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區商品房有老人去世了怎麼抬下樓
方法如下:
高層樓房有電梯和步梯,用電梯把老人遺體運下去是最簡單的,但是電梯每時每刻上下的人很多,建議親屬挨個給樓層業主提前打招呼要運老人遺體下去,請大家原諒!也要派兩個親屬守在樓梯口,在那個時間段請大家避開。但是肯定會有業主認為晦氣不願意你這樣做,大多是還是通情達理的。
2. 老人癱瘓在床,應該怎麼辦
找個人幫忙照顧一下,鍾點工或阿姨。你努力去工作掙錢。這樣自己能吃得消,老人也有人照顧。最好找個不容易工作的人跟鍾點工阿姨一起照顧。
3. 癱瘓老人應該怎麼護理
癱瘓老人最好還是要有專門的人陪伴,方便護理。及時溝通,給老人心理安慰。
可以給老人穿紙尿褲,但是一旦弄濕就要更換,不然皮膚長期潮濕並且長期卧床很容易形成壓瘡。
還要注意幫助老人更換體位,不能超過兩小時一次。
注意營養搭配,增加免疫力,老人營養不足也容易形成壓瘡。
保持肢體功能位置:癱瘓肢體的手指關節應伸展、稍屈曲,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塊海綿團;肘關節應微屈;上肢肩關節稍外展,避免關節內收;伸髖、伸膝關節;為防止足下垂,應使踝關節稍背屈;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側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撐物。
加強癱瘓肢體的活動:包括肢體按摩、被動活動及坐起、站立、步行鍛煉等,可防止肢體攣縮、畸形。
希望可以幫到你~
4. 如何幫助癱瘓病人上樓梯
報告首長:
你好。
小弟向領導匯報如下;
美國一個剃頭匠的培訓和考證得要上萬美元,關繫到人生安全、健康的技藝與裝置、葯品、食品等等,都切不可掉以輕心。
輪椅作為醫療器械,是受到嚴格監管地。西方發達國家的普通人力推動輪椅和電動輪椅可靠性高,工藝精湛,材料缺陷少,手動輪椅造價一般都是近萬元,電動輪椅一般都是3萬元以上。
高位截癱患者、癱瘓病人、脊椎、頸椎以及開放性骨折傷員的運輸都與有自製力的普通老年人完全不同。
有關完善的設計與工藝,本人一直想通過專利申請形式向公眾完全公開,並且不續費,可以免費使用,僅僅是走一個法律程序而已,胡軍、蔣述卓都堅決回絕,本人無能為力。
5. 如何照顧癱瘓老人
1、癱瘓病人8至9小時不翻身時,受壓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缺血壞死,形成潰瘍,醫學上稱這種壓力性壞死病變為褥瘡。定時協助翻身、變化體位是預防褥瘡的有效措施。白天2-3小時,夜間4-5小時翻一次身,左、右側翻交替進行,側身不能少於半小時。在冬天的時候為老人翻身,應該特別注意老人的保暖情況,翻身之後應該為老人蓋好被子,做好保暖措施,切勿出現背部受涼等情況。
2、承重部位要加厚棉墊或汽墊,起緩沖保護作用。
3、翻身後立即按揉受壓突出部位、或熱敷或理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定時協助運動或按摩患肢,防足跟褥瘡及恢復患肢功能都有好處。
4、合理調配膳食,食品多樣化,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晨醒刷牙後喝300毫升涼白開水或溫蜂蜜水,有潤腸、促蠕動之功效。
5、加強腹壁肌、提肛肌功能鍛煉,在床頭另端,牢系結實的布帶或皮帶,雙手用力緊握布帶,藉助外力拉起上身,爾後放下,連續運動,量力而行。
6、保證室內空氣的流通,有利於灰塵等及時散發出去,避免因為粉塵過多而引發的咳嗽等現象。
7、及時給卧床老人換洗床單。首先,應該將老人輕輕地移動到床的一側,然後幫助老人翻身,使老人的背部面向護理人。將要換洗的床單捲起,塞在老人的背部下面,一方面維持老人的側卧睡姿,另一方面便於清掃。在清掃的時候,我們需要將床從枕頭到邊沿都一一打掃干凈,可以選擇使用床刷進行徹底的清掃。清掃完畢之後,將干凈的床單鋪在剛剛清掃的床褥區域上,接著,將老人再一次翻身,使老人睡在剛剛換洗的床單上,最後再對剩下的區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清掃,再把整張干凈的床單鋪好即可。
8、病人常有排便困難,可讓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適當用緩和的瀉葯、按摩腹部等使之定時排便。
