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體溫偏低是怎麼回事
建議去檢查一下心血管方面,有可能是這方面引起的!!
附:
體溫是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0 ̄37度,口腔溫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 ̄
0.5度。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 ̄38度為低熱,38 ̄39度為中度發熱,39 ̄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相
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
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低於25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機體的產熱
和散熱,是受神經中樞調節的,很多疾病都可使體溫正常調節機能發生障礙而使體溫
發生變化。臨床上對病人檢查體溫,觀罕其變化對診斷疾病或判斷某些疾病的預後有重要意義。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一般來說,如果無不適就不是病態.
『貳』 老人 低燒不退 怎麼辦
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 在家護理方面,保持安靜是最重要的.發燒時體力消耗極大,因此必須使身體保持暖和,流汗,燒才會退.此時,水分流失較多,必須補足水分,並補充失去的營養.食用以能保溫,易於消化有營養價值高的食品較為理想. 退燒葯主要作用是刺激中樞神經,迫使發汗.原則上,要在了解病因後,經醫生指導,才能服用.情況惡化,高燒不退時,須盡早就醫,接受治療. 低燒,需要考慮的原因較多,一般都是由於炎症的感染、惡性腫瘤,或者系統性疾病的可能,建議最好是可以到醫院做個全面檢查
『叄』 老年人體溫低怎麼辦
經常出去走走,散散步,在家多穿衣服,還有就是家裡溫度要注意,晚上睡覺記得跟老人用熱水泡泡腳,可以適當加生薑。
『肆』 體溫過低如何提高溫度
問題一:體溫偏低怎麼辦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相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 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低於25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
問題二:體溫過低會怎樣,為什麼會過低 您好,在外地能看到你發的問問,那我就幫你說說吧,低熱不是上面的那些朋友所說的,正常的標准低溫是以口溫為標準的,低熱是37.5―38.0。還有就是正常人的腋下溫度是36.5―37.0。 朋友所說的自己的體溫在34.5―34.9之間徘徊,我想問下你,你的體重和自身的營養跟上了嗎?像這樣的體溫一般是只常見於早產兒,重度營養不良,及極度衰竭的病人. 我還想請問你,你自己是否有躁動不安,嗜睡,心跳呼吸減慢等症狀?謝謝。 但是過低介於自身基礎代謝率下降所造成的代謝低,需補充營養物質,如海帶燉雞等 如果不了解的地方希望你隨時提問。
問題三:怎樣讓身體的溫度變得低些 如果你是正常體溫,一般情況不需要讓體溫再降,確實需要的話,可以:冷天少穿衣服、或澆冷水等,熱天進空調室且溫度調低點,或進冰庫。一般發燒時的物理處理:在人身體的大血管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還有手心和足底等處,用度數高點(60度)的白酒擦拭,有酒精的話也可以;擦拭幾次如果沒有效果,則應到就近的醫院或診所就醫。
問題四:體溫低是怎麼回事啊?比如總是35度多 建議去檢查一下心血管方面,有可能是這方面引起的!! 附: 體溫是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0 ̄37度,口腔溫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 ̄ 0.5度。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 ̄38度為低熱,38 ̄39度為中度發熱,39 ̄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相 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 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低於25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機體的產熱 和散熱,是受神經中樞調節的,很多疾病都可使體溫正常調節機能發生障礙而使體溫 發生變化。臨床上對病人檢查體溫,觀罕其變化對診斷疾病或判斷某些疾病的預後有重要意義。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一般來說,如果無不適就不是病態.
