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與老人溝通未果怎麼辦

與老人溝通未果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9-05 17:25:08

Ⅰ 和爺爺奶奶溝通不起來,怎麼辦

你從小就和老人家在一塊,應該是很親近的才對,就我個人而言我也是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對我老人相當的掛念,每次打電話都相當的親切。
和老人家一塊生活應該沒有什麼習氣是他們所厭惡的,你泡個溫泉也是很平常的事,他們應該不會在意。
我估計是" 老人希望你能在他們的身邊多陪陪他們,每當你們出去的時候就找各種借口或者理由盡可能的讓你們能留下來陪陪自己。"這種意願沒有直接的說出來,他們只是希望你們能待在家裡,能多看看你們。所以反對你們去泡溫泉。
「一天到晚就在別人家裡,你別回來了,今天我要去,他就說以後你去了就別回來了」這句明顯的是反語啊。要麼你待在家裡,要麼你出去。你覺得自己回來他會讓你進不了門嗎?不會。你就是讓你待在家裡陪自己。
順便問下,你平時在家的時間多嗎?你和他們聯系的頻率高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還是希望你能過關系下我們年邁的爺爺奶奶。有個詞叫做「隔代親」不知道你聽過沒!!
希望你們全家和睦!!

Ⅱ 和老人溝通困難怎麼辦

其實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老人之所以拚命念叨你的生活,其實是因為沒有其他回話可以跟你講,在他說答話一大堆話以後,你可以嘗試跟他聊新的話題,引開他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不能自說自話,要嘗試跟他互動,最好聊風牛馬不相及 的問題,對於這類問題他沒有經驗可以告訴你,所以你們可以再平等互動的位置上溝通。要拋出一個他不擅長的問題,譬如某道菜怎麼做,或者教他怎麼用手機里的功能,談起旅遊方面的事……如果他覺得訥訥想結束話題,要小心不能讓他把話題繞回去,同時得表現出一副很願意跟他聊天的樣子,然後在適當的時機結束談話。這樣他的思維一下子沒轉彎,就不會再念叨你了。最重要的是岔開話題,要有技巧。

Ⅲ 和父母越來越無法溝通時,你會怎麼解決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吃過苦受過罪,沒有經歷過困難生活的歷練,不知父母生活的艱辛,只想索取,不懂感恩,只想享受,不願付出。兩代人思想觀念差別大,代溝深,三觀不和,老年人嫌棄年輕人,懶惰自私沒有上進心,不懂事,不懂得尊重父母。子女嫌棄父母嘮叨無用,大道理太多。雙方找不到切合點,彼此看著不順眼,共同語言越來越少,成了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

一、父母與子女之間,思想觀念差距太大,隔代人之間有了代溝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父輩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成長的環境與年輕人大不一樣。他們兄弟姐妹多,彼此之間親情多,照應多,信奉勤勞致富,勤儉持家的傳統思想,從小感恩孝順父母。而現在的年輕人與上代人的觀念不一樣,他們活在當下,以自我為中心,懂得享受,不顧及面子,不考慮將來,與長輩們對待現實問題的看法差別太大。首先在作息習慣上,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時間觀念上和老人們不一樣。其次飲食習慣上,不吃早餐,不吃家常便飯,點外賣,吃宵夜,暴飲暴食,抽煙喝酒,隨意作賤自己的身體。再就是消費觀念上,花錢大手大腳,穿名牌,開好車,吃的穿的用的從來不虧待自己,因意見不一致,與父母長輩的沖突不斷增加。

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造成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隔閡
父母辛苦操勞一輩子,子女上學就業,結婚買房買車,花光了一輩子的積蓄,大都背負著貸款過日子。現在的部分年輕人,不體諒父母的難處,反而認為什麼事都是父母應該做的。父母沒給自己找份好工作,怨父母沒本事。掙不來大錢,埋怨父母太窩囊,年輕人彼此之間愛攀比,喜歡比較,凡事不從自身找原因,把責任推給父母,把自己不幸福的原因,推到父母身上,越是親近的人傷害的越深。