9、對於尿失禁的病人,可以訓練其按時排尿,建立條件反射。
10、對於尿瀦留病人,若腹部熱敷或針灸無效,可以保留導尿,但要盡量縮短導尿時間,並預防尿路感染。
11、定時為病人翻身、按摩,至少2小時1次在翻身時座適當叩擊背部,鼓勵咳痰,以防墜積性肺炎。
12、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有大小便失禁和嘔吐物時,及時擦洗干凈。不可讓病人直接睡在橡膠墊上。
13、保持床鋪清潔乾燥,被褥濕了要隨時更換。對於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可貪圖方便將便盆一直放在病人身下。有感覺障礙的病人盡量不要使用熱水袋,防止燙傷。
14、對於已發生的褥瘡,要保持創面乾燥,塗用消炎生肌的葯膏,並採用物理療法等。
15、偏癱病人穿的衣服應肥大柔軟,穿脫方便,最好是用拉鏈或尼龍搭扣的,以便於更換。更換衣服時,健側上肢先換,一側脫下後馬上穿上替換的衣服,以免著涼;更換患側時,要保護好肩關節,防止脫臼。
16、氣溫低時要提高室溫,蓋輕而保暖的被子,不要放置熱水袋,以免病人因感覺障礙而燙傷;夏季氣溫高時,上身不穿睡衣更方便,蓋上厚的毛巾被即可,但要注意肩部著涼。
6. 如何照顧癱瘓病人
你好:姥姥的腿摔壞了,躺在床上期間,應該做到下面幾點
1.幫助姥姥的生活起居要更有規律。
2.每天都要量二次血壓。
3.注意姥姥個人衛生。每周最少洗一次頭發,也要定時修剪指甲。
4.對姥姥的講話方式要以溫和、穩定的態度進行。
5.衛浴設備要改裝,加裝扶手及防滑墊,保持浴室的乾燥。
6.姥姥不能自己翻身時,每三到四個小時要變換姿勢,以避免褥瘡的產生。
7.不可使姥姥感到孤獨,姥姥心情好其他相應會得以改善,要知道老年人最大的痛楚就是在生活上孤獨,所以在心理上都要關心,只要你是真心關愛,物質的東西相比之下並不是最重要。
另外:老人家的飲食也應該選擇既營養又要清淡一些的為為好。
你對老人的關心,我們應當向你學習。預祝你姥姥早日康復!
7. 老人死高層了怎麼台下來
沒有用電腦椅,坐著抬下來。
8. 老年人卧床抬不動有什麼辦法可以抬起
(1)神經系統:
長期卧床的老人常伴有感覺異常和痛閾降低,當癱瘓患者累及感覺傳入神經纖維時,很快表現出來在損傷水平以下的。
長期卧床病人所有運動均低於每天進行日常活動久坐的人。這種情況在弛緩性癱瘓引起的運動受限者更為明顯。
長期卧床的老人自主神經系統活動過度或活動不足,結果很難維持自主活動的平衡狀態,因而病人不能適應姿勢變更等日常活動。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還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
(2)肌肉系統:
長期卧床最明顯的體征發生於肌肉系統,癱瘓病人尤其如此。
卧床1周以後,肌力可喪失20%,以後每卧床1周將使剩餘肌力減弱20%;在無任何運動神經受損時人的優勢側握力如果是50kg,制動1周以後只有40kg,2周以後為32kg,3周以後則為25kg,依此類推。而肌力恢復的速度則要緩慢得多,按每天以最大肌力參加鍛煉計劃的人計算,每周只增加原有肌力的10%。耐力喪失是肌力減退的結果,其發生速度與肌力減退一致。
肌肉體積縮小是長期卧床最明顯的徵象之一,也是肌力耐力減退的原因。在弛緩性癱瘓患者中,因下運動單位動作電位消失,其所支配的肌肉纖維喪失了收縮能力,逐漸產生肌肉萎縮。在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引起的痙攣性癱瘓病人或是夾板固定的病人。肌肉萎縮可以只有正常體積的30%~35%。
肌肉萎縮、肌力減退及耐力受限等因素引起動作協調不良,表現在上下肢體嚴重地影響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病人出現不協調的主要原因是影響運動單位或更高級中樞的病變,但卧床本身也是起一定作用。肌肉萎縮常伴有肌肉攣縮,多見於膝屈肌和伸肌,給站立和行走帶來嚴重的障礙。
二、老人長期卧床不起有哪些飲食禁忌
一、飲食適宜:1.宜吃容易消化的五穀類食物,比如小米粥、豆漿等2.宜吃奶製品如牛奶、奶粉等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議
豆漿。豆漿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夠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每天早晨服用100--150毫升
