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腦動脈瘤怎麼治療
腦動脈瘤的治療可以分為微創介入治療、顯微開顱手術夾閉兩種。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動脈瘤大小、位置、破裂尙否進行綜合判斷。
微創介入治療:
通過股動脈穿刺後,將導管順著血管深入到顱內血管,然後採用特殊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將動脈瘤進行栓塞,阻斷動脈瘤的血流,避免發生破裂意外。具有治療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
顯微手術夾閉治療:
對於不能採用微創介入治療的腦動脈瘤,或者由於動脈瘤破裂造成較多出血的急診患者,顯微手術夾閉治療通常可以收到確切的治療效果。
BDG冬雷腦科微創介入治療——密網支架微創介入治療
BDG冬雷腦科從2016年開始進告簡行巨大腦動脈瘤的密網支架介入治療,寬巧是上海首批使用密網襪巧褲支架治療動脈瘤的醫院,創始人宋冬雷教授團隊也是上海首批獲得密網支架培訓師資格的團隊之一。
第二代密網支架技術3大優勢,造福動脈瘤患者:
1.患者更安全:減少了患者腦部介入材料的填塞,治療過程更簡單,患者更安全。
2.長期效果好:傳統巨大、復雜動脈瘤的介入治療治癒率在50-70%,全新密網支架介入技術可以將治癒率提升至95%以上。
3.術後恢復更好:對於巨大的腦動脈瘤產生壓迫者,傳統介入治療不能解除佔位,密網支架可解除壓迫,患者預後更好。
㈡ 得了腦動脈瘤的有什麼治療方法
1、無症狀未破裂動脈瘤,是否需要治療,需要全面綜合判斷。內容包括:患者年齡、合並 疾病、預期壽命、之前是否有動脈瘤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史、吸煙史、動脈瘤的大小、位置 、形狀、是否有動態變化、動脈瘤是否引起顱神經損傷、佔位效應或血栓栓塞情況,同時 還要考慮治療的風險,權衡利弊,結合患者及家屬意願決定。
2、選擇隨訪觀察的未破裂動脈瘤,需定期復查CTA、MRA或DSA,觀察動脈瘤大小、形態等 變化,及時發現並控制危險因素。
3、破裂風險高的動脈瘤或已經有症狀的動脈瘤應當通過微創介入或開顱手術夾閉的方式治 療,降低破裂出血的風險。治療方案的選擇主要考慮動脈瘤部位、大小、形態、操作難易 程度及風險、是否破裂、患方意願等多種因素。
腦動脈瘤的微創介入治療也叫血管內治療,微創介入治療和血管造影的途徑是一樣的。患 者在全身麻醉下,神經外科醫師將纖細的中空的導管插入動脈,通常在腹股溝,並將其通 過身體的自然血管通道到達腦動脈瘤。
然後採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對動脈瘤進行治療。具體方案包括動脈瘤單純彈簧圈栓塞 、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血流導向裝置(密網支架)栓塞等方式。
腦動脈瘤的手術夾閉治療示意圖
* 無論是微創介入治療,還是開顱手術的微創夾閉治療,沒有優劣之分。專業的醫生都會 綜合患者的情況,選擇最適合患者情況的治療方案。同時,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這些手術 都是具有一些風險的,例如可能對其他血管造成損傷,動脈瘤復發和再出血的可能性以及 中風的風險等。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情況罩念也會千變萬化,主診醫師在治療前都會與患 者和家屬進行充分的交流。當然,經驗豐富的醫生會把這種風險降至最低,讓患者安全治 療。
