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為什麼一些老年人特別遲鈍

為什麼一些老年人特別遲鈍

發布時間:2023-04-06 03:46:33

❶ 年紀大了反應越來越遲鈍,老人如何預防老年痴呆

1、注意大腦的活動

人的大腦和工具是一樣的,太久時間不用就會遲鈍,老年人更是如此。現在老年人的休閑方式太簡單,好多人都是只在家裡看看電視、聽聽戲曲,腦部的活動越來越少。時間長了大腦難免遲鈍,這個時候就要做一些活動。平常可以出去和別人下象棋,象棋是很好的腦力運動,而且可以讓你不斷的思考。平常一個人在家也可以看看書,老人的話可以看看報紙,許多老年人對於報紙還是很熱愛的。


4、注意日常運動

老年人雖然身體機制變弱,不過運動還是有必要的。肢體運動也可以預防老年痴呆,平常沒事的時候可以去公園轉轉,早上的時候可以和別人打打太極拳,或者說快走之類的。不過要注意身體,不能過於激烈。

身體和心理都是很重要的,防止老年痴呆也要多方面下手,家人的關心尤為重要,不要讓老人覺得孤單。

❷ 老人嗜睡,健忘,反應遲鈍是什麼病的先兆

如果是突然就這樣那就多半是腦梗塞了,趕緊去醫院做個腦部CT檢查一下,然後進行治療。

❸ 老人走路慢怎麼回事

老人腿腳不利索,到了一定的年齡段,退化的非常快,防止的唯一方法就是勤鍛煉多散步。 指導意見: 這是機體老化的表現,平時要適當多散散步,控制好一些

❹ 反應遲鈍是怎麼回事

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你即刻就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了,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人,她們的反應非常的遲鈍,那麼反應遲鈍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出現反應遲鈍,主要是患者對於刺激的反應是比寬嘩較慢的,那麼這種情況就與大腦的一個刺激應激有關,與大腦的缺血,缺氧以及勞累程度有一定的關系,但是不同的情況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❺ 為什麼老年人那麼笨

我認為並不是老年人就笨,而是因為人老了行動就不方便了,他的行動肯定沒有年輕人那麼敏捷那麼快捷,在一方面人老了大腦反應也遲鈍了,尤其是在學習新事物和掌握新事物新東西的時候,他的接受能力和反應都比較遲鈍,看起來感覺好像比較笨,接受不了新的或者學不會一些東西這並不代。表老年人笨,而是沒有。像年輕人那樣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說並不是對你說的那樣。

❻ 老年人66歲最近人無精神,愛睡覺,反應遲鈍,不愛說話,啥病

老年人的病還是馬虎不得,最好能夠帶到醫院里詳細檢查一下,拖不得~

❼ 人到了45歲以上怎麼會變得遲鈍是不是生病了

記憶力差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每天各種找手機。」 「剛想說話,卻忘記要說的事情了。」「早上出門總懷疑門沒鎖。」這些問題有沒有引起你的共鳴?年輕的時候,記憶力還是杠杠的,但隨著年月的流逝,記憶力可以說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如果你也有這種情況,說明你的記憶力正在悄悄減退,如果發現自己長期記憶力減退,很可能與這幾種病有關。

記憶力分兩種類型

所謂「記憶力」是指信息在大腦內儲存和提取的過程。一般來說,人的記憶力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步減退。這種記憶減退的模式稱為「生理性記憶減退」,而由於某些原因導致記憶減退加速,就屬於「病理性記憶減退」。

生理性記憶減退:特點是程度較輕、發展較慢。雖然記憶有所衰退,但對於時間、地點、人物關系和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絲毫未減。

病理性記憶減退:通常會有程度不等的涉及認知能力的記憶減退表現。

這幾種病最容易「偷走」記憶力

1、打鼾

有人可能會驚訝,打鼾也會影響記憶力嗎?