奶粉。奶粉容易消化和吸收,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每天3次,每次100毫升
小米粥。小米粥能夠保護胃黏膜,利於消化吸收,主要是營養比較豐富,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長期卧床病人腸蠕動減慢,宜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米粥容易消化和吸收晚上服食效果比較好。
三、飲食禁忌:1.油炸類食物。比如油條、油餅等。2.冷凍甜點食物,比如冰激凌、雪糕等。3.肥肉和動物的內臟等。比如豬肝、肥肉等。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議
大肥肉。不易消化和吸收,缺乏維生素,加重肝臟和腎臟負擔少食用或者不食用,跟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等。
冰激凌。含有較高的奶油,易導致肥胖;因高糖,可降低食慾;還可能因為溫度低而刺激胃腸道。盡量吃熱的食物,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雞腿菇。長期大量進食動物內臟類食物可大幅度地增高患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如結腸癌、乳腺癌)的發生風險。盡量選擇含植物蛋白的食物,比如豆類食品。
9. 老人癱瘓了,不能坐,但想幫他出去透透空氣,怎麼辦
目前老年人口逐漸增多,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全國人口的比例正在增大 ,老年癱瘓的病因有很多種,比如外傷性、腦血管性、感染性、脊髓性、下肢血管性等等。
如果老年人癱瘓於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加強陪護,防止並發症:
第一,勤翻身拍背,防止肺內感染。
第二,多飲水,防止泌尿系感染。
第三,給老年人容易消化的食物、均衡營養。
第四,勤按摩雙下肢,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第五,如果老年人可以部分生活自理,應堅持下床活動。
第六,注意防摔倒、防墜床。
第七,如果早期癱瘓的老年人,可以積極地參與社區康復。
10. 老人長期卧床癱瘓在床怎麼辦
長期照顧卧床癱瘓病人的過程不能僅用麻煩二字來形容,而是一種慢性折磨。鄰居的母親因腦梗,癱瘓在床五年,後來皮膚上又患了鱗狀細胞癌。她基本上是在床上渡過的,在床上吃飯,床上大小便。由於鄰居是大孝子,非要回老家親自照顧母親。保證老人身邊隨時有兩到三人伺候。如果遇上老人住院,其他子妹還得過來輪流守護。為了讓老人少吃多餐,增加營養,家裡專門安排一個人負責買菜,做飯,每天給老人做五頓飯。專門負責給老人喂飯,喂葯,擦葯換葯,功能鍛煉,接屎接尿,幫助翻身,陪她看電視。晚上老公與他母親同住一屋,半夜起來喂水,換尿不濕,幫助翻身無數次,基本上沒法睡覺。老人住在樓上,五年沒出過門,沒下過樓。家人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照顧癱瘓的母親。三個人從早忙到晚,都沒什麼歇息的時間。尤其是到後期,老人病情嚴重了,連醫院都不願意接收。一天換無數次葯,換無數次尿不濕,身上皮膚癌症處都臭了,加上又沒有很完善的消毒方法,家裡惡臭彌漫。家人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久了,也不停生病。更麻煩的是長時間照顧如此重病的老人,家人從身體到心理都已接近崩潰邊緣。五年時間也無法顧及自己的小家和家裡的孩子。過去的家庭子女多,尚且可以輪流照顧老人,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而且 社會 競爭壓力又大,如果家裡老人真癱瘓卧床,一個孩子能承擔得起這樣的重任嗎?看到父母所住養老院里,那些癱瘓的老人有專業人員護理,專業設備消毒,老人乾乾凈凈,沒一點味道。每天護理人員還把老人用輪椅推出來曬太陽,聊天,做 游戲 ,老人們過得快快樂樂的。看到這些老人,我們就在反思,老人癱瘓在床是送到護理更專業、更衛生的養老機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