三、現在的網路世界淡化了親情,疏遠了彼此的關系
現在的年輕人,大都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玩游戲忘記了一切,關起門來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手機是自己的精神寄託,干點家務活沒時間,有點空閑就玩手機,蹲在廁所里玩手機,吃飯時玩手機,說多了還煩氣。不願和父母嘮家常,不願談論工作生活上的事,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雖然離得比較近,確成了近距離的陌生人。

四、父母與子女要多從雙方自身找原因,多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親情關系
青春期的子女,大都有逆反心理,讓父母不省心,是大多數家庭的普遍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參加工作以後的鍛煉及心理的不斷成熟,情況都會有一定的好轉。作為父母,要與時俱進,不能用老思想老眼光,看待教育孩子,要多看到孩子的優點,自己要多努力多學習,樹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作為子女,要感恩父母,體諒他們的不易,多借鑒一下,他們的人生工作經驗,親情不是花錢能夠買得到的。

總之,愛孩子不要溺愛孩子,多給他們鍛煉的機會,使他們早日成熟起來。父母不要忙著工作,忙著掙錢,關心教育好子女,需要多付出時間和精力。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父母與子女之間才更容易溝通交流。

Ⅳ 和母親無法溝通怎麼辦

母親是世界上偉大的角色,所以我們要愛護母親並且與之進行溝通讓他們理解我們。下面我整理了和母親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和母親溝通的方法:與父母溝通技巧

1、自我准備:包括自己目前對老年人所持的態度、自身狀態及溝通能力。

(1)照顧者要換位思考,體諒對方的處境,理解對方的苦衷,看對方長處,至少不要嫌棄老年人。老年人一點事可以說很久,顯得嘮叨啰嗦我們要有足夠耐心去接受。要順應其心狀態及社會處境,避免帶來不快。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往事雖歷歷在目,近景卻模糊不清。但也不願被別人說自己記性差,所以,再次見到老年人時,應避免問“您還記得我嗎?”而改為“我又來看您啦!”這樣會讓對方覺得自己被重視了,會高興許多。銘記與老年人溝通的原則:多聽少說、多了解少判斷、多啟發少代勞。

(2)可恰當運用微笑、贊美、幽默等潤滑劑。但是當老年人倍受疾病折磨或極度痛苦時,應收斂笑容,給予關注的目光。對老年人的贊美要真誠得體,盡量具體,如衣著服飾、特色專長等,此外,幽默絕非油腔滑調,而是閃煉著智慧的光芒,風趣而不失尊重在詼諧中化解緊張,消除抵觸情緒,拉近距離。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覺察自己的溝通能力。

2、了解對方: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狀態和生活習慣,特別是作息時間、興趣及忌諱。

由於退休後生活圈子改變,生活目標轉移,我們宜選擇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話題,如:追憶往事,嘮家常,談保健等。且把握好時機。當我們心情愉快時,會不由自主地開放自己;而情緒低落時,就會情不自禁地封閉自己。

3、環境准備

保證充足的時間,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輕松活躍的氛圍,通風良好,光線充足,雙方都能清楚看到對方的臉,保持適當位置,距離以1米內為宜。通常未經老年人允許,不要隨便挪動或擺弄其居室的擺設及物品。

和母親溝通的方法:在溝通中扮演好角色

扮演好發送者,啟發式提問,簡明清晰,言行一致的表達:

①先開好頭,禮貌打招呼。初次見面需簡單自我介紹。明確要說什麼。若想了解對方感覺及需要,應選擇開放式提問,抓住關鍵詞。如“你感覺怎樣?”“你感覺那不舒服”“你覺得怎樣做會好一些”,如此就可以給對方自由發言的機會,拓寬交談范圍。

