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皋最長壽老人住哪個村
江蘇省如皋市如成鎮宏壩 100歲 王吳氏
袁橋鎮獅垛村 99歲 陳開強
袁橋鎮花園橋村 108歲 湯鑒英
如城鎮城東村 100歲 張生富
..............................
來源:http://epaper.dahe.cn/dhwzb/htm2006/t20060206_403765.htm
2. 世界長壽之鄉的如皋
2011年10月25日上午9時,庄嚴的人民大會堂,江蘇省如皋市隆重舉行世界長壽鄉——中國如皋授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繼2008年成為中國長壽之鄉後,該市又榮獲世界長壽鄉稱號。世界長壽鄉中國如皋授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活動由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如皋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儀式上國際自然醫學會主席森下敬一博士宣布如皋「世界長壽鄉」調查成果,授予如皋「世界長壽鄉」匾牌。
如皋是著名的長壽之鄉。2008年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如皋現145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65位,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佔比高出國際標准近一倍。此外,90歲以上的老人有83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58100人。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目前如皋是全世界唯一處於平原的「長壽之鄉」。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歷時3年國內首個土壤微量元素與長壽關系的研究發現,如皋之所以壽星眾多,與當地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息息相關。
專家在如皋選擇了1000多個土壤採集點,將其中微量元素分3類作進一步研究:第一類是有效態硒、鋅、硼、鎳等,其分布特徵為北-東-東南部較高,中西部較低,與長壽人口比例的空間分布極為相似;第二類是有效態錳和鈷,分布自西向東、自南向北遞減,與長壽人口比例分布完全相反;第三類是有效態銅和鐵,分布特徵與長壽人口比例分布基本無相似之處。 硒有抗衰老、防癌變的作用;鋅能維持細胞膜穩定性,提高免疫功能;硼影響人體鈣、維生素D、氨基酸或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代謝。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組合正好適合人體,通過食物鏈,長壽區的人們長期從環境中獲取這些微量元素,抗衰老能力更強(以上資料參考《土壤學報》第42卷第5期 2005年9月 江蘇省如皋市長壽人口分布區土壤及其微量元素特徵 )。
3. 江蘇長壽之鄉哪
江蘇省如皋市是全國著名的長壽之鄉,人口145萬,其中百歲以上老人195位,90歲以上老人4000多位,80歲以上老人超過4萬人,是名副其實的長壽地區。
4. 為什麼如皋被稱為「長壽之鄉」
1、如皋長壽現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最早記錄如皋壽星的資料,可以追溯到三國時代,距今已有1750多年。今天的百歲老人出身於上個世紀初前後,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滄桑,分析他(她)們的長壽奧妙時,必須把他(她)們放到百年歷史長河中去考察。因此解讀如皋長壽現象必須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既要考慮現實的因素,又要考慮歷史的因素。
2、如皋地處江海平原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活動不具有封閉式的條件,因此形成如皋長壽現象的原因不可能是單一因素所能解釋的,顯然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更有長壽老人的自身原因。
經過兩年多的調研,他們也初步認為影響如皋長壽現象的因素,有這樣幾個:
(一)自然環境因素:
1、氣溫溫和,舒適宜人。
如皋地處北緯32°00′—32°30′,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常年平均氣溫14.7℃,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7 .1℃,近40年中最低溫度低於零下10℃的只有7天,大於35℃的平均每年僅有5.4天,可見,如皋氣溫溫和,有利於人體生理機能正常發揮。
2、雨水充沛,濕度適中。
如皋常年降水量1056.8毫米左右,平均降水日數119.4天,大於50毫米的暴雨日數僅3.2天,常年平均相對濕度80%,舒適宜人,人們感覺心情開朗,精力充沛。
3、空氣清新,綠色滿園。
由於如皋氣候條件優越,境內林木茂盛,綠色植被常年覆蓋,至今境內有1500年的銀杏樹,850年的柏樹,800多年的松樹,300年的羅漢松、黃楊,300多年的五針松等,這些充滿生機的「活化石」展示出如皋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以來,如皋人重視環境綠化、庭院室內盆景擺制,有中國花木盆景之都美稱。如皋普通農家都是「前有大樹,後有大竹,中間才是堂屋」,把擁有林木多少看成是財富的象徵,自古就有「人窮露肉,村窮露屋」的說法。如皋大地充滿生機,滿園綠色,美化了環境,陶冶了心情,凈化了空氣,增加了負離子的含量,對人的身體、心理都是一大享受。