問題五:身體溫度低怎麼辦,有什麼辦法 恭喜你!如果身體健康,體溫低證明你的新陳代謝慢,這是長壽的標志。若感到冷,就每天晚上泡腳,不斷地加熱水,20分鍾後身體就會發熱,堅持不懈地做,排毒治失眠,保你溫暖一冬天。
問題六:體溫低於正常溫度怎麼辦 我們腋窩下面測量,36-37.4℃是正常的,如果比較這個低一些,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話,可能是本身基礎體溫低,這個沒影響
如果是明顯的不舒服,可以到醫院看看有沒有其他的問題;其實,真正有問題的低體溫的話,往往是非常炎症的疾病最後的體溫不升的狀態,病人可能早就昏迷了
問題七:體溫偏低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人體體溫與健康的關系
人體體溫與健康的關系
建議或解決方案:
一、體溫對身體的影響
* 高體溫對身體的影響
所謂高體溫,是在正常的體溫范圍內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可不是讓你發燒!較高的體溫對身體產生如下影響:
內臟機能活躍
體溫較高,能讓體內消化酵素,以及讓對內臟有益的其它酵素更有活力。可預防便秘、胃脹氣、尿頻等症狀。
提高免疫力
高體溫能提升抵抗外來病毒、細菌的白血球功能,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
提高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高的人,就算不運動,消耗的熱量也比基礎代謝低的人要多,較高的體溫能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體溫每升高1℃,脈搏跳動每分鍾就會增加10次,使體內充滿了新鮮的氧氣,細胞的新陳代謝率也會相應提高。
血液循環良好
體溫高時,血管會變得較為柔軟,血液能順利地輸送至全身各處。
調整自律神經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平衡
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身體始終能夠保持平均溫度的人,自律神經及激素分泌自然也能相應地保持平衡,且能發揮正常機能。
* 低體溫對身體的影響
既然高體溫對身體有如此種種好處,與它對立的低體溫自然也會對身體產生一些影響,這些影響則多半是負面的。
容易產生輕度疾病
具有調節體溫機能的腦下視丘,同時也是控制自律神經及激素的中樞。因此,低體溫會影響自律神經功能以及激素平衡,進而引起肩膀僵硬、頭痛、暈眩、手腳冰冷等症狀。另外,體溫偏低與月經不調、經前癥候群等婦科病也有關聯。
內臟功能低下
體溫降低,包括消化酵素在內的有助於內臟活動的各種酵素機能都相應降低。體溫每下降1℃,酵素的活力便會降低50%,因此人容易感到疲倦,各種不舒服的症狀,如便秘、胃脹氣、尿量減少等,都會頻頻出現。
免疫力降低
侵入人體的細菌及病毒要由體內的白血球來對抗,但每當體溫降低1℃,白血球所提供的免疫力便會減少37%,因此體溫較低的人,在季節交換時比較容易感冒。
基礎代謝率下降
體溫升高1℃,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12%。而低體溫則讓你不易消耗熱量,也會讓細胞的新陳代謝率衰退、肌膚變差。
血液循環變差
低體溫的人,手腳的末梢血管會緊縮,血液自然不易流通。更會因心臟輸送血液的力量減弱,使全身的血液循環變差。另外,也可能因自律神經發揮的功能降低,導致血管收縮能力受到影響,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礙
『伍』 體溫低是什麼原因
人的體溫在正常情況下會維持在36-37度之間,但有時體溫也會有變化。
體質較弱時,近期比較勞累時,體溫都會達到35度。
外界環境溫度較低或吃的東西較少時都會降到35度。
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需檢查甲功,心血管方面。
,基本體溫在36到37℃,如果體溫為35℃,可有以下幾方面因素引起:
第一,性別因素。一般來說,女性的體溫較男性體溫稍高,有些男性同志體溫,可低至35℃。
第二,年齡因素。一般來說,嬰幼兒的體溫較高,老年人體溫較低,因此,年紀大的人活動少,也可以導致體溫低至35℃。
第三,環境因素。當人處在寒冷的環境內,可以導致體溫低至35℃。
第四,時間因素。一天24小時內體溫不是恆定不變的,當凌晨1:00到早上6:00這個時間段內人體的體溫是最低的,因為活動最少,都在夜間睡覺休息,這次體溫可能低至35℃。
第五,當患有某些疾病,如嚴重感染,也可以導致體溫低至35℃,如甲狀腺功能減退,這些內分泌性疾病也可以導致體溫低至35℃。
『陸』 大人發低燒應該怎麼辦
很多孩子的抵抗能力非常的低,所以往往在出現低燒的現象的時候也總是不退,嘗試過很多的方法但是都不能解決低燒不退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來為大家科普下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低燒不退是什麼原因
