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胃出血會危及生命嗎
出血,醫學上稱「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情況下,短時間內失血超過1000ml時,稱之為大出血;600—800ml時稱為中等量出血;400ml以下則稱為少量出血。一般根據病人描述或者觀察估計而得。
具體原因如下:
1、消化性潰瘍是主要原因,大約佔到19%—42%。
2、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往往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大原因,而引起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大原因則是急性胃黏膜病變。
3、其他如胃癌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病症)也可引起。
4、工作過度勞累、日常飲食不規律、情緒異常緊張、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如果暴飲暴食或者受到高度驚嚇等精神創傷,可能突發胃出血。
5、此外,一些止血葯、對心血管有影響的葯物(如痛風、骨關節疼痛者常服的一些止痛葯)也能誘發消化道出血。
胃出血在飲食上的調整它是有階段性的, 如果在住院,應遵照醫師及營養師的飲食指示, 如果已出院返家,
則以無刺激性、低纖維、易消化、具足夠營養的飲食(溫和飲食)為原則, 再視恢復情形逐步回復成正常飲食。
以下是要注意的:
1.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
2.三餐定時定量,宜少量多餐,不可暴飲暴食
3.戒菸、避免酒類、咖啡因(咖啡、濃茶、可樂、可可亞)、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攝取,食物亦不宜過甜過咸及過冷過熱。
4.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
5.生活規律,避免熬夜,心情保持愉快,減少無謂的煩惱
6.以易於消化的烹調方式為主(如蒸、煮、燉)等
何謂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指消化道部位受到胃液的腐蝕造成黏膜受損,使黏膜層產生糜
爛受損的現象。一般認為和胃酸不正常分泌、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與個人之個性及情緒有關。進年來並發現幽門曲狀桿菌和消化性潰瘍有密切的關系,部份患者可藉由根除幽門曲狀桿菌及飲食生活調整根本治療。
飲食原則
早期認為消化性潰瘍患者應攝取無刺激性、低纖維、易消化、具足夠營養的飲食(溫和飲食),以減輕消化道負擔。近來則認為只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咖啡因、酒精、胡椒、辣椒等)攝取,即能緩解消化性潰瘍的症狀。 一般原則
1應攝取均衡的營養及維生素A,B群,C及必需脂肪酸的充分攝取
2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
3三餐定時定量,宜少量多餐,不可暴飲暴食
4戒菸、避免酒類、咖啡因(咖啡、濃茶、可樂、可可亞)、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攝取,食物亦不宜過甜過咸及過冷過熱。
5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
6生活規律,心情保持愉快,減少無謂的煩惱
7以易於消化的烹調方式為主(如蒸、煮、燉)等
食物的選擇
1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有特異性,所以攝取的食物應該依據個人的不同而加以適當的調整,毋須完全禁食。
2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這些會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損的食物,應避免食用。
3酸味食物:酸度較高的水果,如:鳳梨、柳丁、桔子等,建議於飯後攝食,空腹攝取若會造成胃部不適則不宜。
4產氣性食物:有些食物(如蕃薯、芋頭、黃豆等)容易產氣,可依個人的經 驗(是否造成脹氣因而疼痛)決定是否應攝食。
5炒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 炸的食物、冰品類食物及汽水,常會導致胃部的不適,應留意選擇。
6粗纖維多的食物:如谷類的麩皮、水果的皮及種子、蔬菜中的粗組織等,如果牙齒健全的人,應細嚼慢咽;牙齒不好者,仍應注意。
2. 胃出血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背景
2005年4月10日,著名導演、畫家陳逸飛因胃出血搶救無效在上海華山醫院去世。大家都疑惑地問:「胃出血能置人於死地嗎?」可見,人們對胃出血還沒有太多的了解,也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各方專家提醒公眾,不健康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很容易對胃造成損傷,而一旦引發胃出血則相當危險!
