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5歲老人每天吃多少主食最佳
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營養要求和成年人基本相同,但由於生理、心理以及免疫機能上的變化而有其特殊性,因此,飲食上也應順其改變。營養專家建議的健康飲食原則,可作為安排老年人飲食內容的參考。
飢飽適度
老人由於內分泌的改變和消化酶分泌的相對減少,對飢飽的調控能力較差,往往飢餓時會發生低血糖,過飽時會增加心臟負擔。尤其是凈素食老人,由於進食的全是植物性食物,耐飢性較差,因此應少食多餐,按時進食。
一般每日至少進食三餐,最好再增加兩三次副餐。副餐可選食豆奶、豆腐腦、紅棗蓮心湯、花生糊、核桃酪、芝麻醬、各種咸甜粥、松軟糕點、水果等食品。3次主餐的間隔時間為4至6小時,副餐放在主餐之間和睡前1小時。老年人代謝機能降低,體力活動較少,以每餐八九分飽為度,七成飽為佳。
蛋白質宜精
黃豆的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魚肉的纖維短,含 脂肪少,肉質鮮嫩,其蛋白質消化率高達87%至98%。這些都是老年人獲得蛋白質的理想食物。老年人每天需要4份蛋白質,不過肉類的攝取必須限量,所以一部分蛋白質來源應該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老年人的飲食里,正餐要包含一份蛋白質食品(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尤其是不吃肉、甚至也不吃蛋的素食者,更要從豆類及各種堅果類(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獲取蛋白質。
脂肪宜少
老年人所需的亞油酸等飽和脂肪酸應保持適當的比例,一般以1.25∶1為宜,因此應選用植物油和飽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魚、禽,不宜多吃肥肉及豬油、牛油。
盡量攝取高纖維的食物
芹菜、香菇、青菜、水果、豆類、薯類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纖維,每天都應攝取(但不要太油膩)。纖維對油脂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如有纖維在肚子里,吃進去的油脂就容易被纖維吸住,隨排泄物一起出來。
主食宜粗不宜細
老年人應適當選用粗糧,如小米、玉米、燕麥、紅薯。食用粗糧制的麵包比精白麵包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它含維生素B1較多,因而有助於維持老年人良好的食慾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同時,所含的食物纖維可刺激腸道使其增加蠕動,可防止因食物纖維不足而使大便乾燥,甚至便秘等。
提高機體代謝能力
老年人應多食用富含鈣、鐵及維生素A、B2、C的食物。富含鈣的食物有蝦皮、芝麻醬和乳製品等。乳類含有營養價值較高的蛋白質和鈣,也是維生素A、B2的良好來源,只是含鐵較少。新鮮綠葉菜及紅、黃色瓜果類(如胡蘿卜、南瓜、杏子等)含豐富的維生素A、C,也宜多食用。海帶、紫菜中鉀、碘、鐵的含量較多,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有益。經常食用淡菜、海帶、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則可增加必需微量元素鋅、硒、銅等的攝入量,也有助於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低油低鹽、少味精醬油
盡量以蒸或煮的方式來烹調,以減少油脂的攝取。如果是在外面用餐,可要一杯白開水將菜稍微過一下。少吃加澱粉後經油炸或炒的東西,因為澱粉容易吸油,像炒麵、炒飯、水煎包、蔥油餅等。味覺不敏感的老年人吃東西常覺得索然無味,食物一端上來就猛加鹽巴、頻沾醬油,很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導致高血壓病的發生。
Ⅱ 老人一年應該補多少鈣
老人每天需要攝入1000毫克鈣(數據引自:中國營養學會)。
每天都要補充,按一定量補充,不要停。
搜索看看
大象0308:喝奶改善鈣營養狀況
Ⅲ 中老年人一年補多少鈣為宜
老年人很容易感覺身體虛弱、骨質疏鬆。這是因為到了中老年階段,身體器官功能趨於退化,吸收能力、免疫力都會下降,容易造成骨鈣丟失引起的骨質疏鬆營養缺乏病症等。
老年人補鈣渠道一般有:
1.飲食補鈣 老年人嚴重缺鈣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單調,因此要提倡多食含鈣豐富的食物。哪些食物含鈣豐富呢?大致有以下幾類:①薯干、薯粉、麵包;②香菜、雪裡蕻、油菜;③咸鴨蛋、松花蛋;④豆、豆製品;⑤乳、乳製品;⑥魚類;⑦海產品,如海帶、海蜇、海參、紫菜、蝦米等。食物中鈣的來源以乳及乳製品最好,不但含量豐富,而且吸收率高。豆類及海產品含鈣也很豐富,如蝦皮每100克含鈣高達2000毫克。不同地區和不同經濟條件的人,可選擇食用。其次要注意食品加工,如肉類雖含鈣較低,但連骨一起煨燉,並加一點醋,肉湯的含鈣量可明顯增高。此外,選用鈣強化食品(如鈣強化面條),對預防缺鈣也有明顯效果。
2.西葯補鈣 適當補充鈣制劑是補鈣的重要方法。但在補鈣前要弄清鈣鹽量與鈣含量是兩個不同概念。傳統的化學合成鈣制劑,如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等,廠家所標示的含量均為鈣鹽量,其鈣含量都很低。以葡萄糖酸鈣為例,每片含鈣鹽量500毫克,其中鈣含量僅45毫克,兩者相差11倍之多。若按鈣鹽量補鈣,只能補充應服鈣量的9%,遠遠不夠機體所需。因此,服用鈣劑應按鈣含量計算劑量。
3.中葯補鈣 傳統中葯中富含鈣的葯物有兩類,一類是礦物葯,如石膏、龍骨、陽起石、代赭石等;另一類是富含鈣質的天然生物,如牡蠣、珍珠母、龜板等。但這些富含鈣的中葯溶解度極低,絕大部分有效葯物因不溶解,機體無法吸收。因此含鈣中葯應用量大,若單純用於補鈣,不宜提倡。
總而言之,老年人補鈣應以飲食補鈣為基礎,適當加服鈣制劑。如每天堅持喝兩杯牛奶,或服鈣片,少喝茶、咖啡和可樂,不要吸煙,這些都會造成骨量丟失。經常接受陽光照射和適量運動,可增強鈣的吸收能力和增加體內骨鈣含量;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D,絕經期婦女補充雌激素;這些都有利於糾正缺鈣。
Ⅳ 中老年吃 鈣片一年中吃幾個月
中老年人正確的補鈣方法是選擇合適的鈣劑,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葯物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食補,多曬太陽,適當鍛煉身體促進鈣的吸收。中老年人多數伴有其它的基礎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選擇鈣劑的時候要選擇無糖型的,防止引起血糖升高。中老年人容易鈣流失,引起骨質疏鬆,所以要注意食補的重要性。鈣主要是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而中老年人有容易有血脂的升高,所以要選擇瘦肉、脫脂牛奶等,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常用葯物有魚肝油等。
中老年人一個年可以吃4-6個月的鈣片,但建議連續吃一段時間以後間隔一段時間再吃。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內的各種激素的水平降低,以及對營養的吸收的能力減低,大多數中老年都會伴隨著骨質疏鬆。鈣劑/維生素D補充一直被認為是骨質疏鬆預防和治療的基礎干預措施。
國內外骨質疏鬆相關的多個指南建議,一般成人鈣的推薦攝入量是800 mg/天,每天攝入足量的奶製品、豆製品和綠葉菜,就能滿足每日鈣的需求。50歲以上中老人鈣的推薦攝入量是1000 mg/天。
Ⅳ 幫忙算下正常的一家三口一年能吃多少食物
一般是五口之家,父母、夫妻、還有個兒子。
「計一人三百日食,用糒十八斛。」"用糒十八斛",是指三百日的干糧用米十八斛,正好是日食米六升。可見,對於一個成年勞力來說,一天口糧是每日六升。
因此,漢代一個五口之家,如果有兩個大男,兩個大女,一個使男,其糧食月消費量大概就是12石出頭,年消費量近150石。
但是,除了糧食之外,鹽也是人們維持生存最必需的生活資料。趙充國為屯田上書漢宣帝,談到其部下「萬二百八十一人」,每月需要「用鹽三百八斛」,即每人食鹽約三升,因此,五口之家每月用鹽15升,全年180升,按照當時食鹽價格每斗30錢,粟價每石100錢,五口之家全年用鹽折糧5.4石。
估算戰國時代農民家庭全年衣食費用的比例,約為1:1.8,照此比例折算,漢代五口之家一年的衣服費用約需82石糧食。
70歲到80歲的老年人,一般情況下呢,也就是正常狀態下,每人每天能吃半斤水果,2~3兩肉(或魚丶雞),半斤蔬菜,半斤糧食(半雜半主。
Ⅶ 老年人一天吃多少主食
老年人的消化量現在肯定比年輕人低了需要,所以他們吸收的主食也小於年輕人,但是三餐依舊需要正常進食
Ⅷ 六十多老人一年吃多少海參
建議一般在早晨空腹食用海參,因為空腹時食用海參可以不但可經胃的消化吸收而且還能直接被小腸吸收,所以空腹食用海參不但吸收快,並且營養基本不流失。老年人吃海參一天一隻100頭左右的應該沒問題,這個跟個人消化功能有一定關系。同樣,海參起效也和個人體質有關,一般來說半個月可以看出面色紅潤,精力充沛,長期食用身體抵抗疾病能力明顯增強。
老年人食用海參的話,建議早上切碎熬粥喝,喝粥養胃,海參補充營養。同時,海參發泡的要軟一些,以減輕消化負擔。
建議每次吃半隻,一周2隻。
Ⅸ 60歲老人一年需要吃多少鈣爾奇
一天一片阿,如果長期吃的話
沒有什麼關系
但是維生素就不可以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