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十歲老人腳痛腳麻怎麼辦
腳後跟痛排除骨刺等原因外,一般大多是腰椎問題引起的。醫療上基本沒有什麼內好的治療方法。我告容訴你一個方法:往前用力挺頭伸脖子收下巴,往後用力縮胸收腹,往前用力挺屁股。堅持做5到10秒鍾。輕的做一次就好了,重的做三四次就好了。但最重要的是保護腰部。此方法適用所有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腳後跟痛,腳痛腳麻,腳底板發熱,腳指3,4,5到腳後跟神經痛,大腳指過電似的抽疼,雙腳內側神經巨烈抽疼等等症狀的患者。重要的是保護腰部。
Ⅱ 為什麼老人的腳老是會發麻有什麼可以治療
手腳麻木的這種來情況,考慮自有以下兩種可能:
1)腦血栓引起大腦的神經受壓損傷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需要到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確診後可以採取相應的葯物治療。
2)頸椎的骨質增生壓迫了頸部脊髓神經,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要到醫院的骨科,最好是脊柱外科就診,做頸椎X光片、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如果確實是頸椎脊髓受壓,可以採取牽引或採用治療骨質增生的葯物以及神經營養葯物治療,如果壓迫嚴重而葯物治療無效的話,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原因很多,如頸椎病、臂叢神經疾病、神經卡壓等,最好到醫院檢查。
Ⅲ 老人經常出現腿麻,腳麻的情況,可以做什麼樣的動作幫助緩解
相信很多朋友都清楚我們每個人的手臂,他的神經纖維都來自於頸椎,所以頸椎這1塊1旦受到壓迫刺激,那麼他的手臂啊手指就會出現疼痛麻木的這個現象,很多朋友並不知道,以為手麻就是單純的手麻,找不到那個手麻的根本原因在哪裡。首先要考慮是不是頸椎這一塊出現了問題,調好頸椎的話,那麼你的手麻現象就會改善。
最後,平時生活飲食也要注意。要注意防寒防潮多保暖;要低脂飲食,注意多吃高蛋白、高纖維的食物,少吃奶油、油條之類的食物,還要注意適當鍛煉,增強體質。
Ⅳ 怎樣才能快速有效的治腳麻木
治腳麻的方法
各位都有腳麻的經驗吧!椅子坐久了,腳常常維持1個姿勢不動久了便有腳麻的
現象發生,這是我昨天看電視學到的方法∶
左腳麻,舉右手,舉個10秒放下,反覆這動作3~4次就可以不麻了
右腳麻,舉左手,舉個10秒放下,反覆這動作3~4次就可以不麻了
下次大家可以試試看!!!^^
如果嚴重
肢體麻木是感覺異常的一種表現,屬主觀感覺異常。引起肢體麻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您的左上肢麻木與左下肢麻木同時出現,且伴有左側面部麻木及同側的肢體活動障礙,應排除一下是否為顱內病變所致。若您的左上、下肢麻木僅局限於某一部分,呈條、塊狀分布,這種情況多見於頸椎病、腰椎病或周圍神經損傷等。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原因也可造成肢體麻木。至於您的左手、足麻木是何原因引起,需到醫院請神經內科醫生進行診治,明確引起麻木的原因後,再進行相應的治療。造成手腳發麻的原因相當多,如糖尿病的末梢神經病變、甲狀腺功能不足、脊椎退化性關節炎所形成的骨刺壓迫神經,或是腕隧道癥候群、肘關節癥候群、受酒精或某些葯物影響的人、自體免疫疾病侵犯到神經系統者及姿勢不良等等。
如果睡姿不良,時常以身體壓迫手的姿態睡覺,也會產生麻痹感,這和長時間端坐所造成的麻痹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時間一過,血行恢復,則麻痹感自然消失。
就糖尿病的神經病變而言,以遠側多發性神經病變最為常見,而其發作的機會與糖尿病病程的長短成正比,而這些神經病變出現的機率以下肢為多,上肢較少。感覺神經的侵犯,開始是由腳掌及小腿成塊狀區域分布,但是後來侵犯的型式則成由下往上,成為襪子狀的感覺喪失。
頸椎及腰椎退化性骨刺壓迫神經所造成的麻痛,較常見於年齡較大的病患。腕隧道癥候群,發生在手腕的腹側,有一骨骼及韌帶所形成的隧道,其中有肌腱及一條正中神經經過,任何壓力的增加,皆可能造成正中神經壓迫,當正中神經受到壓迫,就會形成手部從拇指到無名指的一半產生麻痛,嚴重者手部肌肉會有萎縮現像,大部份是屬於固定反覆使用手部的人,40歲至60歲之間的婦女常見。另外肘關節癥候群,是在手肘的內側後方,有一條尺神經經過,如果尺神經受到壓迫,主要是小指會有麻痹感,嚴重者也會造成手掌的小肌肉萎縮及手指無力等。建議查血糖。糖尿病的合並症之一是這種情況。
