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給孩子講故事,爸媽要掌握什麼妙招
孩子小的時候全是十分驚訝的,她們也會對一些童話或是寓言十分的有興趣,而常常讓孩子閱讀文章這種小故事,對她們的了解和發展都是有非常大協助的。而當孩子還不認識字的情況下,父母也必須給孩子多讀一些童話故事書,比如在入睡以前也是必須給孩子講一些睡前小故事,隨後讓她們更強的睡眠質量,但是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情況下,父母都需要把握什麼竅門呢?
父母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情況下,假如過度枯燥乏味得話也會讓孩子覺得非常的乏味,因此在講故事時也可以播放適合的歌曲,再挑選一個故事的情況下,就可以依據它的情感及其內容來挑選適宜的歌曲。如果是在這類美妙的旋律的情況下父母講的劇情也會滔滔不絕,加重孩子的了解,也可以再讓孩子聽故事的歷程中漸漸地塑造孩子的音樂素養,當然會造成她們對歌曲的興趣愛好。
② 該如何為孩子講故事呢
童話故事是孩子們最喜歡聽的了,童話故事中的情節曲折、引人入勝,童話人物形象豐富,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童話故事中的一切都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去觀察這整個世界,會說話的動物,有生命的山河,會流淚的樹木……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兒童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摻雜了虛與實,兒童把現實與幻想聯系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若家長經常為孩子講故事,營造一個充滿幻想的氛圍,這有利於孩子想像力的培養與發展。
那麼該如何為孩子講故事呢?
1、有感情地為孩子講故事,生動形象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語調最能引起兒童的興趣。
2、講故事時,增加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比如,講到《狼和七隻小羊》當中的驚險情節時,可以抱住孩子,使孩子不那麼恐懼;講到《賣火柴的小女孩》中,那可憐女孩的遭遇時,擁抱孩子,給孩子一個吻,讓孩子在同情小女孩之餘,感受父母的愛,使孩子懂得珍惜。這將是一個很好的親子互動時間,這是孩子最快樂是時光,能給他們帶來親情和安全感3、。
3、讓孩子邊聽故事,邊聽音樂,並為孩子准備一些與故事相關的圖片、玩具等等。例如,講《烏鴉喝水》的故事時,准備一張烏鴉的圖片,或是烏鴉的手偶,家長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用圖片或玩偶演繹。聽故事時讓孩子邊聽模擬的聲音,讓孩子觸摸有關的實物,這樣童話故事就會在孩子腦中形成一幅幅鮮明的圖像,孩子的想像觸角將伸得更深更遠。
為孩子講故事不僅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同時還培養了孩子的思維能力、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
-----------------------回答摘自4399幼兒教育
③ 家裡的老人會給你講怎麼樣的故事呢
小時候,奶奶常常給我講「黨閣老後人」的故事:清朝閣老黨崇雅回到了故鄉,給子孫留下了豐厚的家資。為了保障後人的生活,將蓋房子的椽子中間掏空,將銀子注入,以備子孫家道中落,拆房而取……誰知道,黨閣老的後人們,直接將房子,一件挨一件地賣掉了……根本就不知道,老房子裡面藏著的秘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爺爺再想的周到,後人自己不努力,藏再多錢也沒用!!!她老人家,告誡我從小努力,長大靠自己。
④ 大人講給小孩的睡前故事大全
兒童睡前故事不僅是小學生學習語言的好材料,而且對學生精神成長的作用巨大,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具有自由的想像力、敏銳的感受力、豐富的情感力,使孩子內心柔軟細膩而豐富。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人講給小孩的睡前故事大全,希望能夠幫到你!
