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移民美國後怎麼養老,美國最適合養老的幾座城市推薦
移民美國的中國老人,一般是通過兒女申請拿到綠卡。老人居住年滿加入美國籍之後,就能享受美國社區老人們的一切待遇,每月700多美元、住房保險等都是國家的事情。那麼移民美國後的老人都有哪些養老方式呢?
一是全托制的美國社區「退休之家」,設施完備,服務周到。設施包括了醫務室、圖書室、計算機室、健身房、洗衣房、緊急呼叫系統等。美國社區養老服務包括了就餐、打掃房間、組織活動、出行安排等。
二是日托制的美國社區「托老中心」,白天在中心活動,晚上回家休息。中心同樣設施完備,並提供星級服務。起居室一人一床,一人一房。還有閱覽室、保健室、活動室等。老年人除了不用為一日三餐操心外,還可以閱讀、交往、製作手工藝品,安度晚年。
三是組織美國社區「互助養老」。讓老年人結伴認對、互助養老。
四是提供美國社區上門服務。
美國政府有一個福利性居家養老項目:由政府財政出錢,派家庭保健護士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美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家庭保健護士不同於保姆,她們不僅僅為老年人做飯、洗衣、打掃衛生,還得有護理知識。但前提是美國公民,有永久綠卡,才能享受這些待遇。
適合養老的城市有很多,低物價的休斯頓,環境佳的西海岸都可以!美國地域遼闊,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到底哪些城市更適合養老呢?
1. 休斯頓Houston
休斯頓是北美最理想的養老城市,氣候宜人,尤其冬季十分溫暖。休斯頓生活成本低,稅負低,醫療條件優越,生活水平高,是美國人眼中理想的養老城市。
休斯頓還是美國典型的多元化移民城市,平均每5個休斯頓人中有一個來自國外。休斯頓總生活成本低於美國平均值17.7%,整體納稅後要比全美308個城市低5.6%。
2. 洛杉磯 Los Angeles
洛杉磯地處地中海型氣候帶,氣候溫和,全年陽光明媚,基本上很少有時間會在冰點以下。大量的海外移民使洛杉磯成為一個多民族、多種文化色彩的國際性大城市,少數民族佔全市人口的一半左右,並擁有眾多移民社區,各色人種聚居的地區形成了各自的"城"。洛杉磯也是美國華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約有40萬左右華人居住於此。洛杉磯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僅次於紐約的金融中心,著名的好萊塢就坐落於該城市。
3. 爾灣/新港灘 Newport Beach
新港灘位於加州南部橙郡的城市,市內30%的居民為亞裔,環境佳、治安好。曾被美國媒體評為"王老五們的最佳居住地"。這里陽光燦爛、氣候宜人,是靠近洛杉磯的天堂地區,海濱寶貝幾乎一年到頭都沐浴在陽光下和海浪嬉戲。
這里有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等優質教育資源,特別適合因孩子教育考慮移民美國的家庭。新港灘沒有紐約、芝加哥、洛杉磯在華人圈子中的名氣大,作為一個新興城市,完善的政府管理、服務與活躍的創造氛圍為創業及新興產業的培養創造了優質條件。
4.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舊金山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是加州僅次於洛杉磯的第二大城市。舊金山是海外華人居住密度最高的都市之一,20%的華人人口比例穩居美國城市中華人比例首位。舊金山的唐人街規模大,華人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逐年增大。嚮往秀美生活環境的美國移民可以選擇舊金山這座美國最漂亮的城市。
5.聖地亞哥 San Diego
位於美國本土的極端西南角,以溫暖的氣候和多處的沙灘著名。是加州經濟第三強的城市,經濟實力僅次於洛杉磯和舊金山。早年聖地亞哥華人數量不多,但近年呈成倍翻漲趨勢。成為眾多華裔美國移民親睞的移民居住地。
聖迭戈聖地亞哥鄰近墨西哥邊界,靠近海灘、沙漠,沖浪、游泳、航海或拜訪附近的高山和沙漠,眾多休閑項目吸引遊人來此度假。聖迭戈市被譽為"美國運動之城",有許多著名的運動員和球隊。
6. 愛荷華 Iowa
愛荷華州愛荷華市,這里每年暑期的爵士音樂節都會吸引遠近各地的人來參加,人們可以盡享一流的音樂、娛樂、藝術與美食。城市裡的許多劇院總會有你喜歡的劇目或者音樂,在愛荷華州Hancher會堂甚至會有百老匯劇目的表演。愛荷華市41個公園提供豐富的戶外活動的場地,不遠處還有Coralville水庫,也是戶外運動的好去處。
