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父親在法院起訴,親兒子可以去處理嗎需要什麼證件
除了人身身份特殊性案件,需要本人親自到場,如離婚案件,需要本人到法院才能處理的。
其他的案件,可以授權委託給自然人處理。但是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一是受委託人的身份證,證明身份事項,
二如果是親屬關系,還要證明親屬關系的證明,可以用戶口簿或者到社區開證明
三最重要的是授權委託書,需要本人簽字蓋章才能生效。
② 老人歲數大要向法院提起訴訟委託代理人有什麼法律要求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委託訴訟代理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委託他人代為訴訟,關繫到當事人對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處分,以及訴訟結果的承擔,為避免日後因委託范圍和許可權不清發生爭議,影響判決、裁定和調解的執行,法律要求委託訴訟代理人必須用書面形式,而且要由當事人、法定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以表明委託訴訟代理人是當事人、法定代理人的意思表示,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對訴訟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的訴訟活動負責。
2.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代理制度是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一部分,代理分為民事代理和訴訟代理,前者是為了幫助當事人實現民事法律行為,後者是為了幫助當事人實現訴訟法律行為。要求授權委託書記明代理事項,是要求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寫明委託他人干什麼?是從事某一民事活動,還是進行訴訟?代理訴訟的標的是什麼?訴訟代理人是代理當事人、法定代理人進行訴訟,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范圍內從事的代理行為,應當由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承擔,超越代理權的行為,屬於無權代理,後果應當由代理人自負。因此,委託代理人必須寫明代理許可權,是委託代理人申請迴避、提供證據、陳述事實、進行辯論、申請訴訟保全和證據保全、請求調解、提出反訴、上訴、申請執行,還是僅就其中一項或者幾項授權代理。如果授權委託書沒有特別註明代理許可權,只寫「委託×××代理訴訟」,視為代理人有權為一切處分實體權利外的訴訟行為。
③ 去法院打官司起訴都需要准備什麼材料
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
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材料
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3、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3)代替老人打官司需要什麼證件擴展閱讀
訴訟費用:
1、財產案件的受理費和交納標准
財產案件受理費,是指人民法院對財產權益爭議案件徵收的案件受理費。根據《交納辦法》的有關規定,案件受理費包括:第一審案件受理費、第二審案件受理費和再審案件中,依照《交納辦法》的規定需要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對財產案件的受理費,是以訴訟標的額的大小,分段依一定的比例分別計算,然後將各段的數額相加即為案件的受理費的總額。具體交納標准如下: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2%交納;
2、非財產案件的受理費
非財產案件的受理費,是指人民法院對只涉及人身關系或人身非財產關系的案件收取的案件受理費。非財產案件的受理費,通常是按件交納的。在非財產案件中涉及財產爭議的,按不同的情況分別收取。按照《交納辦法》,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例: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知識產權與勞動爭議案件的受理費和交納標准
(1)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
(2)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④ 個人委託他人代理打官司,需要開關系證明嗎
不需要開關系證明,但是需要出具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應該包括您個人的信息(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住址、聯系方式等),還需要包括被委託人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住址、聯系方式等),另外,還需寫明委託范圍,是一般授權還是特別授權,並且要寫明委託期限。
法律分析
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可以成為民事訴訟的代理人。具體到近親屬,法律規定,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比如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公婆兒媳之間、岳父母女婿之間、養父母養子女之間等近親屬之間可以相互擔任民事訴訟代理人。當事人的近親屬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當事人一般應當提交戶口簿、出生證、結婚證、收養證明、公安機關證明、人事檔案、生效裁判文書等證明效力較高的證據。當事人提交上述證據確有困難的,也可以提交居(村)委會、派出所證明等足以證實雙方存在親屬關系的其他證據;法院認為必要時,可向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釋明提交虛假證據的法律後果,並要求其就雙方親屬關系的真實性出具書面保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⑤ 去法院起訴可以家人代去嗎,都需要什麼證件
去法院起訴可以家人代去,需要提交以下證件:
1、需要親屬關系證明;
2、授權委託書;
