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人消費糾紛怎麼辦

老人消費糾紛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01-07 05:10:16

老年人買保健品被騙怎麼投訴

法律分析:老年人買保健品被騙,可以到公安局報案。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保健產品是能當葯品使用的,而有些不法分子對保健品進行虛假的宣傳,誤導一些老人購買,那麼老人被騙買保健品可以去公安局舉報。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老人被騙購買保健品的,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並不屬於消費糾紛,可以直接到公安機關報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一)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二)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三)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四)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
(五)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六)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㈡ 消費糾紛怎麼投訴最有效

首先,積極與商家溝通,解決問題。消費者提出退換貨、賠償金等合理訴求,與商家溝通好後可以解決的。其次,如果消費者與商家溝通不了。那麼,只能打12315或者12345市長熱線。政府行政單位一般接到電話後,就會將你的信息登記好。這時候,作為消費者的你,必須把事情的起因,個人電話,想要處理的結果告知登記人員,以便快速有效的進行處理。接著,行政部門會把具體工作落實到基層處理部門。一般就是基層工商部門或基層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他們會通過行政手段解決。如果事情較為簡單,工商部門跟商家溝通過後,通常當場就處理掉了。如果較為復雜,基層工商部門會組織投訴人和商家在消費者委員會的見證下,進行再次協商。再次,如果協商成功,消費者的訴求將得到合理有效的解決;如果不成功,行政部門會出具一份協商不成功的見證書。基層部門在協商多次仍不成功的情況下,會建議消費者到當地法院進行起訴,維護自身的權益。最後,因為沒有處理好,進行仲裁或者起訴。消費者可以找到全國各地的仲裁委,由仲裁人對事件進行仲裁。仲裁結果就像是一個終審判決;或者,消費者可以向法院起訴,通過打官司來實現維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㈢ 老年人買保健品被騙怎麼投訴

老年人買保健品被騙,可以到公安局報案。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保健產品是能當葯品使用的,而有些不法分子對保健品進行虛假的宣傳,誤導一些老人購買,那麼老人被騙買保健品可以去公安局舉報。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老人被騙購買保健品的,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並不屬於消費糾紛,可以直接到公安機關報案。
一、老年人被騙怎麼辦
1、老人被騙後的可以直接撥打110電話或者到案發地的公安機關報警。
2、老人被騙數額達到三千元的,對方構成詐騙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3、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二、老年人為什麼更容易被騙
1、缺乏關愛
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而言,活到這個年紀,他們基本不再以能力和金錢來作為衡量一個人的標准,而是用感情。我覺得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加倍的好。
一些騙子正是抓住了這點,以一手「溫馨」的感情牌來填補老人們渴望關愛的內心空洞。與老人各種套近乎、噓寒問暖,給予他們關愛,甚至比對自己的親爹娘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感情牌的攻勢下,老人很快敗下陣來,上當受騙。
2、「恐病」心理
人到了一定年齡,身上的某些器官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這些毛病難免會給老年人帶來生活不便及痛苦,所以他們總是擔心小毛病會發展成為大毛病,以致影響壽命。
騙子們就抓住老年人的這一心理,展開騙局。一方面大講小病不治可能釀成大病,甚至會產生癌變,另一方面大肆放大某種葯品的療效,甚至把保健品當成能治百病的神葯,不管老年人問他們這種葯能不能治某種病,他們都一概給予肯定的回答,以此來招徠生意達到騙錢的目的。
而大多老年人對醫葯知識又了解甚少,缺乏防範意識,於是乎,一些騙子認為只要不把人「吃死」的葯,就不會出問題,就可以大膽地吹噓騙人。許多老年人花大錢買了一堆葯,有的就是平常的保健品,根本治不了病,而更慘的是,有的卻是假葯。
3、貪小便宜心理
人世間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貪小便宜的毛病,而大凡被騙,從根本上講都是因為貪小便宜。這些騙子總是先給老年人一些好處,比如,給老年人送小禮品;免費為老年人舉辦健康講座;免費為老年人體檢(有許多是假體檢,會給你檢出一大堆病來,為他們賣葯做鋪墊)。
招待老年人免費用餐;帶領老年人參觀訪問一些地方。以此拉近與老年人的感情,而後給你溫柔的一刀,向你推薦葯品保健品,那價格之貴就不用說了。由於老年人接受了他們的小恩小惠,多不好意思拒絕騙子的推銷。
4、從眾心理
有時騙子也會找些人做托,讓這些托先買他們的產品,並且要這些託大力為該產品說好話,以此來說明他們所賣的產品很受人歡迎,達到推銷的目的。
有時騙子會以非常優惠的條件向一些當地的老人推銷產品,讓這些老人先買了他們的產品,並讓他們對自己身邊的老人做宣傳。而其他的老人看到後,就會在心裡想,別人都買了,不怕受騙,我們為什麼要擔心受騙?這樣,騙子行騙就更容易了。
三、防止老年人上當受騙的方法
1、要勤於觀察老人的日常表現。如果通過觀察發現家裡的老人近一段時間作息時間反常,經常外出,而且不告訴你去向,就要小心了,有可能陷入別人的騙局,一定要及時溝通,不要忽視。
2、要留意家中是否經常出現小禮物。免費送給老年人一些小禮物是騙子慣用的騙術,先給點小甜頭,以博取老年人的信任,慢慢產生好感,再進一步騙取錢財。如果發現這種情況,要及時問清楚來源。
3、要多關心家裡的老人。很多時候,老年人從心裡也不願意與陌生人接觸,但是,有時是因為寂寞,缺少兒女的關愛,只能在外面尋找一些精神寄託,更有甚者,就算受騙也心甘情願。所以,要多關心老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一)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二)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三)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
(四)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
(五)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六)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㈣ 怎樣才能更好的解決消費糾紛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作為消費者,我們可以與經營者協商解決問題,例如:將自己購買的物品給經營者看,確認是假貨,對方認同後,給予一定的補償。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保存好所購商品包裝盒、說明書等,盡量使之完整無損;
(2)要攜帶好商品的發票以作為購物憑證;
(3)可先打電話到商店交涉,約好時間後再前往;
(4)要實事求是,所提要求要合情合理合法;
(5)要注意態度,經營者肯退賠則退賠,萬一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也不要吵鬧,可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我們可撥打消費維權電話,請求消費者協會進行調解,向其反應自己的問題,請其幫我們進行維權。
消費者在投訴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投訴前最好先同經營者交涉、與經營者協商失敗後、再向消協投訴。
(2)要寫書面的投訴書,投訴書內容包括,投訴人姓名、性別、職業、工作單位、電話、通信地址、郵編;商品的名稱、牌號、型號、出廠日期、價格;商店的名稱、電話、地址、郵編;生產廠家名稱、電話、地址、郵編;購買商品日期、損失價值。
(3)要把發票復印件一並附上。
(4)投訴可直接遞當地(區、縣及市)消委會,如商品額值較大、問題較嚴重或當地消協未能解決的,也可向上一級消協投訴。
3、向有關行政部門進行申訴。當我們與經營者協商解決不了問題,可以向相關行政部門申訴,向其反映自己購買的東西存在質量等問題,然後告知是哪個經營者賣的,讓行政部門幫助我們維權。
4、仲裁機構仲裁。我們可以通過仲裁機構進行仲裁維權,這種維權雖然有些麻煩,但效果是最好的,提供相關的證據,到仲裁機構進行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