小灰熊離開家,到山野去覓食。走著走著,無意中發現岩縫中有一顆閃閃發光的紅寶石,它好驚奇,聽媽媽說,寶石可是貴重的東西,能值好多錢呢。小灰熊把寶石捧在手上,朝哪擱呢?自己還得要採摘果子哪!它想了想,要不,先找個地方藏起來,過幾天再來取。想到這,小灰熊摘了片樹葉把紅寶石包好,藏進了附近的石洞里,又在洞口做了個記號。
藏好了寶石,小灰熊高高興興采果子去了。沒走多遠,遇到了外出遊玩的小沙狐,小灰熊興致勃勃地把藏寶的消息告訴了它,並叮囑道:“這事只有你一個知道,千萬要保密。”小灰熊告別了小沙狐,又朝前走,走著走著,又遇到了去河邊喝水的小狗獾[huān],小灰熊樂滋滋地把藏寶的消息告訴了它,並再三交待道:“這事只有你知道。千萬要保密,不能對別人說呀。”小灰熊告別了小狗獾,又朝前走,走著走著,又遇到了外出溜達的小狸鼠,小灰熊神秘兮兮地把藏寶的消息告訴了它,並連聲提醒道:“這事只有你知道,千萬要保密,別往外講呀!”就這樣,小灰熊一路上又遇到了小花鹿、小山羊、小靈貓、小瘦猴,都同樣把藏寶的事跟它們說了,並讓它們千萬要保密……
過了幾天,小灰熊來到藏寶的石洞,打算把紅寶石取回家交給媽媽,可找遍了整個石洞也沒找到,紅寶石怎麼不見了。紅寶石被誰拿走了呢?雖然我告訴了那麼多小夥伴,可它們都答應要保守秘密的呀!這會兒小灰熊獃獃地怔在那裡,它不知道做錯了什麼事。
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裡,住著可愛的小兔一家。這天早晨,陽光明媚,兔媽媽一大早就去買菜了,兔寶寶一個人在家裡津津有味地吃著早飯呢!
這時,一隻狡猾的狐狸經過小兔的家門口,看到家裡只有兔寶寶一個人,眼睛一轉,心裡馬上打起了壞主意。它輕輕地走到窗戶旁邊,用力一跳,就進了屋子,慢慢地走到兔寶寶後面,雙手扛起它就往外跑,在打開大門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門邊的報警器。被正在巡邏的黑貓警長聽到了。警長很快地到了小兔家,發現小兔家的大門敞開著,可是家裡沒有人。警長剛想幫它們把門關上的時候,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它看到窗檯上布滿了狐狸的腳印。腦筋一轉,心想:壞了,肯定是壞狐狸把小兔抓走了。它連忙轉身跑到家門口騎上警車飛快地向狐狸家騎去,在半路的時候就追上了狐狸和兔寶寶。狡猾的狐狸看到黑貓警長,嚇得腿都軟了,把小兔放在地上轉身就跑走了。
黑貓警長救回了小兔,開開心心地把小兔送回了家。
從前掌管三門峽的水龍王,是一個以人類為敵的凶神。在江上過往的船隻,經常受害,艄公、船夫,都做了龍宮里的俘虜,龍王口渴就喝他們的血,餓了就吃他們的肉,龍宮外面,堆滿了白骨。
這些白骨不甘滅亡,變成青青的小草,和龍王爭田奪地,包圍了水晶宮。
後來,他們露出水面,在沙灘上散步。凶惡的龍王,派泥沙水沖刷他們,使他們枯黃下去。奄奄一息的青草,為了生存,就向張道士、梳妝娘娘求救,他們的要求,被拒絕了。神門上的石壁老人告訴他們,若能把牧羊孩子的鮮血灑在他們身上,他們就會有一顆倔強的心了,他們就會得救了。小草們不忍心讓牧羊孩子為他們做出犧牲,都默默地低下了頭。
牧羊孩子聽了石壁老人的話,慷慨地用鐮刀割破了自己的手指,把鮮血灑在小草身上。小草們馬上長高了,長挺了,在他們的胸部開放了像五星寶石般的小紅花,牧羊孩子給它們起名叫山羊花花。然後,牧羊孩子就倒下去,睡在山羊花花的絨毯上閉上了眼睛。
多少年後,人們傳說牧羊孩子又醒過來了。那最早來察看三門峽准備活捉老龍王的,穿著軍衣,頭上戴的帽子,正中有一顆亮閃閃的五星帽徽,人們認出他正是當年的牧羊孩子了他原來是領著軍隊前來興修水利,制服龍王、為人類造福的。山羊花花會見了救命的恩人,格外地高興,他們熱心地幫助這支作戰的隊伍,白天給這支隊伍傳遞龍宮里的情報,夜晚從五星花瓣里睜著他們亮晶晶的眼睛,像黑夜照路的星星,給這支隊伍舉起了一盞盞小燈。
小猴哥哥是森林裡最聰明的人。小猴哥哥有一位小猴弟弟,要多笨有多笨。小猴哥哥經常都為自己的弟弟哀嘆:“你什麼時候能變聰明一些呢?”