②要清晰地說,語速相對慢些,語調適中。若對方聽力下降,稍大聲些,或靠近耳邊說。

③要言行一致,自己的身體是不會撒謊的,它總是在不由自主的配合著情感及思緒表達,不經意的舉手投足都會流露出真情實感。心不在焉,一心兩用或全神貫注一看便知。平時不防稍加留意一下自己說話時的肢體表現,就會發現奧妙所在。在老年人面前,你會被看透!人越是處於弱勢時,就會越敏感。交談時應近距離,彎下腰或坐下來,面對面,目光相對交談,視線不要遊走不定,左顧右盼。這樣老年人才會覺得平等、被重視。

此外,針對有心理障礙或自閉傾向的老年人,要了解其“心結”,花更多時間,用加倍的耐心、愛心去體貼、融化老年人的心,直到開口說話。對有語言障礙的老年人,必要時想方設法共同商定替代手段,如利用手勢、文字或圖畫、符號等替代常用言語。

(2)扮演好接收者,細心觀察,耐心傾聽:

接收信息時,視覺和聽覺擔當主要角色。通過全神貫注地察言觀色,用心聆聽,讀懂對方肢體語言。觀察內容主要包括活力強弱、感情起伏、言行不一致三個方面:

①活力強弱:若對方低頭垂肩弓背,動作遲緩拖拉,說話有氣無力,則提示活力較弱。反之,若仰頭挺胸,動作輕快,聲音洪亮,則顯示精力充沛,更易於溝通。

②感情起伏:肢體語言可淋漓盡致地展示人類感情,基本表情有六種:高興、悲傷、恐懼、驚訝、憤怒和厭惡。人的各種情緒都會形成以後一股力量,需要得到適度發散和宣洩,自然會通過身體表現出來。人的身體會隨著內心情緒的起伏變化,自動調整面部線條及動作方向,與其情緒的能量形態相呼應。

高興時,情緒積極向上,能量呈向四周發散型,新陳代謝處於最佳狀態,表現為面色紅潤,眉眼及嘴角上抬,身體輕松,仰頭,四肢伸向四周,手舞足蹈。身心功能處於最適的協調狀態,易於萌生博愛的情懷,富有活力,激發創造力。所以,金字塔的設計者必定不是奴隸,而是由一群快樂的人所為,否則,如此結構精緻的作品難以完成。

悲傷時,情緒消沉低下,能量呈低緩迷亂型,新陳代謝低,表現為面色青白,眉眼及嘴角下拉,身體沉重,低頭,四肢無力下垂,或者身體卷縮,此時,身心功能處於低水平,說話有氣無力,冷漠無欲。

生氣時,情緒高昂激憤,能量呈向心集中型,新陳代謝快速增加,表現為面色張紅,面部線條向心集中,雙眉緊鎖、雙眼圓睜、咬牙切齒。身心功能處於亢進狀態,具有破壞攻擊性,常會心生怨恨,大聲喊叫、拳打腳踢以宣洩能量。

此外,應學會分辨溝通中的交通信號,人們一般通過面部表情、身體角度、肢體動作來替代言語,表明其反對(紅燈)、徘徊(黃燈)、或可行(綠燈)的態度。我們需時刻留意老年人身心變化,隨機應變。若出現談的不如意或情緒有變時,先用手輕拍對方的手或肩,以安擾其情緒,然後盡快扯開話題。若出現徘徊徵兆時,可耐心等待並適當反饋,如“看上去,你現在有些舉棋不定(或不知所措)呀”。

③言行不一致之處:常是問題所在,需進一步弄清真意。如對方眼瞅地面,坐姿禿廢,呈現出心神不定,卻說“我心情很好”,則提示對方希望自己心情很好,但不知該如何是好。

(3)扮演好反饋者,把握好聽說節奏,為對方樹一面鏡子:

①要注意發送和接收信息角色的切換節奏,因為我們大腦在接聽信息時的思考速度比表述時的速度要快許多,不要隨意插話打斷對方,需保持適度的沉默或停頓,正如“此時無聲勝有聲”,以便讓對方整理好思緒把意思表達充分。