4、河汊縱橫,水質優良。
如皋境內水網密集,河汊縱橫且與長江貫通,飲用水源豐富,水質優良。如皋人喝茶喜歡飲用「天水」,還愛用霍香、薄荷、牛舌頭草(學名車前子)代茶葉,沖泡消夏,這些中葯有去暑、健胃等保健功能。現在水井在農村還有,但城市已普遍飲用自來水,農村正在實施「清泉」工程,推廣普及飲用自來水。根據歷年來飲用水源調查資料表明,如皋飲用水源達標率為98.5%。所有化學指標一直保持Ⅰ—Ⅱ級標准內,人體所需的鐵、錳、鋅、硒等微量元素豐富,錳、鐵有微量超標。據文獻資料,錳在人體內有趨脂作用,有抗癌、抗衰老作用,適量的高錳對人體健康是有利的。
5、土壤資源多樣,物產豐富。
如皋土壤主要來源為長江沖積物,且受淮河沖積物的影響,使如皋土壤母質的礦物構成比較復雜,為土壤元素組成的多樣性奠定了基礎。復雜的土壤資源形成了如皋市豐富的種植基礎資源,為如皋市植物資源的多樣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 長壽村在如皋哪個鎮 長壽村在江蘇如皋嗎
6. 江蘇長壽市在哪
在江蘇南通如皋~如皋濱江臨海,地處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長三角經濟區,全市141萬總人口中,100歲以上壽星265人,90歲以上老人總數9000多人,80歲以上老人58000多人。如皋百歲老人總數居全國縣(市)之首,佔比達1.89人/萬,長壽人口數量多、分布廣。
如皋人的長壽秘訣:在飲食上,長壽老人講究淡、雜、鮮、野。青菜、蘿卜、豆腐是如皋人的當家菜。據調查的100位百歲壽星中,他們愛吃的蔬菜依次是青菜、韭菜、菠菜。壽星們吃飯大多不挑食,既吃大米、麵粉等細糧,也吃玉米、大麥等粗糧。稀粥主要是粳米、玉米面,搭配以蔬菜、水果、花生等。雖然不挑食,但老人們吃東西卻很講究「鮮」,肉要當天宰的,魚要活蹦亂跳的,蔬菜要帶露水的,豇豆要早上摘的,豆腐、茶干要當天做的。此外,如皋長壽中的飲食「秘訣」還有「野」。當地有句俗諺:如皋人,生的怪,有菜不吃吃野菜。如皋人飯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碧綠的野菜佐餐。
7. 「如皋」為什麼叫長壽之鄉
如皋被國際自然來醫學源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據最新統計,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如皋長壽的因素很多,其重要秘密,正如博物館里作的介紹,可以概括為,氣溫溫和,舒適宜人,土壤多樣,水質優良,養花植樹,空氣新鮮,民風淳厚,社會和諧,良好習慣,健康生活。所有這一些,構成了具有長壽之鄉的豐厚條件。
8. 中國長壽之鄉在哪裡
2019年之前,經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認定的共有76個長壽之鄉,遍布13個省、2個直轄市、1個自治區。
行遍天下·心儀廣西
永福縣、巴馬縣、東興市、昭平縣、岑溪市、上林縣、金秀縣、東蘭縣、凌雲縣、扶綏縣、容縣、蒙山縣、鳳山縣、陽朔縣、天等縣、富川縣、恭城縣、大新縣、宜州市、大化縣、馬山縣、龍州縣、鍾山縣、天峨縣、象州縣
活力廣東·歡樂祥和
佛山市三水區、連州市、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信宜市、梅州市梅縣區、徐聞縣
齊魯之地·孔孟之鄉
萊州市、文登市、乳山市、單縣、高密市、青州市
暢游江蘇·感受美好
如皋市、太倉市、溧陽市、如東縣、啟東市
詩畫江南·山水浙江
永嘉縣、麗水市、桐廬縣、文成縣、仙居縣
文化河南·壯美中原
夏邑縣、永城市、淮陽市、修武縣、封丘縣
多彩貴州·公園之省
石阡縣、印江縣、赤水市、羅甸縣、興仁縣
天府四川·度假天堂
彭山縣、都江堰市、資陽市雁江區
陽光海南·度假天堂
澄邁縣、萬寧市、文昌市
福養福建·自游自在
柘榮縣、泉州市泉港區、詔安縣
江西·風景這邊獨好
銅鼓縣、豐城市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
譙城、金寨
大氣上海·海納百川
崇明縣
靈秀湖北·魅力湖北
鍾祥市
錦綉瀟湘·快樂湖南
麻陽縣
重慶·大山大水不夜城
江津縣
9. 世界五大長壽之鄉分別是哪裡
世界第五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雲等市縣相毗鄰,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人口23.8萬,現轄12個鄉鎮,境內居住有瑤、壯、漢等12個民族。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類聖地」。 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對於當地農民顯得萬分珍貴和珍惜。巴馬的山最高處海拔1216米,最低處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間,境內盤陽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將巴馬一分為二,更是巴馬境內石山區和土山區的界河。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4℃,年無霜期337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均小有溫差,人居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風秀、谷幽、氣香、水甘是對這里綠色大自然恰到好處的概括。