因為小猴哥哥的聰明,所以小動物們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都來找小猴哥哥尋求幫助。小豬想要要蓋房子啦,黃鸝想要要學樂譜,熊貓想要學畫畫,小猴哥哥就把房子怎麼蓋,五線譜怎麼識,畫上怎樣著顏色,都告訴了小動物們。
於是,小豬便專心學起蓋房子來;黃鸝也每天起得早早的練歌喉;熊貓也每天都到野外去畫畫。
有一天,小猴弟弟也出了門,不知干什麼去了。
只有小猴哥哥仍在家裡,喝茶聽音樂,躺在床上閉目養神。
許多日子過去了,小猴哥哥覺得小動物們好久沒來他家了。他們都干什麼去了呢?
後來,小猴哥哥拿起新出的晚報,才發現,原來小豬已經成了建築師,黃鸝成了紅歌星,熊貓也成了畫家,連他的笨頭呆腦的小猴弟弟,也開起診所當起醫生。?
“原來他們有多笨呀,可現在都成了名人。我呢,我這么聰明卻什麼也沒干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豬的家並不大,一個人睡一張長6米,寬1米的床上還有一點點多。
豬的家並不漂亮,用四張紙合成的窗戶,塞滿了稻草的牆。
豬的家不豪華,傢具也不齊全,一張單人桌,一個破了角的碗還有一桶水。
豬並不懶,也不是特別勤快,每天幹完該做的話就開始睡,抓食物吃了它,等它消化再吃,是豬的活法,只要養活自己就足夠,別人那豪華寶馬還沒我三輪車蹬得快呢,即使這樣,豬八戒還是長了一身的肥膘。
豬的家裡特別亂,豬才沒有這么多時間去整理,豬的腦子已經過忙了,它要想啊,HI等於幾,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吃的,什麼時家能更大點,什麼時候能有點錢雇個保姆收拾收拾家。
豬乾脆不去想,跑去工地開始了搬運,豬說,一天掙十塊錢,一個月三百多塊錢,一年三千多塊錢,有了錢,買兩漢堡,吃一個,扔一個。
豬開始不停地忙活,他省吃儉用,一身的肥膘也減了下來,用存了十年的錢雇了個保姆,替它收拾房子,也用剩餘的錢開了個小店,小店掙的錢娶老婆,豬說,雖然我豬頭豬腦的,也辛苦地掙著錢,娶個老婆住上了房子,我也很快樂啊。
⑤ 父母如何給孩子講故事
父母如何給孩子講故事?
