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失眠率多少

老年人失眠率多少

發布時間:2023-02-04 02:59:16

A. 人的一生有百分之幾在睡眠

30%左右

人們通常認為睡眠是被動的休息,其實不然,睡眠實際上是貯存、整合人的記憶、調節神經和內分泌的很重要的過程。比如人的生長激素,只有在人的深睡眠中才會達到高峰。所以睡眠對於兒童、成人都特別重要。
目前睡眠障礙可分為5類:
第一、睡眠不足,即失眠;
第二、睡不醒,總是想睡;
第三、時間倒錯,白天睡覺,晚上睡不著;
第四、由於社會因素、生活習慣等影響了正常的生活頻率,比如人為地加班,使睡眠時間拖延;
第五、睡眠過程中伴隨尿床、夜遊、夢話、夜間心律失常以及睡眠中的高血壓、心絞痛、猝死等,睡眠障礙已涉及上百種疾病。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據國內外資料統計,青年人有過失眠的超過50%,老年人則高達70%。人為何會失眠呢?醫學科學研究認為,失眠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環境因素當一個人乍一易地,或氣溫急驟變化,或雜訊過大地影響等,都會引起人的睡眠障礙。

二是疾病因素如牙痛、咳嗽、哮喘、蕁麻疹等都會干擾入睡,以致失眠。

三是心理因素緊張、抑鬱、興奮或悲傷等都會引起人失眠。

有學者研究了300例失眠患者,其中85%的人存在著精神方面的障礙,研究發現,對許多失眠的人來說,心理因素是導致失眠的主要因素。而失眠又影響人的心理狀態。失眠使人精力不足,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沉,急躁,焦慮,緊張,易怒,從而降低了人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長期失眠,還可使人感知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思維靈活性降低,計算能力降低。還會使人的性格發生一些不良的改變,或產生一種難以忍受的痛苦感,嚴重挫傷人的生活信心,造成悲觀情緒,甚至引起厭世念頭和自殺行為。可以說,失眠是人類健康的大敵。

生活中如何才能消除失眠的干擾?醫學家們提出了一些辦法:

一、消除對失眠的恐懼心理不少失眠患者晚上一上床情緒就緊張起來,憂心忡忡,生怕睡不著,結果越怕睡不著就越睡不著,長此下去,便形成條件反射,造成惡性循環。對此,心理學家指出:失眠固然有害,但對失眠的恐懼和憂慮更為有害。

二、嚴格生活規律和作息制度白天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無論怎樣疲倦也不要睡覺。而晚上即使沒睡好也要按時起床,這樣堅持數日,就會逐漸好轉,切不可一疲倦就打盹兒。

三、注意睡前生理衛生睡前不宜多喝水或濃茶,用熱水泡腳或洗個熱水澡,卧室應盡量幽靜、舒適,有助於更快入睡。枕頭不宜過高,否則會妨礙呼吸。

四、注意睡前心理衛生睡前精神要放鬆,情緒要安寧,不可思緒過多,要力求心無雜念。保持心神寧靜,也就能很自然入睡。

科學睡眠的四個要素

睡眠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睡眠有四要素,對睡眠的質量影響很大。

睡眠的用具

無論是南方的床,還是北方的炕,在安放或修造時,都應南北順向,人睡時頭北腳南,使機體不受地磁的干擾。鋪的硬度宜適中,過硬的鋪會使人因受其刺激而不得不時常翻身,難以安睡,睡後周身酸痛;枕高一般以睡者的一肩(約10厘米)為宜,過低易造成頸椎生理骨刺。在夏季,枕頭要經常翻曬,以免讓病菌進入口鼻,肺部疾病增多。

睡眠的姿勢

有心臟疾病的人,最好多右側卧,以免造成心臟受壓而增加發病幾率;腦部因血壓高而疼痛者,應適當墊高枕位;肺系病人除墊高枕外,還要經常改換睡側,以利痰涎排出,胃部脹滿和肝膽系疾病者,以右側位睡眠為宜;四肢有疼痛者,應力避壓迫痛處而卧。總之,選擇舒適、有利於病情的睡位,有助於安睡。

睡眠的時間

睡眠時間一般應維持7至8小時,但不一定強求,應視個體差異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無夢或少夢者,睡上6小時即可完全恢復精力;入睡慢而淺睡、常多做噩夢者,即使睡上10小時,仍難精神清爽。應通過各種治療,以獲得有效睡眠,只是延長睡眠時間對身體有害。由於每個人有不同的生理節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異。事實上,不同生理節奏使睡眠出現兩種情況,即"夜貓子"和"百靈鳥"。順應這種生理節奏,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反之,則對健康不利。

睡眠的環境

睡眠的好壞,與睡眠環境關系密切。在15℃至24℃的溫度中,可獲得安睡。冬季關門閉窗後吸煙留下的煙霧,以及溢漏的燃燒不全的煤氣,也會使人不能安睡。在發射高頻電離電磁輻射源附近居住、長期睡眠不好而非自身疾病所導致者,最好遷徙遠處居住。綜上所述,人們若能掌握科學睡眠的四要素,則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質量,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B. 老人為什麼睡得少

早起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很多年輕人都比較「佩服」老年人起床起得早。也有很多人都在疑問,為什麼年輕人總早上總是起不來,而老年人卻總是睡得比較少、睡眠時間比較短、而早上又起得比較早呢?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老年人睡眠時間短的原因
1、年齡因素
年齡是影響老年人睡眠時間最基本的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器官和組織也慢慢步入衰退期,新陳代謝逐漸減慢,所以人的身體裡面的一些器官分泌的激素也開始漸漸減少,其中也包括了控制人體睡眠的激素,這些激素的減少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睡眠,使得老人晚上難以入睡,失眠次數也大幅度增加,睡眠時間大大縮短。
2、健康因素
睡眠時間一般受到年齡方面、身體方面和疾病的影響,特別是來自疾病的影響,而老年人又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病痛,例如有些疾病會讓老年人感覺身體某個部位疼痛,影響睡眠,或者是吃了葯的緣故,都會導致睡眠時間縮短。
3、心理因素
老年人的睡眠時間短並且起床起得早,心理原因也很重要。老年人都比較容易擔心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容易過度思考,尤其是退休之後,缺少與社會的接觸,整天在家感到無所事事,這時候就會產生失落感和空虛感,容易感到焦慮、緊張等等,晚上也睡不踏實,很快就會醒來。
4、環境因素
為什麼很多老年人都比較傾向於在安靜的環境中入睡呢?眾所周知,人在吵鬧的環境下比較難以入睡,更何況年紀比較大的老人家了。睡眠環境太過吵鬧就會導致老人睡眠質量差,睡眠時間大大簡短,這也是為什麼農村裡的老年人睡眠質量會比城市裡的老年人睡眠質量好的原因。
老年人想要獲得一個更好的睡眠,首先要保持愉悅的心情,拋去雜念,安心度過每一天,在白天可以多出去走走,與左鄰右舍多交流,分散注意力,這都能有效提高睡眠質量。

C. 康姿百德床墊|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睡覺!​

康姿百德床墊|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睡覺!