長期打鼾影響記憶力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睡眠時打鼾,會導致大腦血流量降低,供氧量明顯缺乏,慢性間歇性睡眠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對神經系統的長期持續性損害腦細胞功能,特別在腦干、小腦區域更為明顯。

其次,頻繁的微覺醒,睡眠呈現淺睡眠、碎片化,缺乏深度睡眠,使大腦中樞系統損害。

再有,打鼾時容易造成呼吸暫停問題,從而導致白天嗜睡、注意里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

2、抑鬱症

由於抑鬱症患者要與沮喪情緒相抗衡,他們大腦中的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含量較低,而這兩種神經遞質是提高注意力和警覺度的關鍵。

丹麥學者發現,抑鬱症還與海馬體較小之間存在著關聯。因此,抑鬱症會導致患者的記憶力下降。

3、高血壓

一項針對近2萬人的研究表明,在45歲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壓與記憶障礙有關,其原因可能是過高的舒張壓會損害大腦的一些小動脈。研究發現,舒張壓高的人較舒張壓正常者更易出現認知受損,或產生記憶問題。舒張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出現記憶障礙的可能性就增加7%。

還有研究表明,與同齡未患高血壓的人相比,50歲以上的老年人收縮壓在140以上的比那些沒有高血壓的人患老年痴呆的概率高50%。但是,當血壓降低到正常范圍後,患有老年痴呆這些疾病的概率會降低到15%。

所以,老人要注意時常監測血壓,避免心情劇烈起伏,並按醫囑服用降壓葯。

4、頸椎病

如果年輕人經常出現「偽痴呆」很有可能是因頸椎病引起,大腦運轉靠血液,而頸椎病,尤其是椎動脈型頸椎病極易造成頸部通過的血流量減少,引發腦供血不足,讓患者出現頭暈、健忘等「偽痴呆」症狀。

5、生物鍾紊亂

科學家們特意進行了老鼠實驗。他們將32隻年齡、大小等條件相似的老鼠平均分成兩組,並飼養在兩個籠子里。利用遮光法打亂A組老鼠的生物鍾,而B組老鼠進行正常飼養。四個星期以後,讓A、B兩組老鼠分別走同一迷宮,各走兩遍,從對照結果來看,A組老鼠的記憶力明顯比B組老鼠要差很多。從老鼠實驗可以看出,「生物鍾」紊亂會導致記憶力下降。

在現實生活中,上班族們因為長期熬夜、睡眠不足,就會容易忘事;一些老年人則因睡眠質量不佳、睡眠淺容易醒,導致的記憶力下降、頭暈等,長此以往會加速老年痴呆發病率。

6、甲減

甲狀腺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控制著新陳代謝功能,如果它的含量降低,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大腦,時間長了會損傷記憶力。

注意飲食上忌吃海鮮、辣椒等,黃豆、捲心菜、油菜、木薯、核桃等也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7、缺乏維生素B12

科學家研究發現:維生素B12是維持神經和血液細胞健康必須的營養素,通常存在於動物性食物,比如貝殼類、肉類、雞蛋和乳製品中,因此素食主義者記憶力下降的風險高於飲食正常的人。除了疲乏、胃口不佳和體重減輕,B12缺乏症還會導致記憶力問題。

建議:老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B12補充劑,建議每天攝入2.4微克。

8、腎虛

從中醫的角度講,腎氣不足,氣的推動力弱,血就不能上行至大腦。大腦的供血不足,容易出現反應遲鈍、健忘、暈眩等問題。所以,中醫講「腎通於腦」,腦筋靈不靈活,要看腎氣是否充實。

如果是腎虛引起的記憶力下降,還有一個明顯的症狀就是頭重腳輕,老覺得頭痛,腳下浮輕。

5個習慣+6個動作,助你提高記憶力

其實,想要增強記憶力,不妨從一些日常習慣和小動作下手,長期堅持做可以養神健腦,有效改善記憶力。

01、5個習慣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
主動打招呼不但有助於人際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需要記住對方的名字與外貌特徵,因此有助於提高腦力。散步時和朋友聊天也有同樣的功效。