上海冬雷腦科醫院創始人宋冬雷教授原是華山醫院腦血管病專業組的負責人,是許多名人 腦動脈瘤治療的主刀醫生;主診醫生團隊,如王威主任、蓋延廷主任、檀書斌醫生、湯明 磊醫生也是深得宋教授的真傳,技術全面,經驗豐富。
㈢ 請問:70歲的老人檢查出腦動脈瘤,2.5cm*3cm。應如何治療是否可以保守治療,應注意什麼謝謝
首先,動脈瘤不存在保守治療,因為除了手術和介入栓塞術,沒有葯物可以把他清除掉。未破裂過的動脈瘤可以不治療,但是有幾種動脈瘤必須治療:1.曾經出過血的,也就是蛛網膜下腔出血。2.體積大的動脈瘤(你這個不算大)。3.形態不規則的。4.有症狀的,比如頭痛、神經壓迫症狀。5.復查體積增大的等等
㈣ 心臟冠狀動脈有血管瘤並伴狹窄怎麼治
您好,根據您的敘述患有動脈血管瘤主要見於長時間患有高血壓而導致的,寬戚目前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而輕微狹窄主要是對導致狹窄病因進行治療,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如果狹窄納滑75%以上可以採取放支慎茄陵架進行治療
㈤ 老年人腦血管病怎麼治老年人腦血管病治療方法
腦血管病泛指腦部血管的各種疾病,包括腦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狹窄、閉塞、腦動脈炎。那麼老年人腦血管病應該怎麼治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老年人腦血管病治療 方法
一、內科治療
1、適用於全組的處理原則
非手術治療為主者,和需手術處理者的術前、術中及術後,甚至終生都需要系統的非手術治療。
治療的目的是為受損的腦組織提供正常的或有足夠營養的血液,維持腦的正常功能和活力,並從腦移去堆積的代謝產物。
充分考慮並盡量發揮腦組織的自動調節機制和豐富的側支循環。
消除危險因素和病因。
完全卧床休息,監測生命體征和神經體征,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壓抑和刺激。
發病初期無需常規使用抗生素,估計患者昏迷時間較長並已作氣管切開者可推薦使用。
加強護理,預防各種並發症,包括吸入性和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皮膚壓瘡和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
2、適用於顱內出血者
控制血壓原來有高血壓者降血壓需適度,以舒張壓維持在95mmHg左右為宜,以靜脈給予降壓葯為宜。
給予止血劑如立止血、氨基苯酸(止血芳酸,PAMBA)和6-氨基己酸等。
保持呼吸通暢昏迷較長的患者應行氣管切開。
3、適用於蛛網膜下腔出血者
清除出血有化學清除(Elliot溶液)和術中沖洗兩種方法,以後者為好。
治療管腔狹窄解除血管痙攣:常用方法有動脈內緩慢注射0.3%的罌粟鹼溶液、動脈內注射尼莫通溶液和“3H”治療(高血壓、高血容量和血液稀釋)。
防止腦梗死在患者血壓、糖尿病控制的前提下,可應用激素穩定溶酶體和細胞膜;鈣通道阻滯劑能阻止細胞內鈣超載,巴比妥鹽可縮小梗死面積。
4、適用腦缺血性卒中者
治療TIA,最多見的原因為心臟的栓子脫落,應早期進行抗凝治療,口服華法林,維持量治療至少半年,多數可使TIA停發或少發,在繼以阿司匹林治療。
控制高血壓。
治療血液成分異常,如高血糖和高血脂等。
二、外科治療
1、腦缺血性卒中
頸外動脈狹窄可選做的手術有:頸動脈血栓內膜剝離術(CEA)。血管成形術,或自體大隱靜脈搭橋,或人造血管移植術。頸部動脈旁路術僅適用於顱外動脈完全閉塞者。Fogarty導管法為替代上述動脈旁路手術不能使用的備選方。
