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人如何預防突發事件

老人如何預防突發事件

發布時間:2022-05-26 02:58:14

A. 如何應對突發事件

突發事件有很多,我就說說火災和踩踏事件吧,這兩個算是非常常見的了。
火災:如果你住在平房,馬上跑出房屋,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快逃生。如果你住在樓房,也要用到濕毛巾,但是千萬不要往樓上跑,否則你被煙霧熏到的可能性反而會越來越大。應該盡量往下跑。如果你到了某一樓層,發現某個門把手滾燙燙的,那麼你離起火點已經近在咫尺了,此時不要跳樓,無數因此喪生的人們早已證明了大家都不是超人或迪迦奧特曼。應當找到一個不是洗手間也沒有安全網的房間,然後你盡快關上門,封閉所有通風口,砸碎玻璃,並脫下身上顏色較為鮮艷的衣服揮舞,不可以大聲喊救命,你一喊,上帝會把你拉上去,作為最好的『救命』。做好這一切後,就冷靜冷靜吧,如果發現火燒到了你的房間里,就要趕緊去找下一個房間。
踩踏:如果發現人流朝自己人涌來,請不要大聲喊叫、迅速跑掉,那樣只會使得你後面的人群更加慌亂。應當找到柱子等堅固物體,保護好頭胸腹等重要部位,蹲下不動,盡量不要與人群發生沖撞,遠離玻璃。如果被壓倒,也要保護好心臟,那裡是重中之重。身處人群之中,不要大聲喧嘩,慌亂地做動作,那可是多數踩踏事件的根源啊。

B. 怎樣做好突發事件的防範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稍有不慎,就會出現一些讓你出呼意料的安全問題。有時這些問題是顯性的,有時是隱性的,之前沒有一點徵兆,讓你意想不到,措手不及。哪么,征對這些問題,我們又該做出怎樣的回應,如何預防這些突發事件,和在事發後做出怎樣的應對呢?對此,我想作出以下幾點看法和建議,以供同仁參議。 一、定好預案,落實責任。 二、定時、定期調查,及時排患。 收集信息,是做好預防工作的重要舉措。及時收取安全信息,並對信息加以分析、判斷,以便更好地對可能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安全隱患進行預防和排除,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因此,對學校安全工作而言,安全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很是重要,學校應成立專門進行安全信息調查和信息收集小組,負責收集相關的信息,進一步做好校園安全預防工作。 三、增強意識,提高認識。 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須加深對這件事的學習和理解。因此,要做好學校安全工作,必須對學校師生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提高全體師生對安全的理解和認識,使他們知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是實實在在的,不是口頭上的事,更不只是哪幾個人或學校領導個人的事。提高其安全警惕性,增強預防意識,做到人人知曉,個個重視,人人參與的預防活動中來,把學校安全預防工作做好。 四、做好演練,提高自救自護技能。 有人說過:「演習是最好的學習。」我們的安全工作預防重在實踐,我們的預防工作不僅是要排除一切不利於安全的安全隱患,還要學會如應對一些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可能造成損害。因此,平時的演習是我們應對可能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的最有效的方法,通過演習操練可以提高我們師生在應對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培養他們在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發生時如何進行自救和自護的生存技能,盡可能地將損害降低到最低。 總之,學校安全工作極為重要,我們必須認真對待,不得有一時的疏忽和大意,「勿以惡小而不為」。我們一定要時刻注意,處處小心,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竭盡全力地做好安全防衛工作。這樣,我們的學校才會成社會滿意,家長放心,師生安全的平安校園。

C. 如何處理突發事件呢

第一、要保持冷靜。根據生物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表明,在突發事件中保持冷靜的人往往能最先擺脫困境,不僅如此,領導者處變不驚的姿態也會對下屬及周邊產生正面和積極的影響。
第二、迅速作出分析和判斷,果斷決策,採取有力措施,全力穩定事態。
第三、隨機應變,力爭損失、風險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
第四、在適當的范圍內公布處置結果和善後措施,但具體內容應服從大局。
第五、深入剖析事件背後的因果關系,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形成預案。

D. 怎麼防止老人走失

6月11日,河南鄭州一95歲的老人在公交車上迷路,說不清楚自己從哪裡來,提起老伴就開始痛哭,還不斷給司機下跪,稱自己想回家想老伴。最後司機帶著老人找到了老伴,老人哭著對司機敬禮說謝謝。

