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持刀怎麼辦

老年人持刀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5-26 13:12:45

70歲老人故意損壞他人莊家並打算持刀傷人但並未傷到人該怎麼處理

那樣的老壞人讓警方來處理,別個人去傷害他,這樣會觸犯法律,讓警方來處理,這樣警方會讓他給出相應的賠償。

⑵ 88歲老人天天拿刀殺死人了怎麼辦

坐牢判刑
: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這是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嚴重的犯罪。在被抓捕之前盡快自首,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⑶ 鄰居八十歲的老人手持砍刀謾罵我,要殺我,已經兩三次了,我該怎麼辦

鄰居八十歲的老人手持砍刀謾罵你,要殺你而且還兩三次了,這是為什麼呢?你只能報警,讓警察叔叔處理,除此以外,沒有其他辦法。

⑷ 大爺持刀遇人就砍,生活中遇到這樣的行為,你會怎麼辦

現代的社會雖然處處都有監控、保安,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我們是百分之百的安全。總有一些瘋子的出現有可能會危害我們的人身安全。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的安全意識就要受到考驗了。在現代社會里,安全意識是每個人都需要培養的,因為不論在什麼樣的地方,安全問題都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有人想知道如果我在路上見到一個大爺拿著刀見人就砍,我會怎麼辦?下面我就來講講我的做法。除了有持刀行凶的人,我們還有可能遇到酒駕開車橫沖直撞、光天化日之下搶劫的人。遇到這種突發情況,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處理方法。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鍛煉身體,以免遇到危險的時候很快耗盡體力。

⑸ 網曝一名老人持菜刀在西鄉塘區秀田小學門口閑逛,警方對此有何回應

5月6日上午8時許, 廣西南寧市公安局西鄉塘分局北湖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一名老年男子在秀廂大道某小區廣場附近持刀行走,行為怪異。接警後, 南寧市公安局西鄉塘分局立即調派附近巡邏警力前往處置,迅速將該名男子控制並帶回派出所調查。

民警發現,該名老人神智不清,精神恍惚。經初步調查,老人姓劉,67歲,外省來邕人員。目前警方已聯繫上劉某家屬,並將其送往醫院檢查治療,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現在的生活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孩子非常的重要,也是不想讓孩子發生一點點的意外的。所以對於這個老人拿著菜刀在學校門口轉悠,也是非常的讓家長朋友們擔心的,因為畢竟自己的孩子在裡面上學也是非常的不安全,而且現在有很多人他們心裏面也是非常的。變態,所以這個老人他可能由於是年齡大,身體的原因,所以是可能是神志不清導致的這種行為,所以也是得到了及時的關注 。

⑹ 我的鄰居家八十多歲的老人手持砍刀,釜頭謾罵威脅我,揚言要殺我,我該怎麼辦

你應該報警處理,因為他已經動用凶器,並揚言要殺你,警察必須受理,不過這種情況,大多會警告幾句了事,所以,對待這種為老不尊之人,還是忍忍吧,實在受不了,就出去一段時間。

⑺ 請問80歲老人持刀統傷人該不該拘留所,

看對方的傷勢情況和具體的事情情節。
並且,
已滿75歲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專減輕處罰;過失屬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是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如果情節惡劣,應該是會拘留的。不然 上「http://tieba..com/p/4315033865」問下法律人士這種 律師吧

⑻ 子女不贍養老人,老人故意持刀搶劫,怎麼判行

七十歲以上老人只要不犯重大的刑事案件,一般不收押。法院也根據實際情況一般都是判處緩刑,這個與子女贍不贍養無關

⑼ 七十歲的老人持刀砍人怎麼判有優待嗎

刑法修正案(八)有關老年人犯罪的規定 陳磊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古代先哲曾教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國法律制度上對於未成年人以及老年人犯罪規定從寬處理,便是這樣精神的反映。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早已有規定,而對於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理,盡管在我國歷史上存在這傳統和習慣,但是直到《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對老年人的體恤才真正上升為法律規定,這既符合我國尊老的傳統美德,又能體現刑法的謙抑性。筆者對此略抒淺見,以求更加准確理解和把握該項法律規定。

一、關於老年人犯罪的法律歷史背景

早在西周時期的法律就有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理的規定,歷經各朝代到民國時期形成了較完備的制度。例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法經》減律就規定:「年60以上,小罪情減,大罪理減。」即犯罪人60歲以上,若犯輕罪,可以據情寬容;若犯重罪,則可按理論減。又如,1928年頒行、1935年修正的《中華民國刑法》第18條規定,「滿80歲人之行為,得減其形。」民主革命時期根據地政權頒布的的一些刑事法律中,也規定了老年人犯罪從輕處罰的內容,在抗戰時期,1939年《陝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懲治漢奸條例》第9條規定:犯該條例第2款各項之罪,年齡在80歲以上者可以減刑。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現金諸多國家的法律對老年人犯罪均做相應從寬處理的規定。司法實踐中,我國也有對高齡老人犯罪後酌情從寬處罰的判例。