手腳發麻的原因很多,如果手腳容易發麻,最好是到醫院就診,詳細向醫師說明症狀,並接受檢查及治療。
腳麻的原因有很多,治療方法有1足療 2多活動 3針灸治療 4有一種葯叫「彌可保」是我聽網友說有效果
這樣的情況通常是要排除有沒有高血壓和高血脂.要是都沒有.那就是微循環不好,可以吃一點低巴唑改善.並吃點活血化淤的丹參.和營養神經的葯物
Ⅳ 手腳發麻怎麼緩解
腳出現發麻,首先要明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然後再進行相應的治療。
如果是由於脊髓型頸椎病導致的手腳發麻,需要積極的營養神經葯物治療,如甲鈷胺膠囊、維生素B類、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同時還要積極進行手術治療,因為手術是治療脊髓型頸椎病唯一的方法。
如果是神經根型頸椎病,以及腰椎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手腳發麻。
首先可以進行保守治療,避免低頭,避免枕頭太高、太軟,要睡硬板床休息,避免長時間坐立,更不能彎腰負重,不建議推拿、按摩,應用一些活血的葯物以及改善局部微循環的葯物,比如前列地爾注射液,或者營養神經葯物治療,如甲鈷胺注射液。
如果保守治療沒有很好的效果,需要積極的進行手術,解除神經的壓迫。如果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手腳發麻,除了營養神經葯物治療之外,還要積極的控制血糖。
Ⅵ 老人手足麻木,小腿酸軟用什麼葯治療好
你好!根據情況建議你使用天麻膠囊,可以祛風除濕,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用於肢體拘攣,手足麻木,腰腿酸痛。一次6粒,一日2~3次。平時注意按時作息。做到飲食有節,尤其不可過食肥甘厚味,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跑步、保健操、戶外運動等,以增強體質,並使氣血流暢。應注意保暖防潮,尤其注意保暖、身體過度受涼、受寒,或嚴寒的氣候往往會加重麻木的症狀。希望你早日康復。
Ⅶ 老人手麻腳麻有什麼偏方嗎
以下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療「手腳麻木」的食療秘方、偏方:.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紅糖25克。將木耳洗凈放碗內,蜂蜜,紅糖拌於其中,放鍋內蒸熟食用。分3日服完。2.用瘦肉50克,黃芪30克,當歸10克,田七3克,大棗3枚。共燉湯,服用。黃芪、當歸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方適合中風後遺症肢體軟、手足麻木,氣虛血瘀的患者。3.取鮮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內,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籮蓋上,在太陽將出時取下,冷服。蓋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4.用霜桑葉適量,曬干後用砂鍋加水適量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泡手腳15分鍾。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見效。5.取老絲瓜筋50克,煎湯1碗1次服下,每日2次,連服1星期,有特效。6.用雲南白葯粉40克。浸入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內,放置一晝夜後即可。用時將患肢浸入葯酒內,並反復揉搓,以肌膚發熱為度。每日2次,每次30分鍾,在1日內陽氣最盛之午時與陰氣最盛之子時進行治療,15日為1療程。500毫升葯酒可用一療程。治療期間禁食油膩、冷酸之品,禁涉冷水,勿過勞。7.取海桐皮、桂枝、姜黃、羌活、獨活、松節、路路通、劉寄奴、透骨草、紅花、當歸各15克加水和白酒後煎煮並濾取煎汁。每次乘熱泡洗麻木的手或腳,每日泡洗2次。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肢體麻木是指肢體對外界的刺激,如對冷、熱、痛等感覺的喪失,它常見於下列疾病:●中風先兆 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半是有高血壓病、糖尿病或動脈硬化病史,特點是突然半身無力而麻木,有的半身麻木及無力,僅數分鍾就好轉了。