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失能老人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建立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對生活困難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助金。各市縣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口老齡化程度、財力狀況,因地制宜制定經濟困難的高齡和失能等老年人的補貼政策,做好新出台的補貼政策與其他老年人社會保障政策的銜接。一是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特困人員(以下簡稱特困人員)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二是低保家庭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人;三是特困人員和低保家庭中8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四是低收入家庭(低保標准1.5倍以內)中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條 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
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❷ 80歲高齡補貼怎麼領
法律分析:1、個人申請:符合條件的老人享受高齡津貼要自願申請,每月15日前持申請人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本人近期1寸免冠照片2張向戶籍所在地社區(籌委會)提出申請,本人填寫《XX區高齡老人生活津貼申請審批表》(一式三份)。
2、社區初審:社區(籌委會)對老人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居民戶口本、身份證信息不一致的,住地以戶口簿為准,年齡以身份證為准,社區將申請對象統一造冊,將老人信息錄入老年人管理信息系統,同時將匯總表、個人審批表、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整理成冊,每月20日前報街道。
3、街道審核:街道對社區(籌委會)上報的材料進行復審,核查信息是否錄入信息系統,將各社區、村申請情況匯總,連同申請審批材料整理成冊,每月27日前上報區民政局。
4、區民政局審批:區民政局對各街道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查,核對信息系統數據,次月5日前簽署審批意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二十九條 國家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險辦法,應當對老年人給予照顧。
第三十條 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
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第三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或者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應當優先照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
❸ 高齡老人補貼怎麼辦理
法律分析:退休人員由單位辦理,其他人員身份證上滿70歲後帶上身份證復印件(雙面復印)和戶口本的復印件各一份及一張一寸的近照到戶口所在居委會填表申請。高齡津貼,是一種兼有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性質的社會保障措施。高齡津貼發放標准,原則上按照各地低保標准、補助水平和發放對象的年齡實行分類分檔發放,並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低保標准變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具體的發放標准由各地民政廳、財政廳按高齡津貼原則協商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❹ 百歲老人怎樣有國家補助
百歲老人可以到戶口所在地的社區(或村)申報,由當地民政部門核實後,到民政部領取補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章 社會保障
第二十八條 國家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十九條 國家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險辦法,應當對老年人給予照顧。
第三十條 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
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第三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實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或者進行危舊房屋改造時,應當優先照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
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
國家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
國家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農村可以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
第三十四條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養老金、醫療待遇和其他待遇應當得到保障,有關機構必須按時足額支付,不得剋扣、拖欠或者挪用。
國家根據經濟發展以及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等情況,適時提高養老保障水平。
第三十五條 國家鼓勵慈善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老年人提供物質幫助。
第三十六條 老年人可以與集體經濟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養老機構等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或者其他扶助協議。
負有扶養義務的組織或者個人按照遺贈扶養協議,承擔該老年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❺ 70歲老人如何領取高齡補貼
身份證上滿70歲後帶上身份證復印件雙面復印和戶口本的復印件各一份及一張一寸的近照到戶口所在居委會填表申請。高齡津貼,是一種兼有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性質的社會保障措施。
高齡津貼發放標准,原則上按照各地低保標准、補助水平和發放對象的年齡實行分類分檔發放,並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低保標准變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具體的發放標准由各地民政廳、財政廳按高齡津貼原則協商確定。
高齡補貼是指一成員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機構向某些企業提供的財政捐助以及對價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間接增加從其領土輸出某種產品或減少向其領土內輸入某種產品,或者對其他成員方利益形成損害的政府性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
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
❻ 60歲孤寡老人有哪些補助
補助金額根據60歲老人所處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並沒有一個固定數額。
一、基礎養老金
不管農民是否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即新農保,達到60歲退休年齡以後,國家都發放基礎養老補貼,前幾年是每月55元,現在增加到了88元每月。另外,參加了新農保的農民,60歲以後就可以領到養老金了,金額多少根據參保時交納的養老保險數額決定,多繳多得。
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
近幾年隨著新農村的統一建設規劃,以及城鎮化建設的加快,國家大型建設項目也是越來越多,農民的土地常常被徵用。
俗話說土地是農民的根,農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來源,盡管征地補償不少錢,但這些錢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總有用完的時候,養老就成了問題。為了讓失地農民老有所養,出台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60歲以後國家發放養老金。
三、農村計劃生育養老補貼
前些年,農村很多人積極響應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只生育了一個孩子,成為獨生子女家庭,這些人年老以後養老壓力更大。
對於領取了「獨生子女證」的家庭,除了年輕時給予獎勵,子女上學有教育補貼外,年老了到了60歲以後,國家給予一定的養老補貼,夫婦雙方都有,一年幾千元。
四、貧困農民生活補貼
這幾年,為了解決農民貧困家庭生活問題,出台了農村低保政策,對農村低保家庭、五保戶家庭,以及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困難救助,除此之外,這些農民年老以後,國家還給予一定的老年補貼,讓他們可以安度晚年。
五、農村老人高齡補貼
國家自2016年起出台政策,對農村高齡老人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至於多大年齡算高齡,各省份規定也不一樣,補貼數額也不一樣,有的地方70歲以上,有的80歲以上,還有的90歲以上。比如有的地方從80歲算起,每10年算作一個年齡段,分別補貼每月100元、200元、300元不等。
❼ 八十高齡的老人怎樣申請免費法律援助
帶好身份證、戶口簿等相關證件到當地法律授助中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