顱內動脈的栓塞狹窄閉塞可選用的手術有:顱外-顱內動脈吻合術常用的有顳淺動脈和大腦中動脈(STA-MCA)吻合術,枕動脈-小腦後下動脈(OA-PICA)吻合術。(帶蒂或游離)大網膜顱內移植術(IOT)適用於頸外動脈已結扎或閉塞者,或顱內動脈過於細小而不適合做動脈吻合者。顳肌腦貼附術適用於大網膜顱內移植不可能者。顱內動脈血栓摘除術適用於顱內頸內動脈或MCA主幹栓塞的病例,發病時間<24小時者。
2、出血性腦卒中
顱血腫清除術可分為顱骨瓣開顱或去顱骨開顱,手術結束時顱壓偏高者應去骨瓣減壓,出血破入腦室者應於腦室內留置導管做持續引流,或間歇向腦室內注入重組鏈激酶以促進血塊的溶化。
單純顱骨鑽孔、穿刺血腫引流僅限於緊急情況下作為爭取更多緩解時間,以便進一步為開顱手術作準備。
立體定向腦血腫碎吸術可行內鏡下血腫清除術。
3、其他腦血管病
顱內動脈瘤的瘤頸夾閉術。
頸動脈海綿竇瘺的瘺口堵塞術。
經皮血管腔內成形術。
支架植入術,用於腦動脈管壁有損傷、有形成動脈瘤傾向者,如頸動脈損傷、頸動脈假性動脈瘤等。
老年人腦血管病病因
腦血管病的常見疾病、病理變化和特點:
1、動脈粥樣硬化
循環血中長期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過低所致。
2、脂肪透明樣變性與纖維蛋白壞死
為高血壓引起,見於直徑小於200μm的穿動脈壁上,好發於基底節、內囊和丘腦。
3、纖維肌肉發育不良
特點是腦動脈的中層發生節段性纖維組織增生和退變,引起動脈的環形狹窄、區域性管壁中層薄弱和彈力層斷裂,最終使動脈管腔擴大甚至動脈瘤形成,也可引起動靜脈瘺、動脈瘤或缺血性腦梗死。
4、亞急性動脈硬化性腦病(Bingswanger病)
特點為腦皮質下有局灶性的膠質增生和白質的退行性變,鏡下可見小動脈受累最多,常見基底節區多發性腔隙性梗死,患者常有長期的高血壓病史伴進行性痴呆。
5、澱粉樣血管病變
特點為腦的中、小型動脈的中、外膜內有嗜剛果紅的澱粉樣物質沉積,受累動脈以軟腦膜下皮質支為多,是皮質下或腦葉出血的常見原因,好發於老年人的頂葉和枕葉。
6、血管炎
多與免疫機制有關,可引起管腔狹窄、閉塞,最終導致腦出血、腦梗死。
7、靜脈及靜脈竇血栓形成
為腫瘤壓迫、癌細胞栓塞、靜脈竇旁炎症、白血病、妊娠等影響血液凝集、血管壁損傷或阻礙靜脈迴流時引起。
8、腦血管痙攣
常見於蛛網膜下腔出血後,常發生於起病後48~72小時,至第5~7天達高峰,可持續3~4周。
老年人腦梗塞健康食物
①香菇:具有補氣益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降低血壓,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心腦及微循環供血。加熱後營養不被破壞,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有良好療效。
②芹菜:有清熱利濕、醒神健腦、平肝涼血之功效,可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對防治高血壓、腦血管意外、冠心病等有一定療效。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可起到降低血膽固醇作用。
③苦瓜:苦瓜做菜,對中風伴血糖高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④蘿卜:每天30毫克蘿卜汁,日2次,連用10天。適用於伴有血壓增高的中風病人。
⑤木耳:白木耳或黑木耳30克,清水浸泡一夜,於飯鍋上蒸1-2小時,加入適量的冰糖。於睡前服用,對中風高血壓、眼底出血、血管硬化、冠心病均有治療作用。
⑥冬瓜:冬瓜100克,煮熟取汁服。對中風伴有血糖高,或有水腫者有好處。
看過老年人腦血管病治療方法的人還會看:
1. 老年人腦血管病怎麼治
2. 老人中風治療方法
3. 老人腦供血不足治療方法
4. 老人心腦血管堵塞吃什麼
5. 老人保護心腦血管吃哪些食物