對於防止老年人走失,如果是以前,我可能會跟網友們一樣,說黃手環這一類產品。好像只要給老人戴上了,老人家就不會再走失了一樣。但是在策劃實施黃手環行動幾年之後,我覺得,僅僅依靠一個手環,實際上能夠起的作用非常微弱。

我們當時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志願者群,負責登記統計領取黃手環的信息,老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照片,家人的姓名、聯系方式等,但是實際上,能夠依靠黃手環找回的老人,很少。

更多的,還是依靠地區網友之間的轉發關注,周邊區域人員的幫忙。

而缺少家人的照料跟陪伴,才是最嚴重的問題。

上面的答案,更多是在走失之後才起作用,而我覺得,對比老年人對於這個世界危險的自我保護,還是更應該把工作做在老人走失之前。如果老人的家屬自己照顧不來的話,我的個人建議,是送到養老院去,你自己管不了,還是不能放任著,今天走失尋回明天走失,就未必能尋回了……

E. 如何應對突發事件,採取哪些措施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立即處理的緊急事件。主要分為:
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2、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等。
按照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總體預案將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四級,即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遇到各種突發事件,措施不同,根據突發事件相關的《應急預案》處理。
所以平時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編寫、更新應急預案,使得應急預案是有效的,可行的。
2、日常針對應急預案,要進行宣傳、培訓、演練等。

F. 老年人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

隨著科學、衛生、醫療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的提高,人類壽命在不斷的延長,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高。有不少老年人平時身體還挺壯實,退休後正值兒孫繞膝、歡度金色晚年的幸福時期,卻突然因患冠心病、腦中風等病卧床不起,痛苦萬分,給晚年的家庭生活蒙上一層陰影。那麼 1、良好心情 老年人心情一定要保持開朗,情緒安定,要正確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刺激和突發事件,節制七情(喜、怒、憂、思、驚、恐、悲),保持不生氣,不發火,少激動,必要時事先服些安定類葯片,或採取旅遊、轉移思念等迴避方法。個人慾望切不可過多過強。生命力最強的是一顆善良而勤勞的心。對一些生活小事難得糊塗為佳,個人的一些損失或委屈採取吃虧是福的精神安慰也不失為上策。退休後要克服失落感、孤獨感,主動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盡快適應新環境。 2、規律生活 一定要注意規律性生活,妥善安排好充足的睡眠與休息,看電視、玩撲克、打麻將、聊天均不能過晚。要根據身心情況,定時做各種保健活動。尤其是患心、腦血管病的人更要重視持之以恆的、合適的肢體活動,但運動量不宜太大。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病人堅持以慢跑、散步、騎車、氣功等適度鍛煉為主,配合綜合治療,會收到良好效果。 3、飲食的調理和控制 預防心腦血管病,一定要對飲食進行調理和控制。動脈硬化、高血脂、高血糖也是病從口入。解放軍85醫院曾對上海、蘇州三個寺院一百名吃素的老年僧人和養老院一百名吃葷的老人做體格檢查,結果發現吃葷的老人組血液粘度高,患血管病率高達67%,健康率僅8%;而吃素的老人們普遍血液粘度低,患血管病率18%,健康率達57%。說明低脂清淡飲食,有稀釋血液及保持血液循環暢通的作用。 4、飲食的平衡 飲食的平衡對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除米面、豆類外,要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鉀、鎂的水果如香蕉、蘋果、柑桔等,常吃些香菇、木耳、黑芝麻、魚蝦、牛奶、大蒜等,雞蛋每天一個。適當食植物油,少食動物油、糖類,少吃動物內臟及肥肉。每天食鹽量(包括醬油)要減至5克左右。吃飯不可過量,糖尿病人每餐2兩豆面。過胖、過瘦均不好。老人對口渴反應遲純,容易缺水又不易覺察。早起飲涼開水500毫升,一日三餐多飲些水,有助於使血液稀釋,避免血栓形成的可能。 5、不沾惡習 老年人平時不要飲烈性白酒,嚴禁吸煙,常飲清淡茶,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6、防寒防暑 老年人冬天要防止寒冷引起的疾病,注意天氣驟變,避免感冒;夏天還要防暑,多喝清涼解毒飲料,如綠豆水,甘草、雙花水等。男人壓力大易患前列腺炎

