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百齡老人用古語怎麼說

百齡老人用古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3-02-09 18:51:59

1. 古代對40、50、60、70、80、100歲的人怎麼稱呼

1、40歲: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2、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內服之年、大衍之年

3、60歲:花甲、容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4、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5、80歲:杖朝之年

6、100歲:期頤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有些由於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

(1)百齡老人用古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年齡稱謂介紹: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2. 古代稱100歲的老人叫什麼

古時,人們交流時,不會直接說自己多少歲。而是會用年齡稱謂來代替,這些在詩詞中也常有體現。

比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這里的黃發指老人,古時,黃發是長壽的象徵。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發。從「赤子」到「豆蔻」,從「而立」到「知天命」,每一個都那麼美!

【老年】

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花甲一詞出自中國古代歷法,以六十年為一循環,一循環稱為一甲子,又因天乾地支名號繁多且相互交錯,又稱花甲。

耆:古稱60歲的人為「耆」。

繼粟繼肉,以養賢才;祝鯁祝噎,以禮耆耋。—— 陸游 《謝致仕表》

還歷壽:61歲的壽辰。

從心之年:70歲。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唐·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懸車: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因用懸車之年指七十歲。

耋: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

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雙稀、雙慶:140歲。古稀指70歲,因此雙稀是70歲的兩倍140歲。

3. 古代怎麼稱呼老人 古代對老年人的稱呼或自稱有哪些

老人家 老丈 老朽 老夫 老叟 老翁

1、50——年逾半百、知非內之年、知命之年、艾眼容之年、大衍之年

2、60——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3、70——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致之年,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古時候生活條件差,
活到七十歲的人很少。

4、80-90——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年紀十分大的時候。

5、90——鮐背之年

6、100——期頤,一百歲。
《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7、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8、黃發指長壽老人頭發由白轉黃。

4. 我國古代對於滿100歲的人怎麼稱呼

古代稱100歲的老人為期頤之年,意思是到了這個年齡的老人,自己的生活起居都需要別人照顧,幫忙才可以。

古時稱百歲為「期頤之年」。期頤:百歲之人。源於漢時戴聖所輯的《禮記·曲禮篇》:「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

【知識擴展】


5. 古代為什麼把百歲的老人的年齡稱謂,稱為期頤之年

期頤之年是出自於我們古代的一本書上,然後用來指年過百歲的老人,剛開始在《禮記》上說的是百年期頤,那這個期主要就是指還在,就是還可以期待,頤在古代是撫養教養的意思,所以合起來就是人到百歲過後需要自己的子女用自己的能力去贍養他們,人活到百歲過後仍然還在,那麼我們就需要更多的是尊重,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盡到孝道。

所以我們就把年過百歲的老人稱為期頤之年,就說必須要讓自己的子女履行贍養的義務。

說起中國文化對年齡的稱謂,最常見的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對未滿周歲的稱之謂襁褓,兩三歲孩子的稱謂孩提,三四歲到七八歲叫垂髫,七八歲到十三四歲的男孩稱之謂總角(扎辮子),女孩叫豆蔻,二十歲因身體尚未強壯稱之謂弱冠。所以一般老人就被稱之為其餘之年,相較於數字來表達,古人們用一些特別的詞來表達自己的年齡會顯得更加的浪漫。

6. 在古代通常稱呼100歲的老人為

在古代通常稱呼100歲的老人為期頤。

期頤,一般指一百歲老人。期是期待,頤是供養,意謂百歲老人飲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別人供養或照顧。

古時稱百歲為 「期頤之年 」 。 期頤:百歲之人。 源於漢時戴聖所輯的《禮記·曲禮篇》:「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 「期頤之年 」。

稱謂來歷: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

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期頤

7. 描述百歲老人的詞語有哪些

一、老人的別稱: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
108歲:茶壽: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二、形容老人的漢字
公 倪 華 叟 龐 宿 嫗 姁 姥 娭 婆 孤 旄 老 耄 耆 耋 柭
眲 矍 癃
三、形容老人的詞語