第一:對於這種低燒不退怎麼辦,其實在社會上的做法也是比較多種多樣的,所以大家的選擇也是比較多的,而下面就是一些有關這種低燒不退的怎麼辦的資料的。
第二:如果孩子只是發燒,不超過38度5,沒有別的不適,就不用太擔心。可以先給孩子採取物理降溫措施,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和消炎葯(最好是兒童專用葯),多喝水,少量多飲。一般發燒3至5天不退是正常的,沒有哪個孩子發燒一天就好,都會有個過程的。
第三:如果孩子發燒超過38度5,喝了退燒葯(美琳、尼美舒顆粒等之類的)幾次之後(一般隔4小時吃一次)仍不退燒。就要去醫院最檢查了,如果孩子沒有其它不適,化驗血會顯示血象高,一般為細菌性感染。
低燒比高燒還危險
一般人都覺得高燒比較嚇人,39度40度的,低燒確實沒像高燒那麼讓人重視,它似乎來的比較溫和,沒想到卻是溫柔一刀,刀刀見血,很多大病都是從持續低燒開始的……
人的正常體溫是36.5-37度,低燒就比正常體溫高一點,37-38度之間。
我們說的低燒跟感冒發燒不是一回事,感冒發燒,上呼吸道感染,溫度一般在38-39度,醫學上叫中燒,不會是37-38度之間的低燒。
另外,那種持續一段時間的低燒,比如一周了都是37度幾,不到38度,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要確定低燒,需要先量體溫,因為低燒度數不高,所以一定要學會正確的量體溫方法:
1、腋下不能有汗;
2、要把溫度計水銀頭真正插在腋中間,插深了插淺了都不準。
3、距離用餐時間半小時以上。
4、每次測量5分鍾。
5、最好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低燒是癌症的信號
所有的癌症,惡性腫瘤,它的最早期症狀就有低熱。當然不是癌症病人不是100%都低熱,但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很多癌症早期除了低熱,沒有任何其它症狀。
所以,這個時候,低燒就成了唯一的發現早期腫瘤的蛛絲馬跡。但如果你遲遲不幹預,持續低熱,甚至常年低熱,慢慢的,就發展成中晚期了,就不可逆了。
癌症為啥會低燒
因為發熱就是人體通過燃燒垃圾的方法清除垃圾,就產生了熱,所以只要是發燒就一定代表身體里產生了多餘的垃圾。
垃圾少就低熱,垃圾多就高熱。垃圾燃燒光了,溫度就降下來了。
如果多餘的垃圾總是持續產生就會一直發熱不退。
所以,不難理解,癌症發熱,就說明身體里的癌細胞不斷產生死了的細胞,身體要把它清除出去,就持續低熱了。
女性持續低熱要排查盆腔炎
除了癌症,還有很多情況身體也會持續的產生垃圾,如果是成年女性,低燒的排查有一個重點。
這是由女性的生理構造決定的,女性的尿道短,外界病原體容易通過尿道進入身體。
所以成年女性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症狀,只有持續低燒的症狀,首先要排查盆腔——慢性盆腔炎。
如果是女性,沒有其它症狀,持續低熱,原因又找不出來,其它檢查又都正常,高度懷疑慢性盆腔炎。
低燒很可能有慢性炎症
其實排查低燒,只要掌握一條原則,出現低燒,就是有多餘的垃圾在燃燒,就一定得找到這部分垃圾在哪,怎麼產生的,身體所有部位都能產生垃圾。
比如慢性咽喉炎患者、慢性鼻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都會出現低熱的現象。
腎炎也會引起低燒,而且不及時干預,久而久之,可能發展成尿毒症。
一般來說,慢性炎症都會導致發燒,37-38度之間,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中燒和低燒的范疇。
老年低燒不能忽視
老年人的體溫具有特殊性,因為老年人的正常體溫就比年輕人低,再加上對溫度低變化不敏感,所以,
第一、本該表現出發燒症狀的疾病,老年人也許真的就沒發燒,或者發燒溫度很低;
第二、已經發燒了,但自己不覺得;
第三、老年人一旦發燒了,常提示有嚴重的感染或疾病。
有資料顯示,老年人發熱有25%―35%因為感染,其中結核感染的概率遠高於年輕入;
結締組織病佔25%―31%,如類風濕關節炎、顳動脈炎等;惡性腫瘤佔12%―23%。
另外,當老人患心內膜炎、肺炎時,發熱要比年輕人低,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急性膽囊炎、闌尾炎、胃腸穿孔的老年患者,體溫低於37.5℃。
患嚴重感染的老年人中,還有約20%―30%不發熱或發熱反應遲緩,這往往是預後較差的原因。
因此,當老人有發熱或有功能狀態的急劇變化時,必須盡快到醫院治療。
因為大量的臨床觀察發現,老年人感染疾病時,發熱並不明顯或不發熱,容易造成漏診而延誤治療,從而使老年人發生並發症和死亡的危險增高。
老年人要養成習慣,在床頭放一個溫度計,每天起床就量一下體溫,堅持每天記錄,以便了解自己的正常體溫,隨時掌握體溫的變化。
老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溫度為36.7攝氏度,發熱一般指口腔溫度持續為37.2攝氏度。
不論用任何溫度計在任何部位測量,只要溫度比基礎體溫升高1.3度,即表明發熱了。
低燒也可能提示免疫系統出毛病
一個人如果低燒了,他沒有癌症,也沒有慢性炎症,那這多餘的垃圾還有可能出在哪呢?