人的一生

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睡覺

按照70歲的壽命來算

睡眠的時間大約是23年

約等於201480個小時、12088800分鍾

睡覺花費我們這么長的時間

它到底對我們有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不簡單的睡眠

睡眠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人在睡眠時全身 肌肉鬆弛

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減低

體溫、心率、血壓下降

呼吸、排泄等活動減少

基礎代謝率降低

從而有利於 細胞的修復、分裂

以及各組織 器官機能恢復

睡眠是大腦的重要功能之一

健康 的睡眠是 維護 健康 和體力 的基礎

也是獲得高度生產力的保證

所以說,睡覺就好像是充電一樣,我們通過一夜好眠,把消耗的能量補充回來,然後才能精神飽滿地迎接嶄新的一天。

你不了解的睡眠周期

睡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包括快速眼動睡眠(REM)

和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非快速眼動睡眠又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

健康 的睡眠由很多周期組成

一個周期由REM和NREM交替出現

剛入睡時,處於淺睡眠期

之後過渡到深度睡眠

然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

其中深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期

是睡眠周期很重要的兩個時期

社會 的快速發展

對於快速眼動睡眠期不太了解

快速眼動睡眠與深度睡眠

兩者的不同在於

前者讓全身肌肉更加放鬆

他的大腦對信息開始加工處理

總的來說

深度睡眠讓身體修復充電

而快速眼動睡眠讓大腦整理升級

兩者缺一不可

失眠,現代「流行病」

睡眠是我們生命運轉不能缺少的環節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

睡眠是除了陽光、空氣與水之外

生物生存的第四種必需物

睡眠如此重要

但在我國

卻有三分之一的人睡不好覺

《2016年全國睡眠報告》顯示: 39.87%的中國人存在入睡困難的問題。37.9%的中國人睡眠質量差。

《2017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調查 6萬名10-45歲中青年,發現94.1%的人有過失眠現象。

《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顯示: 通過對6-17歲的青少年兒童大數據調查顯示,睡眠不足8小時的佔比達62.9%,13-17歲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8小時的佔比達81.2%,6-12周歲的為32.2%。

人民日報: 我國有2億人打鼾,5000萬人睡眠中有過呼吸暫停;有失眠經歷的人高達16.8%,且上升趨勢明顯。

近年來,中國人更是以37%的失眠人口比例高於世界平均的28%。

數據顯示: 中國老年人的失眠率高達60%。

睡眠問題盡管古已有之

然而成為普遍問題卻是近代的事

特別是最近幾十年

社會 的快速發展

生活節奏的加速

壓力的驟增

催發了睡眠問題的出現

康姿百德倡導用舒適的寢具

還你一個 健康 的睡眠

在睡眠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下

希望更多的人重視良好的睡眠

讓更多的人因為 擁有一個好床

睡個安穩的好覺

收獲更加 健康 的身體

擁有更高品質的人生


人生

D. 老年人晚上睡不著的原因有哪些呢該怎麼調理呢

老年人晚上睡不著的原因有哪些呢?年紀要素:老人因為主控晶元睡眠質量的松果體素代謝降低,對睡眠質量的調整功能變弱,入眠時長增加,深睡眠時長降低,失眠症發病率高。身心健康要素:年紀越大,基礎疾病發病率越高,有一些病症可以危害睡眠質量,或可造成失眠症,例如:乾咳、心慌氣短、呼吸不暢、血壓高等。

E. 我奶奶晚睡不著覺,很苦惱,我很愛我奶奶!大家一定要出出主意啊!

失眠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也是最受人們關注的問題之一。我這里僅僅羅列一下各方面的看法,不代表我持同樣意見。

