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保健品騙局層出不窮,老年人還是會上當,上當的原因是什麼
每年的社會新聞裡面都有大量關於老年人買保健品被騙的案例,老年人會瘋狂買各種保健品,便宜的要幾百塊,貴的要幾萬塊,哪怕自己的兒女怎麼勸說,老年人就是要去參加各種健康講座,然後辦會員,買很多保健產品,花了幾萬塊之後發現沒有什麼作用,身體依然會出現毛病,甚至有些老人吃了保健品之後去醫院檢查發現身體更差了,就是因為某些保健品導致的,才慢慢地覺得自己被騙了。保健品的騙局不單單是騙老年人買保健品而已,還忽悠老年人把周圍的老年人一起拉進來,大家組成所謂的保健家庭,然後出資,再壯大家庭,可以說是和傳銷的套路一模一樣。很多老年人被騙得分文不剩,與兒女決裂,到頭來依然不清醒。
❷ 為什麼傳銷都喜歡找中老年人
人們對傳銷的易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因為「從眾」這一心理效應。傳銷組織者善於製造一種輿論環境,讓環境中所有的人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還有就是傳銷人員在組織各種講座或活動時,會有一些「帶頭人」去迎合主講,通過一些口號或者儀式營造氣氛,在這樣一個封閉的場域中,便會形成強大的壓力,很多人也就會順應這個場,表現出相應的言行。爸媽在線心理網提醒你:傳銷組織就是利用人們心理弱點作為洗腦的突破口,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傳銷知識,提高防範意識,遠離傳銷組織!
❸ 養老詐騙十種常見方式
套路一:「投資養老」
嫌疑人以「投資養老」為名,以「高回報低風險」為誘餌,進行虛假宣傳,騙取百姓「養老錢」。在「投資養老」的騙局中,犯罪嫌疑人通常會注冊一家合法的公司來銷售理財產品。有的犯罪嫌疑人先通過贈送小禮品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然後以推介會、知識講座等形式編造一些高端投資理財項目。有了老年人的資金投入,犯罪嫌疑人首先會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引誘老年人繼續加大投入,甚至以提前返利的形式吸引更多老年人投資。最後會用老人的錢揮霍消費,一旦資金鏈斷裂就潛逃。
套路二:《黃衣情緣》
很多沒有配偶的老人渴望被關心和陪伴,試圖通過「黃戀」找到另一半,相依為命。這種詐騙是一種婚介詐騙案件,利用女性「婚姻贍養」的虛假身份,專門針對老年男性。「黃戀」騙局其實是一種「殺豬」騙局。很多都是通過網路發展成網戀,然後編造各種理由索要錢財,再敲詐對方完成詐騙。
套路三:「以房養老」
一些犯罪嫌疑人推出「以房養老」項目,誘騙老人抵押房產,將貸款的錢投入到養老項目中,然後將錢捲走,留給老人兩套房子。有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買低價的「指標房」,讓老人給他「關系費」、「轉讓費」等費用,然後攜款潛逃。
套路四:保健品
犯罪嫌疑人瞄準老人對健康的渴望,通過與老人聊天解悶取得老人的信任,開始通過銷售保健、醫療等養老相關產品,如商品回購、寄賣、消費返利等方式吸引老人投資錢財。最後老人不僅花了錢,身體也沒有保障。
套路五:社保和養老金
犯罪嫌疑人通過一些手段獲取了老人的基本信息,通過精準發送詐騙簡訊,老人可以點擊虛假鏈接填寫相關銀行卡信息,根據填寫的信息盜取老人的銀行卡或實施詐騙。有時,犯罪嫌疑人打著認識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員的幌子,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聯系老人,謊稱可以幫助未參保人員提供代理服務。其聲稱可以通過一次性繳納社會養老保險費享受養老待遇,然後在收到被害人的巨額錢款後攜款潛逃。