不少人相隔數小時或一兩天就會出現中風,因此,中老年人出現半身麻木和無力,則要警惕出現中風,應及時就醫。●末梢神經病變 特點是末端神經麻木就像戴了手套或穿了襪子後感覺減退那樣,這種疾病多由缺乏維生素B1,或由葯物及重金屬中毒所致,經過適當的治療,一般2-6個月即可痊癒。但是,手指麻木的現象,如果持續過久或症狀加重,則不應麻痹大意,因為老年人出現一側大拇指麻木感覺,往往是腦中風預兆,應到醫院查查血壓、血脂、血糖及眼底(最好請神經科醫師詳細查一下)以防患於未然。●尺神經損害 前臂和上臂的尺神經受外傷、壓迫或患腫瘤時,可引起同側的小指和無名指麻痛及部分手指活動障礙。在肘後部尺神經溝處較易受損傷或壓迫。多數在損傷後半年左右會逐漸恢復,但如患腫瘤、完全斷裂或嚴重受壓常需手術治療。●正中神經損害 前臂和上臂的正中神經因外傷、腫瘤、受壓等引起掌面、大拇指、食指、中指麻痛。在腕部最易受損傷或受壓,稱腕管綜合症。治療原則同前。●橈神經損害 在上臂外側的中下段處撓神經較易受損傷,出現大拇指食指的背面麻痛及手指、手腕下垂。治療原則同前。●臂叢神經損害 在腋窩部或頸前部的病變或損傷,可引起尺、正中、撓神經全部或部分損害的混合症狀。治療原則同前。●脊髓病 當脊髓有炎症、腫瘤或外傷等情況時,可以表現為一側肢體麻木而另一側肢體無力,或者表現為身體下半截麻木無力。●頸椎病 如果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可以出現一側上肢或兩失,它常見於下列疾病:●中風先兆 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半是有高血壓病、糖尿病或動脈硬化病史,特點是突然半身無力而麻木,有的半身麻木及無力,僅數分鍾就好轉了。不少人相隔數小時或一兩天就會出現中風,因此,中老年人出現半身麻木和無力,則要警惕出現中風,應及時就醫。●末梢神經病變 特點是末端神經麻木就像戴了手套或穿了襪子後感覺減退那樣,這種疾病多由缺乏維生素B1,或由葯物及重金屬中毒所致,經過適當的治療,一般2-6個月即可痊癒。但是,手指麻木的現象,如果持續過久或症狀加重,則不應麻痹大意,因為老年人出現一側大拇指麻木感覺,往往是腦中風預兆,應到醫院查查血壓、血脂、血糖及眼底(最好請神經科醫師詳細查一下)以防患於未然。●尺神經損害 前臂和上臂的尺神經受外傷、壓迫或患腫瘤時,可引起同側的小指和無名指麻痛及部分手指活動障礙。在肘後部尺神經溝處較易受損傷或壓迫。多數在損傷後半年左右會逐漸恢復,但如患腫瘤、完全斷裂或嚴重受壓常需手術治療。●正中神經損害 前臂和上臂的正中神經因外傷、腫瘤、受壓等引起掌面、大拇指、食指、中指麻痛。在腕部最易受損傷或受壓,稱腕管綜合症。治療原則同前。●橈神經損害 在上臂外側的中下段處撓神經較易受損傷,出現大拇指、食指的背面麻痛及手指、手腕下垂。治療原則同前。●臂叢神經損害 在腋窩部或頸前部的病變或損傷,可引起尺、正中、撓神經全部或部分損害的混合症狀。治療原則同前。●脊髓病 當脊髓有炎症、腫瘤或外傷等情況時,可以表現為一側肢體麻木而另一側肢體無力,或者表現為身體下半截麻木無力。●頸椎病 如果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可以出現一側上肢或兩側上肢的麻木(主要是拇指、食指、中指或無名指、小指的麻木)經過牽引、理療等處理,症狀會減輕或消失。 ●甲狀旁腺疾病 有的人手指或腳趾經常出現間斷性的麻木或抽搐,嚴重時可波及全身,多年不愈;有時雖能好上一段時伺,亦可舊病復發。這種症狀很有可能是甲狀旁腺疾病的體征。甲狀旁腺受損或缺血時可造成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多見於甲狀腺手術誤傷或由於某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當大量血鈣進入骨骼造成低血鈣抽搐時,它可以是暫時性或數月數年不愈。由於神經肌肉應激性增加,最明顯的表現為手足搐搦症。疾病早期僅有感覺異常、四肢刺痛、發麻、手足痙攣、僵直。當血鈣降低至一定水平時,常出現搐搦症狀,雙手指屈曲內收形成「鷹爪狀」,此後雙足也呈強直性伸展,嚴重時,全身骨骼肌、平滑肌也可呈痙攣狀態,交伴發喉痙攣、支氣管痙攣,出現哮喘、喉鳴、窒息、呼吸暫停等危象。心肌受累時可呈心動過速,隔肌痙攣,時有呃逆。上述症狀均可由感染、過勞和情緒等因素誘發。女性在經期前後也容易發作。當血鈣在7—8毫克時,臨床上無明顯症狀,稱之為隱性搐搦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