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空巢老人易發哪些心理疾病
空巢老人易發哪些心理疾病?
1、空巢綜合征
老年人空巢綜合征多發生於子女成年離開家庭之後獨自生活的老人,該症狀在精神疾病分類中屬於「適應障礙」的一種,主要表現為精神空虛,無事可做。缺乏親人的關愛是導致老年人空巢綜合征的根本原因。「空巢老人」往往身體狀況差、患病率高、行為不便,而由於缺乏子女關愛,更容易使得這些老人大多生活無趣,行為退縮,對自己的存在價值表示懷疑,常陷入無欲無望、無趣無助的狀態,情況嚴重的還容易引發老年痴呆症。
2、抑鬱
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抑鬱性情感障礙在老年人中表現尤為突出,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人年齡越大,對被照顧的要求就越高,而「空巢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更容易形成抑鬱。現代社會人們的家庭觀念轉變比較大,尤其是多數年輕夫婦不能或不願與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晚年享受天倫之樂的希望落空,結果就抑鬱等不良情緒接踵而來。
3、焦慮
焦慮是一種害怕出現不良後果的復雜情緒狀態。調查發現,社區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焦慮患病率非常高,27.5%的空巢老人存在焦慮症狀,並且「空巢老人」的焦慮發生率高於抑鬱發生率。老年人的焦慮往往又會發展為抑鬱或二者混合狀態,進一步損害老人的身心健康。
4、孤獨
有研究發現,「空巢老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情感問題,而情感則主要是孤獨感,近87%的老人覺得寂寞,這極大地影響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通常空巢老年人出現這樣的心理問題,往往就是缺乏子女的關懷及問候導致的,有時候還會讓老年人產生思維上的障礙,所以希望上文介紹的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對大家有個共識對於空巢老人我們要重新給自已做出規劃,這樣才減少空巢老人寒心現狀的產生。
B. 空巢老人的心理危機有哪些
(1)失落感
失落感是指自認為失去人生價值的一種失魂落魄的感覺。一般情況下,引起空巢老人的失落感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生活的目標。空巢老人在失去了社會角色、職業角色之後,常常把精力都集中在對子女的關心照顧上。
子女的離去使空巢老人失去了服務的對象和生活的目標,破壞了原來的忙碌而有節律的生活規律。
夫婦倆人的空巢家庭還可以相互關心和照顧,從而得到安慰,而單身空巢老人面對著太多的富餘時光常常感到難以適應,會覺得精神空虛,無所事事而產生煩躁不安或心情沮喪的情緒反應。
(2)孤獨感
孤獨感是指一種無依無靠,無奈無助的感受。人類是以社會群體中為基本生活方式的群體,所以,很少有人會喜歡孤獨。
空巢老人離退休以後,在社會大環境的生活機會減少,而在家庭小環境的生活機會增加。當子女離家而去,自己面對「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單調生活,每日除了進餐和睡眠之外無事可做,自然會產生孤寂凄涼的感覺。
特別是空巢喪偶老人孤獨感尤為明顯。如果再伴有軀體疾病常可產生抑鬱、絕望的情緒,甚至出現自殺企圖或行為。
(3)衰老感
衰老感是指自我感覺體力和精力迅速衰退,做事力不從心的感覺。人生進入老年期以後,機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的功能便隨著年齡增大逐漸減退,衰老是一個進行性的,不可逆轉的變化。
我們空巢老人既失去了社會生活中緊張、忙碌的工作環境,又失去了與子女在一起的和諧、溫馨的家庭生活環境,特別是那些有失落感和孤獨感的空巢老人可產生體力下降、精力不足、記憶力減退、疲乏無力等多種不適的感覺而加重衰老的症狀。
(4)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疾病。老年抑鬱症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種常見疾病。其臨床表現主要有抑鬱心境、體驗不到快樂、無原因持續感到疲勞、睡眠障礙以及食慾減退等。
有調查結果表明,我們空巢老人的抑鬱症患病率明顯高於非空巢家庭,而且老年抑鬱症是引起老年人自殺的最主要原因。
(5)焦慮症
我們空巢老人的焦慮症多表現為煩躁不安,緊張恐懼,顧慮重重,有如大禍臨頭,惶惶不可終日,精神十分緊張;或認為病情嚴重,不易治療;或認為問題復雜,無法解決等,即使多方勸解也不能消除其焦慮情緒。可見到患者面容緊綳,愁眉緊鎖,坐立不安,搓手頓足,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常有刻板重復的、無意義的小動作。
有焦慮症的老人常伴有心悸、出汗、發抖、口乾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及憂郁或疑病症狀,此外還多有睡眠不良,難以入睡,多惡夢或夜驚等表現。
C. 老年人心理孤獨易患哪些心理疾病
這要根據老年人的文化修養和思想覺悟深淺而定。相同經歷的人往往看待問題的深入性有差別,有的人善於思考,洞悉宇宙人生的意義,胸襟廣闊。而有的僅負荷於事物表面尋卸私慾。有些老年人雖已到為師之年仍自私自利心胸狹隘如孩童稚幼一般。所以心理共性不好簡單預定。不過從老年人心理上來講,對於過往遺憾、主觀焦慮、客觀擔憂為比較普遍心理因素。