曬太陽
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認知障礙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不容易憂郁。

健步走
眾所周知,多多活動對於改善老年人的認知非常重要的。美國加州大學學者在阿爾茨海默病雜志發表研究稱,60歲以上的老年人日行4000步以上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和和思維能力。

該研究發現,日行4000步的人,其大腦的海馬體及其周圍區域的大腦皮質較厚,也意味著其認知功能更強。

冥想
冥想法:閉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深呼吸30秒。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想像任何喜歡的事物30秒,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可減少焦慮,改善腦部血流量。

多吃綠色食物
綠色食物,主要是葉菜類蔬菜,能幫助你抵禦認知障礙症,降低記憶力喪失的風險。研究發現,魚肉、堅果和橄欖油也有同樣的功效。

02、6個動作

多動手指

手指與大腦相連的神經最多,通過運動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腦,延緩腦細胞死亡時間。伸伸手指,蜷蜷手指,二者交替進行,或者左右手交替按摩指尖,也可經常用手握握健身球,讓兩個健身球在手中旋轉。或把大米與黑豆摻在一起,再把它們分別揀出來,用這些動作來鍛煉雙手,強化大腦。

搖頭晃腦
大家沒事的時候搖搖頭、晃晃腦有助於記憶力的提高。頸動脈是向腦部供血的管道,搖頭晃腦可使這些組織得到活動,不但可以增加腦部的供血,還可以減少脂肪在頸動脈血管沉積的可能,也有利於高血壓、頸椎病的預防。

具體方法是:取直立體位,兩手下垂,頭緩緩抬起,仰視角盡量達最大限度,保持這種姿勢15秒鍾左右。然後轉頸、前俯、後仰,或用空拳輕輕叩擊頭部。看電視間隙和家人聊天時都可以進行。

墊高雙腿
部分老年性記憶下降是由血氧不足所致。血氧低導致的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暈易困,做事提不起精神,記憶力下降。人體在站立時,起碼有2000毫升的血液流向下半身,其中腿部的血流增加約600毫升。經常墊高雙腿可以加速這些血液向心臟迴流,通過肺循環,在肺泡內實現氧交換,流向全身的組織和器官,大大提高組織內的氧含量。

架高雙腿很簡單,可以半卧或平卧在床上,將雙腿抬高,放在高過心臟位置的床頭或椅背上,每日3次,每次10分鍾。平時也可以把兩腿蹺在椅子或者桌子上幾分鍾。

十指梳頭

良好的頭部血液循環功能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延緩大腦衰老。隨身攜帶一把梳子,或者以指梳頭,可改善頭皮的血流。

操作方法:兩手十指微張,從前到後,由上向下,梳理頭發,節奏由慢到快,每次五分鍾。有頭暈、後頭痛的人,可著重梳梳頭後側枕部區域,促進腦供血,緩解不適。用來梳頭的梳子最好選用牛角梳或木梳等天然材質,塑料梳子容易產生靜電,長期使用會使發質粗糙蓬鬆。

咬牙叩齒
可用中等力度使上下齒叩擊,也可空中咬牙,把上下牙齒緊緊合攏,且用力一緊一松地咬牙切齒,咬緊時加倍用力,放鬆時也互不離開,每次做數十次緊緊鬆鬆的咬牙切齒。

可使頭部、頸部的血管和肌肉、頭皮及面部有序地處於一收一舒的動態之中,能加速腦血管血流循環,使已趨於硬化的腦血管逐漸恢復彈性,大腦組織血氧供應均充足,既能消除因血液障礙造成的眩暈,還有助防止腦中風發生。

多次鼓掌
中外醫學專家對手、腦關系進行研究後證明,拍擊手掌,不但能健腦益智、增強記憶力、提高思維能力、消除疲勞,還可以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老年痴呆症,並且療效十分顯著。