失眠症與多眠症作者 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李宇宙本文摘錄自 良醫寶典 睡眠困擾,是一般大眾極為普遍的健康問題,也是醫院門診或住院患者間最常聽到的抱怨。根據調查統計,有將近30%的人曾有過失眠的困擾,其中嚴重程度達到需要使用葯物者高達17%;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失眠人口的比例則更高,達年輕人口群的五、六倍之多。這些困擾還未包括為數亦不少的日間嗜睡,及其它睡眠中伴隨有異常行為發生的問題。
睡眠障礙醫學 新興的醫療領域 失眠症與多眠症的評估 日間遺留症狀的評估 不可忽視 睡眠實驗室檢查 安眠葯劑的使用 失眠的預防保健 睡眠障礙醫學 新興的醫療領域 過去,一般人相信,睡眠的主要功能是消除疲勞、讓身體休息,但實際上,消除疲勞並不是睡眠的首要目的。
人類的大腦是一個極精密復雜的結構,在清醒的時候,必須不停的處理身體內部和外界的訊息,同時會消耗許多能量,若有任何疲憊或受損,便可能對個體不利。因此,睡眠其實是大腦進化所產生的定期更新自保的生理機能。甚至有證據顯示,人類或其它哺乳類動物的睡夢,還扮演著諸如學習和記憶的功能…等更積極的角色。
短期的睡眠不足,雖然會立即反應到白天的精神和情緒,但是一般對於腦部和身體機能,卻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只要經由少許補足,便能迅速恢復;長時期的睡眠不足則後果嚴重,不但影響白天的生活機能,還可能對既有的疾病有不利的影響。Back to Top
失眠症與多眠症的評估 失眠是身心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患者所感受的困擾與痛苦程度,是一般沒有睡眠困擾的人所難以想像的。但也許正因為失眠太過普遍,反而導致它對身心疾病的病理學和診斷上的意義,不如其它症狀來的重要,甚至有些醫療人員會因此將它暫擱一旁,或未單獨作積極的評估和處置。所以,筆者建議有失眠症狀的患者,不妨自行或透過睡伴的觀察紀錄作成睡眠日誌,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形和失眠程度,提供日後和醫師討論的參考。所謂睡眠日誌,內容最好包括睡眠期間所出現的不尋常行為,諸如夢魘、夜驚、夢游、磨牙、恐慌…等。不過,這項紀錄往往需要連續數日,甚至以周為單位來進行了解,才能夠真正窺其全貌。
失眠包括入睡困難、過早清醒、或睡眠容易中斷、不易持續等現象,而每一種都具有其特殊的病理學意義,況且有的單獨發生,有些合並發生:比方說,入睡困難往往和晚間或睡前的腦部活動狀態有直接的關系;過早清醒者則可能牽涉特殊的生物節律障礙,是憂鬱症或老化機轉的一部份;某些身體疾病如呼吸、消化、骨胳、肌肉等系統的功能性疾病,乃至某些葯物治療,則可能表現睡眠的頻繁中斷現象。這些病理學的意義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根據失眠型態的觀察,卻有助於了解各種身心疾病對人類睡眠的影響。Back to Top
日間遺留症狀的評估 不可忽視 有一項極為重要且普遍的睡眠障礙表現,常為病人和醫療人員所忽略,那就是有關病人日間遺留症狀的評估。一個有夜間睡眠剝奪或不足的人,往往會在日間呈現倦怠、虛弱、肌肉疼痛等身體症狀,且在情緒上也容易有煩躁不快的情形,這常導致職業、社交與生活功能的動機減低。上述這些日間遺留狀態,必須和原來的身心疾病狀仔細區分,以免誤判。
一般而言,由於失眠所引起的症狀會在一夜充足的睡眠後迅速獲得改善;當然,睡眠和清醒是一個延續狀態,因此,失眠的評估必須以至少二十四小時為期間做整體性的了解。
日間嗜睡程度的評估是臨床睡眠醫學另一項重要的發展。事實上,日間多眠渴睡症對於生活功能的影響,和對生命財產的威脅更甚於夜間失眠。而且,日間多眠比夜間失眠也較常伴隨有潛在的特殊睡眠疾病或器質性的病因,需盡早求醫,以免惡化病情。無論是日間或夜間的睡眠問題,也許各具有獨特的病理意義,但是,在臨床評估上,仍需釐清兩者間相互的關系。
筆者常發現失眠患者自行在白天採取不適當的因應對策,譬如減少日間活動,甚至嘗試在白天補充睡眠;這種情況反而會破壞日間的生物時鍾,並進而影響隔日的睡眠,成為失眠慢性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對長期睡眠的預防保健相當不利。Back to Top
睡眠實驗室檢查 近三十年來,由於睡眠研究的進步,使得醫療人員對睡眠障礙的病理和病因的了解有長足的發展。腦波的紀錄和其它身體部位的電氣生理紀錄,都可以協助醫師了解病人的睡眠生理動態,以補充臨床評估的不足。這項實驗室檢查稱為多項睡眠電圖,它除了紀錄病人夜間睡眠的腦波變化之外,還包括心搏、呼吸、血氣濃度、肢體活動等紀錄的同步進行,有時還包括消化道的蠕動和食道的酸鹼度,或是夜間勃起的性功能測量…等。不過,究竟需要包含幾項檢查,還必須視其臨床診斷而定。
這種睡眠實驗室檢查,主要的功用是排除特殊的睡眠疾病和從事病理分析,並提供具體的數據作為客觀的臨床指針,但並不是非作不可,各科醫師們在經由仔細的臨床問診和評估後,大都可以作成判斷,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安排實驗室檢查。舉例來說,失眠是許多精神科疾病共有的症狀,像焦慮症、憂鬱症患者就是明顯的例子,一般精神科專科醫師大都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其它內外科的醫師,也能夠根據相關的身體疾病與治療葯物,推斷造成失眠的可能原因,因此不需進行實驗室的檢查。
目前,睡眠檢查比較需要運用在如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某些特殊睡眠疾病的確定上。其中,睡眠呼吸暫止癥候群尤其是過去二十年來臨床睡眠醫學發展的重心。
睡眠中阻塞型呼吸暫止,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器質形睡眠障礙,而透過實驗室檢查,可以協助計算患者每小時呼吸停止與呼吸活動低落的次數,作為臨床嚴重程度的指針。另外,經由實驗室的測量,還可以測得患者的血氧飽合度、每小時心律不整的次數等,對於特定的呼吸或心臟血管系統疾病極具參考價值。
多項睡眠電圖檢查在國內尚未普遍,目前僅有數家大型教學醫院提供這項服務,這不外是因為費用和人力技術的問題。因此,在睡眠呼吸暫止障礙的治療上一般仍應先採取比較保守的方法,如體重控制、飲食與物質濫用習慣的糾正;至於內科採用一種呼吸器以維系氣道暢通,則是進一步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方式;只有在非常少數的情況下,侵入性外科手術才需要考慮。
睡眠實驗室在臨床和研究上的應用非僅限於前述,由於睡眠的生理結構和功能逐漸被發現,加上波形紀錄數字化以後,睡眠障礙的電生理研究在近幾年的發展已經有樂觀的前景。醫師們相信,睡眠檢查可望成為諸如憂鬱症、阿茲海默症等病極具價值的臨床指針。但是就現階段的常規臨床工作而言卻還有一段距離,患者不宜有過高的期待。Back to Top
安眠葯劑的使用 根據筆者過去十幾年來的臨床經驗,安眠葯物的使用一直是最困擾醫師與病人的問題。
由於目前葯物治療的迅速有效和安全性高,使得安眠葯物在過去二十年來確實成為醫師主要的治療考量,也是病患心理矛盾沖突的來源。盡管和糖尿病患者必須使用降血醣葯物,或是高血壓患者使用降血壓葯物的意義一樣,許多失眠患者的確需要階段性的使用安眠葯物作症狀處理,但是,社會大眾對於安眠葯物仍然充滿了許多迷思,最普遍的反應是害怕上癮或依賴。實際上,目前被廣泛處方用的安眠葯劑,其成癮性並不像其它的成癮葯物,生理性依賴也不難處理,反倒是心理性依賴和過度的畏懼,成為了患者們和醫師們最大的心理負擔。