G. 出門的時候,如何防止老人走失

最好請專人看護,或求助於社區老人中心。不論是出於怕老人走丟的擔心還是處於照顧好老人的目的,家中有老人的都最好還是請專人看護,或者是可以求助於社區老人中心,現在一般社區除了有看管幼兒的服務,也會有建立老人中心、幫助照顧老人的服務。如果老人不慎走失,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不用局限於24小時規定。 要記得一點:老人走失,並不局限於「失蹤24小時以上才能報警」的規定。所以一旦家裡有老人走失,就應立即報警,求助於警方、官方。

H. 如何預防和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

近年來,群體性突發事件正呈數量明顯增多、規模不斷擴大之勢,已成為困擾各級黨委、政府的嚴重的社會問題,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障礙之一。為此,進一步提高領導者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的能力,妥善有效的處置好群體性突發事件,是擺在各級領導者面前的重要實踐課題。

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基本策略

有效處置群體性事件應重點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統一領導,協調各方。群體性事件,往往具有較復雜的社會背景和引發原因,同時其群體結構、動機等十分復雜,而且往往反映的問題不單單集中一個點上,有可能涉及面非常廣。因此,群體性事件處置必須堅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動員、協調、統籌各有關職能部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從社會穩定大局出發共同協調處置群體性事件,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
二是准確把脈,剖析根源。遇到群體性突發事件,作為領導者首先要學會以靜制動,以冷制勢。要冷靜的分析事件的起因,剖析事件的根源所在。群體性事件發生後,要迅速查清事實真相,弄清楚引發事件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楚是由一般性矛盾引發的事件,還是由特殊性矛盾引發的,對一般性矛盾引發的問題,在處理上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比如農民負擔問題、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社會保障等熱點問題。對因特殊矛盾引起的群體性突發事件,在處置上則需要決策果斷、行動迅速、快刀斬亂麻,以免造成被動。群體性事件之所以會發生,肯定是群眾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這些要求有些是合理的,應該而且可以解決;有的是不適當的過高要求,一時無法解決;有些則屬無理要求,根本不能解決。對此要理清思路,分類處理。
三是深入一線,直面矛盾。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領導者要有身先士卒的大無畏精神,處變不驚,沉著應對。要深入到一線做工作,面對面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控制事態發展。實踐證明,領導者到一線做工作,能有效緩解緊張氣氛,迅速降溫,為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贏得主動權。特別是面對一時的混亂局面,作為領導者,一定要沉得住氣、保持頭腦清醒、鎮定自若,以理智、寬容、忍耐的態度,尊重上訪者的權利,傾聽他們的訴求,然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釋之以法,做出負責任的解釋和答復。一定要注意真誠接待群眾,不打官腔,要態度誠懇,以心換心。即使對極少數有過激行為或別有用心、有意挑起事端的人,也要注意場合,講究策略,萬不可在群眾不明真相,正在火頭上時,動用警力解決問題。要始終盡力剋制,不亂方寸,終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配合。總之,對群體性突發事件,一定要積極主動的做工作,決不能「拖、等、看」,否則等到事件性質變化了、情況惡化了再採取措施,就會十分被動。
四是因情施策,對症下葯。因群體性事件具有變化性。因此,領導者在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過程中,必須密切關注事件性質的發展變化,穩妥、科學、靈活地採取對策,對因人民內部矛盾引起的群體性上訪、遊行、靜坐等,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向群眾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並盡量滿足群眾的合理要求。對因對社會不滿的人,敵對勢力插手或因群眾情緒激化而產生的沖擊黨政要害部門、堵塞鐵路和公路幹道、打砸搶燒等行為,要先「打散」止住,再做工作,同時要收集掌握證據,依法從嚴打擊處理煽動人員、為首人員及幕後策劃者。許多社會問題不是孤立的某件事,可能既有歷史原因又有現實原因,既涉及法律問題又涉及政策問題,既是政治問題又是經濟問題,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處理起來往往難度很大。對這類問題,必須既尊重歷史,又面對現實,依據法律法規,依據國家政策,依據上級政府的有關規定,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又堅持原則立場,緊緊守住底線,不能動搖。同時,還要周密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目前政府有沒有這個承受能力,會不會有連鎖反應,會不會導致情況反彈等等。當然,要特別注意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強制措施,以免形成更深層次的對立,使事件升級。同時,處置群體性事件,一定要超前思維,要有預見性和果斷性,提前把可能將群體性事件引向惡化的人員控制好,防止對社會有強烈不滿情緒的人趁機進行惡意扇動以擴大事態,給處置工作帶來更大的困難。
五是加強回訪,不留後患。對群體性突發事件,做好善後工作,十分重要。首先要恪守承諾,不失信於人。作為領導者,在處置群體性事件時,必須根據問題的性質,解決的難易程度和自己的職權范圍作出一定的答復。凡經過縝密思考和集體研究決定的表態、承諾,一經作出,就必須堅決兌現,誰負責、誰辦理,都要項項落實,環環緊扣,不能有絲毫大意。絕對不能圖解一時之圍,輕率表態,言而無信,致使失信於民,觸犯眾怒。再次,加強督查,務求實效。處置群體性事件,必須防止假大空,搞應付,耍花槍的虛事發生,領導者作出答復後,要將此事列為重點督查事項,限期辦結,絕對不能弄虛作假,欺騙群眾。

