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工資4500退休能拿多少退休金廣州
3125元。
退休每月領取3125元,個人每個月繳費基數8%會進入個人賬戶,每年有利息,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計算公式:(繳費基數×8%×12×繳費年限15)=個人賬戶余額。
❷ 工人退休了究竟能拿多少錢呢
關於這個問題,主要的條件還是需要看個人的職位,待遇,只有搞清楚了這個問題以後,我們才能夠准確的計算。所在地區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無論是同一性質的國企,還是電力系統,養老金待遇因地區而異。 但是,對於同一地區的一般企業,國有企業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都是高養老金。
國有企業不僅在職工資福利優於一般企業,而且退休養老金也優於一般企業, 特別是煙草、電力、銀行系統等壟斷型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不僅領取養老金,還在企業內向退休人員支付補助金,保叔的朋友抽煙上班,30年的工作年限,是基層工人,50歲辦理退休時工資5000多元,此外,公司每月還補貼1700元,兩者加起來將近7000元。
以上的回答,是我個人的想法,有不同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
❸ 我國目前有2.64億60歲以上老人,退休金5000元的有多少人
根據2020年全國人口統計數據,我國目前已經有2.64億60歲以上的老人。不過大部分老人的退休金不是特別的高,職工養老金可能在3000元左右,而居民養老金可能只在200~300元左右。只有一些幹部或者退休前工資比較高的人的養老金達到了5000元,不過也不是特別的多。
就拿親身經歷來說,小編所在的區域的老年人大部分都是沒有正經工作的,只是繳納了農村養老金或者城鎮養老金,每個月的養老金只有幾百塊錢,大部分都是半年一領的,根本不會每個月去進行領取。
❹ 全國養老金一覽表
我國各省、自治區在養老金支付方面仍然相互獨立,不是國家統一規定的金額,因此不同省份的退休工資差異很大。從下表可以看出,西藏已經超過北上廣,成為養老金第一的省份。全國只有四個省的養老金超過4000元,而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的人均養老金也在3000元左右。
目前,我國真正能領取4500元以上養老金的人數保守估計為2000萬人,機關事業單位至少900萬人,相當於40%左右。事業單位占參保人員總數的12.8%,但4500人以上養老金人數可佔40%。
國退休金排名最高城市2020是西藏,人均每月4865元,也是唯一一個超過4500元的省份。所以以4500為線,做了一些梳理,發現從實際情況來看,全國真正能領取4500養老金的人不多,機關單位佔40%。
❺ 上億退休者中,養老金超過3000元的能有多少人
退休人數中只有一少半的人能夠達到養老金3000元。我國2021年,平均退休金才剛好達到3000塊錢。這裡面還包括了各種補貼,以及一次性的喪葬費。也就是說,我國的退休老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退休金是在3000塊錢以下的。平均退休金超過5000塊錢的,就只有西藏一個省份。而在3000塊錢以下的,高達十個省市地區。可以肯定的說,退休金5000塊錢,不管放在哪個省市地區,都屬於高等水平。放在全國中,至少超過80%以上的人。
同樣是退休,有的人一個月只有1000多塊錢,而有的人可以拿到三四千。雖然1000退休金的也能滿足吃飯需求,但是誰不想晚年過的更舒服一些呢?誰不想多拿一點退休金呢?那到底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退休金拿的更多呢?
我國社保退休金的政策很簡單:就是交的多,拿多得;交的時間越長,拿的越多。
對於很多靈活就業人員來說,自己交社保,想要退休金拿的高,那就只能把自己交費的檔次提高,把自己的交費時間延長。
存錢養老,錢可能會被花了。靠子女養老,子女可能會不孝順。只有靠退休金養老,才是最保險的。當你晚年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什麼都沒有錢好使。那時候你就會知道,社保這個「干兒子」,真的是比你親兒子都好用。
❻ 4500元的養老金,在漢中是啥水平
4500塊錢這個相當於目前東部一些發達地區普通工人的工資了,雖然這個錢看起來並不是很多,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全國真正能夠領4500塊錢以上退休工資的人很少。 至於目前有多少人4500塊錢以上的退休工資
❼ 2021年全國退休人員有多少人
1.國家有明確的養老保險調整機制。過去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都是由各省(市)自行決定。2005年國家下發了《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建立國家統一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2011年,在《社會保險法》第十八條,進一步明確提出: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2.為了保障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養老金的調整,與職工平均工資增長水平、物價上漲水平、社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有關,由於職工的工資、物價水平等因素每年都在上漲,因此,養老金的調整也勢在必行。這也體現了國家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非常符合我國的國情。
二、明年企退人員養老金能大漲嗎?