嚴格來說,失眠症的治療和評估一樣,必須是綜合性的,葯物僅扮演一部份的角色,其它還需要諸如專門的認知行為治療、心理社會問題處理、乃至心理的治療等方式。以目前國內的醫療生態而言,的確距離理想甚遠;單純的葯物處置,誠然無法滿足失眠患者的強烈需要。因此,今天社會大眾對安眠葯物的不信賴,其實是睡眠醫學不發達的結果;但是同時,這種社會大眾抗拒的心理反應也卻阻止葯物的泛濫使用。
安眠葯物對與某些睡眠障礙患者,如呼吸障礙所引起的失眠,是絕對禁忌的。對於日夜節律障礙者,其使用葯物的收益也有限,若選擇葯物不當,還可能更惡化節律障礙。但是,對於其它許多身體疾病與精神科疾病所引起的失眠,安眠葯通常無法避免。因此,究竟選擇何種葯物、如何使用、何時使用、使用多久等問題,其實才是患者需要和醫療人員逐步溝通討論的問題。Back to Top
失眠的預防保健 失眠是許多身心疾病普遍的症狀,所以,詳細的評估和確定病因絕對是首要的工作。對於許多長期苦於失眠的患者而言,有許多心理社會和行為因素,會導致失眠的慢性化;一些教條式的睡眠衛生原則盡管理論正確,但實際應用上效果有限。所以,和醫師訂定長期的保健計劃是必須的;對於健康者而言,睡眠其實也應該被列為一生的保健計劃項目之一。
人類是日夜節律分明的動物,慢性的工作與生活壓力、家庭或人際關系失衡、以及不適切的休閑與作息安排,都是常見的使失眠問題慢性化的因素。急性的身體或精神疾病、住院或突發性生活壓力事件所引起的短暫性失眠,一般可望在問題解決後逐漸恢復正常。但是對某些特定族群而言,失眠現象的開始出現,和其它器官系統的功能一樣,可能意味著老化的跡象,必須要有慢性化的准備。所幸,中老年人單純的慢性失眠問題和其它慢性身體疾病不同,一般都僅局限於一定的程度范圍,雖然會影響生活品質,但是對身體的傷害不會太大。只要觀念正確,調養得宜,便不至成為主要的健康負擔。建議一般民眾自己、為人父母或子女者,平日就有檢視自身或家人睡眠狀態的習慣,調控闔家的起居作息節律,有機會時多和精神科醫師或家庭科醫師商量討論,也許是失眠最有效的預防之道。
作者: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李宇宙 資歷:台大醫院住院醫師 密西根大學睡眠醫學研究員 醫望雜志總編輯 現職: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暨精神科講師 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亞洲睡眠研究會理事
不怕失眠 睡出健康 「哪怕是窮得一無所有,你也絕不要失去睡眠。」一位心理學家如是說。
看似極其普通的睡眠,實質上是機體健康的保證,靚麗容顏的前提。而形容憔悴、萎靡不振的病漢往往與睡眠不足息息相關。
不幸得很,許多殷實、富有的現代人卻嚴重缺乏睡眠,痛苦的煎熬讓他們面色枯槁,而種種化妝品、高級滋補品對此卻著魔般地失去效力,對這些苦惱的人愛莫能助。
焦慮中的渴求往往是徒勞的,失眠的人非但沒有得到愛神的降臨,反而更加急躁、煩惱,眼袋、黑眼圈、皺紋、色斑甚至許多心身疾病竟也不依不饒----現代人的「文明病」正潛滋暗長瘋狂上演,始作俑者正是「不起眼」的失眠症。這是一位刺殺現代人健康與靚麗的兇手。而「生活得好端端的」人們是怎樣「惹禍上身」,又該怎樣擺脫失眠症的糾纏呢?
專家分析
由於各種原因偶爾失眠睡不著是件很正常的事,誰都會遇到。關鍵在於如何對待失眠。
由於工作上的原因所導致抑鬱、痛苦是造成「輾轉難眠」的前提條件,而強烈地強迫自己入睡,「睡不著明天肯定狀態不好,或者容顏肯定會變得糟糕」等焦慮情緒和消極的自我暗示則是將睡眠趕得無影無蹤的主要原因。
深受「睡不著」侵擾的人們往往表現出痛苦、焦慮與煩躁不安,每一個黑夜降臨時,總擔心自己睡不著,並拚命地下定決心「今晚一定要睡好」,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盡快入睡,而這種努力又往往違背自身的生物鍾節律,越是睡不著(大腦這時處於興奮狀態),越煩,就越是想辦法入睡(強迫大腦進入抑制狀態),而這樣違背規律的努力越是遭到來自大腦的「逆反」,這樣當白天越是想讓自己興奮,而大腦越是要抑制。進而易導致「惡性循環」,使失眠一次次得逞,進而威脅人體健康,影響容顏美觀
建議治療
暗示療法據悉,暗示一般表現為消極暗示和積極暗示。
據悉,很多失眠者總是習慣在失眠時計算時間:現在幾點了,我已經失眠多久了?有些人對時間的依賴、參考心理十分嚴重,想知道時間的意願往往成為干擾睡眠的障礙,並在心理上感到時間已經過了許久:「真倒霉,我今晚不知又有幾個小時沒睡著。」這是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
失眠者應建立積極的自我暗示來對付失眠。如果已經失眠,而且夜已深了,不妨安慰自己:「今晚已經失眠x小時了,現在我已經真正疲倦了,馬上就要睡著了。」調整心緒後就不會心煩意亂,一會兒就可以進入迷糊狀態。或者對自己說雖然睡的時間不多,但我肯定有好長一段時間處於深睡狀態,這樣就足以保持明天旺盛的精力了。第二天醒來,要振作精神,告訴自己,昨晚睡得很好,今天的狀態也會很好。
森田療法很多失眠者的症結在於「強迫自己入睡」,並為自己睡不著而焦慮。因此,此法強調要「順其自然」。白天盡量做到「勞其形而不勞其神」,盡量多地做一些體力活動使形體疲倦,盡量避免需周密考慮的思維活動。晚上,想睡就睡,若睡不著,就別強迫自己賴在床上,此時可看看書、寫寫字,直到睡意來臨。很多失眠者可能一上床腦海里就像放電影一樣閃過許多畫面和念頭。這時候大可「順其自然」,讓大腦愛想什幺就想什幺,讓你的意識自然流淌。千萬不可強迫自己不去想這些,讓大腦在一種輕松的氣氛中「隨波逐流」。要知道,人腦是一部完美的機器,有自身的規律,是你強迫不來的。人的生物鍾會自然發揮作用。你也會自然進入夢鄉的。 音樂療法
音樂能夠直接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尤其是旋律優美、悠揚婉轉的樂曲更能使人情緒安靜、輕松愉快。優美的音樂聲波作用了大腦,可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加速機體新陳代謝,改善器官活動,使人心平氣和。
但在進行音樂治療時,要根據患者個性、文化程度、音樂修養來選曲,並選擇內容和情調有益於睡眠的曲子。目前各音像商店都有根據心理醫生的「音樂處方」而錄制的專用磁帶銷售。
在利用上述方法治療時,可根據醫生的建議,輔以必要的葯物治療。 中國美容時尚
失眠症「重女輕男」
《北京青年報》報道,香港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比男性患失眠的機會高2倍,而學歷低的男人比學歷高的男人更容易失眠。調查還顯示,居住在公共房屋和學歷比較低的男性,患失眠的幾率較高,女性患失眠的幾率比男性大2倍,而噪音往往是引發女性失眠的一個主要原因。
來源:北京青年報 告別失眠,作一個神采奕奕的男孩
由於競爭激烈,學習緊張,壓力較大,男性常有失眠的症狀,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上班,上課時呵欠連天,覺得沒有精神,這種狀態對身體、學習有很大的影響。這里向你介紹幾個告別失眠的招術。
第一招,從自己做起。准時起床,准時睡覺,周末也不例外,晚上以10-11點睡覺為佳;睡前不宜吃得過飽,也不要喝過多的飲料,尤其不能喝濃茶和咖啡;不要在床上看電視,也不要在床上思考問題;睡前可做適量的運動,如慢跑、仰卧起坐、俯卧撐等。另外,適度的性生活也有助於睡眠。
第二招,跟失眠做斗爭。容易失眠的人應在有睡意時才上床,不要躺在床上等睡,這樣反而會增加心理壓力;臨睡前可以聽一些柔和、單調的音樂;也可以用暗示的方法進行訓練,效果較好。
第三招,強制手段。比如讀看不懂的書、聽聽不懂的外語新聞等;實在睡不著乾脆起床做一些事情,干累了後反而有助於睡眠;也可採用少量飲酒、服安眠葯等方法,但是不到萬不得已時最好不用。
摘自當代中醫網http://www.tcmtoday.com/