出血原因老少有別
俗稱的胃出血准確說法應該是「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情況下,短時間內失血超過1000ml時,醫生們即稱之為大出血;600—800ml時稱為中等量出血;400ml以下則稱為少量出血。但這個數量不是精確度量出來的,而是醫生根據病人描述或者觀察估計的。
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時,同濟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劉南植教授介紹,消化性潰瘍是主要原因,大約佔到19%—42%的比例。但劉教授指出,其他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老年人與青年人有很大差異—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往往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大原因,其他按嚴重程度排序應該是急性胃黏膜病變、胃癌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病症)。
劉教授認為,引起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大原因則是急性胃黏膜病變。專家們一致指出,工作過度勞累、日常飲食不規律、情緒異常緊張、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如果暴飲暴食或者受到高度驚嚇等精神創傷,可能突發胃出血。此外,一些止血葯、對心血管有影響的葯物(如痛風、骨關節疼痛者常服的一些止痛葯)也能誘發消化道出血。
老人出血不知不覺
病人出血前多有腹痛、上腹不適、呃逆等消化道紊亂症狀。出血期間也有一些臨床表現:如排柏油般的黑便、暗紅色或鮮紅色的大便,嘔吐咖啡色液體含食物殘渣或嘔吐鮮紅色血液帶食物殘渣,可能伴有胃痛、心慌、氣短、頭暈、乏力等症狀。
但是,專家們指出,也有部分患者沒有症狀,特別要警惕老人隱匿出血。由於感覺不靈敏或反應遲鈍,抑或是老人的生理特點決定,大約有40%由消化性潰瘍引發的老人上消化道出血之前無感覺、沒有先兆,即使有些不適也說不準確。等到出血積累到一定量,出現明顯症狀如突然發生嘔血或黑便時,病情就十分嚴重。換句話說,老人除非不出血,見血就危險,有報道說死亡率可高達44%。所以平時對老人的輕微腹部不適、消化道症狀,甚至不安煩躁等情緒改變,都不要輕易放過。
而且,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時,易使臟器(腎臟、肝臟、大腦等)血供受到明顯影響,而引發心絞痛、心衰、意識障礙、腦血管意外、肝腎功能衰竭;或者老人內分泌功能減退時,易有水、電解質分布異常,也易引發上述病症。所以,當老人出現消化道出血或內分泌功能減退時,除了對症治療外,還應密切注意和預防上述可能的並發症。
小孩出血日益多見
在大人眼裡,感冒發燒才是小孩子們的常見病。但現在,小孩子的胃病日漸成人化,以往罕見的小兒胃潰瘍、胃出血,現在也越來越多見,而且以11—12歲的小學生居多。
分析小兒胃病的原因時,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環境因素影響很大,比如現在的兒童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不是特別合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又相對精細,碳酸飲料、帶色素的飲料和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都是危險因素。通過對接診患兒及其家長的詢問發現,這一點在8歲以下的小兒身上表現得很明顯。
第二,由於接觸和遺傳,胃病家族化趨勢明顯。一些就診的患兒家長反映,有的祖孫三代都有胃病。
第三,小學高年級學生因飲食不規律、不合理,飢一餐飽一頓引起。這類小胃病患者最多,而且易出現胃出血,大多一看就營養不良。他們有一定的自主權,家長給的早餐錢不一定買了早餐或者隨便買點什麼填一下肚子,午餐也是混一頓,晚上則暴飲暴食。長此以往,就容易引發潰瘍和出血。
第四,考試、培優等繁重的學習任務造成的精神壓力很大,引發胃出血。
預防:忌勞累備葯物
專家們提醒,在預防上,本身有過疾病的要進行正規的治療,對原有基礎疾病的治療一定要規范,飲食要有規律,食用相對柔軟、溫度適中的食物,不吃粗糙、粗纖維的食物,戒煙、戒酒、忌辛辣;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因為熬夜會造成胃酸分泌過高,早晨一定要用早餐,進行適當的鍛煉。
專家提醒,有胃病的患者,一定要避免葯物的刺激,尤其是解熱鎮痛的葯,它對胃的刺激較大,可以用中葯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減少、避免葯物對胃產生過大的副作用,可以對脾胃進行調理,對預防疾病的復發有很好的療效。如果有過出血史,要定期找醫生檢查,家中可以常備雲南白葯、三七粉等葯物。
劉南植教授還強調,老年人要慎用非甾體類止痛葯。一定要用,應該同時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葯,如H2受體阻滯劑或質子泵抑制劑(如洛賽克),以減少出血的機會。