目前,我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未來老年人占人口比例將不斷增加。因此,一部管理社會健康完備的刑事法律確實有必要建立有關老年人犯罪的司法制度,設置對老年人犯罪適當從寬處理的法律原則,並明確適用的條件、范圍和程序。

二、關於老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規定

修正案(八)規定: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實,對於上訴規定,《寬嚴相濟意見》第21條作了規定,即「對於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慮其犯罪的動機、目的、情節、後果以及悔罪表現等,並結合其人身危險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從寬處罰。」司法先行,該意見作為一個正式的法律文件,首次明確規定對老年人犯罪酌情從寬處罰。是通過司法能動性來推動社會和諧的積極舉措。需要說明的是,它並為突破當時的法律規定,其法律依據是刑法第61條關於量刑基本原則的規定,所以這次入法沒有懸念,但是老年人的年齡界限,有的提出70周歲,有的提出80周歲。最終立法機關確定為75周歲,這是綜合考慮了各種意見,也考慮了老年人的特點和我國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及社會公眾的可接受程度。任何脫離國情的法律都是缺乏根植於社會基礎的,法律既以頒布,再來探討老年人的年齡界限已無濟於事。此外,從寬處理的遲度。立法徵求意見時,又提出一律從寬處理不會影響到社會的治安秩序,也有提出老年人雖身體衰弱,但社會閱歷多、生活經驗豐富,更應遵紀守法,一律從寬不妥。最終立法從犯罪主觀方面來區分,即故意犯罪「可以」;過失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從輕或減輕的幅度應當根據修正後刑法第62條和63條執行。立法的這一規定較好地解決了是否一律從寬之規定。

需要注意的是,該條規定已滿75周歲,應該理解為犯罪的時候已滿75周歲,這里的「周歲」於刑法第17條未成年人周歲做相同理解,即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以周歲生日的次日算起。司法實踐中,對行為人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已滿75周歲,必須查證清楚,不然對行為人不能適用《刑法》第17條之一的規定。

三、關於老年人犯罪「免死」的規定。

有人提出,對於已滿75歲的人,不適用死刑。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缺乏對判處刑罰個罪情況的考慮。從現實情況來看,有的老年人體力、智力、精神狀態良好,又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死亡,且社會影響極為惡劣,如不適用死刑,難以平息社會矛盾。故而,立法機關綜合考慮後規定,在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之後,增加了「但書」條款,即: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該「但書」指的故意犯罪自不待言,一般可指犯罪手段令人發指,如以肢解、殘酷折磨、毀人容貌等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使被害人死亡。

修正案關於已滿75周歲以上的人犯罪,一般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是新增加的內容,從此翻開我國刑法關於犯罪主體規定新的一頁,使得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與未成年人以及懷孕婦女一樣受到「法律開恩」,彰顯了社會和法律的文明。其實,我國歷史上如同規定老年人犯罪可以從寬處罰一樣,也有一定年齡以上可不負刑事責任豁免死罪的規定。如1928年頒行、1935年修正的《中華民國刑法》第60條規定:「滿80歲人犯罪者,不得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另外,國際公約倡導和要求成員國應該在刑法中規定可以判處死刑或執行死刑的最高年齡,超過這一年齡不得判處或執行死刑。有的國家和地區已有明確規定。事實上,司法實務中也很少有75周歲以上的犯罪人被判處死刑。所以,這一規定意義非凡。

⑽ 70歲老人拿刀給人弄成輕微傷不予拘留

70歲老人拘留期間再次打人致輕微傷,是不能判刑的。
應對老人再次作出治安行政處罰。
對民事損失可以向法院起訴。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持刀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資體檢到哪裡個網站查結果 瀏覽:530
老年痴呆的人會怎麼死 瀏覽:435
太極協會重陽節活動日報 瀏覽:159
父母一年生病怎麼照顧 瀏覽:55
不欣賞什麼都聽父母的思想 瀏覽:624
老年人腳趾疼怎麼辦 瀏覽:388
上海自己交養老保險 瀏覽:532
東營區公辦養老機構有哪些 瀏覽:372
90年到2016年是多少歲 瀏覽:875
養老保險基數每年怎麼調整 瀏覽:628
小孩體檢沒抗體是什麼意思 瀏覽:985
襄陽退休人員社保年審查詢 瀏覽:639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 瀏覽:941
古代有哪些名人孝順自己的父母 瀏覽:15
老年痴呆被車撞了誰的責任 瀏覽:854
不孝敬父母你就是個錘子 瀏覽:29
老年人嘴裡一直口乾是什麼病 瀏覽:67
外地人在上海退休金多少年 瀏覽:15
雙方父母給孩子定親多少彩禮 瀏覽:850
退休人員異地社保就醫報銷比例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