愛荷華市是愛荷華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of Iowa Medical School)所在地,因此擁有高質量的醫療保健,這里生活質量高,在"適合80歲以上人口居住"項目上排名美國第一。
7. 西雅圖 Seattle
西雅圖是美國太平洋西北區最大的城市。微軟、波音公司等移民朋友熟知的國際性大公司均坐落於此。西雅圖附近的河流、森林、湖泊和田野非常富饒,當地居民的生活非常悠閑。這里有多種居住選擇,豐富的藝術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及眾多的商店和餐飲,並有著全年可及的戶外娛樂活動。
B. 華裔老人在美國過著怎樣的生活
每天中午,美國蒙特利公園市的丁胖子廣場附近都會聚集起一群黑頭發、黃皮膚的老人。
他們朝著道路的一個方向熱切地盼望著,等待著,直到一輛灰色大巴在他們面前停下。
老人們興高采烈地涌到車上,彷彿這輛車會帶著他們回到心心念念的故鄉。
然而,這輛車的終點站,是一家賭場。
這是在旅美華人張火麟在非虛構小說《 在賭場里等死的中國老人》中描繪的場景。
在他的筆下,有李叔、李嬸、王姐這些跟著子女移民到美國的中國老人。他們熬了一輩子,終於將孩子培養成在美國讀書工作的精英。
然而,跟著孩子移民到美國的晚年生活,卻不如他們想像得那樣美好。
語言不通、文化差異、陌生環境??最可怕的是一種深深的孤獨感和隔離感,讓 他們彷彿一夜之間變成「囚禁」在美國小別墅中的「空巢老人」。
在這個時候,紙醉金迷的賭場,難以抑制的勝負欲,就牢牢攫取住了中國老人們孤寂的心。
「在賭場里養老」,成了這些剛剛實現美國夢的中國老人怎麼都沒有想到的結局。
-01-
1991年,著名的華人導演李安憑借一部《推手》(Pushing Hands)在台灣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一舉斬獲了十個獎項。這部電影展現的,正是美國華裔家庭的「空巢老人」問題。
在美國工作的曉生放心不下遠在台灣的父親老朱,於是便和美國太太瑪莎商量著把父親接來美國養老。
家人團聚,原本是件好事。久而久之,瑪莎卻發覺和語言不通的公公生活在一起實在別扭。
換作是美國老人,往往會選擇自己獨自居住,並不會和子女擠在同一個屋檐下。
深諳太極功夫的老朱,還經常會在家裡練習「推手」,這讓不了解中國文化的瑪莎愈發煩躁。
和兒媳婦之間的裂痕,不僅折磨著老朱,也折磨著左右為難的兒子。遠遠望著小別墅中透出的溫暖燈光,老朱感覺到自己並不屬於這里。
老朱選擇了離家出走,但由於不會說英文,他幹不了其他工作,只能在一家中國餐館刷碗。
白天,老朱像機器人一樣拚命地洗碗,晚上則累得癱倒在出租屋的床上。
某天,飯館老闆以老朱手腳不靈便、洗碗太慢耽誤出菜為由,執意要把老朱趕走。
一直在忍讓的老朱也動了真怒,發狠說自己絕對不會走,除非飯館的人把他「請」出去。
果然,飯館伙計根本挪不動練過「推手」功夫的老朱,連美國警察來了,也根本無計可施。
就在大家亂作一團的時候,老朱的兒子和兒媳婦,終於在新聞里找到了失蹤多日的父親。
在曉生和瑪莎的幫助下,老朱終於重獲自由。然而他怎麼都不願意回去和孩子們一起生活,而是留在了在一家中國武術館教授「推手」功夫。
老朱已經認定,哪怕不能享受天倫之樂,也好過在兒子家裡「寄人籬下」,平添許多憂愁。
-02-
小說和影視劇中反映的華裔老人跟著子女移民到海外卻出現諸多不適的問題,並非空穴來風。每當它在現實生活中爆發,也總會讓人唏噓不已。
去年11月,一位81歲中國老太太被「丟棄」在美國機場的新聞就在海內外媒體上刷了屏。
這名中國老太是一位離異的退休教師,她獨自把女兒拉扯大,支持女兒從頂尖高校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然而女兒與美國丈夫組成的新家庭,卻無法接納在語言和文化上有隔閡的她。
當時,老人原本預訂了11月6號的機票准備返回北京,但不知何故,老人的家人卻提前三天將她送到了機場。
不會說英文又沒有帶夠錢的老人,就這么在機場「流浪」了整整兩天。當機場工作人員發現不對勁的時候,老人已經虛弱得無法站立。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老人終於入住了機場附近的酒店
此事一經爆出,國內網友鋪天蓋地的謾罵齊齊指向老人的女兒,說她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而當記者問到老人在困境中為何不聯系家裡人時,她只是嘆了一口氣,表示自己並不想再給孩子「添麻煩」,當時只想盡快返回北京。
-03-
有人說,美國是老年人養老的天堂。優厚的物質條件、完善的福利制度、三代同堂的歡樂,這些都在吸引著在美國生活的中國年輕人,想盡辦法也要把父母接到美國來安度晚年。
然而,事情的發展往往會超出孩子們的預期。
對於年邁的中國老人來說,他們不得不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離開熟悉的親朋好友。