一些犯罪嫌疑人冒充社保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社保卡故障或異地刷卡,導致社保局鎖卡,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證號、社保卡號、密碼等信息,或聲稱需要辦理轉賬手續,防止受害人再次被盜,以誘導受害人將錢轉入指定賬戶。
套路六:「冒充公檢法、政府官員」騙局
犯罪嫌疑人以老年人名義冒用銀行卡、電話、社保卡、醫保卡等具有消費功能的工具,或泄露老年人身份信息,涉嫌洗錢等犯罪。然後,他冒充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執法人員,要求老人將資金轉入國家賬戶配合調查。有時,嫌疑人會向老人展示公檢法網站上發布的虛假通緝令等合法手續,騙取老人的信任。
冒充稅務、教育、民政、社保、殘聯、金融機構(銀監會等)等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時。),犯罪嫌疑人通過領取補貼、退稅等方式誘騙老年人匯款實施詐騙。或者社保、醫保、證券、金融等賬戶異常(通常是凍結、作廢等。)誘騙老年人向安全賬戶匯款實施詐騙。
套路七:「冒充物流客服」騙局
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快遞信息後,冒充快遞、貨運、倉儲等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員。,說給老人的快遞丟了,可以給老人退款,索賠,退稅等。,誘騙老人轉賬,或者根據嫌疑人的誘導,將他的銀行卡等信息輸入二維碼彈出的網頁,再輸入手機驗證碼,他銀行卡里的錢就會被轉走。
套路八:「冒充親友」騙局
通過電話、簡訊、網路社交工具等。,犯罪嫌疑人冒充親戚、孩子、朋友、同事等。老年人的,代買國外機票,被公安機關違法處理需要保釋,發生交通事故需要治療或賠償,處理不方便的關系直接出面,重病需要手術等。,從而聯系老年人向指定賬戶轉賬,利用老年人識別能力弱,一關注就糊塗的心理,實施詐騙。
套路九:「丟包,證書」騙局
犯罪嫌疑人利用一些老年人貪小便宜、自我防範意識差的心理,用高超的演技在被害人面前上演「丟包」大戲,使被害人處於精神錯亂狀態,以平分財產為誘餌欺騙被害人。
利用老年人愛讀書看報的心理,以各種榮譽稱號或獲獎證書來行騙。這種騙局,打著「文化」「藝術」旗號的虛假組織,通過頒發獎牌、入書立傳等方式,每次騙取老人數百至數萬元不等。
套路十:「解凍民族資產」騙局
這種詐騙是一種通過互聯網傳播,集返利、傳銷、詐騙為一體的混合犯罪。犯罪嫌疑人往往以「一個老人在海外有幾十億資產需要解凍,解凍後可以將這幾十億資產調回國內,分給提供解凍資金的人」為名,向被害人承諾「投資10元、100元,就能獲得100萬、1000萬的回報」。同時,犯罪嫌疑人也會跟上社會。
❹ 年邁60的母親為什麼到老了,總是會被類似傳銷的人洗腦呢
中國的老人都是從艱苦的年代過來的,生活很簡朴,有錢捨不得花,有時喜歡貪點小便宜,加上老年人閑著沒事干。這些正好被許多不法分子盯上,利用了老人們的善良心理,通過施捨、哄騙的手段獲得老年人的信任,最後只有上當受騙了,到時候後悔都晚了。
應該多給老人講些實例,讓她們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遠離騙局,不要輕易相信陌生的話。
老年人是弱勢群體,現今國家老齡化加劇,很多傳銷組織就把矛頭對准了老年人。
年齡大了身體多少會有些毛病,他們就通過打感情牌攻破老人心裡向他們推銷保健品,醫療器械從而獲得高額的利潤。
就拿我家老人來說,年齡大了平時也沒什麼事,就被小區賣保健品的忽悠去聽講座,體驗他們的產品 ,而且天天體驗完醫療保健器械還有小禮品送,比如送袋鹽,送一隻小碗,送塊肥皂等。
在體驗保健器械的同時她們就打感情牌,阿姨長,阿姨短的叫,恨不得叫這些老頭老太太親爹親媽。給他們灌輸投資 健康 就是給兒女省錢,同時引導他們通過治療身體是不是感覺比之前好多了。多次引導心裡按時下,老人已經被洗腦了,會覺著果真用過他們的產品是好多了。這樣老人就特別相信他們 ,會力排家人的勸說去購買他們的產品。
