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開車撞到老人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撞了老人一般的處理:1、發生撞人交通事故的,首先應該保障傷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傷者傷情較重的,應該立即報警和打120救護電話,等待救護;2、如保護好事故現場並立即報警,由交警部門在進行必要的調查後來認定事故責任,之後再處理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㈡ 老人被車撞了,沒有什麼大礙,後續應該怎麼處理
老人被車撞了先報警。 只有報警後,後面才不用自己去取證。到醫院檢查,沒什麼大礙。 建議過幾天讓老人再去復查一次。 很多交通事故當時檢查沒有什麼大礙,但後期發現很嚴重,尤其是老人。復查後確實沒有問題,可與肇事方一起去事故發生地交警大隊肇事科協商處理。
法律分析
開車撞到老人應該怎麼處理,要根據具體的事故情況來分析。發生撞人交通事故的,首先應該保障傷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傷者傷情較重的,應該立即報警和打120救護電話,等待救護;如果當事人有一定的救護技能的,可以先行對傷者進行必要的救護,為搶救傷者創造機會。如果傷情不重且雙方對事故成因無爭議的,則可以先報警,在交警按簡易程序出具責任認定後,再根據傷者的治療情況進行處理賠償。如果雙方對事故成因存在爭議的,則應保護好事故現場並立即報警,由交警部門在進行必要的調查後來認定事故責任,之後立即再處理賠償。而對於賠償,在交警認定責任後,可以由雙方自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或一方不願意協商的,則可以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來解決賠償問題。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託專門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簽名。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八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㈢ 騎電瓶車把老人撞傷了該怎麼解決
法律分析:騎電瓶車把老人撞傷了應該這么解決:先報警,賠償問題, 可以協商, 簽訂協議,建議委託專業而律師起草。如果自己電動車騎的偏快,傷者感覺有點嚴重或者是很嚴重的情況下,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性命攸關的事情可馬虎不得。緊接著打電話給交警,和交警備案了才不算是肇事逃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㈣ 騎電動車把80歲的老人撞了,走法律程序有什麼結果
80歲老人被撞後受抄傷屬於襲人身損害,需承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如下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若構成傷殘,則還需要承擔如下賠償責任:
第二十五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㈤ 撞了老人一般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開車撞倒老人和開車撞倒其他人,是一樣的處理流程,首先肯定是先報警和搶救傷者、保護事故現場,然後雙方協商處理或者交由交警隊調解或者出具事故認定書。最後雙方配合再向保險公司理賠,或者發生爭議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該項制度的規定,是保障人民群眾公共交通安全的具體體現之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㈥ 騎電動車撞傷老人,該怎麼辦
要報警有交警對責任進行劃分,之後在責任劃分的基礎上協商賠償的相關事項。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在道路上因為過錯或是意外導致的人身傷亡或是財產損失的事件屬於交通事故。如果當時報案了的話,或是之後報案也行,誰的責任大,誰的責任小,還是誰要對事故負全部責任是需要由交警部門來認定的。
注意事項
交警部門會在對事故調查之日起10日內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確定各方的責任。如果責任無法查清的,也會根據當事人的陳述以及現場證據等出具交通事故證明送達給當事人。事故認定書或是事故證明是當事人處理交通事故的重要依據。
㈦ 開車把老人撞倒了全責,這種情況要怎麼處理
如果你車買了全險,那麼從現在開始你不要出現在傷者面前,他找你就請他聯系保險,一切由回保險公答司處理。
你撞了人是你的錯,也認定你負全責,但是只是必要的責任而已,傷者一些無理取鬧的要求完全沒必要理會。
撞成什麼樣,幾級傷殘,如何賠,賠多少,都是有明確規定的,包括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醫葯費等等,所以絕對不能傷者提多少就給多少。要是按他們要求給多了,保險可不會給你報銷,只能自己承擔。
㈧ 如果撞到老人如何處理
撞了老人一般的處理:
1、發生撞人交通事故的,首先應該保障傷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傷者傷情較重的,應該立即報警和打120救護電話,等待救護;
2、如保護好事故現場並立即報警,由交警部門在進行必要的調查後來認定事故責任,之後再處理賠償。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㈨ 兒童玩耍撞傷老人,法律上應該怎麼處理
先看事故責任如何劃分,責任范圍內,監護人承擔賠償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的確是未成年兒童的責任,那麼未成年的監護人,也就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應該承擔主要醫療和賠償責任。
法律分析
首先要明確的是,對於老人受傷後兒童跟老人雙方各自需要承擔多少責任,這個涉及到雙方責任比例的問題。未成年人由於不是完全民事行為人,不會自己賠償的,這塊的賠償款項是需要他的監護人也就是父母的賠償。老人因為受傷所受的傷害花費的費用,有權要求對方進行賠償,賠償的費用包含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如果傷後還能工作的話還有誤工費。綜上所述,根據相關法律未成年人兒童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由未成年兒童所引發的事故跟賠償應當由未成年兒童的法定監護人來承擔責任,首先來說肯定是要負責醫葯費等等這些。相關法律規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需要賠償對方因此所遭受的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營養費等在內的合理損失。鑒於其是未成年人,該部分賠償責任由家長負責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一千二百零一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㈩ 老人被車撞了,沒有什麼大礙,後續應該怎麼處理
先報警。到醫院檢查,沒什麼大礙。 建議過幾天讓老人再去復查一次。 很多交通事故當時檢查沒有什麼大礙,但後期發現很嚴重,尤其是老人。復查後確實沒有問題,可與肇事方一起去事故發生地交警大隊肇事科協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