特別是這里的空氣十分的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這里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一般為每立方厘米2500個,盤陽河谷及一些長壽村屯竟高達3萬多個 ,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 巴馬是革命老區,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腹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初,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領導和指揮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著名的盤陽起義、萬崗起義和停歲阻擊戰就在這里打響。 雖然巴馬境內山多地少,人民生活、生產條件還較困難,但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里有一個叫「巴盤屯」的小村,村裡515人中,百歲老人就有七人,是聯合國評定壽鄉標準的200倍,人稱這里為「長壽聖殿」,更為特別的是這里的每戶人家都基本出一個教師,故此人們又將巴盤屯稱為秀才村。以前這里的孩子長到10歲才去上學,上了中學才能看到電視,頭腦發育的階段眼裡看到的都是險山、秀水、奇石,看不到污染本性的東西,但他們聰明,智商高,這么一個小村建國以來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中專生63名,其中博士生兩名,研究生兩名,目前有兩名正在國外深造,無論從上著名大學的人口比率,還是從接受教育的時間條件來看,恐怕也是一些大城市望塵莫及的。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獨特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巴馬壽鄉探秘游已列為廣西十大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境內有桃花源般令人難以忘懷的盤陽河秀麗風光,有被英國探險隊稱之為天下第一洞的百么洞、有令人如夢如幻般經歷三晝夜的祈壽宮(百鳥岩)水上溶洞;還有美如西湖的賜福湖風光、弄友原始森林、龍洪田園風光、龍洪天然八卦景觀、東山瑤族風情、瑤族競技大觀及好龍天坑等旅遊資源。 長壽之鄉這神秘而特殊的水土還繁育了眾多珍貴土特產,其中巴馬香豬、火麻、紅粳米、珍珠黃玉米、茶籽油、板粟、黑麻山羊、蛤蚧、油魚、巴蕉竽粉絲等便是典型代表,由於它們均生長於獨特、封閉、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中,被國際自然醫學會推薦為「綠色長壽食品」,特別是「巴馬香豬」曾是明、清時代宮庭貢品,十分名貴,巴馬因此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巴馬是桂西茶油主要產地之一,現有油茶林26萬多畝。目前已開發生產的長壽系列食品有蛤蚧大力神酒、巴馬春、巴馬玉液,茶籽火麻調合油、精煉茶油、玉米香酥、玉米糊、旱藕粉絲。礦產資源主要有鈦、硅、錳、銻、鐵、金、輝綠岩、水晶、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玻璃礦、雲母礦等。此外,瑤族善射,百步穿揚,全國的許多射弩冠軍就出生在巴馬的東山鄉,故巴馬還有「中國射弩之鄉」以及與周邊縣共同組成的「世界銅鼓之鄉」等殊榮。 巴馬的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公路四通八達,縣城位於國道323線和省道322線的交匯處,是桂西通往桂東南沿海地區和大西南地區的咽喉要地,距南昆鐵路70公里。可從田陽、田東、大化三條線路通往首府南寧。城市服務功能日趨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均較便利,銀行、保險、商業、學校、醫院、廣播電視、電腦網路等均已配套。 巴馬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地區的一部分,在享受國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同時,已經出台一系列有自治縣特色的,更加寬松的適應西部開發的投資優惠政策。神奇美麗的壽鄉正在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敝開胸懷,熱忱歡迎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興業、洽淡貿易、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共創壽鄉輝煌、共享長壽之樂,為您添福增壽!
10.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為什麼被稱為長壽之鄉
長江北岸自江海平原上的江蘇省如皋市(南通市轄下的一個縣級市),是新近出現的一個長壽縣市,總人口145萬,有百歲老人172人;90歲以上老人4000人;80歲以上老人40000人;60歲以上老人275000人,人均壽命已超過75.5歲。專家們認為,如皋的長壽現象與當地的環境、水質、飲食結構及生活起居等有關。就食品而言,當地的銀杏、蘿卜、長生果,茶干、潮糕、蕎麥餅,無一不具益壽之效。就器用而言,草席、木屐、蕎殼枕,瓦罐、鐵鍋、杉木盆,無一不具健身之妙。就藝術而言,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中國風箏四大產地、中國篆刻三大流派,如皋皆居其一,其養年之功盡可意會言傳。目前,當地還保留著百歲巷、萬壽堂、水繪園等與長壽、養生有關的歷史文化遺址,以及百歲碗、過百路、千家米等壽文化民俗。
老人的長壽因素雖然涉及各個方面,但飲食習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主導因素,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是一個永恆的真理。如皋長壽老人們經常食用的食物是:玉米糝、黃豆及豆製品、蘿卜、紅薯、花生等等。當地百姓及保健機構認為,這些食物同人們的健康長壽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