在這個陌生的國度里,他們不會英語,不會開車,很難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兒女又因為工作繁忙不能時時照料,他們唯有獨自承受中美生活方式的沖突和差異,甚至於患上抑鬱症。
美國帕洛阿圖大學的Joyce Chu教授曾針對華裔老人心理憂郁與自殺問題展開調查,結果顯示每100名華裔老人中就有15人有自殺念頭。
事實上,自從2007年以來,紐約地區就已發生了十多起華裔老人自殺的事件,其中有70%的自殺者生前深受孤寂和抑鬱的困擾。
而Joyce Chu教授的調查報告則指出,由於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身處異國的文化語言挑戰,華裔老人極易苦悶憂郁,產生自殺念頭的概率及實際自殺率都比美國其他族裔的老人更高。
有人說,把父母接到美國同住,往往會變成一件猜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局的事情。
其實,「空巢老人」現象在世界上每個角落都存在,只是在跨越國界的背景下,其中包含的負面影響和負面情緒會因文化差異而無限放大。
如果你決定將父母接到異國安度晚年,請記得一定不要只給他們麵包和樓房,長大成材的你溫暖的愛意和體諒,才是他們更需要的東西。
References: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a2c634fd1f149a24700000f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6-11/14/content93281.ht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GuaShaTreatmen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ushingHands(film)
http://blog.sina.com.cn/s/blog1596bfdcf0102wboy.html
http://www.juwai.com/news/233500.htm
https://www.paloaltou.e/faculty/joyce-chu
http://www.steppingstonehealth.org/documents/-SFGate.pdf
在精英說,讀懂美國萬象,讀懂風雲變幻
C. 中國老人移民美國後是否適應
能適應的不多,語言不通,不會開車,整天的生活就都是在家,如果是在唐人街附近的還好點,但是要融入那個圈子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一般不是獨生子女的,老人情願是在國內養老的。
D. 移民加拿大,大家都是怎麼生活的
深圳澳星移民:
老年人如何在加拿大過好生活?這個話題,也不只是在加拿大的老年人需要,在中國國內的老年人也需要。因為一旦退休下來呢,生活會有很多變化,很多情況,都和上班的時候不一樣,這個時候要怎麼調整心態很重要——後面呢還有幾十年的夕陽紅的生活,也是二度或者是三度人生,所以不要小看。老年生活不是消磨時光,而是過得更加精彩的一段歲月。
老年人如何經營生活?經營這個詞很重要。婚姻、愛情都是靠經營,而不是一蹴而就。在加拿大,常聽說民主、社會是靠經營,不是天生使然。其實我們的生活更是如此。
先說第一個觀念,開啟新的人生,這也是我的移民的觀念——移民生活確實是完全不同的一種生活。對於「不同」這個現象,有的人感覺新奇、有的人感覺排斥。但是,無論什麼感受,是否能主動接納,不同都是客觀存在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相同的事情反而很少。即使是一個家庭,對同一件事的看法也往往不同。當不抗拒一些事情的時候,會發現,哦,原來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
接納現實,開啟新的人生,生活有很大不同。那對於移民來的老年人來說,可能至少要有兩個現實要接納。
一方面,來到加拿大,語言、文化、習俗,差異很大。尤其是有些人如果原來住在家屬院兒,或者多年的小區,街坊鄰居都認識,去哪兒買東西都方便,都知道什麼店賣什麼,掌握了當地生活的節律,來了新地方,整個生活全都不一樣了。
另一方面,老年人依親團聚後,發現孩子家是別人的家——與孩子的配偶、子女完全陌生,甚至對孩子也沒有那麼熟悉了。再加上經濟問題——花誰的錢,怎麼花等等,都成了之前沒有充分考慮過的現實。
如何適應呢?建議「管住嘴、邁開腿」。
西方社會文化中,邊界感非常重要。這一點值得華裔學習。對孩子無論之前付出多少,切忌總記在心裡,常常拿出來訴苦。花錢受累培養孩子,是為了孩子的未來,是盡父母的責任,滿足的是父母的心願。孩子留學、移民紮根了,父母的心願就滿足了。切忌再希望孩子這樣那樣。
只求因、不求果,放下希望便沒有失望,人生會少很多煩惱。當對孩子不寄太高希望時,他做什麼父母都覺得挺好——他總比陌生人對父母照顧更照顧的更好,對不對?