文:張鼎一
聽故事對於幼兒來講具有深刻且深遠的意義,它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詞彙,讓孩子習得更多語言,同時還承擔著促進親子交流、甚至是塑造孩子終身人格的重任。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給孩子講故事呢?在這里,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都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題材內容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
無論是針對男孩,還是女孩,在題材內容的選擇方面,都一定要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比如說可以選擇一些樂群性的故事,講與同伴合作的重要性;也可以選擇情商方面的故事,比如故事主角經過一番挫折或者困難,在自己堅韌不拔且勇敢自信的努力下,最終達成了自己的目標;還可以選擇一些國學經典故事,讓孩子從小就了解做人的道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同時,在具體內容性質方面,還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階段進行選擇,例如1歲到2.5歲左右的孩子,主要應該學習一些認知方面的東西,生活傢具、交通工具、色彩、小動物等等都可以;而3歲到4歲左右的小朋友,則可以聽一些訓練情商方面的故事,或者科學小故事等(具體內容可以參考《十萬個為什麼?》);而在5、6歲的孩子呢,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幼小銜接時期,除了情商小故事,還可以適當學習一些漢語拼音、英語字母、單詞等一些語言基本功,以及一些基本的算術小常識,比如10以內的加減法。
第二,選擇渠道無定式,可以多種多樣。
講完題材選擇之後,可能有些家長仍會困惑,因為他們不知道到底從哪裡挑選故事。關於故事來源的渠道方面,我認為沒有什麼特別的定式和規程,可以多種多樣。
1.日常生活小故事。
比如前段時間我們一家出去遊玩的時候,我們在地攤上看到了雙節棍,於是我就給5歲的兒子講了雙節棍的淵源,講了李小龍的故事,也講了陳真打敗日本空手道高手的故事。
2.《十萬個為什麼?》等綜合類工具書。
3.繪本書。
現在市面上的繪本書籍非常多,國外的國內的都有,可以在網上多購買一些,最好買那種成系列的繪本書籍。在睡前拿一本跟孩子一起看,孩子看圖畫的同時,父母在旁邊讀文字。一方面增加孩子的認知,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親子之間的 情感 交流。
4.電視動畫片。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或者害怕孩子電視成癮,於是乾脆就一點都不讓孩子看電視,我認為這樣一刀切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因為看動畫片不但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面,還可以獲得一些良好的 情感 體驗。比如通過看《熊大熊二》,可以讓幼兒知道人和動物之間也可以和諧相處,懂得保護大自然;通過看《超級飛俠》,可以讓孩子了解一些國家和地理知識和人文常識;通過看《海底小縱隊》,讓孩子知道更多的海洋知識。
所以,適量讓孩子看一些動畫片是有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5.國學小故事。
現在市面上有一些國學方面的小課程,比如有講中華上下五千年 歷史 的,有講名人傳奇故事的,有動漫形式視頻的,也有音頻的,都很不錯,值得學習和參考應用。具體可以從網路或者微信公眾號裡面尋找,比如「睿谷幼教知名品牌」就很不錯。
6.父母童年經驗。
父母自己小時候聽過的一些故事,這時也可以拿出來講給孩子聽,這也算是一種文化傳承了。比如,我經常給我們家兩個小朋友講《神筆馬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以及《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等故事,講這些故事的同時,還可以時不時地說一下自己當年的童年經歷,爭取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第三,故事形式方面以聽為主,以看為輔。
在故事的呈現形式方面呢,由於幼兒的認知范圍有限,所以一般是以聽為主,以看為輔。同時,父母既可以當面給孩子講故事,也可以把故事錄製成音頻,晚上睡前拿出來給孩子播放,這樣子的話,可以增加一些新鮮感的同時,調動孩子聽故事的興趣。
第四,語言風格輕松活潑,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在講故事的語言風格方面,一定要生動有趣,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是很容易,一般來講,講故事的語言有四個級別的要求。
1.語言清晰,聽得清。就是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必須要讓孩子能聽得到,聽得清,否則容易造成溝通方面的障礙。
2.要流暢。講故事時候不要有太多的口頭禪,比如「哦」、「嗯」、「啊」等不要有。
3.要有邏輯性。一方面,父母講故事時候有邏輯性,可以讓孩子更容易聆聽和吸收。另一方面,言傳身教,父母的邏輯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說話的邏輯習慣。
如何更有邏輯呢?在這里我想更加明確一點,我們講故事或者說話的邏輯大體可以分為 內容邏輯 和 形式邏輯 兩種。其中內容邏輯就是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遵循一定的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或者從大到小(抑或從小到大)進行講述;形式邏輯是指我們講故事時候,出現一些邏輯連接詞,比如「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後」等。
4.生動形象。生動形象是講故事的最高要求,也是最難達到的境界。要想達到這個境界,首先必須達到以上三點要求,同時再有一些小的技巧和策略。這些小的技巧和策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模仿幼兒,進行語音語調的誇張。
(2)添油加醋,進行場面化語言的描述。
(3)一邊講,一邊演。
最後,講故事絕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裡面有很多的科學和小的技巧,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學會講故事,會講好故事!把孩子培養成對 社會 有用的人!