根據養老金調整趨勢、社保基金收支情況、2020年的相關經濟指標情況,明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大漲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有以下2點:
1.近幾年養老金漲幅趨於平緩,社保基金支付壓力逐年提高。在2015年以前,養老金漲幅在10%左右;最近幾年,一直保持在5%左右。養老金的漲幅逐漸放緩,趨於穩定。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大部分地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撫養比在2.5 :1左右,也就是說,2.5名在職人員,繳納養老保險,供養1名退休人員。中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社保基金支付壓力巨大,個別地區已經出現嚴重缺口,需要依靠國家資源調配和政府補貼。受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國家執行社保減免政策。截止2020年9月底,我國三項社保基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總收入為3.57萬億元,總支出為4.22萬億元。 無論從近幾年養老金的增長趨勢,還是從社保基金收支情況來看,大幅增長可能性不大 。
❽ 全國平均退休金一覽表
法律分析: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全國居民的收入和消費數據。使用這個統計表,我們可以大致整理出中國31個省和自治區的養老金金額。全國退休金排名最高城市2020是西藏,人均每月4865元,也是唯一一個超過4500元的省份。所以以4500為線,做了一些梳理,發現從實際情況來看,全國真正能領取4500養老金的人不多,機關單位佔40%。一、全國平均養老金。目前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城鎮退休員工12310萬人,養老保險支出49228億元。總額除以人數簡單計算外,每個城鎮員工的平均養老金約為3300元。我們探索的4500元比平均水平高35%。根據以上比例,我們可以大致得出,全國養老金超過4500元的人不會超過20%。二、全國各地平均養老金。我國各省、自治區在養老金支付方面仍然相互獨立,不是國家統一規定的金額,因此不同省份的退休工資差異很大。從下表可以看出,西藏已經超過北上廣,成為養老金第一的省份。全國只有四個省的養老金超過4000元,而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的人均養老金也在3000元左右。目前,我國真正能領取4500元以上養老金的人數保守估計為2000萬人,機關事業單位至少900萬人,相當於40%左右。事業單位占參保人員總數的12.8%,但4500人以上養老金人數可佔40%。這個數據太羨慕了。前三十年看嘴,後三十年看編。
法律依據:《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負傷;(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❾ 4500元退休金的撫恤金
法律分析:這得看交了多少錢的社保,社保的交費金額、繳費年限不同,退休的時候拿的養老金的金額就不一樣。供養親屬撫恤金額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配偶每月可獲得職工本人工資的40%,供養親屬撫恤金額金額=工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可獲得本人工資的30%供養親屬撫恤金額金額=工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供養親屬撫恤金額金額=工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40%。撫恤金按國家相關規定:1.撫恤金不納稅。2.撫恤金不計個人收入。3.撫恤金不是殘疾軍人的生活費。4.撫恤金不能作為夫妻的財產進行分割。5.撫恤金可以作為遺產。6.撫恤金是國家按照相關規定對特殊人員撫慰【撫慰包括精神撫慰和物質撫慰等】和經濟補償。【撫:的意思是愛撫,物質禰補精神的撫慰;慰:的意思是安撫招納或接納安慰】撫恤金是發給傷殘人員或死者家屬的費用。
法律依據:《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第一條:關於一次性撫恤金(工亡補助金)標准(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和計發辦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辦法的通知》(民發〔2007〕64號的規定執行。(二)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36號)規定,參加統籌地區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於因工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按當地工傷保險規定執行。(三)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屬於病故的,一次性撫恤待遇仍按當地規定執行。(四)除上述情形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為:因公犧牲為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烈士的撫恤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發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所屬經費,按原渠道解決。