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的基本原則
在處理群體性事件過程中,措施得力,方法正確則事半功倍,若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使矛盾激化,則事倍而功半。筆者認為,在有效處置群體性事件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冷靜理智原則。當群體性事件發生時,領導者不能簡單地將其作為「鬧事」來對待和處理,而應以理性的態度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及發展的趨勢。同時,還必須根據所掌握的各種信息及事件的規模和嚴重程度科學預測事件發展的趨勢,做到心中有數,以尋求應對和處理的有效方法措施。
2、教育疏導原則。群體性事件中,不少群眾往往抱有「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錯誤心態,認為「法不責眾」,因而參與其中,對此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要以案說法,讓絕大多數群眾認識到暴力抗法的違法性,從而達到分化瓦解鬧事者,孤立少數帶頭人中的目的。要正確把握群眾的心態和現場情況,遵循「可散不可聚、可順不可激、可解不可結、可疏不可堵」的原則,因勢利導,慎重決策。
3、依法行政原則。群體性事件涉及面較大,處置時絕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做無原則的承諾,必須時時處處依法辦事,依政策辦事,依原則辦事。切忌圖一時之利,信口開河,甚至採取愚民政策,暫時息事寧人實則留下後患。特別是要正確運用法律手段,要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認真落實領導責任制、部門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不能無原則地推卸責任。
4、快速果斷原則。處置群體性事件必須及早介入,在群體性事件爆發初期使之得到控制或平息,縮小社會影響,降低危害程度。這就要求領導者要迅速採取果斷的措施,避免久拖不決,喪失最佳的處理時機,導致矛盾激化、事態擴大。當然群體性事件參與人中多,涉及范圍廣,情況復雜,參與者的合理訴求往往與少數人的無理取鬧交織在一起,群眾的自發行為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織在一起,及時果斷的措施並不是簡單地打擊壓制,也不是一味的退讓,而是以合理合法的解決方案快速行動,當機立斷,占據主動。
5、標本兼治原則。群體性事件平息後,必須狠抓安撫、宣傳、鞏固等善後工作,以防出現反彈。特別是對那些情緒不穩定、在事件中牽頭的骨幹人員一方面要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強回訪,消除其對立情緒,確保讓其心悅誠服。
6、以人為本原則。群體性事件的參與者多為普遍群眾,因此,在現場處置和後續工作中,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民的原則,多從群眾利益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千方百計解決群眾所集中反映的問題,努力減輕群眾對政府的不滿和抵觸情緒。