D. 什麼樣的老人易患老年痴呆
1,單身的老年人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疾病,這類老年人經常睡眠不好,而且和社會的聯系也比較少,內心會感到非常孤獨,身體健康也比較差,所以患上老年痴呆的風險比較高。
2,空巢老人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疾病,因為空巢老人平時在生活當中缺乏交流,讓大腦活動能力下降,進而就會引起老年痴呆疾病。
3,腦部有外傷的人容易患上老年痴呆,如果在年輕的時候,頭部受到了重大創傷,不管是不是腦震盪,在上了年紀之後,都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疾病。
4,有老年痴呆家族史的人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疾病,如果近親當中有老年痴呆的患者,那麼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了,這類人群患上老年痴呆的幾率要比普通人群高。
5,牙齒掉得多的人也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疾病,牙齒掉的多,是很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疾病的,因為在吃飯的時候,牙齒的咬合頻率可以刺激大腦,讓大腦的供血量比較充足,而且牙齒碰撞的時候,還可以刺激到大腦的神經,讓他們的思維和同齡人相比更加活躍一些,如果牙齒掉的多就會減少這些刺激,因而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疾病。
老年痴呆的出現給我們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大困擾,為此在患上老年痴呆疾病之後,我們應該積極的去配合醫生治療,同時還需要做好相關護理措施,這樣才能夠減少老年痴呆疾病給身體帶來的危害性,同時還應該注意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減少患病幾率。
E. 老年孤獨的預防和護理
主要是精神層面的護理,多活動,和他人多接觸
F. 孤獨對老年人的危害有哪些
1、孤抄獨寂寞的人,不容易相信他人,總喜歡鑽牛角尖,給別人找茬,不僅朋友會越來越少,跟自己的親人也會漸漸疏離,從而抑鬱成病,嚴重者甚至選擇輕生。
2、孤獨感會增加人體壓力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從而削弱人體免疫系統,使人缺少抵抗疾病的能力。長期孤獨,身體分泌更多「腎上腺酮」的壓力激素,還會增加患癌風險。
3、孤獨的人因缺少傾訴的對象,遇到困難或不愉快的事,只能獨自著急、隱忍,常常會失眠,而失眠是健康的殺手。有的人會因為苦悶、焦慮染上抽煙、酗酒、賭博等不良嗜好,甚至導致嚴重後果。
4、科學家研究表明,孤獨的人,心情郁悶,體內分泌腎上腺素較多,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長期過量分泌,必然導致高血壓。其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性比常人高三倍,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概率達到正常人的二倍
G. 老年人產生孤獨的危害有哪些
人是社會群體里的一員,離開了大半生為之奮斗的繁花似錦的社會,就會感到孤獨難忍。孤獨的危害不在於生活上的獨處,而在於心靈上的感受,如果心靈上充足,興趣廣泛,那就不會有「孤獨」的感覺,如果心靈上空虛,無所事事,這時的獨處,就會帶來恐懼、就會越想越煩,越想越怕,結果會帶來惡性循環。
孤獨的危害首先表現為,孤獨感蒙蔽了心靈,孤獨感遮擋了陽光,孤獨感阻塞了視聽。
獨處並不值得怕,可怕的是對獨處的恐懼,焦慮、胡思亂想。結果就會背上沉重的包袱。這時的獨處危害就大了,它表現為心靈空虛,思維失常,行為遲鈍,精神呆板,所有的危害很快就會相繼侵襲而來。而這都是由於錯誤的孤獨感所帶來的禍害。
具體來說,孤獨感對老年思維的危害可表現在下列各點:孤獨感產生形成後,大腦思維就會集中在孤獨的恐懼、恐慌上,大腦的思維功能幾乎全部被孤獨的恐慌所佔據,其他的思維都會被排斥,以致除了整日憂慮恐懼孤獨外,其他都成了空白;什麼興趣也沒有了,什麼事也做不好,什麼東西也學不進去,甚至連記憶也會減退,這就是大腦的思維功能出現危機,大腦的心理功能發生故障,發生紊亂。這時,人對環境的看法起了變化,一切都可能變成灰色的家,本來是最溫暖的地方,這是就會變成冰窟。
孤獨對老年人生理方面的危害也是非常巨大的。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孤獨會對人的生理帶來沉重打擊。美國的最新研究甚至顯示,孤獨傷身等同於每天酗酒或抽15根煙。
研究表明,孤獨的人血壓比社交活躍的人高出30毫米汞柱,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性高3倍,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概率達到正常人的兩倍;孤獨的人容易染上不良嗜好,因為它會削弱人的意志力和決心,容易放棄運動,傾向於攝取更多脂肪和糖分、煙酒;孤獨的人睡眠不好,衰老得快;孤獨感會增加人體壓力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從而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增加患癌風險。