3、代理人身份證。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1、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2、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3、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訴訟代理人指的是在代理的許可權內,代理被代理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在中國,除法律規定必須由當事人親自進行訴訟的案件外,刑事訴訟中的被害人、自訴人以及民事訴訟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均可由訴訟代理人代理訴訟。民事訴訟代理人是指以當事人的名義,在一定許可權范圍內,為當事人的利益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因代理權的不同可分為法定訴訟代理人和委託訴訟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訴訟代理的目的在於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而不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
訴訟代理人是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在訴訟中,如果訴訟代理人喪失了訴訟行為能力,也就喪失了訴訟代理人的資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 條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⑥ 一般律師代理案件需要什麼證件
不管是什麼案件,律師在幫助委託人打官司的時候需要向法院提交律師事務所公函、當事人的授權委託書、律師執業證。這三個證件。
根據我國《律師法》規定
第二十五條律師承辦業務,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接受委託,與委託人簽訂書面委託合同,按照國家規定統一收取費用並如實入賬。
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應當依法納稅。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五十九條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6)代替老人打官司需要什麼證件擴展閱讀:
律師執業證按工作性質劃分可分為:
1、社會律師(有專職律師、兼職律師之分)
2、法律援助律師
3、公職律師
4、公司律師
5、軍隊律師
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可分為:
1、民事律師
2、刑事律師
3、行政律師
4、訴訟業務律師
5、非訴訟業務
律師職業的基本特徵是。具備必須的法律專業知識。以提供法律服務為職能。受國家保護和管理。不同的律師有不同的律師執業證;不同的執業證則有不同的執業范圍;不同的執業范圍有不同的權利和不同的義務。
社會律師持紅色律師執業證,並分為專職、兼職兩種。專職律師必須辭去公職專門從事律師職業;兼職律師不必辭去公職,但僅限於法學教學研究單位符合條件的人員。法律援助律師持褐色律師執業證,其只能在法律援助中心執業,並不得從事有償法律服務。
公職律師持綠色律師執業證,公司律師持藍色律師執業證,公職、公司律師執業范圍僅限於本政府部門或公司內部法律事務,不對外服務。軍隊律師持紅色律師執業證,由軍隊自主管理,僅為軍隊服務。
⑦ 要打官司的話,都需要准備什麼材料
1、搜集證明是當事人撞傷老太太的證據(如目擊者的證言);
2、保管好醫療費等有關證明損失的證據;
3、起訴時,申請法院做傷殘鑒定。
依據人身損害的相關規定,主張民事賠償。
⑧ 幫別人打官司要怎麼加辦理
樓主同志,你好,我不是法律達人,但本人對法律小有研究,希望能幫助你也希望你能信任我,我會盡力把答案說得清晰的。
你在網路上問過相同的問題,這是我的答案:
你要和女朋友代替老人打關於遺產糾紛的官司,那麼你必須明白以下內容:
你們將打一場民事官司。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起訴時,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沒有利害關系不能成為原告。按你的敘述,你與女友與本案沒有直接關系不能成為原告,但姥爺有資格做原告。這並不意味著你與女友不能參與本案。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民事案件中原告有權委託代理人替自己進行訴訟,有權放棄或變更訴訟請求。
所以,你與女友的當務之急是說服老人打官司,並成為原告的全權代理人,為了更好的說服老人就需要用到你提到的協議了。
我國法律沒有關於原告和其代理人之間所簽訂的協議的規定。只要雙方同意,無論你與女友從賠償金中得到多少利益都是合法的,關鍵是說服老人。
對於所簽的協議,則要到公證處公證,這樣以後,協議就具有法律效益了。
接下來,我來回答關於費用的問題。
打遺產糾紛官司的費用如下:訴訟費用是按照爭議財產的數額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的;
具體是:不滿1000元的,收50元超過1000元至50000元的,按照4%交納;超過5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按照3%交納;超過100000元至200000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超過2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超過5000000元至1000000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00000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如果需要律師,律師費用也是按照比例收取的。各地可能不完全一致。
一般和訴訟費的收取相差不多。
至於支付方式訴訟費要提前交付,律師費可與律師協商,我建議你們與律師簽訂合同,只要你們雙方意思一致,即可先交付一定費用,但是,務必看清先交的是定金還是預付款。
《民法通則》中規定:交付預付款的協議只要雙方意思一致即可成立。
《民法通則》第89條第3項規定:接受定金的一方(即律師)不履行債務(即幫你打官司),應當雙倍償還定金。定金在合同履行前交付,而且不得超過合同的標的百分之20。
注意:定金葯一次性支付,預付款可以分期支付 。預付款支付後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則不必雙倍返還定金。
以上內容是我認真整理、編輯的,可能會有些長,但是很全面希望能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