構建處置群體性事件的長效機制
一是建立健全預警機制。要按照及時、准確、迅速、全面的要求,構建多層次、靈敏高效、覆蓋整個社會面的情報信息網路,以各級黨組織為主要渠道,以基層信息員隊伍為重要力量,及時准確地掌握各種社會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動態,切實提高工作的主動性,真正做到「早知道、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要建立健全群體性突發事件信息傳遞網路,疏通理順公共信息發布渠道,規范信息報送和預警發布辦法,為有效處置群體性事件贏得時間和空間。要由政府牽頭建立公安、土管、城建、信訪、勞動、環保等部門之間的信息通報制度,及時掌握政府出台政策之前的各種社會輿論和動向,並及時反饋群眾意見,確保出台的政策合法、合理、合情,把握工作的主動權。
二是建立健全聯動機制。群體性事件的處置工作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系統性的工作。因此,必須要建立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處置科學、指揮有力、密切配合、多方聯動機制,要整合各種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社會資源,增強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有效性。建立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參加的群體性事件分析例會制度,定期對群體性事件的原因、動向、特點及預防與處置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進行分析研討,總結成功經驗,查擺剖析失誤教訓,研究預防和處置對策。要制定預案,加強演練,不斷提高指揮人員和參與處置人員的應急管理水平,增強應急處理的實戰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健全調解制度,整合調解資源,著力構建在黨委領導下,以人民調解為基礎,加強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三種調解手段相互銜接配合的大調解工作體系。可在各鄉鎮成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方位排查、建立台賬」的原則,對排查出的各類矛盾糾紛進行梳理歸類,逐案分析排隊,逐件登記造冊,逐案落實領導,落實查辦人員和責任,限定查結時間,集中查處,認真解決,及時消化,確保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四是建立健全群眾參政議政工作機制。從目前情況看,多數群體性事件是由於群眾對政府工作的不滿引起的。雖然我們有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制度和信訪渠道、司法渠道,但因周期較長,導致少數群眾的具體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久而久之,矛盾積累越多越大,就極易形成群體性事件。因此,要積極探索建立群眾發表個人意見、參政、議政、督政的平台和渠道,引導其通過法律渠道爭取自身的合法權益。可採取收集社情民意,完善信訪機制,暢通信訪渠道,開辟言論場所,落實管理部門等實現。
五是建立健全法制宣傳教育機制。全面落實「五五」普法規劃,加強宣傳形式和手段的創新,通過開辟專欄板報等途徑,採取法制咨詢、法制講座、座談會、組裝宣傳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影響力。扎實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的「法律六進」活動,全面提高全社會的法律素質,有效增強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從根本上減少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六是建立健全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千方百計促進農村增收,為廣大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創造有利條件,大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全面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間,確保農民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在目前,應在有效轉移農民,減少農民上下功夫,全面推進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農民市民化的進程,真正致富農民,造福農民,讓廣大農民得到實惠,群體性突發事件必然會日趨減少。

I. 試述突發事件產生的原因和如何預防

突發事件產生的原因:
一是事件初期或醞釀期沒被發現;
二是事件的中期或孕育期沒被重視;
三是事件後期或暴發期處置不科學及時。
預防措施:
一是組織專業機構和團隊專職負責突發事件管控;
二是倡導各公共服務部門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履行職責,從實、從細、從源頭消除事件發生原因;
三是事件管理部門做好預警,預防機制,發現事件苗頭及時處置,及時向公眾預警,及時向上級報告;
四是分門別類做好各種應急預案,方案,處置、處理措施;
五是做好事件發生時的人、財、物的儲備,做到事件發生時有專業的人、足夠的人;有足夠的財政經費保證,有足夠的工具、器械、食品、葯品、空間等。

閱讀全文

與老人如何預防突發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鸚鵡這么長壽 瀏覽:751
重陽節吃粽子嗎 瀏覽:695
2016淄博企業退休工資 瀏覽:694
男孩太孝順 瀏覽:978
老年人慢支咳嗽怎麼食療 瀏覽:653
金蓮養生足浴在哪裡 瀏覽:342
鴻壽養老金98費率表 瀏覽:898
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是什麼樣的 瀏覽:275
養老保險一次交清 瀏覽:431
香樟樹長壽 瀏覽:307
平湖岐嶺老人活動中心在哪裡 瀏覽:397
長壽甲子 瀏覽:44
查自己和父母的徵信需要什麼 瀏覽:813
重陽節主題升旗儀式講話稿 瀏覽:650
成華區自助養老院要多少錢 瀏覽:694
長壽里膠原球 瀏覽:627
太平吉祥人生養老保險怎麼買 瀏覽:542
老人沒胃口吃東西還拉黑便怎麼辦 瀏覽:428
經常幫父母做家務怎麼說 瀏覽:689
潮汕妹夫父母叫什麼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