男人失眠怎幺辦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2月19日11:32 亞洲醫葯網
睡眠或覺醒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它不是人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動,而是一個被動過程。它不像人體某些活動可按人的意志,說來就來,要止則止。失眠的人常常難以誘導師自己進入睡眠而苦惱。其實早期的輕度失眠,經過自我調理的辦法就常可得益,具體歸納如下:
(1)平常而自然的心態。出現失眠不必過分擔心,越是緊張,越是強行入睡,結果適得其反。有些人對連續多天出現失眠更是緊張不安,認為這樣下去大腦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壽,也會生病。這類擔心所致的過分焦慮,對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2)尋求並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頗多,前已提及,只要稍加註意,不難發現。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對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狀,要及時求醫。不能認為:失眠不過是小問題,算不了病而延誤治療。
(3)身心松馳,有益睡眠。睡前到戶外散步一會兒,放鬆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個沐浴,或熱水泡腳,然後就寢,對順利入眠有百利而無一害。誘導人體進入睡眠狀態,有許多具體方法,例如:放鬆功,已在民間流傳,可以藉助。此外,再介紹兩種簡而易行之法:
①閉目入靜法。上床之後,先合上雙眼,然後把眼睛微微張開一條縫,保持與外界有些接觸,雖然,精神活動仍在運作,然而,交感神經活動的張力已大大下降,誘導人體漸漸進入睡意蒙朧狀態。
②鳴天鼓法。上床後,仰卧閉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頭彈擊後腦勺,使之聽到呼呼的響聲。彈擊的次數到自覺微累為止。停止彈擊後,頭慢慢靠近睡枕,兩後自然安放於身之兩側,便會很快入睡了。
(4)睡眠誘導。聆聽平淡而有節律的音響,例如:火車運行聲、蟋蟀叫、滴水聲以及春雨淅瀝淅瀝聲音的磁帶,或音樂催眠音帶,有助睡眠,還可以此建立誘導睡眠的條件反射。
(5)飲熱牛奶法。睡前飲一杯加糖的熱牛奶,據研究表明,能增加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增加氨酸進入腦細胞,促使人腦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時牛奶中含有微量嗎啡樣式物質,具有鎮定安神作用,從而促使人體安穩入睡。
(6)合適的睡姿。睡眠姿勢當然以舒適為宜,且可因人而異。但睡眠以側卧為佳,養生家曹慈山在《睡訣》中指出:「左側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頭,伸右足,以右手置於右股間。右側卧位反是。」這種睡眠姿勢有利於全身放鬆,睡得安穩。
(7)若疲勞而難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蘋果、香蕉、橘、橙、梨等一類水果。因為,這類水果的芳香味,對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腦皮質抑制而易進入睡眠狀態。
(8)若因出差在外,不適應環境而致失眠時,應先有思想准備,主動調適,有備無患,不致因緊張擔心睡不好。同時還可採用以上助眠之法,則可避免失眠。
採用上述諸法,做到寢時不言談,不思索;先睡心,再睡眠,即:睡前不過度用腦,上床後排除一切雜念,保持安靜;另外,注意卧室環境清靜,空氣新鮮,床鋪硬軟適宜,則能提高睡眠質量。睡得好,起床後精力自然充沛。