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腎炎、風濕、類風濕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除了低熱。所以,低熱是非常有價值的早期信號。對於風濕、類風濕,早期干預效果會好很多。
如果發出信號,你不理睬它,不去治療它,發展到嚴重的程度,就不可逆了。
猜你喜歡
1. 大人怎麼物理退燒
2. 成人如何快速退燒的方法
3. 老人物理降溫的方法
4. 發燒老人如何物理降溫
5. 大人發燒的緩解方
『柒』 老年人肺炎,低燒不退怎麼辦!!!
多種疾病會引起
低燒
。
發燒
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
慢性炎症
、
免疫力
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
心理緊張
、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
體溫
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
細菌
感染
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
細菌培養
才能發現。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
機體
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
病人
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
白細胞
下降、
再生障礙性貧血
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
持續低燒應盡早就醫,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一些惡性腫瘤早期或細菌感染早期的症狀也是低燒。建議你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避免引起發燒的病因惡化。
●冷敷
如果
高燒
無法耐受,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
小腿
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
衣物
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放在額頭上。
●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採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
濕毛巾
反復擦拭病人額頭、
四肢
,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
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擦拭身體
蒸發也確降溫作用。
專家建議
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
皮膚
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綿)
全身
,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
腋窩
及
鼠蹊部
。將海綿擠出過多的
水後
,一次擦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泡澡
有時候,泡個
溫水
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
嬰兒
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濕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鍾換一次。
●補充液體
當你
發高燒
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你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
汗腺
,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你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
維生素
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
狀況
好轉。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人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高燒的孩子歡迎。
●適當眼用
止痛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葯。
成人
服用2片
阿司匹林
或2片
撲熱息痛
,每4小時服用--次。撲熱息痛的優點是較
少人
對它
過敏
。由於阿司匹林與撲熱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覺得使用任何一種皆無法有效地控制發高燒,不妨兩種並用。每6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撲熱息痛。服用這些葯物時,需先經醫師同意。
●注意穿衣適量
如果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但如果因此而打
寒顫
,則說明衣物太少,應該增加,直到不冷為止。
同時,勿使
室溫
過高,醫師通常建議勿超過20℃。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以幫助復原,並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
放鬆心情
。
『捌』 長期卧床病人體溫不高怎麼辦
人體最正常的體溫是在36.5左右,低於35.5的話,最好到醫院檢查,照顧長期卧床病人需要家人細心和耐心照顧,要多給病人翻身按摩,避免褥瘡的發生,老人的大小便要及時清理,保持干凈清潔,大小便護理現在有全品源卧床大小便護理儀,專為癱瘓老人開發設計,老人躺在床上大小便可以免去人工清理,儀器全程自動化操控,自動收集清理老人的大小便,同時還有溫水清洗和暖風烘乾老人的隱私部位,輕輕鬆鬆解決老人大小便護理問題。
『玖』 如何緩解老人體溫過低
對體溫過低的這類老人來說,冬季保暖固然重要,但切忌穿得過於厚重。有些老人里三層外三層,反倒對身體不利。一來過於厚重的衣物會增加老人的「負擔」,導致體力消耗增加、熱量損失增大;二來會「限制」老人的活動,不利於新陳代謝。因此,老人最好選擇羊絨衫之類輕便暖和的衣物。平時老人應多吃些富含蛋白質、電解質的食物――蛋白質供應能量持久,電解質有助於維持人體的滲透壓。從中醫角度說,多吃些牛羊肉、核桃、大棗、生薑等溫性食物,或黨參、黃芪、當歸、肉蓯蓉等溫性葯材,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子女們要時常檢測老人的體溫及其他生命體征,如呼吸、脈搏、肢體活動、意識狀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