操作方法:自然站立,全身放鬆,排除雜念,兩手掌心相對,鼓(擊)掌,動作宜緩慢,用力要適度,以鼓掌後手掌脹熱為宜,連擊30次為一遍。每日早、中、晚各做一遍。

❽ 發現家裡的老人反應越來越慢聽力也不好,倒底是年紀大反應慢還是聽不到影響了反應慢

從生理上說,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退,大體上60歲後,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耳聾現象,但也有的人四五十歲就出現耳聾。問題是,有的老年人耳聾後就感覺自己被家人遺棄了,進而產生抑鬱心理。這時如果置之不理,會給老人造成心理創傷。專家建議一旦發現老人聽力下降,家人要及時鼓勵並陪伴老人到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後積極治療。

事實上,聽力減弱的同時,老年人對外界信息接受能力也在變弱。另外,它還可導致老年人語言障礙。因為聽覺和聽覺語言中樞同在顳葉,而聽覺語言中樞需要完好的聽覺系統傳導,當聽力減退時,聽覺傳導減少,聽覺語言中樞接到的信息自然相應減少,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聾啞」。這種聽覺和聽覺語言中樞的長期「不協調」,就可能導致大腦某個特定區域的功能失靈,造成老年痴呆。採取積極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延緩老年性耳聾的發生和發展。

❾ 為什麼老人說話語速很慢

因為老人的年紀大了,他的身體機能各方面都受到了影響,所以說話的速度很慢。

❿ 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的原因有哪些

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老年人的記憶力變得衰弱,出現丟三落四的現象,那麼老年人記憶力減退是什麼原因?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的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的原因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能導致多種疾病和生理異常現象,對智力的影響亦不例外。在同一家庭里,一些人往往進入某一年齡段後,甚至在中年時期就出現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非正常現象,這大都是由家族遺傳性因素所造成。這種性質的老年性記憶力減退,在生活中並不多,但其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2、疾病因素

老年人易患的動脈硬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功能,影響到腦細胞營養的供給,使腦細胞活力不足,智力逐漸衰退。特別是人在中年時期若患上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進入老年後將成為老年痴呆的高發人群。而影響智力的這些疾病多由於不良生活因素所致。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是避免老年期發生智力下降的有效措施。

3、其他因素

長期飽食

長期飽食會使人體內熱量攝入過多、脂肪過剩、血脂增高,引起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增加,導致腦動脈粥樣硬化,使供給大腦的氧和營養物質減少,造成記憶力下降、大腦早衰和智力遲鈍。

吃過多含鋁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人體每天攝鋁量不應超過1毫克/千克體重。若天天吃油條、粉絲、涼粉、油餅等,會造成鋁攝入過多,影響腦細胞功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思維能力遲鈍。

長期過分素食

長期素食可導致記憶力下降,植物性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有機酸,缺少造血的微量元素鈷、錳、鐵和銅等。此外,植物性食品除油外,脂肪含量極少,人體每天至少需要60~70克脂肪,要想滿足這種需要,就要吃5公斤的植物性食品。而且,植物蛋白永遠代替不了動物蛋白。長期素食,蛋白質得不到充分供給,會導致記憶力下降、精神萎靡、反應遲鈍。

老年人如何保護記憶力

1、喝咖啡。咖啡的提神功效有助於大腦更好地運轉。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學習新知識後喝咖啡有助增強其記憶。喝咖啡會促使大腦釋放降腎上腺素,這有助於增強記憶強化的進程。

2、舉重。研究人員發現,短時間的抗阻力鍛煉有助於增強事件記憶,如舉重。通過對照實驗,進行舉重鍛煉的人比未進行舉重鍛煉的人,對同一組照片的回憶要多出10%。唾液測試發現舉重鍛煉的人降腎上腺素水平更高,而該降腎上腺素能改善記憶。