盡量少去評判孩子及他家裡的事兒,多放一些心思在自己身上。「管住嘴」後,會減少不少糾紛。
邁開腿——多社交,多與他人交流,多體會、熟悉加拿大社會、生活,多欣賞加拿大的美好自然風光,多參與社會活動、多做義工。做義工是個非常好的機會,鍛煉身體,又能長見識,還能心情愉快——當做義工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致謝,我們會感受到奉獻和付出的樂趣。
「視界就是你的世界」。世界很大,可是我們只能感受的寬度受制於自己的眼界。所以有井底之蛙,「背」井離鄉,一葉障目這些現象。阿德勒說,「沒有人生活在客觀世界中,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多學習、多觀察、多拓展自己的主觀世界,不管我們現在50歲、60歲、70歲、80歲,其實對這個世界真正的這個世界的了解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退休之後,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盡量依從自己的願望,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日子。有些老人幫孩子照顧家庭、幫孩子帶孩子很辛苦。在加拿大,這些事情在不想做的時候,可以少做、甚至不做。
要養成與孩子溝通的習慣,讓孩子了解到父母的心意。一般來說,已經熟悉西方生活的孩子們,是可以做到尊重父母的意願。父母也要有充分的愛護自己的意願和意識,而不要認為活著就要俯首甘為孺子牛。活著是為了享受生活,而非吃苦受累。
爭取到自己的時間,要干什麼呢?不妨多滿足自己已有的願望、開發新的興趣、學習新知識和技能。興趣越多,與世界的關聯越多,人生才會越有趣。開發興趣也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是一個自我的探險之旅。要勇敢,並付諸實踐。比如有的人退休之後學畫畫、芭蕾、瑜伽、甚至鋼管舞,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一定要明白,成績的背後是他們的辛苦和行動。不付出行動去實現的理想永遠是空想。
最後,牢記自己的「移民使命」——讓自己幸福,讓家人自在。幸福感的提升包括兩方面:
一方面,是什麼事兒都順心,想幹嘛幹嘛,想什麼得什麼,這肯定幸福滿滿。當然了,也不一定了,有的性格悲觀的人,常常能看到萬千滿意中的不滿意。所以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即心態的調整,比如不要去和其他人比較,對他人多有同理心,不要萬事求完美。我的總結就是,原則問題上多堅持,日常生活多接納。
E. 移民到美國,老年人有哪些福利政策
一、處方葯免費:你可以登錄到rxassist資料庫找到葯廠發的免費或廉價葯物,幫助患者獲得葯物計劃的葯物。一些連鎖超市像:Meijer、Harris、Teeter和Publix等,都會免費提供某些糖尿病葯、抗生素等。
二、大學免學費:例如,肯塔基州有23所大學對65歲以上居民免學費,而維吉尼亞州則對60 歲以上者免學費。
三、免費的預防措施:美國法令規定免費提供一些預防措施,如流感疫苗,膽固醇和血壓檢查、乳腺X射線檢查、宮頸癌和大腸癌的常規預防項目。
四、是免費交通:美國的一些州的地區向老年人提供免費的交通。例如,比如賓州「免費捷運計劃」,65歲以上者可以免費搭乘巴士、電車和捷運火車。
五、免費眼部檢查:如果你沒有私人保險並且65歲以上,三年從未看過眼科,EyeCare America計劃將為你提供免費的檢查,如果發現疾病可以免費接受治療一年。
F. 中國老人真實經歷:移民加拿大後,過著怎樣的生活
好問題。
這個要看什麼思維的老人。在糖人街混30年,40年的很多,不學英語的也很多,不能一概而論的。認真學英語,找到自己的第二職業的,很少,有些,非常值得學習佩服。
G. 移民紐西蘭之後 紐西蘭的老人有什麼樣的生活