阿媽 阿母 艾孀 安車 尊老 自老 尊宿 燭武 致仕官 諸公 諸君 育鞫
鬻駱 遺棄罪 遺叟 憂葵 引老 引年 堯禪 燕骨 一鶴 養老 養老金 朽衰 延英殿 朽邁 秀頂 休致 鄉杖 西夕 西傾 兀首 五更 翁媼 晩耄 晩年 娭毑 晩暮 頭黑 晩謬 頭童 駘背 歲除 田舍翁 韜樹 歲衰 禿翁 宿昔
退田 宿德 退養 衰耄 衰遲 衰親 衰齒 衰謬 衰鬢 授田 鮐顏 詩叟 太公望 社長 奢香 傷暮 三老 上年紀 日秩 白首 白首郎 白鼠 媼嫗 八法 白頭 白頭親 斑鬢 朝馬 便秘 補唇 巢父 禪讓 陳情表 齒宿 齒豁 齒殲 齒窮 齒邁 吃新節 齒暮 齒耄 齒盡 齒耋 齒衰 辭老 到歲數 垂白 賜香 道嫗 賜杖 待年 耋老 釣文鉤 耳雨 伏老 防老 法定刑 二疏 房老 伏枕 奉祠 告退 服老 負圖 公公 告老 國叟 孤老 皓髯 皓發 皓皤 皓首 皓然 官養 好好兒 胡耇 寒晩 鶴老 黑花 華皓 惛眊 華顛 黃耇 還受
黃鵠 黃發 黃馘 諱老 驥伏櫪 舊儒 鳩形 九老圖 倦勤 老媼 老巴巴 老死 老無知 老頭 老頭子 老相公 老頭皮 老衰 老夫 老疾 老休 老太爺 老太太 老弊 老人婆 老臣 老婆兒 老婢 老不死 老婦 老者 老驥 老視眼 老邁 老盡 老劣 老悴 老翁 老色 老頭兒 老生兒 老軍 老僧 老漢 老校 老丈 老歸 老背悔 老母 老學 老大 老不著 老大娘 老旦 老爹 老將 老來 老病 老奶奶 老昧 老婆子 老聵 老癃 老復丁 老糊塗 老大人 老弱 老憊 老臞 老慵 老口 老來俏 老儒 老嫗 老悖 老大爺 老郎 老臉 老怯 老成人 老牛 老僕 老親 老佣 老鈍 老伙計 老人家 老民 老公公
老爺子 老爺爺 老衲 老農 老患 老窮 老健 老婆婆 老羸 老謬 兩疏 呂望 耄聵 埋年 耄昏 髦蔽 耄荒 耄亂 耄勤 耄耋 耄夫 髦昏 耄學 耄倦 謬耄 暮老 暮耋 暮古 年耆 年高 年衰 耆英會 年邁 年禮 耆指 年艾
僻老 疲癃 婆子 皤皤 婆兒 耆老 耆俊 耆紳 乞骸骨 耆宿 牽鹽 泣杖
窮老 窮人 秋扇 秋娘

閱讀全文

與百齡老人用古語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企業負擔比例 瀏覽:172
陝西今年退休金上調多少 瀏覽:178
美團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386
60歲的女人能做什麼工作 瀏覽:690
河北省民辦教師退休最低工資標准 瀏覽:341
農民的養老金怎麼樣 瀏覽:728
頤和愛心敬老院 瀏覽:74
如何看待父母的恥辱 瀏覽:347
老年人要光線 瀏覽:548
我們跟父母之間的代溝有哪些 瀏覽:308
養老保險計算的指數合計是指什麼 瀏覽:297
到60歲不能退休 瀏覽:738
公務員養老金個人賬戶包括哪些 瀏覽:223
父母對我不好我該如何是好 瀏覽:178
天津第五屆永安杯老年大學站 瀏覽:702
日本頂級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997
體檢過了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187
增補養老金什麼意思 瀏覽:970
父母都沒有近視怎麼回事 瀏覽:516
不和父母住了怎麼辦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