⑥ 父母應當怎麼給孩子講趣味故事
1、給故事取個名字
家長為孩子講述一個「沒名字」的小故事,然後讓孩子根據故事內容為故事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家長要指名字中的不足之處,比如,孩子可能會用很長的幾句話當做故事名,這是家長就要告訴孩子,故事名要簡單,最多不能超過一句話。當孩子能夠用簡介的語言為故事起名後,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名字就像是故事的帽子一樣,一個故事可以戴不同的帽子,鼓勵孩子為故事想更多、更好的名字。
2、復述小故事
家長先為孩子講一個小故事,然後再讓孩子將故事內容復述。家長注意,剛開始進行此游戲時,家長講的故事不要太難,情節不要過於復雜。
3、看圖續編故事
家長與孩子一起觀看圖文向報,孩子看圖,家長讀文字,為孩子講述向報上的故事。故事講到一半時,家長停下來,然後讓孩子根據圖片上的向面,猜故事後面的情節,看圖續編故事。
⑦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培養寶寶的這種意識是要從小抓起的,未來的發展是現在的每一步累積起來的,應該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一同成為更好的人。怎樣給孩子講故事呢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北京小楊
從「討價還價」到「獎罰並用」
小瀚4歲半了。從1歲半起,他每晚都要聽睡前故事。我也有過一晚上講5本《嬰兒畫報》的經歷。大人講得口乾舌燥,昏昏欲睡,孩子卻聽得雙目炯炯,毫無睡意。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慢慢摸索出了兩種方法:
方法1.討價還價
每晚睡前,我先問小瀚:「今天晚上講幾個故事啊?」開始時他報10個,我說太多了,只能講4個。接著他就主動降到9個,我說還是太多,講5個吧。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以7個成交,彼此皆大歡喜。他覺得勝利了,而我的目的也達到了。等他適應了以後,我又慢慢降低「報價」:從報4個到3個,再到2個、1個。最後,成交的數目也從7個慢慢降至3個。有趣的是,這種「討價還價」講故事竟然成了每晚睡前必做的親子游戲,開心又溫馨。
方法2.獎罰法
每晚講3個故事成了習慣以後,我又在講故事過程中引進「獎罰機制」。有時為了催他快點洗臉刷牙,我就告訴他,如果5分鍾之內洗漱完畢,就獎勵1個故事;有時他白天有非常好的表現,我也獎勵他1個故事。相反,如果他刷牙洗臉慢吞吞,或者白天犯了明顯的錯,我就罰掉1個故事。由於這種獎罰法和他的行為表現直接掛鉤,所以對他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很有效。
此外,不管使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一次不要講太多故事,半飢渴狀態更有利於保持孩子對閱讀的興趣;還要把挑選故事的權利給孩子,尊重孩子的閱讀喜好。
山東胡力
錄下媽媽的保留曲目
我兒子從半歲開始,就喜歡伴著媽媽的催眠曲入睡,而且翻來覆去就喜歡聽那兩三首老掉牙的兒歌。後來,因為他媽媽需要經常值夜班,所以哄兒子睡覺就成了我們家的頭號難題。
一次,我被小傢伙鬧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壓低嗓門,模仿他媽媽的聲音給他念兒歌,沒想到還真奏效,小傢伙一會兒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於是,第二天,我找來一台復讀機,讓他媽媽把自己的幾首「保留曲目」錄下來。晚上,我哄兒子睡覺的時候,再放給他聽。這樣,我這個勞動力就解放出來了。
山東王海洋
用美麗夢鄉誘惑他
我兒子剛滿3歲。每晚睡前,他也總是讓我講故事,講了一個又講一個,他就是不肯睡覺。