㈥ 腦動脈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後的非外科治療
(1)防止再出血:包括絕對卧床休息、鎮痛、抗癲癇、安定劑、導瀉葯物使患者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應用抗纖維蛋白溶解劑(氨基己酸、抗凝血酸、抑酞酶等)。在動脈瘤處理前,控制血壓是預防和減少動脈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血壓降得過低會造成腦灌注不足而引起損害。通常降低10%~20%即可。
(2)降低顱內壓:蛛網膜下腔出血後可能出現顱內壓增高,可以應用甘露醇。然而應用甘露醇增加血容量,使平均血壓增高,也偶有使動脈瘤破裂的危險。
(3)腦脊液引流:動脈瘤出血後急性期在腦表面及腦內可有大量積血使顱內壓增高,有的因小的血腫或凝血塊阻塞室間孔或大腦導水管,引起急性腦積水而出現意識障礙,需做緊急的腦室引流。腰椎穿刺和腰大池引流也可以作為腦脊液引流的方法,但在高顱壓狀態下可能造成病人出現腦疝危象。
(4)防治腦血管痙攣:動脈瘤破裂出血後,進入到蛛網膜下腔的血液容易導致腦血管痙攣發生。出血後3~4天開始出現腦血管痙攣,肢嘩旁7~10天達到高峰,10~14開始消退。目前腦血管痙攣的治療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進行:鈣離子拮抗劑的應用;血性腦脊液的蘆衫清除;適當的血壓提升。
顱內動脈瘤的手術治療
動脈瘤的手術治療包括開顱手術歷橡和血管內介入治療。
(1)動脈瘤頸夾閉或結扎:手術目的在於阻斷動脈瘤的血液供應,避免發生再出血;保持載瘤及供血動脈繼續通暢,維持腦組織正常血運。
(2)動脈瘤孤立術:動脈瘤孤立術則是把載瘤動脈在瘤的遠端及近端同時夾閉,使動脈瘤孤立於血循環之外。
(3)動脈瘤包裹術:採用不同的材料加固動脈瘤壁,雖瘤腔內仍充血,但可減少破裂的機會。目前臨床應用的有筋膜和棉絲等。
(4)血管內介入治療:對於患動脈瘤的病人開顱手術極其高危、開顱手術失敗,或因全身情況及局部情況不適宜開顱手術等,可用血管內栓塞治療。對於動脈瘤沒有上述情況者,也可以先選擇栓塞治療。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手術目的在於:利用股動脈穿刺,將纖細的微導管放置於動脈瘤囊內或瘤頸部位,再經過微導管將柔軟的鈦合金彈簧圈送入動脈瘤囊內並將其充滿,使得動脈瘤囊內血流消失,從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風險。
㈦ 腦動脈瘤怎麼治療
當然,其他的包括像內科治療或者是聯合雜交手術治療,這些都是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具體的看待。一般對於動脈瘤來講,只要發現了就需要及時的進行相應治療措施,減少破裂出血的情況。一旦破裂出血,則有可能後果是災難性的。
所以動脈瘤的治療一定要根據不一樣的病情決定不一樣的治療方案。比如說對於未破裂的動脈瘤。主要還是要通過控制血壓,穩定血糖,戒煙戒酒,這方面的治療為主。手術一定要明確病情的變化趨勢,如果短期內急劇增大,而且經過測量破裂風險較高,則需要積極的外科手術治療。
介入之後,復發的概率也相對來講相下降了很少。所以現在還是有根據病情介入的方式為主,開刀的方式為輔的治療方式。當然,對於一些其他異性的動脈瘤,比如說梭形動脈瘤,夾層動脈瘤等等,這個在部分時候是需要通過聯合手術的方式談洞滲進行治療,也就是說雜交手術。
比如,如果對夾層動脈瘤,可以採取介入栓塞,以及通過血管吻合手術搭橋的方式進行聯合治療。所以對於動脈瘤來講,一定要看具體情況再決定治療的方案。
㈧ 腦血管狹窄吃什麼葯療效比較好
