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人的後背扭傷了怎麼治療

老人的後背扭傷了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2022-07-06 09:30:38

Ⅰ 後背疼痛,像是扭傷了,請問是怎麼回事

你好,這個情況多還是受寒引起的筋膜炎症狀,得及時來祛風散寒來治療建議:平時注意控制上網伏案時間,可以及時採取針灸或推拿等外治方法來調治筋膜炎症狀

Ⅱ 後背扭傷筋骨怎麼辦

先冷敷,然後等過12小時之後就可以開始熱敷,或者用些活血通絡的外用葯物,如紅花油之類的。(切忌在剛扭傷就活血或者熱敷)因為這樣會讓你的局部馬上腫起來的。因為扭傷之後,肯定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組織損傷/或者毛細血管的破裂

老年人摔倒後背軟組織疼痛怎麼辦

吃點三七片,或活血丹

Ⅳ 站起來後背突然扭到筋怎麼辦

腰背部的肌肉扭傷,比較常見的原因是劇烈活動或者是比不恰當的姿勢等情況導致的,主要導致患者出現腰背部疼痛,彎腰活動有可能導致明顯加重,通常來說,這個時候要盡量多注意休息,如果有明顯的疼痛等,可以用雲南白葯試試

Ⅳ 扭傷後背該怎麼辦

搽點紅花油,效果應該不錯!

扭傷:扭傷常發生在踝部、腰部、頸部及手腕等處。扭傷的一般處理原則是
讓患者安定情緒,固定受傷部位,用冷濕布敷蓋患處。手足扭傷者可抬高患部。頸部
、腰部扭傷者在搬運時不可移動患部。扭傷常伴有關節脫位或骨折,宜立即到醫院診
療。另外,扭傷後無論輕重,不可即刻洗澡、胡亂按摩,須送醫院治療。扭傷常用的
治療方法有局部封閉(用0.25%~0.5%普魯卡因)、葯物外敷內服、理療等。

Ⅵ 後背韌帶受傷怎麼治療

最好不要馬上按摩

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最常見的韌帶拉傷有兩種: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歪了腳;和膝關節的韌帶拉傷(在後面的膝部疼痛部分詳細介紹)。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治療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鍾,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用綳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綳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於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病,現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病。頸椎病的主要症狀是頸部疼痛板滯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頸椎病還會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眼睛發脹、胸悶氣急、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針灸、牽引、理療、局封、葯物等,還有手術,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不注意自我保養和功能鍛煉,就會拖延病情,並容易復發。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五)神經阻滯療法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六)葯物治療
頸椎病症狀顯著時常用葯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症狀緩解,常用葯物有解痙鎮痛葯、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神經營養葯及血管擴張葯等。中葯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
(八)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 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習慣側卧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
2. 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 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
http://www.kf365.com/html/11/578.html

基本上 按照我的方法可以解決你的說有問題

本人是一名外科醫生如果還不明白可以給我 發消息

Ⅶ 後背筋骨扭傷怎樣治療

你好!後背部筋骨扭傷可以吃一些對症治療葯物,如:必理通膠囊、仙靈骨葆膠囊及去痛片等任選一種即可,在一般情況下均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如果症狀加重,可以考慮到進行封閉療法等。

Ⅷ 老年人扭傷怎麼辦

老年來人扭傷了腰,源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休息,一定要避免疼痛的姿勢,最好休息三周。不疼或者不誘發疼痛的肢體鍛煉,都有助於恢復。可以口服芬必得等鎮痛葯物。如果局部腫脹可以冰敷治療。冰敷時間一般二十分鍾至半小時左右。

Ⅸ 八十四歲老人閃腰怎麼治

老人閃腰的治療方法:

1.腰背部制動

局部制動是任何創傷組織修復的基本條件。腰背部肌腹或附著點處的撕裂范圍一般較大,因此更需要局部制動,以有利於損傷組織獲得正常癒合。否則,過多的活動不僅延長病程,且易轉入慢性腰痛(腰部慢性纖維織炎)而使治療復雜化。

對嚴重損傷者,應囑其絕對卧床休息2~3周,原則上不應少於7~10天,而後行石膏腰圍(下背部扭傷時石膏范圍應上移)固定3~4周,並在不增加患側拉力情況下適當活動。中度扭傷者除可採用卧床休息外亦可選用石膏制動的方式,這對需堅持工作而難以卧床休息的患者更容易接受。石膏固定一般持續3~4周。對病情較輕者,休息數天後,再帶一般腰圍、胸背支架或簡易腰圍起床活動即可。手法推拿及各種促使腰部活動的療法,對早期及損傷嚴重者不適用,以免延長病程或轉入慢性。

2.活血化淤

各種促進局部血循環及清除創傷代謝產物淤積的療法均有一定療效,臨床上常用的有:

(1)理療 可根據病情選用超聲波、高頻電療、離子透入、電動按摩及紅外線照射等。

(2)葯物 可口服復方丹參片、雲南白葯、活絡丹、三七粉及紅花等,亦可選用各種葯物外敷,包括各種跌打損傷膏葯等,上述諸葯均具有一定作用。

(3)硬膜外葯物注射
在腰骶段硬膜外注入少量皮質激素和適量麻醉葯,可改善受損局部肌肉組織的痙攣狀態,有利於改善血循環。但實施時應注意安全,原則上由麻醉師操作。對椎管內有病變者不宜採用。

3.封閉療法

對急性扭傷疼痛劇烈伴有肌肉痙攣者,可採用0.5%普魯卡因在痛點處行封閉。其深度視個體胖瘦、壓痛點深淺及解剖特點而定,切勿過深,並按常規在推葯前先行回抽,證明無血液迴流時方可注射。每間隔1~2天封閉1次,4~5次為1療程。一般無須另加其他葯物。

4.康復期功能鍛煉

在3~4周後損傷處即逐漸癒合,可開始腰背肌功能鍛煉,以求及早恢復肌力。早期鍛煉不宜過多,先從靜止狀態下肌肉自主收縮開始,無明顯疼痛後再增加活動量。

5.對症處理

視病情需要可給予止痛、鎮靜及安眠葯物等治療。

閱讀全文

與老人的後背扭傷了怎麼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哪些人不領還要退回 瀏覽:457
為國解憂永不退休不領社保 瀏覽:839
重陽節宣言 瀏覽:991
80歲老人肺氣腫吸氧設備 瀏覽:861
什麼是脫離父母的管教 瀏覽:994
敬老院助殘日活動 瀏覽:622
老年大學品牌打造 瀏覽:864
農民社保卡土地養老金怎麼查詢 瀏覽:424
遼寧農民養老金是多少錢 瀏覽:344
孝敬父母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瀏覽:57
陸豐市哪裡有老人乘車卡 瀏覽:748
久月初九重陽節小作文 瀏覽:463
老年公寓安全協議 瀏覽: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瀏覽:357
高齡老年人適合喝什麼牛奶 瀏覽:450
重陽節爬山活動橫幅 瀏覽:353
老年人脊背燒 瀏覽:578
武警選拔體檢檢查什麼部位 瀏覽:328
金絲峽老人多少歲免門票 瀏覽:509
體檢多少天前要吃素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