就像我婆婆老是失眠,說用了他們的治療儀器全身都舒服了,失眠也改善了。全家人都勸她那個儀器不靠譜,是騙人的,她就覺著家人不願給她投資 健康 。
那段時間聊天天天她講的都是那個儀器的好處。因為她已經被洗腦了聽不進去家人的勸告,後來我們說可以從網上給買一台一模一樣的,也就倆千塊錢,我婆婆說人家說,除了他們家的,別的都是假貨。
後來花了倆萬給買了個治療儀,這下不去聽課了,估計是已經購買了,他們銷售人員的目的達到了,也沒以前那麼熱情了,他們就繼續去尋找下個目標了。老人失落了,就不去了。
這儀器買回家後 剛開始還挺新鮮做做,後來可能也是覺著沒效果,治失眠的葯該吃還得吃,乾脆也懶的做了。估計老太太也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我們也不敢提這事,怕她心裡難過。
從上過一次當後,我婆婆就再也不去聽哪些講座了,這也叫花錢買教訓吧。
我覺著老人之所以老是被傳銷人員騙,一方面是家人都忙於工作,可能忽略了老人的 情感 需求。再就是老人空餘時間多,就從這個去打發時間,讓傳銷人員有機可乘。我婆婆後來信了基督教,天天去教堂,有事做了,自然不去哪些傳銷組織了。還有就是老年人愛佔小便宜,所以他們通過送小禮品才一步步被騙。
所以要多多關心老人的 情感 需求,讓他們有自己的圈子,有事做,就沒時間去被騙了。
支配人的行為的永遠是一個東西——需求。
人老了,最怕兩件事,一是身體不 健康 ,二是孤獨。所以老人最大的需求,也大多數來自於這兩方面,一是對自己身體 健康 有益的東西,一是能夠幫助自己排解孤獨的人。
老人總是會被類似傳銷的人洗腦,正是因為老人從他們那裡能夠找到滿足自己這兩方面需求的東西。
被類似傳銷的人洗腦的老人,大多數都是相信那些人賣的產品能夠幫助自己解決 健康 問題。 比如降血壓,降血脂,活經絡,增加免疫力,治療關節炎,緩解疼痛的各種產品,包括器械、葯品、保健品等等,花樣繁多。
那些受過專業訓練的營銷人員,往往會對產品功效大肆鼓吹,有的還會找托搞所謂的「現場示範」,這些手段很容易讓深受疾病困擾的老人輕而易舉掏腰包。
還有的一些推銷這一類產品的工作人員,善於攻心。
他們在推銷的過程中,與老人交心談心,噓寒問暖,尤其是對老人身體上面出現的 健康 問題關懷備至,賦予十分強烈的同理心,讓老人感覺到比自己兒女都更加細致入微的關懷,這實際上是滿足了老人需要排解孤獨的心理需求,所以十分容易讓老人淪陷。
基於以上兩點,對於老人經常被人洗腦,時不時就買一堆沒用的東西這些上當受騙的行為,不能一味地指責和埋怨,教條化的勸說,也不會有效,找到老人的需求,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和陪伴,或許要更加靠譜一些。
END
❺ 老人免費理療騙局套路怎麼勸
早先,家中老母曾被親戚拉進一個骨療騙局:親戚很熱情地拉她前去體驗了幾次理療,後來說是自己替她付了錢,讓她免費體驗一段時間(用心何其險惡)。哪能讓人家墊付,母親自己沒錢,子女只好把錢給了。這就算上套了,我們當子女的覺得不妥,但是老人聽不進去,堅持要去,說的也可憐,她就想治好病給家裡減輕負擔。結果是親情難卻,幾萬塊搭進去,換回一大堆鴕鳥油,魚肝油,膏葯護膚品和用來吃的膠囊,葯丸子之類的零碎東西。最重要的是還讓老人辦張銀行卡,如果拉來下線,消費可以返利。此時算是圖窮匕見了,這就是個不禁錮人身自由的傳銷。老母親是個節儉的人,平時買東西連一塊錢都不捨得多花的人,被蒙蔽之後成千上萬的花錢都不在乎,這就是健康保健類騙局的過人之處,他們抓住了老年人的怕死,想要健康的弱點而大加利用,藉此謀取暴利。老母親後來自覺錢花的冤枉,每天泡在那個骨療館里拔罐艾灸,將自己弄的體無完膚,為的是撈回點好處,好讓自己心安。我們發現後告訴她不要再去了,會把自己身體搞垮的。後來那位拉我媽進去的親戚自己開了一家骨療店,把認識的親朋好友都拉進去,如今除了她們那行的人似乎也沒什麼正經親戚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