腦血管痙攣的治療 腦血管痙攣的治療原則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改善血液動力學參數;恢復腦血管自我調節機制;維持有效血容量;保持有效腦灌注以及控制腦水腫。一般的治療措施為血壓管理和液體管理,尤其要避免低血壓,防止血容量減少導致繼發腦缺血。不應由於擔心腦水腫而過度限制液體入量,而應通過計算液體平衡、記錄中心靜脈壓(應高於8mmHg)或肺動脈楔壓(應維持7mmHg)來指導液體需求。對於合並中樞性高熱的患派輪者,更需增加液體的攝入。 從循證醫學角度,目前的臨床試驗證實,鈣通道阻滯劑尼莫地平是一種可以有效防治腦血管痙攣的葯物,尼莫地平是雙氫吡啶類葯物,可以通過阻斷受體介導,阻止血管平滑肌細胞鈣內流。多項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證實,尼莫地平可減輕繼發性缺血,改善SAH預後,適用於動脈瘤破裂所致SAH後腦血管痙攣。該葯物的一個葯代動力學特點是半衰期短,因此在臨床應用時要注意,應該以輸液泵控制滴速,維持平穩的血葯濃度,同時也避免短時間大劑量給葯導致的低血壓。Cochrane循證醫學中心2005年的最新薈萃分析結果顯示,鈣通道阻滯劑可以顯著減少SAH後不良預後的發生率,相對危險度減少18%,絕對危險度減少5.1%(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05;25:CD000277)。自1980年以來,還陸續有一些文獻報告,在開顱手術中應用尼莫地平或罌粟鹼局部術野灌洗,預防腦血管痙攣,二者唯羨閉療效相似。 目前還有其他一些治療腦血管痙攣的葯物和手段,如傳統葯物甘露醇、甲基強的松龍等;自由基清除劑梯利拉扎(tirilazad),可抑制脂質過氧化,降低腦血管痙攣發生率,但臨床對照試驗隨訪3個月的結果為陰性;依布硒啉(ebselen),是一種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有機硒化合物,臨床研究發現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SAH預後,但不能有效預防遲發性的腦血管痙攣。其他還有前列腺素E2、蛋白磷酸化酶抑制劑,降鈣素基因相關肽(較強的血管擴張劑)等。最近發表的一項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重組t-PA鞘內給葯能夠溶解腦池內血液凝塊,減少腦血管痙攣發生率。 血管內介入技術也已經用於腦血管痙攣的治療,特別是血管腔內球囊擴張術,以及動脈導管局部灌注葯物治療(尼莫地平),如果能夠及時發現腦血管痙攣的跡象,在有條件的醫院可以急診行血管造影,一旦證實存在血管痙攣,根據其部位和嚴重程度,可以選擇介入技術直接治療,有時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不同觀點,例如介入治療可能引起缺血後再灌注損傷或誘發再出血。 目前比較公認的自發性SAH後腦血管痙攣的有效綜合治療手段為:盡早行腦血管造影,如證實有顱內動脈瘤,則早期手術夾閉或栓塞動脈瘤。如果選擇開顱手術,術中應盡量清除腦底池的血凝塊,必要時應用tPA或尿激酶稀釋液清洗,術後可保留蛛網膜下腔置管,持續腦脊液引流,同時輔助尼莫地平等葯物治療。 臨床上我們發現多數腦血管痙攣是慢性病程,病人反復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情緒失調、睡眠障礙、焦慮煩躁或出現抑鬱症狀,這就是我們在此闡述的慢性腦血管痙攣。 病因病機: 情緒波動,生氣激動,心理障礙,緊張壓力是發生腦血管痙攣最常見的原因,生活緊張,睡眠時間不足,完全沒有放鬆的機會,最容易發生腦血管痙攣,失眠也可以引起腦血管痙攣。 