3. 消化道出血能活多久
消化道出血具體能活多長時間,是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身體素質,救治條件等來決定的。對於出血量大並伴隨有胃癌、結腸癌等原發病的患者,一般在三天內就會死亡。
4. 老人消化道出血能活多久
引起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炎、食管潰瘍、食管腫瘤,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出血糜爛性胃炎、胃癌、胃的血管畸形,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以及與上消化道相鄰間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比如膽道出血,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腸,還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在胃腸道有出血的表現,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管性疾病等。
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大腸癌和大腸息肉,具體到每個個體,發生消化道出血之後要根據他具體的原因早期的診斷,早期的治療,如果說是消化性潰瘍食管炎,包括一些膽道出血,大腸息肉這些病變引起的出血,通過及時的治療是完全可以治癒的,不會影響老年人的生存期。如果是食管腫瘤和大腸腫瘤,他們的預後也不盡相同,尤其食管癌整個預後是比較好的,尤其是一些早期的時候通過及時的診治,還有一些患者通過這個手術、放化療,他們甚至是可以正常存活的,當然這個前提是沒有復發和轉移和一些並發症的出現。
對於胃癌的預後取決於腫瘤的部位與范圍組織類型,轉移情況機體的反應、方式等等。一般來講女性較男性預後要好,遠端胃癌較近端胃癌的預後要好。
五年存活率的情況是這樣的,一期胃癌術後可以達到90%以上,二期70%左右,三期胃癌為25%到50%,四期要小於10%,對於大腸癌預後也是比較好的,根治術後五年生存率整體達到60%以上,直腸癌五年生存率已達到50%以上,預後也是與很多因素有關系的,所以針對不同的機體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同,預後是不盡相同的。
5. 胃出血最多還能活多久
得看什麼原因的出血 如大量喝酒後出血,予積極止血等治療後能好轉,不會死 當然如果是大出血或者肝硬化等所致胃出血,那時間不長,按月算或者按日算
求採納
6. 消化道出血還能活多久
很多人都以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絕症,一旦出血之後就難以挽救,但事實並非如此。上消化道出血如果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是不會威脅性命的。上消化道出血之後會出現嘔血以及糞便當中帶血,同時伴有頭暈頭痛。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及時止血。
1、輸血補液。如果出現上消化道出血,一定要停止運動,卧床休息,將下肢抬高促進血液的迴流。到了醫院之後盡快建立靜脈通路,進行輸血補液,補充足夠的循環血量,防止出現失血性休克。
2、葯物止血。如果是胃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可以使用奧美拉唑或者西米替丁進行止血。為了增加葯物的效果,可以選擇3~4種葯物聯合使用。如果是由於食管胃裡靜脈曲張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採用垂體後葉素進行治療。
3、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是一種保守的治療方式,主要是由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引起的出血。
4、內鏡止血。如果患者出血量較大,採用葯物治療效果不佳,這個時候就可以採用內鏡進行治療。可以在內鏡之下進行血管的結扎或者注入硬化劑。
5、手術止血。大部分的上消化道出血都可以通過非手術的方式進行緩解,但如果在非手術治療之後仍然有明顯的出血,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7. 85歲老人胃出血活多久
85歲老人僅僅胃出血的話,沒有問題,就怕還有其他的並發症,時間還是不好說的
8. 90歲老人曾經胃出血,後來不想吃飯,甚至一整天不吃,是怎麽回事會不會去世啊
問題分析:
從現在老人所出現的情況,那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他現在並沒有營養物質攝入體內,那就會存在缺乏營養,並且有出現胃出血,從年齡上來看如果出血多並且有潰瘍比較可能會發展為胃癌,現在最好是重視點,進行檢查之後可能才會好下治療方案。
意見建議:
現在可以做胃鏡檢查,胃部CT檢查,如果出現嚴重問題,那可以要手術或是其它治療方案,現在可以考慮進行輸液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