一次,我實在累得不想講了,就順口編了一個故事:只要你睡著以後,就會進入一個夢鄉。夢鄉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花園里有很多小朋友,有你喜歡的所有的東西。而且,媽媽還會在那裡,等著再給你講許許多多好聽的故事。我一邊用生動的語言,一邊用誇張的表情,把夢鄉描繪成一個誘人的好地方。兒子聽得都入迷了。於是,我趁機說:「那就趕快睡覺,進入夢鄉吧。」兒子欣然同意。然後,我們互道晚安。不一會兒,兒子就甜甜地睡著了。
故事CD來幫忙
我兒子跳跳也愛聽睡前故事,我也會經常給他講。但有時,我實在沒空,就會找我的助手――故事CD來幫忙。
跳跳未滿周歲時,我就給他買了幾張故事CD,裡面有許多經典的童話故事。聲情並茂的分角色講述,加上與故事情節相配套的兒童歌曲,生動有趣,而且想聽多少遍都能輕松滿足。如果沒有時間親自給他講故事,我就放CD給他聽。他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2歲左右,跳跳就會自己選擇想聽的CD盤放人CD機中,自己操作遙控器上的數字按鈕選擇想聽的故事。
浙江鄭敏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晨晨從2歲開始,睡覺前也會纏著媽媽講故事。不過,媽媽的故事總是在變。因為我常常在睡覺前,幫助晨晨回憶一下白天發生的事情。說到有趣的事情時,晨晨會咯咯地笑。有時,我也會提醒她,今天哪些事情做得不太好,比如推了小朋友,對奶奶沒禮貌等等,晨晨也會「虛心」接受。
講完白天的事情,接下來我就開始給她講故事了。不過,從一開始我就告訴她,最多講3個故事。如果她一定要求多講,那好,明天晚上就只能少講一個。堅持這個原則不變,晨晨很快就習慣了。我講完3個故事,她就知道睡覺的時間到了。
選擇合適的講故事時間。
一般講故事的時間會固定在晚上入睡前,這個時間周圍環境比較安靜,且有助於孩子入睡。家長要將講故事固定在某個時間段,讓孩子養成習慣,且要堅持,不能今天一會後天一會,不利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培養。
選擇合適的故事章節。
家長講故事時,要選擇篇幅簡短適合月齡寶寶的故事,不宜選擇超過年齡段的且篇幅過長的故事,這樣容易引起聽覺疲勞,且不利於孩子興趣的.培養。最好能夠用圖說話,讓孩子容易產生興趣。
跟寶寶互動。
家長給寶寶講故事不能單純地自言自語,而是要觀察寶寶的表情變化,要時不時與寶寶產生互動,讓孩子參與到故事中來,體會到故事的有趣性。可以通過簡單的提問引起寶寶的思考,豐富其創造力。
把握講故事的技巧。
有的家長講故事只是照書本讀完就可以了,其實這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家長可以以就當時的情況帶入到故事情節中,比如獎勵下寶寶今天的衣服穿得很整齊啊,然後我們今天講的故事就是如何做一個整潔的好孩子等,這樣容易讓故事帶有興趣,孩子也容易聽進去。
講完後要巧妙結束。
有時候孩子精神比較好,一直不睡覺,家長講了很多個故事也沒用。這樣是不好的,要跟孩子達成一種原則性,比如最多將3個故事,剩下的時間要自己睡覺了。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去,或者可以以一些其他的話題巧妙結束講故事時間。
總之,孩子講故事的方式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家長必須要用心跟孩子互動。孩子是比較容易感受到故事的過程的,如果家長也敷衍了事,那孩子可能也不會用心聽,當完成任務一樣。所以,講故事要講究技巧,不僅僅是學習,也是培養好習慣的開始。
⑧ 如何為孩子講故事
如何為孩子講故事
如何為孩子講故事,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十分關心自己寶寶的生長情況,不過有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講故事,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如何為孩子講故事吧!