失眠怎麼辦? 您是否經常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或是夜半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了呢?如果有的話,那您可能跟許多人一樣,都是失眠的受害者。
對於許多失眠的患者來說,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大概有下列幾個,第一、一天要睡多久才足夠呢?第二、為什麼會失眠?第三、如何解決失眠的困擾呢?其實一個人一天需要睡多久是因人而異的,一般而言,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需要七到九小時的睡眠,但是也有一些人只需要睡五、六個小時,在白天仍然可以勝任他的工作,也有些人非要睡足十小時白天才能好好工作。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不過歸納起來,主要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心理因素:大部分的睡眠專家都認為,壓力是導致短期失眠的頭號兇手;這些壓力可能來自於工作或學校,也可能來自家庭及婚姻,另外像身患重疾或親人亡故也有可能。通常短期失眠的情況會隨著這些情況的淡化或消失而得到改善,不過要是短期的失眠沒有處理好的話,也有可能在這些壓力消失後仍然為失眠所苦。另外,像憂鬱症的患者也較易失眠。 生活習慣:某些習慣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您的睡眠。例如在下午或晚上喝了含咖啡因的飲料,睡前運動或是從事一些用腦力的工作等。另外像如果在睡前喝大量的酒,反而會造成容易斷眠的現象。 環境因素:例如房間太冷或太熱,太吵或太亮,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睡眠。另外像枕邊人的問題,也可能成為您的問題,例如像打鼾聲太大等。 時差:由於跨過數個時區,會使生理時鍾受到攪亂。 身體狀況:例如有疼痛、氣喘、呼吸困難、停經癥候群等。 葯物:某些治療高血壓、氣喘或是憂鬱症的葯,可能有失眠的副作用。 如果您失眠的問題超過一星期以上時,那麼最好去看一下醫生,醫生可以幫您找出失眠的症結所在,並給您一些調整生活習慣的建議,必要時再輔以葯物治療。而下面一些簡單的原則就是失眠的患者應該注意的:
不要在晚上喝咖啡或大量的酒。 避免在上床前三小時運動。 不要在白天睡太多覺。 營造規律而放鬆的睡眠氣氛。 床是用來睡覺的,不要在床上工作。 躺下超過半小時還睡不著,不妨起來聽聽音樂或看看閑書,直到真的想睡再回床上,但是不要用這段時間來解決白天的問題。 感謝台大醫院神經部楊智超醫師提供本文
一、正確對待失眠
一旦自己出現了失眠,也不必焦慮不安、憂心忡忡,應認真分析,正確對待,這是有效治療失眠的首要條件。(一)什幺是失眠?失眠的診斷標准有時很難掌握,正如我們在第四章第三節《性格和睡眠》中所介紹的那樣,睡眠時間的長短各人都不一樣。有的人睡4-5小時就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而對另一些長睡眠的人來說,構成了失眠。此外,而老年人則要經歷大約40多分鍾才能真正入睡,所以我們也不能因老年人睡眠潛伏期長,就說他失眠了;又如,入睡以後,中途醒轉2-3次,但醒後又能很快入睡,這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能算是失眠;老年人睡眠淺;夜尿多,晚上醒轉的次數自然也多,但第二天並無不適,這也不能算是失眠。因此,失眠的診斷,不能單純以睡眠時間的多寡作為依據,而應考慮年齡。職業、生活習慣以及醒後的自我感受等因素。
另外,有很多青年學生常常是夜裡不睡、早晨不起。這些人晚上入睡的時間比普通人晚得多,大多是下半夜才入睡最遲的要到凌晨3-4點鍾才上床,而且醒來的時間也晚,遲者到中午才起床,他們過著一種晝夜顛倒的生活。這些人總的睡眠時間並不短。與此相反,另有一些人入睡時間比一般人早,下午7、8點鍾就上床入睡,凌晨3、4點鍾就醒。我們稱這種情況為睡眠時間相前移癥候群。這兩種情況都屬於睡一醒時序的紊亂,而不屬於睡眠發生和維持性紊亂(失眠)。遇到這些情況時,只要平時注意把自己的入睡時間逐漸提前或延遲,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二)如果一個人因某些特殊情況,如面臨緊張考試、與上級爭吵、飛機晚點等,偶爾出現睡眠不好,而一旦特殊情況後,睡眠也就恢復正常。這種情況只能算失眠,而不能診斷失眠症。失眠症是指一個人上床以後,經過1小時或者更長,還遲遲不能入睡,或者整夜休息,還睡不夠5-6小時,中間多次醒轉,起床後並無熟睡那種頭腦清新、精力充沛的感覺,常常伴有疲憊、頭痛、頭昏、出汗、記憶力減退等一系列病態表現,並且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較長,這時醫學上才稱為失眠症。 (三)失眠不是病雖然嚴重的失眠能給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學習、活動帶來不良影響,但失眠也和頭痛、胸痛一樣,僅僅是一種症狀,其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既然不是病,也就不必整天憂心沖沖,焦慮不安,背上「疾病纏身」的包袱。(四)失眠決非只有你一人世界上經受失眠之苦的人,決非只有你一個人。據調查,美國的失眠發生率高達32-50%,英國10-14%,西德15%,日本20%,我國也在10%以上。即使在同一晚上,同一時刻,也不論是教師、學生、作家、科研人員,還是工人、農民,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陪伴著你一起默默地經受失眠的煎熬。此時,如果你有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那種精神,你就不會為自己睡不著覺而苦惱,因為當你想到「睡不著覺算得了什幺,世界上睡不覺的人多著呢!」馬上就會沖淡自己內心的痛苦和不安,使自己的緊張情緒很快得到松馳。(五)失眠後要不要去醫院檢查雖然失眠本身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但失眠以後,特別是失眠時間長的失眠症患者還是應該到醫院進行全面身體檢查。這是因為除偶爾發生且原因明確的暫時性失眠以外,短期性失眠和長期性失眠多由於各種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這些因素既有疾病的,葯物的,也有不良生活習慣和情感因素參與,去醫院檢查,可以讓醫生詳細了解自己的睡眠史,並且通過仔細檢查(包括心理檢查、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幫助自己找出失眠的原因以及尋求治療上的幫助、指導,使自己早日擺脫失眠之苦。(六)失眠不是不治之症不論失眠及伴隨症狀多幺嚴重,一般地說,失眠只是大腦的興奮和抑制功能暫時失去平衡的表現,盡管失眠也常常是某些疾病的伴隨症狀,但失眠本身並不能反映身體內部有什幺器質性病變,更不會轉變為精神病或其它疾病,只要認真找出失眠的原因,針對病因進行適當的鍛煉和休養,再配以必要的中西葯物,失眠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不要把失眠當成疑難的不治之症。
克服失眠有絕招
作者 李淳廉護理師
你有失眠的困擾嗎?相信沒有過失眠的人是無法體會那種又累又無法入睡的狀況。眼看著明天又有許多工作等著你去完成,可以沒有充足的睡眠如何面對隔一天繁重的工作呢?
對你來說失眠最可怕的或許不是內在器官因得不到適當的休息而功能衰退,可能是它所造成的黑眼圈與皮膚晦暗、粗糙、皺紋等老化現象。如果有這種情形你就要小心,失眠可是會催人老的。