紐西蘭是較早建立養老金項目的國家,於1898年開始實行養老金制度。紐西蘭的養老金政策規定:只要年滿65歲的紐西蘭公民或永久居民,並且自20歲起在紐西蘭居住滿10年,滿50歲以後在紐西蘭居住滿5年,即有資格申請紐西蘭養老金。移民紐西蘭拿到居留簽證之後的居住時長也是計算在內的。
紐西蘭的養老金在2013/2014年度受益人為61萬,總金額達到102億紐幣,佔比當年度紐西蘭國民生產總值的4.4%。這個數字預計在2017/2018年度增長33%,達到136億紐幣紐西蘭的養老金條例規定:養老金的金額不能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65%,現在的養老金額每月約合人民幣6500元左右。
紐西蘭的養老保險不需要額外繳納費用,只需要正常納稅,達到領取養老金的條件就可以領取。紐西蘭老人團體普遍認為目前養老金數額相對於社會平均工資偏低,但由於看病不花錢,公共交通不花錢,這些錢足以保證老人吃飯,旅遊,有質量的生活。紐西蘭的老年人是幸福感最強的群體。紐西蘭政府對老人的照顧無微不至,老人的生活有充分保障。
在紐西蘭退休的老人可以選擇居家養老,居住地所在的社區中心都會定期為老人提供幫助。年齡大一些的可以選擇去退休村或醫院級養老院,這些養老機構一般在風光優美、安靜平和的地區,均配有注冊護士,護工以及醫療設備,對老人全方位的照顧,解決了老人和子女的後顧之憂,在紐西蘭養老是很不錯的選擇。
H. 獨生子女移民後,中國老人在美國的真實「養老」生活是怎樣的
獨生子女一名後中國老人在美國生活的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好,語音的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缺少親人陪伴,其實他們心裡是很孤單的。
80、90後的我們,自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現在的空巢老人已經成為我國的一大難題,對於那些在外留學的獨生子女而言,做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自己在美國找到工作,然後申請公司給辦綠卡。等自己有了綠卡後在幫助父母辦綠卡,這樣你既可以在美國更好的發展,也能給父母盡孝了!
一位劉老大爺跟著孩子在國外買了房子,平時女兒上班後,家裡只剩下劉大爺一個人。他常常把屋子收拾了好幾遍還感到無事可做,只好看著日出日落。據調查,華裔老人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結果造成更嚴重的憂鬱症狀。由於家人的冷淡不關心,使老人失去自尊,心裡總想不願成為家人負擔,於是產生一了百了念頭。
I. 美國移民老人怎麼生活
一般住老年公寓,或者自己老兩口獨立生活。當然如果兒女願意養老另當別論。
老年人在美國還是比較方便的,但是是否孤單寂寞,那就如魚飲水了。
J. 50歲以上的老人在紐西蘭移民生活上什麼保險
紐西蘭的養老金政策規定,只要年滿65歲的紐西蘭公民或永久居民,並且自20歲起在紐西蘭居住滿10年,且滿50歲以後在紐西蘭居住滿5年,即有資格申請紐西蘭養老金(特殊情況例外)。不過,如果任何在海外得到國家支付的養老金的老人,在領取紐西蘭國家發放的養老金時,在原居住地的那部份收入要計算在內,並從紐西蘭的養老金中扣除。
很多紐西蘭移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在紐西蘭領取養老金,特別是在其他國家已開始領取養老金的老人。事實上,紐西蘭的政策規定,只要申請人符合資格,是可以在申請紐西蘭養老金的同時也申請他國養老金的,但可能在金額上會有變動。
不過,華裔老人在紐西蘭領取的養老金不受在中國領取退休金的影響。換而言之,來自中國大陸的老人移民紐西蘭後,在從中國大陸領取退休金的同時,仍可以全額領取紐西蘭的養老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