㈤ 老人的錢被騙怎麼辦

1、老人買東西被騙可以選擇向網路警察報警或當地派出所報警、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向工商部門舉報、向媒體求助、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或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等多種途徑。
2、老人買東西被騙可以向食葯監管部門舉報,利用會議、網路非法營銷保健食品,給食品、保健品變換包裝、塗改生產日期以次充好,消費者一旦發現這些違法行為,可撥打12331電話舉報。
3、老人買東西被騙可以依法要求賠償。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老人被騙買保健品該怎麼辦
1、可加強與商家協商,要求退回所購產品,返還錢財。
子女發現老人上當受騙後,應該保留購買票據和產品,及時找到保健品公司,要求退還產品和返還錢財。
2、可向衛生局、食葯監局及工商局舉報,請求追回被騙錢財。
3、收集、固定好相關證據,向人民法院起訴商家,也可以將商家及保健品推銷員列為共同被告。
如果協商、舉報無果,消費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一般情況下,都是保健品推銷員上門推銷,此時也可以將保健品推銷員列為共同被告。
4、可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追究商家的法律責任。
如果商家誇大事實,虛假宣傳,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則有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消費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㈥ 消費糾紛怎麼投訴最有效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 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 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打消費者投訴電話有用。
2、當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被投訴方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時;發現虛假廣告欺騙消費者或發現假冒偽劣商品的窩點時,都可以撥打12315電話或當地消費者投訴電話。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㈦ 消費糾紛有哪些途徑解決

發生消費糾紛後以下途徑可以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㈧ 消費糾紛如何去解決

法律分析:如果與經營者發生消費糾紛,可以到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反映相關的情況,通過與經營者協商解決產生的糾紛。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糾紛的,可以與經營者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調解組織進行調解,也可以投訴有關的行政部門。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也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並且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㈨ 有消費糾紛怎麼辦

有了消費糾紛可以採取和解、調解、投訴、仲裁、訴訟方式解決。消費者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也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閱讀全文

與老人消費糾紛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全保護老年人 瀏覽:922
四季養生陰陽指的是什麼 瀏覽:333
中老年人脫頭發是什麼意思 瀏覽:978
老人為什麼做夢夢到以前的事 瀏覽:690
大學升學體檢都查哪些項目 瀏覽:12
荊州周邊夏天老年人適合去哪裡避暑 瀏覽:739
有關重陽節的公眾號文章 瀏覽:244
體檢血常規是哪個指標 瀏覽:891
農村要怎麼能買到養老保險 瀏覽:620
甘肅省民辦養老院有多少家 瀏覽:204
養老金賬戶余額怎麼查詢系統 瀏覽:94
養老保險工齡按月算 瀏覽:594
50歲新農合補繳 瀏覽:807
要在杭州退休交多少年社保 瀏覽:413
子女怎麼把房子給父母最劃算 瀏覽:460
再婚老人買房怎麼算 瀏覽:887
確山哪裡做體檢比較快 瀏覽:77
越孝順越幸運 瀏覽:969
只健康不長壽 瀏覽:450
天貓重陽節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