F. 職場年輕人偏愛 " 主動熬夜 ",0點後才睡覺

職場年輕人偏愛 " 主動熬夜 ",0點後才睡覺

職場年輕人偏愛 " 主動熬夜 ",0點後才睡覺,相較於 70 後 80 後喜歡在 10-12 點入睡,90 後 00 後的年輕人更喜歡熬夜,入睡時間多在 0 點之後。職場年輕人偏愛 " 主動熬夜 ",0點後才睡覺。

職場年輕人偏愛 " 主動熬夜 ",0點後才睡覺1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時間本應該在睡眠中度過,然而,智聯招聘最新出爐的《2022中國職場青年睡眠報告》顯示,短視頻等移動互聯網平台帶來的歡愉,讓碎片化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被拉長,也蠶食著年輕人的睡眠。超過七成年輕人每天平均睡眠不足7小時。

職場青年熬夜成「癮」

此次報告共回收4000餘份有效問卷結果,在職業分布上,受調查者來自13個行業,以互聯網、服務業、房地產、製造業、金融業的職場人居多,崗位方面,技術、銷售、運營、研發等崗位居多。其中,男性佔比52%,女性佔比48%,35歲以下人群佔比高達89%,獨居、獨卧青年佔比達64%。

數據顯示,超5成的職場青年每天都要熬到深夜0點以後才睡覺,13%的職場青年凌晨2點以後才入睡。從其他時間段來看,42%的職場青年會在22點-0點之間睡覺,僅有6%的人會在22點前入睡。

事實上,根據此次報告的數據顯示,只有2%的年輕人能和谷愛凌一樣每天睡夠10小時,77%的年輕人每天平均睡眠時間是不足7小時的,有超兩成的華南人每天睡眠時間甚至不到6小時。

獨居青年更易熬夜

報告結果顯示,年輕人熬夜的狀況還因性別、地區、居住環境、所處行業、崗位等的差異有不同的表現。

從性別上來看,男性比女性更能熬夜,男性中有15%的人凌晨2點以後才睡覺,而女性選擇在22點-0點睡覺的比例相對男性而言更高。

從職場維度來看,交通物流、房地產建築業、IT互聯網成為最缺覺的三大行業;市場、廣告、公關、法務、客服、銷售等打工人則組成了「熬夜先鋒隊」。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這一代年輕人的入睡時間也受居住狀態的影響,通常個人空間越多,睡得越晚。數據顯示,獨居、獨卧人群熬到2點以後就寢的比例分別為17%、14%,而一旦有人同床共枕,2點以後睡的比例僅不到7%。

各地熬夜指數也不盡相同。在普遍熬夜的年輕人里,東北人選擇22點前睡覺的佔比高達13%,其他地區選擇這一選項的比例均未突破10%;華南地區則是熬夜「大本營」,19%的華南人選擇2點以後才睡覺,這一比例也遠超其他地區。

職場壓力成失眠主因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這屆年輕人「愛睡覺」,但是不愛「去睡覺」,熬夜、缺覺已經成為他們大多數人的普遍煩惱。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職場壓力的增加,社畜的焦慮也轉化成種種失眠的動因,值得全社會共同關注。

本次調研數據顯示,白天易犯困、入睡難、睡眠質量差成為困擾當代年輕人的三大睡眠問題,有這些困擾的年輕人比例均高於40%,胡思亂想(61.6%)、職場壓力(46.1%)、孤獨感(35.9%)則是導致他們失眠的三大因素。

其中,47.7%的男性會因職場壓力而失眠,女性的這一比例是44.3%;41%的男性會因孤獨感而失眠,女性的這一比例則為30.3%。顯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因職場壓力、孤獨感而失眠,女性則更易因胡思亂想而失眠,比例高達67.1%。此外,27歲以後,職場壓力成為大多數年輕人(53%)失眠的主要因素。

從職場壓力分析來看,同行內卷帶來的壓力、公司要求的工作時間過長、隨時會收到工作消息等因素,成為年輕人因職場壓力失眠的三大原因,分別佔比23%、17.6%、17%。從性別來看,24.9%的女性更容易感到內卷,佔比高於男性的21.4%,而男性(19.8%)對工作時間長感知更明顯。

對同行內卷感觸最深的三大行業分別是互聯網、房地產和金融,比例均超過30%,三大崗位則是設計(36.9%)、財務(36.6%)和采購(33.9%)。

作為強烈依附於手機、移動設備的現代人,一個小小的彈窗都足以讓他們徹夜難眠。報告顯示,在眾多導致失眠的手機彈窗消息中,「工作群有人@你的99+消息」(40.7%)「還款小貼士:您的還款日期快要到了」(29.7%)「對象:睡了嗎?」(26.6%)等最容易讓人失眠。

職場年輕人偏愛 " 主動熬夜 ",0點後才睡覺2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天貓健康聯合蝸牛睡眠、阿里健康研究院推出《這屆年輕人不好好睡覺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95 後 00 後的年輕人更喜歡熬夜,且多為主動熬夜。目前,褪黑素等助眠產品在網上熱銷,不過,專家提醒,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才最關鍵。

00 後偏愛 " 主動熬夜 "

《報告》數據顯示:在調研人群中,64% 的人群每周至少熬夜 3 次;近 4 成 00 後 95 後天天熬夜;半數 80 後 90 後一周至少 3 次熬夜;半數 70 後從不熬夜。

相較於 70 後 80 後喜歡在 10-12 點入睡,90 後 00 後的年輕人更喜歡熬夜,入睡時間多在 0 點之後。白天由於工作、學習 " 身不由己 ",夜晚更想享受下短暫的娛樂時光。這種帶有補償心理的熬夜行為,在 95 後、00 後中體現得更加明顯。

報告顯示,在熬夜人群中,因不想睡而選擇 " 主動失眠 " 的人佔了 46%,其中,00 後佔比 60%。與被迫加班熬夜不同,熬夜自由更多的是自主選擇,他們希望利用夜裡的時間更深度參與生活。

不過,失眠人群中,7 成以上的 80 後因壓力、焦慮睡不著,嘗試用各種手段找回睡眠。 " 熬最晚的夜,趕最急的 deadline"。在參與調研的人群中,90 後因為加班被迫熬夜的人數一度佔到了該年齡段的 37%,成為熬夜加班最多的年齡層。