同時,孤獨的人,體內往往缺少熱情物質,比如讓人活力四射的多巴胺和讓人穩如泰山的血清素。這些神經遞質的長期缺乏,很可能最終誘發抑鬱症和隱性精神分裂。
H. 空巢老人主要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
1、空巢老人一般孤獨感強
社會化生活方式,子女不在身邊以及年齡的增大等因素都會增強老人的孤獨感。有些空巢老人一直過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生活,每日除了進餐和睡覺外,別無他事,這種生活產生孤獨感也就不足為奇了。對於空巢老人的孤獨感,需要社會、政府和個人共同努力,個人方面:多參加社區活動,豐富娛樂生活,可以和同社區的老人結成對子,互幫互助,互相照顧。政府方面:可以健全養老機制,在精神上,心理上給予更多支持。社會方面:可以動用社會力量,籌集社會資金,動員社會自願者幫助老人。
2、空巢老人容易患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顯著持續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疾病,空巢老人抑鬱症是老人群體中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有調查結果顯示,空巢老人患抑鬱症的比例遠遠高於非空巢家庭,空巢老人抑鬱症的產生顯然與他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空巢老人由於缺乏子女的陪伴,又退休在家,一天沒有事情可做,很容易產生抑鬱症。
3、空巢老人失落感強
大都空巢老人沒有工作,沒有事業,特別容易產生失落感,對於那些退休前位高權重的人,這種感覺會更強。這時的空巢老人會感覺自己老了,沒有用處,情緒低落。對於這種失落感,老人可以適當找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讓自己過的更加充實。
4、空巢老人容易產生衰老感
空巢老人衰老感是指老人自我感覺體力和精力大不如前,做事有種力不從心。人生進入老年,衰老是不可逆轉的過程,當空巢老人出現這種衰老感時,要正確認識,坦然面對,也可以適當加強身體鍛煉。
I. 中國獨居老人問題多 到底有哪些問題
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老年疾病:空巢獨居加上老齡退化會有身心困難。一是我國老年人中70%患有慢性老年病,15%患嚴重疾病。慢性疾病伴有不可逆的並發症,需要終生治療及護理。二是老人行動遲緩或不便,常引發傷亡事故,如上下樓梯跌落、用煤氣時燒傷燙傷等。三是日常起居需要有人提供衛生清掃、購物、洗衣、做飯等幫助。
(二)心理問題:子女不在身邊易產生心理問題。一是行為偏離,缺乏交流溝通使得性格病態:處事認真的變成固執生硬、急躁、乖僻;文雅清高的變得不愛交際;性格隨和的發展成任性粗野等。二是孤獨抑鬱,獨居老人有可能會出現孤獨、壓抑之感,情感日漸脆弱,會產生衰老和死亡的聯想,導致自卑、煩躁、焦慮、多疑。三是失落依賴,生活單調注意力無法轉移時會產生內疚、負罪、失落和依賴,常常因為小事而抱憾終身。
(三)經濟困難:部分空巢老人,因為經濟收入低,對社會依賴性很強,這一特點在孤寡老人、高齡老人和老年婦女當中特別突出。經濟困難導致入不敷出,會影響到老人健康保障和醫療保障等必要的開支,而致惡性循環。
(四)操勞過度:兒女的孩子要操心,兒女們的地也要操心,兒女們都有工作,地里的活都是老人們在管,久而久之會造成身體不支,出現疾病。
J. 老年人常見病有哪些
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叫做「老年病」,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
老年人
老年人
1、老年人特有的疾病:這類疾病只有老年人才得,並帶有老年人的特徵。
在老年人變老過程中,機能衰退和障礙發生,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耳聾,腦動脈硬化以及由此引致的腦卒中等等。這類與衰老退化變性有關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多。
2、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這類疾病既可在中老年期(老年前期)發生,也可能在老年期發生。
但以老年期更為常見,或變得更為嚴重。
它與老年人的病理性老化,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長期勞損或青中年期患病使體質下降有關。
如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痛風、震顫麻痹、老年性變性骨關節病、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老年性白內障、老年骨質疏鬆症、老年性皮膚搔癢症、老年肺炎、高脂血症、頸椎病、前列腺肥大等等。
3、青中老年皆可發生的疾病:但在老年期發病則有其特點,這類疾病在各年齡層都有發生,但因老年人機能衰退,同樣的病變,在老年人則有其特殊性。例如,各個年齡的人都可能發生肺炎,在老年人則具有症狀不典型、病情較嚴重的特點。
又如,青、中、老年皆可發生消化性潰瘍,但老年人易發生並發症或發生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