3、戒煙。戒煙不僅能減少患病風險,還能改善記憶力。研究發現,吸煙使大腦皮質變薄的速度快於正常的衰老,加速成年人的認知功能減退。

4、進行有氧運動。研究發現,每周兩次有氧運動使大腦記憶中心精力更充沛。研究人員選擇了一組70~80歲的老年人進行對比研究,分別進行有氧運動、抗阻力運動和平衡訓練,每周2次為期6個月。結果發現,進行有氧運動的參與者大腦中海馬體體積增加最大,這是支持學習和記憶的主要大腦區域。

老年人記憶不好怎麼辦

1、注意飲食

合理飲食可以增強記憶, 營養保健專家研究發現,一些有助於補腦健智的食品,並非昂貴難覓,而恰恰是廉價又普通之物,日常生活隨處可見。如蛋黃、大豆、瘦肉、牛奶、魚、動物內臟(心、腦、肝、腎)及胡蘿卜、谷類等。要增加腦的營養,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E、C的食物以及富含礦物質、膽鹼的食物,如杏、香蕉、葡萄、橙、海藻、魚、蛋黃、捲心菜等。這些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卵磷脂,且容易消化,對預防老年痴呆也有積極的作用。

2、常咀嚼

科學證明:人的咀嚼是能有效防止記憶衰退方法之一。有人認為,其原因在於咀嚼能使人放鬆,如果老人咀嚼得少,其血液中的荷爾蒙就相當高,足以造成短期記憶力衰退。如我們在觀察人群中就會發現,經常咀嚼的人牙齒就好,吃飯更香,記憶能力也隨之增強。

3、勤用腦

勤用腦能防止記憶力減退。玩游戲是一種比較好保持記憶力的辦法,在歐美等地區的老年康復治療中,游戲軟體一直被人們用於幫助遭受中風或者大腦創傷的患者康復,同時也包括學習新知識和進行閱讀等。每天堅持10至20分鍾的背誦,也能增進記憶力。

4、多重復

科學證明,正確的重復是有效記憶的主要方法,特別在人在學習中通過自己的腦、手、耳、口並用進行知識記憶時,記憶的效率高效果好。因為當你記憶時,應該用腦想,也要口念,手寫,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調動了自身更多的記憶“通道”參加記憶,這樣使自己的記憶痕跡加深,記憶效果當然更好。

5、常與人交流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經常與他人聊天能鍛煉大腦,有助於增強記憶力。研究認為,堅持每天與他人聊天10分鍾以上,能起到鍛煉大腦的功效,對提高人的智商,增強老人記憶力非常有利。

6、多聽音樂

國外專家研究發現,巴赫、亨德爾等人的作品中的慢板樂章,能夠消除大腦的緊張,使人進入冥想狀態。

7、堅持有氧運動

長期堅持有氧運動鍛煉能夠增加大腦的輸氧量,並促進在記憶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海馬狀突起的新神經元生長,從而提高老年人的記憶力。老年人應多參加一些社區的集體活動,如跳舞、打球等適當的社交活動都有助於減少焦慮及抑鬱的發病。

8、保持心情放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一些老年人特別遲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個體戶怎麼才能領取養老金 瀏覽:603
山西石墨烯養生艙多少錢一台 瀏覽:764
沈陽二甲醫院體檢需要什麼 瀏覽:799
老人家問買的東西貴不貴 瀏覽:781
老人家發現更多金子指什麼 瀏覽:144
中華文明之美之孝敬片 瀏覽:36
大連精神病養老院多少一個月 瀏覽:292
2018北京事業單位退休年齡 瀏覽:435
農村山西每年交100的養老有什麼待遇 瀏覽:768
海口哪個醫院可以入職體檢 瀏覽:214
中老年人適合的護膚品 瀏覽:938
北京哪裡體檢不需要脫鞋子 瀏覽:541
新晃養老金多少 瀏覽:600
老年人葯補維生素d怎麼補 瀏覽:995
父母詛咒自己的子女是什麼語 瀏覽:338
貸款只能到60歲 瀏覽:94
農村六十歲以上的人怎樣領取養老金 瀏覽:182
城鄉養老金上調 瀏覽:301
關於孝順親敬老的名言名句 瀏覽:990
60歲不老女星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