美國故事家吉姆·科認為,聽故事能夠打開那些直接教育無法觸及的區域,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可以從故事中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穩妥辦法。
這表明,故事的內涵不僅反映生活,揭示世界,而且故事對人的塑造施加著積極影響,有教育性。據此,給孩子講故事,要充分發掘故事的教育性。
通常情況下,孩子都愛聽故事、只要你的故事一開講,孩子那雙明亮的小眼晴就緊緊盯若你的嘴巴,他們貪婪地聽桿,臉上的表情也隨著故事情節的起伏而變化,故事主人公的詳怒哀樂會深深打動孩子們那稚嫩的心靈。
但凡事都有另外,有時候媽媽在一邊認真的講,孩子卻在一旁要麼玩自己心愛的玩具,要麼就被身邊的其他事物所吸引。孩子不願意聽故事嗎?還是這個故事不吸引孩子呢?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得不想——究竟如何講故事,孩子才喜歡聽?
其實,要講好故事,使孩一愛聽,又能受到有益的啟發,也不容易 要講有意義的故事,家長要選擇內容健康、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故事來講,切怠給孩子講那些荒誕、恐怖費解或情趣低下的故事,否則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會毒害孩子的心靈,一般說來,孩子年齡小,理解力、感受力差,應給他們講些內容簡單、情調歡快的故事,對年齡大的孩子,就可以講內容復雜一些、情節曲折一些、哲理性強一些的故事了。
講故事要有針對性。不知你留心過沒有,不少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聽不進父母的話,卻能牢牢記住故事裡某些人物的語言,這為父母教育子女提供了一條好力、法。假如你的孩子有說謊話的毛病,你不妨給他講一講《狼來了》的故事;
假如你的孩子仃驕傲的毛病,你不妨講一講童話故事《龜兔賽跑》;假如你的孩子學習不刻苦,你可以講講《鐵柞磨成針》的故事……家長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講故事,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長要研究講故事的技巧,當然,不必要求每個爸爸、媽媽都象說書一樣講得引人入勝,但也應該下一番功夫。講故事時,家長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需要,做些動作,模擬一些聲音。這樣能增強感染力,把孩子的思想「抓」進故事中去。
讓孩子復述故事。這里介紹三種復述故事的方法。一是讓孩子詳細地把全部或某一段故事復述一下。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記憶力。二,適引導孩子在復述故事時加以發揮。孩子在復述時,常常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添加一些情節和語離。家長對此應給予喪揚和鼓勵。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聯想力和創造力,三是讓孩子用幾句話把故事梗概描述一下。這種方法雖然難,卻可以徽煉孩矛的概括能力。
和孩子比賽講故事,當孩子纏著你講故事時,你可以向孩子提個條件:一人講一個,看誰講得好,只要孩子講得認真,就讓孩子得第一,以示鼓勵。這樣,孩子就會由聽故事到學會給別人講故事,不但能加深對故事的理解,還鍛煉了記憶力和表達力。
要經常講新故事。你要經常給孩子講些新的故事、不要天天重復老一套。你可以利用下班乘車等零星時間看些故事書,為晚上臨睡前的」故事會「備一備課,這樣,你的家庭「故事會」就能越開越成功。堅持下去,你的孩子一定能從許多新故事中得到豐富的營養。
如果家長希望能幫助孩子將閱讀向縱深發展,最好的辦法是「和孩子聊書」,當然不是要每一本書都聊。家長可以嘗試著從孩子的書中找到自己也感興趣的書,與孩子以閑聊的方式談談那本書,可能會找到一種「共同語言」。
當孩子獨立讀第一遍的時候,他可能只對這個故事的基本線索感興趣,讀完就完了。但如果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家長幫助孩子發現了其他更有趣的線索,常常能刺激孩子「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一般情況下,孩子是有興趣重讀一本書的。國外的一些閱讀實驗表明,孩子經過聊書後常常發現在聊書的過程中似乎「重讀」了書,甚至有孩子感嘆「沒有聊過就像沒有讀過一樣」。