從城市維度看,中國 " 睡得最晚 " 的城市除了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成都、重慶、西安等夜生活之都也擠進了 " 不夜城 "TOP15。

褪黑素等助眠產品熱銷

在失眠大軍中,一部分是自己不想睡或睡不著,另一部分則是被呼嚕聲吵得難以入睡。統計數據顯示,被伴侶打鼾吵到睡不著的女性佔了女性調研人群的近八成。天貓健康數據顯示,90 後購買止鼾儀成交數同比增長近七成,其中,三線城市成交增幅最高,達到 120%。

在五花八門的`助眠產品中,睡眠儀、褪黑素相當流行。此外,還出現了呼吸機、睡眠軟糖、養生茶、助眠葯品等新趨勢產品。其中,在天貓平台,睡眠儀年成交同比增長 914%,褪黑素年成交同比增長 40%。

在五花八門的助眠方式中,不同年齡層對助眠有各自的偏好。數據顯示,年輕的 00 後對熬夜表示無所謂,90 後和 85 後則嘗試通過服務褪黑素等保健品幫助睡眠,中流砥柱的 70 後、85 前分別通過喝酒、冥想等方式助眠。

如今,包含 " 褪黑素片、助眠口服液、智能睡眠儀、智能呼吸機、復方阿膠漿、GABA 液態飲、玉米須黑豆茶 " 在內的助眠產品,成為 90 後最愛的 " 睡眠 8 件套 "。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 褪黑素 " 是人體分泌的一種激素,黑暗時分泌更旺盛,告訴你 " 該睡覺了 "。很多人會吃 " 褪黑素軟糖 " 助眠,但這類產品中的褪黑素與人體分泌的有一定區別,短期服用能助眠,長期服用反而可能加重失眠。此外,手機電腦藍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專家建議,睡前半小時遠離手機、電腦,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比服用褪黑素更有效。

職場年輕人偏愛 " 主動熬夜 ",0點後才睡覺3

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總是告誡自己今天早點睡,晚上卻通宵吃雞、打王者,看直播、刷視頻……樣樣沒落下。

2022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國主題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中國睡眠研究會等機構聯合對外發布了《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調查數據顯示,國人的睡眠狀況並不理想,近3/4受訪者曾有睡眠困擾。

大腦:「想睡覺了!」 身體:「不,你不想!」

50後早睡早起睡眠足,60後注重午休、睡得愜意,70後愛睡前愛看書、渴望睡得香,80後追求高效休息卻總失眠,90後被稱為「最缺覺的一代」,00後被學業所困、睡眠時間逐漸被剝奪……

當冬奧會冠軍谷愛凌說她的「秘密武器」是「每天睡足10個小時」的時候,人們既感慨她的自律,也羨慕她的高質量睡眠,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卻不能實現「睡個好覺」的願望。

調查數據顯示,經常有睡眠困擾(最近三個月睡眠困擾出現頻率大於等於一周三天)的受訪者佔到12%,偶爾有睡眠困擾(最近三個月睡眠困擾出現頻率小於等於一周兩天)的受訪者佔59.5%,從未受睡眠困擾的比例僅為26.3%。

從睡眠困擾形式來看,入睡困難成頭號問題。此外,手機成為睡眠殺手,近七成晚睡與之相關。

圖片來源:白皮書截圖

年輕的「熬夜黨」VS睡不著的「打工人」

白皮書調查顯示,44%的19-25歲年輕人熬夜至零點以後,42%的老年人入睡時長超過半小時,失眠率高達21%。

秉持年輕就要「醒著拼」的理念,年輕人的生活中總是充斥著這種「自相矛盾」的奇葩生活方式,網友調侃:一邊用最貴的面膜和眼霜,一邊熬最長的夜。

「我如果晚上熬夜,睡覺前會在臉上塗厚厚的一層乳液,第二天起來以後再敷面膜。」大四畢業生小雙說,「熬夜這種習慣是想戒都戒不掉的,我每天都會告訴自己,要早點睡覺,但越是給自己強調這件事,就越是沒有睡意。」

大三男生小偉表示「因為一直熬夜,所以我買了蒲公英茶、六安瓜片、胎菊、大麥茶、苦蕎茶等,每天喝,堅持吃水果。我知道熬夜不好,但熬夜過後,還是會想彌補一下,總覺得做了比沒做好。

明明每天上班已經很累了,但一到晚上就振奮,彷彿自己還是那個十八歲的少年郎。白皮書調查顯示,19-35歲青壯年是睡眠問題高發年齡段,睡不好漸成年輕人的普遍痛點。各年齡段普遍因為壓力大睡不好,在26-45年齡段最高。每兩名睡不好的青壯年,就有一名 「壓力山大」。

睡眠不足六小時 哪個行業「最缺覺「?

調查顯示,從職業來看,74%的服務人員在夜間送外賣、行車送人工作超過兩個小時。企業家、創業者、個體經營者作息不規律佔比達52%,睡得香佔比達57%。

另外,69%的醫生在早上七點前起床,其中睡眠不足6小時佔49%。防疫人員60%以上睡眠少於7小時。而快遞、外賣小哥工作辛苦,早出晚歸,睡眠時長少於整體人群。

調查還顯示,56%以上的網約車司機會夜間行車4小時以上。三分之二的網約車司機認為自身睡眠情況「一般」或「更不規律」。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失眠率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詩歌小報簡單 瀏覽:824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新政策是怎樣的 瀏覽:630
養老金146000元42年工齡能開多少 瀏覽:298
預發養老金是怎麼算的 瀏覽:439
為老年人義診活動信息 瀏覽:266
長壽竹配什麼植物做盆景 瀏覽:573
孝順父母難 瀏覽:181
春節到敬老院 瀏覽:289
福年長壽毛筆字隸書怎麼寫 瀏覽:28
長壽北到都江堰坐火車怎麼走 瀏覽:217
50歲月經過多吃什麼葯 瀏覽:903
3歲兒童呼吸頻率70 瀏覽:650
計生員有退休金嗎 瀏覽:532
國外溫泉養老基地哪個地方好 瀏覽:806
淮北地區哪個城市適合養老 瀏覽:952
父母體檢應該做哪些 瀏覽:207
河北健康養老怎麼樣 瀏覽:17
黑龍江省2020年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瀏覽:394
餘杭鎮敬老院電話 瀏覽:228
為什麼老人家也有脾氣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