹窄而拆除,僅有東水關完整留存至今。

為進一步弘揚歷史文化,保持古城特色,挖掘旅遊資源,逐在原址重新恢復修建了靖海門。

⑽ 如皋被人稱作為長壽之鄉,為什麼當地人壽命那麼長

如皋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據最新統計,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在偏僻的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已引起國內外新聞傳媒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

"長壽之鄉"在中國的確定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達到3位。

閱讀全文

與江西如皋有多少百歲老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游園活動計劃書 瀏覽:434
退休單位沒交社保 瀏覽:115
小孩裝到老人了怎麼辦 瀏覽:23
怎麼改善父母臟的問題 瀏覽:359
中老年人胃脹是怎麼回事 瀏覽:366
老年人總是喊大便是什麼意思 瀏覽:394
老年人全民健身運動活動方案 瀏覽:994
重慶頭域養生堂哪裡有店 瀏覽:448
老年活動中心羽毛球 瀏覽:466
父母為孩子改變三件事是什麼 瀏覽:97
關於退休補發工資 瀏覽:279
瘋狂敬老院 瀏覽:720
80歲老人查出心臟主動脈夾層 瀏覽:995
老年人芬迪 瀏覽:624
呼和浩特月均養老金最低 瀏覽:107
泰康復養老怎麼樣 瀏覽:152
活到80歲國家給什麼 瀏覽:391
父母賴在兒子家裡不走怎麼辦 瀏覽:296
父母遺囑有效期是多少年 瀏覽:835
老年活動中心選址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