不過,父母在聊書時切忌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要記住:孩子的閱讀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作用更多應是引發孩子的興趣,找出孩子閱讀中的困惑,但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應是孩子自己,並不應由家長簡單地告訴孩子結論。
一、選擇最具有民族性的民間故事
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特點和傳統,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有必要了解、繼承我們的民族傳統。在開展民間文學的課題時我們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些頗具中華民族特徵的故事,讓孩子通過故事了解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鄉,接受中國傳統教育。
1、中國四大民間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是中國四大民間故事,幫助孩子知道真愛是無敵的,可以與一切的壞勢力斗爭,激發幼兒愛憎的情感,明白愛可以戰勝一切。也讓孩子認識到我們的國家是個充滿愛的國家,人們嚮往真摯的愛情的同時,也企盼人與人之間的真愛,呼喚整個社會的愛。
2、中國傳統節日故事。
《過年的傳說》、《元宵節的傳說》等等一系列中國傳統節日的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了解中國的民風民俗,體驗中國博大精深的民間文化,也了解了自己身邊的習俗,積極參與節日的慶祝和傳統活動中。在清明節到來時,我們不僅與孩子分享清明節的故事,還與孩子一起去烈士陵園掃墓,孩子在故事中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在實踐中紀念祖國的烈士和自己的家人。
3、龍的傳人,龍的故事。
《龍的傳說》、《巧妹綉龍》、《錦線女龍》等龍的故事,讓孩子知道我們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我們過去的東方的巨龍,現在更是一條越來越強大的龍,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在元宵節到來時,和孩子一起聽故事,一起舞龍,孩子在舞龍時親身感受到龍的威猛和龐大,孩子在一個個活動中,體會著民間故事。
4、名人、名家故事
《花木蘭替父從軍》、《金城公主的故事》等巾幗不讓須眉的故事,孩子明白了,為了整個國家的興旺,每個人都會付出自己的力量。每一個人,作為祖國的一員,都會用盡全力去愛自己的國家的。
二、選擇最具有教育性的民間故事。
與孩子分享民間故事的願望就是要通過故事對孩子進行教育,民間故事中的孝敬父母、勤儉節約、尊敬師長、團結和睦、立志勤學、謙虛禮讓、律己寬人、公正無私、明理、誠信等良好道德品質對孩子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1、愛的教育
《孔融讓梨》、《木蘭從軍》、《老虎拜師傅》、《三個和尚》、《漁童》等這些故事使孩子明白了要學習故事中的人物,要做一個愛父母、愛老人、愛老師、愛夥伴、愛集體、愛祖國的好孩子。
2、德的教育
《聰明的阿凡提》、《小兔子洛珠》、《狼來了》、《三把斧頭》、《珍珠翡翠白玉湯》、《白頭翁》、《愚公移山》、《鐵杵磨成針》、《魯班學藝》在這些故事中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像正直、勇敢、誠實、信用、勤學、持之以恆等,為孩子的發展作好了鋪墊。
⑨ 父母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鏈接: https://pan..com/s/1GnKV2so9IPh0uuJWCDwM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