臨床表現: 一、腦血管痙攣性頭暈的特點:頭暈呈持續性,也可以呈發作性,主要表現為旋轉性眩暈,頭暈發作時不敢活動,卧床不起,特別不能活動頭部,嚴重時伴惡心,劇烈嘔吐,或者伴隨耳鳴、頭鳴,呈持續性低音調的耳鳴或頭鳴,心情煩躁焦慮,或胸悶,心慌,氣短,呼吸緊迫感,頭腦不清晰,思維與記憶受影響。 二、腦血管痙攣性頭痛的特點:持續性的頭痛、頭部悶痛、壓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訴為頭部有「緊箍」感。大部分病人為兩側頭痛,多為兩顳側、後枕部及頭頂部或指裂全頭部。頭痛性質為鈍痛、脹痛、壓迫感、麻木感和束帶樣緊箍感。頭痛的強度為輕度至中度。有的病人可有長年累月的持續性頭痛,病人可以整天頭痛,頭痛的時間要多於不痛的時間。因為激動、生氣、失眠、焦慮或憂郁等因素常使頭痛加劇。還有一部分病人主訴顳側搏動性頭痛。病人多伴有煩躁易怒、焦慮不安、心慌、氣短、恐懼、耳鳴、失眠多夢、腰酸背痛、頸部僵硬等症狀。 防治措施: (1)、合理膳食。建議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少食油膩食品。推薦飲用紅葡萄酒(50~100mml)和綠茶,食用黃色食品(如胡蘿卜、紅薯、玉米、西紅柿等)黑木耳和燕麥片。 (2)、適量運動。最好的運動是步行,掌握「三五七」的運動是很安全的。「三」指每天步行3公里,時間30分鍾以上;「五」指每周運動五次以上;「七」指運動後心率加年齡約170。這樣的運動量屬中等強度。此外,還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慢跑、俞迦、打太極拳、騎車、游泳等。有報道說,在運動量相當於步行或慢跑3公里者中,可以預防腦動脈硬化。 (3)、戒煙限酒。吸煙的危害不容置疑,應下決心戒掉。如尚不能徹底戒煙,建議你每日吸煙限制在5支以內。可適量飲酒,建議飲少量紅葡萄酒,啤酒不宜超過300ml,白酒不宜超過25ml,決不可酗酒。 (4)、心理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最為關健。消除對疾病的顧慮,樹立正確的對待疾病的態度,保持平靜的心態和快樂的心境,避免情緒激動,幾乎可以拮抗所有的內外不利因素。
㈨ 腦血管瘤如何治療呢
腦血管瘤一般是指顱內動脈瘤,是腦動脈的局限性異常擴大,以囊性動脈瘤最為常見,其他還有梭形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假性動脈瘤等。顱內動脈瘤是引起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見的原因。1.手術治療,依據手術時稿讓間可分為早期手術(SAH後6~96小時)和晚期手術(10~14日以上)。在SAH後的4~10日,手術效果差。手術方式包括直接手術夾閉動脈瘤與血管內栓塞治療動脈瘤。常用手術方式包括夾閉術、加固術、孤立術或近端結扎術。血管內栓塞治療技術是通過微導管技術將一定的栓塞材料包括各種類型的可脫性彈簧圈、球囊、非粘附性液體栓塞劑或帶膜支架等放置在老陸顱內動脈瘤腔內,達到閉塞動脈瘤的目的,該方法適用於手術夾閉困難或夾閉失敗動脈瘤、老年病人、寬頸動脈瘤、復雜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及假性動脈瘤。2.SAH的治療,包括一般性治療和葯物治療,後者包括鎮靜、止痛、通便、止吐、抗癲癇及H2受體抑制劑。3.腦血管痙攣的治療,鈣通道阻滯劑,高動力療法劑「3H」療法包括高血容量、高血壓和血液稀釋,經腰穿或持續腦室引流血性腦脊液。4.SAH後腦積水,腦室外引流適用於急性SAH後腦積水、或重度腦室內出血病人。腦室侍敬頃-腹腔分流術適用於SAH後的慢性腦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