②要積極地傾聽,恰似給對方樹起一面鏡子,促進對方自我表達和自我理解。人的任何行為表現都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而是有著充分的理由,盡管有些理由並不合情合理。常說“當事者迷”,當專注於某事或某方面,特別是情緒激動或低落時,我們的視野會相對變窄。此時,就需要有人給指點迷津,予以恰當的反饋,包括事件、感情、意義三個層次。

Ⅳ 跟80歲的老人完全無法溝通怎麼辦

我來說說我吧,我家裡也有爺爺奶奶,爺爺85奶奶75奶奶的做法就是愛吃剩菜,家裡弄的內亂,廚房不愛容收拾,這個我都能接受!
主要說我爺爺,從來不洗手,不洗臉,不洗腳,差不多半個月才洗一次手,我回家兩個多月了,腳就洗了一次,關鍵和我奶奶吵架罵人超級難聽,我們當孫子的都在旁邊他嘴巴里也胡說,總是抽老漢煙,能把人熏死,這還是小事,一咳嗽滿喉嚨的痰,然後包一口痰,吐的地下都是,有時候聽見真的好難受!還有,我懷孕了,買的雞仔,他經常偷偷喂米吃,抓住了還不承認,雞本來拉稀,喂米是涼性的,更拉稀,可是他不聽,上廁所,把廁所里弄的到處都是屎,每次想上廁所不提前去,等急忙了,才去廁所拉,夜壺里的尿好幾天不倒,然後等倒出來的時候整個廁所能熏死人!!說了也不聽!也不換衣服洗,那枕頭都是黑色的了,這樣的老人該如何孝敬

Ⅵ 家裡老人和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沖突,應當怎麼去解決

幾代人到思想意識上面有芥蒂,這也是正常的狀況。由於年輕人在父母眼中全是缺乏工作經驗的小孩,父母是有經驗人工作經驗是生活經驗的精粹,因此 對年輕人的一些有悖工作經驗的個人行為,父母便會教導「糾正",而年輕人觀念優秀,覺得父母那時候的陳舊觀念早已落伍,有一些陳舊思想意識己被時代遠遠地拋下,幾代人思想意識的對立面,就造成了對立沖突。

父母陳舊和不合理的意識己經是十幾年來建立的,尤其是年紀變大,又十分執著,因此 難以更改,在溝通受阻的情形下,哪就最先你得到重視和孝敬的情緒解決事兒,心理狀態很重要,良好的心態了,一些難題也不是難題了,在並不是大原則性問題上,順者為孝,孝順也是咱中華中華民族的十幾年來的中華傳統美德。

Ⅶ 和爺爺輩兒的人溝通不了,應該怎麼辦

不要試圖去改變你改變不了的東西,這真是徒勞的,因為他們那一代跟我們經歷的時代不一樣,他說什麼你順著就可以了,孝順孝順,順也很重要。

閱讀全文

與與老人溝通未果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最新規定 瀏覽:890
父母取名為鐵石孩子五行缺什麼 瀏覽:501
南昌市養老退休金 瀏覽:155
70歲老人又拉又吐是怎麼 瀏覽:401
老年痴呆簽字 瀏覽:213
老人家濕熱 瀏覽:126
繳納社保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瀏覽:407
為什麼老年人怕熱 瀏覽:498
農村60歲的老人每月600 瀏覽:416
國有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案例 瀏覽:591
中年女士如何養生 瀏覽:294
北京招聘60歲看門大爺 瀏覽:824
4000的工資社保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696
孝順的女孩不會差 瀏覽:226
蘇家屯養老院 瀏覽:186
青州居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671
流轉土地建敬老院 瀏覽:157
重慶萬安到長壽有多少公里 瀏覽:63
個體戶怎麼才能領取養老金 瀏覽:603
山西石墨烯養生艙多少錢一台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